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  红一方面军,毛泽东朱德缔造的主力红军,彭德怀林彪粟裕猛将如云,从中走出8位元帅7位大将34位上将

红一方面军,毛泽东朱德缔造的主力红军,彭德怀林彪粟裕猛将如云,从中走出8位元帅7位大将34位上将

来源:历史知识网阅读:411

文/潘泽庆

红一方面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平江、湘南、闽西、赣西南、弋横、左右江等起义建立的部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它的历史最早可从南昌起义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说起。

红一方面军,<a href=毛泽东朱德缔造的主力红军,彭德怀林彪粟裕猛将如云,从中走出8位元帅7位大将34位上将" />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刘伯承、叶挺贺龙等人领导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人民革命战争的新篇章。此后,起义部队按照中共中央确定的方针南下广东。9月,毛泽东又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在湘赣边界组织、领导了秋收起义。起义受挫后,毛泽东率起义时组成的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向罗霄山脉中段转移,10月转战到井冈山,开始创建革命根据地。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到达湖南省宜章地区,随即与中共湘南特委发动湘南起义,先后组成工农革命军第1、第4、第7师等部队。4月,朱德陈毅率部到达江西省宁冈县砻市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会师后两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6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工农革命军第4军改称红军第4军。

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等率领湖南国民党军独立第5师一部举行平江起义,起义部队组成了红军第5军。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红5军主力由湘鄂赣边转战到宁冈,同红4军会合,并编入红4军。红5军另一部由黄公略领导仍留湘鄂赣边坚持斗争。在此期间,红4军在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下,运用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挫败湘赣两省国民党军的多次“进剿”和“会剿”,巩固和发展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红一方面军,<a href=毛泽东朱德缔造的主力红军,彭德怀林彪粟裕猛将如云,从中走出8位元帅7位大将34位上将" />

红一方面军将领合影。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等率红4军主力向赣南和闽西进军,随后与当地中共组织及其领导的地方武装相结合,创建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彭德怀滕代远率红4军余部坚守井冈山根据地。12月,中共红4军前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中共红4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又称古田会议),总结了红4军的建军经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在此前后,红4军接连粉碎了赣、粤、闽三省国民党军的两次“会剿”,扩大了部队。在红4军主力开创赣南、闽西根据地时,彭德怀滕代远则率红4军余部转战湘赣边、湘鄂赣边地区,并与黄公略领导的原红5军一部重新组成红5军。彭德怀任军长,滕代远任政治委员。

红一方面军,<a href=毛泽东朱德缔造的主力红军,彭德怀林彪粟裕猛将如云,从中走出8位元帅7位大将34位上将" />

与此同时,赣西、赣南、赣东北、闽西、鄂南、鄂东及广西百色等地区的中共党组织分别领导当地农民起义武装或国民党起义部队开展游击战争和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并陆续创建了红6军(军长黄公略,政治委员刘士奇)、红7军(军长张云逸,政治委员邓小平)、红8军(军长李灿,政治委员何长工)、红12军(军长邓伟、政治委员高静山)。

至1930年夏,上述红军部队已发展到约4万人,占当时全国红军总数的2/3。

红一方面军,<a href=毛泽东朱德缔造的主力红军,彭德怀林彪粟裕猛将如云,从中走出8位元帅7位大将34位上将" />

1930年6月,根据全国红军代表会议的决定,在赣西南和闽西地区的红4、红6(后改称红3军)、红12军组成红军第1军团(开始时称第1路军),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任政治委员。其中:红4军军长林彪,政治委员潘心源;红6军军长黄公略,政治委员陈毅(后蔡会文);红12军军长伍中豪,政治委员谭震林。在湘鄂赣地区的红5、红8军组成红军第3军团,彭德怀任总指挥,滕代远任政治委员。其中:红5军由彭德怀兼军长,滕代远兼政治委员;红8军军长何长工,政治委员邓乾元。7月,由赣西南地方武装组成的红20军(军长曾炳春,政治委员刘士奇)和红22军(军长陈毅,政治委员邱达三)划归红1军团建制;由湘鄂赣边地方武装组成的红16军(军长胡一鸣,政治委员李楚屏),划归红3军团建制。

