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蒋介石的第74军,多次吊打日军精锐,被称为国民党最能打的部队

蒋介石的第74军,多次吊打日军精锐,被称为国民党最能打的部队

来源:历史知识网

抗日战争之前,民国的军队编制主要以师一级为战略单位,即主要以一个师为单位去独立的执行军事任务,日军入侵的七七事变之前,除了东北地区、广东地区、广西地区和川渝地区等军阀旧军之外,国军的军事编制主要有各个师部、加强旅和地方保安团组成。

随着淞沪会战的爆发,面对日军强大的军事压力,国军发现以师为单位的作战力量很难与日军抗衡,而且多个师之间也不便于协调指挥。于是,国军开始将多个师合成为一个军。国民革命军整编第七十四军就是诞生在这样的背景下。

精锐劲旅组成的王牌军

淞沪会战爆发后,王耀武带领的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一师由陕西乘火车向上海开拔,王耀武本人出生于山东农村,曾到天津、上海等地务工,后听闻广州黄埔军校招生,果断弃工从武。

由他带领的五十一师具有极强的战斗意志,五十一师的前身为国民革命军补充第一旅,1933年红军围攻宜黄,该旅拼死抵抗,守城24日,红军退去。此战之后,王耀武蒋介石召见,升任旅长,后又从河北编练处调入6个保安团,从陕西调入1个保安团,正式改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一师,这是一支打出来的部队,无论是战斗意志还是战斗技巧都是国军中的翘楚。

王耀武

同时支援淞沪战场前线的是俞济时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五十八师,该师由俞济时在湖北宜昌亲自整编创立,俞济时出身黄埔军校一期,与蒋介石为同乡,因此深受蒋介石的青睐,一直被蒋介石带在身边作为近卫,后来一路升迁,曾一度担任南京守备司令。

他整编创立的五十八师也被列为重点部队,受到蒋介石重点关注,经过重新装备。在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时期,湖广总督张之洞创立了湖北枪炮厂,即“汉阳兵工厂”,在湖北地区建立了初具规模的军事工业体系,这为五十八师得到充足的武器装备打下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整编后的五十八师配备有重机枪50余挺,轻机枪近300挺,野战炮、榴弹炮和迫击炮等近50门。五十八师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在整个国军当中屈指可数。

俞济时

淞沪会战是与日军的一次正面较量,先前投入到淞沪战场的第八十七师和第八十八师是由德国顾问训练、装备德国武器的精锐劲旅,被称为“德械师”,他们在于日军的对抗中暴露出兵员不足、指挥难以协调等问题,无法很好的单独执行一次军事任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军决定将现有的师合并为军,以充实力量。因此,在战争中打出来的五十一师和备受重视、装备精良的五十八师合并为七十四军,随后又从抽调部分其他部队充实兵员。

由两支部队强强联合组成的七十四军就这样匆匆成立于焦灼的淞沪战场上,但刚一成立就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成为淞沪战场上的国军主力部队之一。

成立于困顿之际,救国以危难之中

七十四军刚刚成立,面对的就是中日战争正面战场中规模最大、战斗最为惨烈的淞沪会战。在昔日建成区面积不足今天三分之一的上海地区,中日双方投入的部队数量多达百万之众。

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爆发了经济大危机,日本为了摆脱危机的阴霾、将风险转移至国外,悍然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扫清了一些军阀势力,沉重打了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北的利益,加剧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的急迫性。日军先是趁蒋介石忙于内战之际占领了东北,随后又在华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两个方向发起了军事威胁,并叫嚣“要在三个月之内灭亡中国”。

日军在多个方向进行挑衅,1937年8月9日,上海发生了虹桥机场事件标志着中日双方的矛盾已经激化到随时可能爆发战争的状态。当月,日军派海军舰队和陆战队开往长江口岸,随时有登陆进攻的可能。为了避免遭到日军从北方和东方两个方向的夹击,蒋介石决定趁日军立足未稳,先发制人夺取日军的登陆点,同时达到将战争的重心由华北转移至东部,让日军丧失由北向南进攻的地理优势,从而被迫由东向西仰攻。

抗日战争爆发前国内形势

在这一作战思想的指导下,八十七师和八十八师两个精锐“德械师”开始奉命秘密向上海开拔,为了夺得战争的主动权,蒋介石命令“德械师”在日本援军到达前消灭驻扎在上海的日军,1937年8月13日,中国军队在上海对日军发起了全线进攻,出动轰炸机、榴弹炮和坦克等部队对日军展开攻击,将日军逼到绝境。

