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岐
出生地:京兆长陵县(今陕西咸阳)
主要成就:出使关东,助修宫室注释《孟子》
代表作品:《孟子注》《三辅决录》
赵岐字邠卿,最初名赵嘉,字台卿,后来因为避难才改名。他年少时就对经学有研究,他多才多艺,娶名儒马融的侄女为妻,但赵岐鄙夷马融外戚的身份,不与他相见。他在州郡里任职,因廉直且嫉恶如仇而让人害怕。
赵岐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得了重病,卧床七年,认为自己即将死去,于是对兄长说:“大丈夫生于世,隐居而没有箕子的操守,任官没有伊尹、吕望的功勋,上天不给我机会,我无话可说!可以在我的坟墓前立一块圆石,刻上:‘汉有一位隐逸之人,姓赵名嘉。空有志向却不得天时,这是命我也没有办法!’”但后来痊愈。
公元154年(永兴二年),赵岐被司空房植辟为掾属。赵岐在任上曾提议二千石可以为父母服丧,朝廷同意他的提议。后来,他被大将军梁冀征辟,赵岐为梁冀献上取舍求贤的方法,梁冀不采纳。因此被推举治理繁难之处,任皮氏县长。恰逢河东太守刘祐离职,继任的是中常侍左悺的兄长左胜,赵岐素来讨厌宦官,同天就弃职返回洛阳,被京兆尹延笃请为功曹。
当初,中常侍唐衡的兄长唐玹任京兆虎牙都尉,人们因为唐玹行为不端,于是很看不起他。赵岐和他的堂兄赵袭又对他多次贬议,唐玹因此非常痛恨他们。
公元158年(延熹元年),唐玹任京兆尹,赵岐害怕大祸临头,于是带着堂侄赵戬逃走。唐玹果然逮捕了赵岐的家属和亲戚,将他们全都诬陷杀害。赵岐避难四方,到达过许多地方。后来隐姓埋名,在北海买饼。安丘人孙嵩见到赵岐后,觉得他不一般,于是询问赵岐道:“我看你不像是买饼的人,问你话你又脸色有变,你如果不是与人有深仇大恨,就是逃亡的人。我是北海的孙宾石,家中有百余口人,也许可以帮你的忙。”赵岐于是以实情相告,孙嵩将其带回家,设宴款待,把他藏在夹壁中好几年,赵岐在其中创作了共三十二章的《厄屯歌》。
后来,唐玹和他的家人全都死了,赵岐得到大赦才得以重见天日。三府(太尉、司徒、司空)知道后,同时征辟他。
公元166年(延熹九年),赵岐才应司徒胡广的辟命。适逢南匈奴、乌桓、鲜卑共同反叛,公卿都举荐赵岐,于是拜赵岐为并州刺史。赵岐到任后想要上奏守边的策略,但还未上奏,就因为第一次党锢之祸遭罢免,赵岐于是把它整理成了《御寇论》。汉灵帝继位初年,赵岐又因为第二次党锢之祸被禁锢十多年。
公元184年(光和七年),黄巾起义爆发,灵帝下诏选用以前的刺史及二千石官员中文武双全的,于是征拜赵岐为议郎。
公元185年(中平二年),车骑将军张温西征关中,请赵岐补任车骑将军长史,屯驻安定郡。大将军何进又举荐赵岐任敦煌太守,他在路经襄武县时,被反贼边章等人抓获,边章想要胁迫赵岐任他们的大帅,赵岐费尽口舌才得以幸免,辗转到陈仓时,又遇到乱兵,只能裸身自救,躲在草丛中十二天不进食。 历经磨难才回到了长安。
公元190年(初平元年),董卓西迁献帝至长安,再拜赵岐为议郎。不久,任太仆。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李傕、郭汜掌权,派太傅马日磾持节安抚天下,以赵岐为副手,马日磾到洛阳后,上表请赵岐另外出使,百姓见到赵岐,都高兴的说:“没想到今天又看见汉朝使者的车马了。”
当时,袁绍与曹操、公孙瓒正在争夺冀州,袁绍和曹操听到赵岐来了,都停战率军在数百里外迎接赵岐,赵岐说服二人退兵,又写信给公孙瓒,向他陈说利害关系。袁绍等又与赵岐约定在洛阳会面,但因赵岐在南行到陈留时得了重病,拖延了两年,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公元194年(兴平元年),朝廷下诏征召赵岐,恰逢献帝东迁至洛阳,先派卫将军董承修理皇宫。赵岐不顾年迈向董承请命说:“现在海内四分五裂,只有荆州境域阔大,位置很好,西通巴蜀,南当交趾,年谷丰收,军队户口还完整。我赵岐虽然迫于李傕的命令,但还想报效国家,我想自己乘牛车往南说服刘表,可以让他带兵来保卫朝廷,与将军同心同力,共同辅助王室。这是安定朝廷拯救百姓的办法。”董承当即上奏派赵岐出使荆州,督促刘表上交赋税。赵岐到达荆州后,刘表立即派人帮助修理皇宫,而且军用物资也源源不断的抵达。当时孙嵩也在刘表那里,但刘表并不重视他,赵岐因而向刘表称赞孙嵩有坚定刚烈的美德,一起和刘表推荐孙嵩为青州刺史。赵岐因为年迈体衰,于是就留在了荆州。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操任司空,推辞给赵岐。后来,光禄勋桓典、少府孔融共同推荐赵岐,朝廷就地拜赵岐为太常。
公元201年(建安六年),赵岐去世,享年九十多岁。他在去世前就为自己造好了坟墓,在其中自画季扎、子产、晏婴、叔向这四人的像,放在客从的位置,又把自己的画像摆在主位,让他们来称颂。他临终时嘱咐儿子要将自己简朴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