红一方面军,<a href=毛泽东朱德缔造的主力红军,彭德怀林彪粟裕猛将如云,从中走出8位元帅7位大将34位上将" />

1930年8月下旬,红1军团和红3军团在湖南省浏阳县东北的永和市会师。随后,两军团组成红一方面军和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朱德任方面军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和总前委书记,彭德怀任副总司令,滕代远任副总政治委员,朱云卿任参谋长(1931年5月病逝,郭化若代理参谋长),杨岳彬任政治部主任,方面军共辖8个军计3万余人。其中:红1军团辖红3军(军长黄公略,政治委员蔡会文)、红4军(军长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红12军(代理军长罗炳辉,政治委员谭震林)、红20军(军长曾炳春,政治委员刘士奇)、红22军(军长陈毅,政治委员邱达三),军团总指挥部由方面军总指挥部兼,朱德毛泽东分别兼军团总指挥和政治委员。红3军团辖红5军(军长邓萍,政治委员张纯清)、红8军(军长何长工,政治委员袁国平)、红16军(军长孔荷宠,政治委员黄志竞),彭德怀兼任军团总指挥,滕代远兼任政治委员。红一方面军的组成,对实现由以游击战为主向以运动战为主的战略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1930年11月~1931年9月,红一方面军在朱德毛泽东领导下,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连续打破国民党军第一至第三次大规模“围剿”。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赣南、闽西苏区连成一片,扩展到28个县境,拥有15座县城和250余万人口,成为全国最大的苏维埃区域(即中央苏区)。期间,由赣南地方武装组成的红35军(军长邓毅刚,政治委员罗贵波)及由广西右江地区转战到中央苏区的红7军划归红一方面军建制。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红一方面军于1931年9月底到达赣闽边界地区,随即对编制进行了调整。红1军团指挥部仍由方面军指挥部兼,辖红3、红4、红12军。红3军,军长周子昆,政治委员高自立;红4军,军长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红12军,军长罗炳辉,政治委员谭震林。红3军团仍由彭德怀滕代远任总指挥和政治委员,辖第1、第2、第3师,红7军(军长李明瑞,政治委员葛耀山)归其指挥。

1931年11月2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红一方面军总指挥部撤销,方面军所属部队由中革军委直接领导和指挥,称中央红军。朱德任中革军委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任副主席,统一领导各苏区红军的作战和建设。12月中旬,国民党第26路军在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等领导下举行宁都起义后加入中央红军,并改编为红5军团,季振同任总指挥,萧劲光任政治委员,辖第13、第14、第15军,董振堂、赵博生、黄中岳分别任军长,邝朱权、黄火青、左权分别任政治委员。

1932年3月,中革军委决定重新编组红1、红3、红5军团。红1军团由红4军(军长王良,政治委员罗瑞卿)、红15军(军长黄中岳,政治委员左权)编成,林彪任总指挥,聂荣臻任政治委员。红3军团由红5军(军长邓萍,政治委员贺昌)、红7军(军长龚楚,政治委员张纯清)、红14军(军长赵博生,政治委员黄火青,实际未编入)编成,彭德怀为总指挥,滕代远为政治委员。红5军团由红3军(军长徐彦刚,政治委员葛耀山)、红13军(军长董振堂,政治委员邝朱权)编成,季振同为总指挥,肖劲光为政治委员。6月,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朱德兼任方面军总司令,叶剑英王稼祥分别兼任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红14军编入红13军。8月,毛泽东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红3、红15军分别编回红1、红5军团。同时,中革军委以江西军区独立第3、第6师合编成红21军(军长刘畴西,政治委员李井泉),以独立第4、第5师合编成红22军(军长肖克,政治委员梁锡祐)。不久,红21、红22军划归红一方面军建制。

1932年,红一方面军连续进行了赣州、漳州、南雄水口、乐安宜黄、建(宁)黎(川)泰(宁)和金(溪)资(溪)等进攻战役,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

1932年底至1933年初,红一方面军为精简机关,充实连队,增强一线作战力量,对所属部队进行整编,取消了一些军部和师部。1933年1月,红12军(军长肖克,政治委员黄甦)和红11军(由赣东北地方武装组成的红10军与红一方面军一部编成,军长周建屏,政治委员王如痴)编入红一方面军。至此,红一方面军共有红1、红3、红5军团及红11、红12、红21、红22军等部,共约7万人。2~3月,红一方面军在朱德周恩来指挥下,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打破了国民党军第四次大规模“围剿”。

1933年5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兼红一方面军司令部,朱德任总司令兼方面军司令员,周恩来任总政治委员兼方面军政治委员。5月底至6月初,红一方面军根据中革军委的指示进行改编,朱德周恩来的职务不变,叶剑英任参谋长,杨尚昆任政治部主任,辖红1、红3、红5军团和独立第1团。红1军团,军团长林彪,政治委员聂荣臻,辖第1、第2、第3师(第3师实际未编入);红3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政治委员滕代远,辖第4、第5、第6师;红5军团,军团长董振堂,政治委员朱瑞,辖第13、第15、第34师。7~9月,红一方面军按照中共临时中央的指示,实行分兵作战,以红3军团为主组成东方军入闽作战,以红1军团为主组成中央军在抚河与赣江之间地区活动。