在日军得援军到达前,驻扎在上海得日军部队仅有3000多名海军陆战队,加上从日本商团中召集得退伍军人也不过4000人,并且武器补给不足,尤其缺少重武器,按理说日军应该处于绝对得劣势。但由于国军高层对英美等西方国家干预抱有幻想,处处掣肘国军的进攻、国军的空军、炮兵、装甲兵和步兵之间缺乏有效协调,无法有效的统一进行军事行动,最终只是将日军围困,面对依托防御工事而负隅顽抗的日军,竟然迟迟未能取得突破。

中国军队围攻日本陆战队

最终,国军在日军援军到达前消灭驻扎在上海日军的计划失败。随着日军援军的不断抵达,日军的逐渐占据了优势地位。

中国军队战车向日军阵地发起进攻

日军本身就在紧张的执行着侵略中国的计划,这次先发制人的行动失利之后,日军不光在军事实力上占有优势,还得到了战争的借口,随后多次在国际社会上职责中国的不宣而战,并叫嚣展开报复。与此同时,国军内部开始滋生消极失败的心理,举全国之精锐进攻驻扎在上海的小股日军竟然未能取得战果,在日军援军到达后的反攻下又节节败退,一时间人心惶惶。

蒋介石调动上海周围的中央军队、地方军队、军校教导队甚至是财务部的税警兵团开往前线抵御日军的进攻。

在中国军队转向防御后,日军开始发动大规模进攻,先后占领了宝山、月浦、罗店、蕰藻浜等中方阵地,随后又发动全线进攻。就在战况变得不利的时候,刚刚合并成立的七十四军站了出来,以攻代守,夺取了罗店、蕰藻浜等阵地,与日军展开激战。

日军不甘心失败,随后调集坦克、大炮、飞机等大举反扑。双方围绕罗店阵地展开了拉锯战,日军反扑,七十四军的将士们英勇抗击,与日军展开阵地战,待到人员物资不足时撤出阵地,集结部队后又重新反攻夺回阵地,而后日军又一次展开反扑,这样几经交锋,罗店镇地在双方之间几经易手。由于包括七十四军在内的守军顽强抵抗,日军在一个月内竟没能将战线推进一步。

在全线进攻受挫后,日军决定对重点阵地进行包围、分割再次进攻,为了避免遭到日军的包围,七十四军撤出阵地,移至后方冲进组织防御,在国军一片混乱之中,七十四军丝毫不乱,与日军又展开了一场大战,顽强阻击了日军的进攻脚步。

新闻报道中的淞沪战场

随后日军的援军不断从海上到达前线战场,而国军的援军需要从距离较远的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开拔,支援速度不及日军。只得放弃上海,在首都南京组织防御。

但由于蒋介石的下达撤退指令时的犹豫不决,错失了最佳撤退时机,部队撤离时没有安排每支部队的具体撤离时间,导致几十万士兵在撤出上海时拥挤在道路上,被日军使用轰炸机、火炮轰炸后伤亡惨重,溃不成军。在无法有效组织军队后,首都南京暴露在日军的攻势前。

七十四军刚从淞沪战场撤出,还没来得及休整补充就要投入南京保卫战,承担起阻击日军的任务,随后在熟镇、汤山镇、熟化镇等地与日军展开激战,多次击退日军进攻,表现出了英勇的战斗意志。南京沦陷后七十四军继续与日军作战。

日军想要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速战速决,而包括七十四军在内的中国军队英勇抵抗,仅第一场淞沪会战就鏖战三个月之久,令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成为空想,这就注定了日军败亡的命运。

歼灭日军,收复失地

南京沦陷后,日军继续向中国腹地进攻,占领了江西九江,下一步就是要攻占德安、南昌之再绕袭长沙,切断中部地区与南部地区的联系,进而将陪都武汉围困。七十四军作为军中精锐,奉命打响德安战役。

江西战场形势

在战役当中,日军苦战两个月仅能缓慢的推进战线,为了尽快突破国军防线,日军调来了重兵,全力突破五台岭一线,又向德安迂回穿插,因为腹背受敌,国军有20个师被围歼。之后日军迅速向万家岭地区推进。