9月下旬,国民党军对红一方面军和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大规模“围剿”。10月,红一方面军组建红7、红9军团。红7军团,军团长寻淮洲,政治委员肖劲光,辖第19、第20、第34师和1个独立团;红9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政治委员蔡树藩,辖第3、第14师和2个独立团。

1934年1月,红军总司令部兼红一方面军司令部与中革军委合并,方面军所属部队由中革军委直接指挥,红一方面军再次称中央红军。2月,中革军委进行局部改组,朱德仍为军委主席,周恩来王稼祥为副主席,但实际指挥权仍操纵在博古(中共中央总书记)、李德(共产国际派来的顾问)手里。7月,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以红7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赣皖边挺进,以调动国民党“围剿”军,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9月,中央红军组建红8军团,周昆任军团长,黄甦任政治委员,辖第21、第23师。至10月,中央红军虽经一年之久的奋战,但由于中共中央领导人实行“左”倾冒险主义的战略指导,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被迫撤离中央苏区,进行战略转移。

10月10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率红1、红3、红5、红8、红9军团和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及直属队实行战略转移,实际上开始了长征。由于“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继续推行错误的军事战略,至12月初,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后,由出发时的8.6万余人减为3万余人。不久,中央红军撤销红8军团番号,将部队编入红5军团。12月18日,中共中央采纳毛泽东的建议,将原定北出湘西与红2军团会合的计划,改为向国民党军兵力薄弱的贵州省北部前进。

1935年1月7日,中央红军占领遵义。15~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随后,组成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小组,全权指挥军事。2月,中央红军进行了整编:红1军团缩编为2个师6个团,红3军团缩编为4个团,红5、红9军团各编为3个团。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战胜了恶劣的自然条件,于6月中旬到达四川省西北的懋功(今小金)地区,同红四方面军会师。会师后,中共中央决定中央红军同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创建川陕甘苏区。7月21日,中央红军第1、第3、第5、第9军团,依次改编为第1军(军长林彪,政治委员聂荣臻)、第3军(军长彭德怀,政治委员杨尚昆)、第5军(军长董振堂,代理政治委员曾日三)、第32军(军长罗炳辉,政治委员何长工)。8月上旬,中央红军再次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周恩来任方面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8月中、下旬,红一、红四方面军混编为左、右两路军走出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进至四川巴西和阿坝等地区,继而取得了包座战斗的胜利,打开了向甘南进军的门户。但此时张国焘拒绝执行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针,并背着中央电令右路军南下,企图分裂和危害中央。在此情况下,中共中央遂率红一方面军主力于9月10日继续北上,并于12日决定将这些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编入左路军的红5、红32军尔后随红四方面军行动。陕甘支队越过岷山,通过腊子口,突破渭河封锁线,翻越六盘山,于10月19日到达陕甘苏区吴起镇(今吴起县城)。至此,红一方面军主力历时一年,纵横10余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胜利结束。

11月初,陕甘支队在陕西省甘泉地区同红15军团(由从鄂豫皖根据地长征到陕北的红25军与西北红军第26、第27军组成)会师。随即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叶剑英任参谋长,王稼祥任政治部主任,辖红1、红15军团,共1万余人。红1军团(由原红1、红3军组成),军团长林彪,政治委员聂荣臻;红15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政治委员程子华。11月下旬,红一方面军取得直罗镇战役的胜利,打破了国民党军对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围剿”,为中共中央把全国革命的大本营设在西北奠定了基础。

红一方面军,<a href=毛泽东朱德缔造的主力红军,彭德怀林彪粟裕猛将如云,从中走出8位元帅7位大将34位上将" />

长征结束后的红一方面军

1936年2~7月,红一方面军进行了东征战役和西征战役,扩大了红军和苏区,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8月,红一方面军主力由豫旺堡地区南下甘肃、宁夏两省交界地区的静宁、会宁地区,接应从甘孜地区北上的红二、红四方面军。10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静宁、会宁地区胜利会师。至此,全部主力红军胜利地结束了举世闻名的长征。11月下旬,三大主力红军共同作战,取得山城堡战役的胜利,迫使国民党军停止对陕甘苏区的进攻。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于8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一方面军与陕南红军第74师等部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肖华。其中,红1军团改编为第115师第343旅,旅长陈光,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陈士榘;红15军团改编为第115师第344旅,旅长徐海东,参谋长卢绍武。

1955年,共和国首次授衔,8位元帅、7位开国大将、34位开国上将出自红一方面军。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