为了防止日军彻底撕裂防线,七十四军要抵挡日军主力进攻,最终不负众望,成功稳住了阵地,日军在遭到了七十四军的顽强抵抗后决定孤注一掷全力进攻,在日军轰炸机与火炮的轮番轰炸下,七十四军坚守阵地,未能让日军突破一步。战斗的激烈程度使七十四军五十八师遭到了重大伤亡,其中305团全团死伤大部,团长于清祥以身殉国。

最终,日军未能突破七十四军的防线,日军的进攻部队逐渐成为了一支孤军,两翼暴露在国军的威胁下,战区司令薛岳闻讯后果断下令两翼围攻日军,为避免全军覆没,日军只得撤退,此战使国军一举收复了九江以南的失地,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淞沪会战后抗日战争形势

此后,七十四军投身到上高会战当中,为了防止日军进攻威胁长沙,七十四军奉命在赣东平原上与日军展开鏖战。日军采取兵分三路的策略,以中路为主攻,左右各设一支部队以策应。

战役打响后,日军的左右两路被国军部队击退,中路部队成为一支孤军,深入腹地遇上了七十四军,随后打响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双方围绕云头山、白茅山等阵地展开激烈争夺,七十四军不惧日军的飞机炮火,与日军展开正面对垒。双方一度在非常近的距离拔出刺刀展开了白刃战。同时,七十四军的援军赶到,逐渐形成包围网将日军围困,日军不得已放弃进攻开始突围,但数次突围被打退,前来救援的日军又被击败。

最终,国军部队全线出击,以七十四军为先锋,向被围日军发起进攻,终于歼灭了日军的大部分部队。此战被国军高层称赞为“开战以来最精彩之战”,七十四军亦受到表彰。

随着战争的持续,时间来到1943年,此时的日军已是强弩之末,无力再次发动强大攻势,但日军仍不能认清自己将要失败的命运,在常德方向发起了进攻,并且除了飞机、坦克、大炮之外还投入了赌气部队,使用了违背人道主义的化学武器。七十四军五十七师知道日军的进攻的决心,决定死守常德为民众撤离争取时间。

战争打响后,五十七师表现出了七十四军在以往战斗中所表现出的战斗意志,全师面对日军惨无人道的化学武器时丝毫没有投降的心理,坚守16天后,师长余程万率少量士兵突围,五十七师其余士兵自愿留下与日军死战,余师长突围成功后就各处集结部队准备杀回承德,救援部下,收复常德,但杀回承德的时候部下弟兄已经全部壮烈殉国。

常德保卫战影视作品剧照

作家张恨水为纪念七十四军殉国的将士,根据常德战役的经过写成了小说《虎贲英雄》,七十四军五十七师获得了“虎贲之师”的称号,常德战役也被民间称为“八千虎贲战常德”

七十四军完整的经历了整个抗日战争,在战争初期的混乱之中挺身而出,在战争中期的防守之中表现卓越,在战争后期的反攻之中冲锋在前。1945年8月,日军投降,七十四军飞往南京接受日军投降,之后担任守备南京的重任,据此被称为蒋介石的“御林军”

时代的局限性造就了悲惨的结局

抗日战争结束后,七十四军作为蒋介石的“御林军”驻扎在南京,七十四军军长王耀武和前任军长俞济时共同栽培下的张灵甫成为了七十四军的新一代军长,受到蒋介石器重,任南京卫戍司令。

在此期间,蒋介石给七十四军的待遇一切从优,军长张灵甫更是感谢蒋介石的知遇之恩,忠于国家是七十四军一直以来的优良气节,在南京担任蒋介石的“御林军”时,由于蒋介石的优待,七十四军的忠诚更是集中在了蒋介石一个人身上,最终造成了七十四军悲剧的结局。

这其中多是七十四军所处的那个时代固有的时代局限性,他们出生于清末成长于民国,有着古代封建社会时期那一种“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一腔忠勇,但思想却没有完全解放,只有忠勇却不知大义,最终跟随蒋介石站在广大人民的对立面,站在历史发展规律的对立面。

张灵甫

七十四军军长张灵甫也像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的忠臣良将一样,为了报答蒋介石的知遇之恩,不惜站在广大中国人民的对立面。最终,在解放战争中,七十四军被解放军围歼于孟良崮,张灵甫兵败身亡。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