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屺瞻
出生地:江苏省苏州太仓市浏河镇
信仰:中国共产党
主要成就:画坛一代宗师
代表作品:《朱屺瞻画集》、《癖斯居画谈》、《朱屺瞻画选》
朱屺瞻(1892-1996),清光绪十八年五月初二生于江苏太仓浏河新镇的一个富商家庭,名增钧,号起哉、二瞻老民。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养菖蒲室 、修竹吾庐。祖父长熠公,字湘舟。业商,有儒行,性沉默,设集善堂,立七义祠,于乡里多善举。父亲朱大坤,克承祖业经营酱园,一生亦乐善好施。母施氏,浏河镇儒商施莲史之女。
系我国著名的寿星画家,画坛的一代宗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西泠印社顾问、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等职。
先生八岁时丧母。父为其聘秀才童颂禺为塾师,在新镇老宅家塾馆修竹吾庐内读书。童塾师多才艺,每于馆课之暇,画兰竹以挥洒自娱,先生耳濡目染,逐自习作画。先生与其母感情独深,每当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师为之黯然,抚其头顶口诵《诗经·魏风》云:“涉彼屺兮,瞻望母兮!”于是为先生更名屺瞻。之后,于家塾苦心读书,学画不辍。约在抗站胜利后,又自号“起哉”十四岁时,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宝山县学堂读书。其间常作画给上海《时报》投稿。十七岁时,先生毕业于宝山县学堂,考入上海实业学校(上海交通大学前身)。亲得校监即校长、著名国学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间,先生于学习课程之处,仍不断自习作画。唐大师谆谆告诫:“习字作画,点划皆须着力,切忌浮滑。”为日后显示用命于画坛念念不忘旨要。
先生从八九岁起开始学画,一生对艺术追求近一个世纪。他在《癖斯居画谭》里说“多年来,余总以‘独’,‘力’,‘简’三字自求。‘独’者,即忠于自己的面目,不依门户;‘力’者,凝神静气,奋笔挥洒,也蕴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简’者,即画面练洁,简约,不受世俗束缚,不执着,不粘带”突击作品的“灵合”,“透脱”。体现显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谦和,豁达,勤奋的美德是世所公认的。他从来不认为自己的画比别人好,也从来没有满意过一张自己的画。他总是谦虚的说:“我画不来,瞎塌塌(意:乱画)。”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长而自大,也不为荣誉而陶醉。先生经历里百余年激荡变化的社会风云,对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共产党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从前画画为一口饭吃,今天画画为艺术,为国家创造精神财富。从前的生活都没有像今天这样安稳,共产党好。”1991年5月4日,100岁的艺术大师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员会批准,被吸收入党,成为全国年龄最大的一位新党员。他在党旗下这样说:“白天唯有赤心存,坚定不移跟党走。这是我一生最庄严最重要的选择。”1996年4月20日,先生之病因不治而平静的走了,但他的艺术力量和人品德行将与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朱屺瞻习画自幼年始,曾两度赴日本学习油画与考察美术教育,27岁时,其油画参加过首届苏州美术画赛会。新中国建立后,朱屺瞻受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后又被聘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此后,多次赴外地写生、创作,举办个人画展,成为我国著名国画大师。朱屺瞻画风老辣,自成一体。著有《朱屺瞻画集》、《癖斯居画谈》、《朱屺瞻画选》等多种,作品被海内外多家博物馆、美术馆收藏。1995年上海市政府在虹口公署内建造了朱屺瞻艺术馆。
朱屺瞻一生喜爱梅花。抗战时,浏河老宅被日军焚毁,新宅亦弹洞满壁,遂拆老宅之余屋,修缮新宅,并把日寇炸弹坑挖为“铁卵池”,池边土坡上遍植梅花,题其居曰“梅花草堂”,自号“梅花草堂主人”。1936年,朱屺瞻邀潘天寿、姜丹书、金维坚、吴茀之、张振铎至浏河梅花草堂雅集,吟诗作画,研讨艺事,欢聚数日而散。后征集得海内名家王一亭、齐白石、黄宾虹、吴湖帆、贺天健、丁辅之等所作梅花草堂图,汇为一巨册。1991年朱屺瞻百岁时,家乡政府在其故居重建“梅花草堂”,计一院五室,分为展厅、画室、会客厅等。为此,朱屺瞻向梅花草堂赠送了《春风新长紫兰芽》、《老干横生色如铁》、《雨后溪山》等六幅精品力作。
祖辈世代经营酱园生意。8岁丧母。9岁入私塾,受塾师童颂禹的影响,开始习画。名字为童老师感其思母心切,据《诗经·魏风·陟岵》“陟彼屺兮,瞻望母兮”而取。1905年就读于宝山县学堂。1908年毕业后,考入邮传部上海实业学校(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就读,曾得时任校监的著名国学家唐文治教益。
1912年开始接触西方油画,入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就读。次年在该校执教,并兼任函授乙部主任。26岁赴日留学,入川端美术学校,师从藤岛武二。首次接触后印象派梵高、塞尚、马蒂斯等的作品。
1918年油画作品《风景》入选首届苏州美术画赛会展览。1928年10月,与王济远、江小鹣、李秋君、张辰伯、潘玉良等创办艺术绘画研究所。1929年国画作品《春寒》等和油画作品《劳苦》、《静物》入选第一届全国美展。1931年任上海新华艺专教授。1933年出资营造新华艺专绘画研究所。次年任研究所主任兼导师,同时教授国画和西画。在该所任教的还有庞薰琴、汪亚尘、杨秀涛等。1936年与徐悲鸿、汪亚尘等创办“默社画会”。1934年受陶行知影响,回乡创办农民业余教习所“乡村改进社”。1937年再次赴日考察美术教育两个月。同年国画作品《竹石图》和油画作品《菊花》参加第二届全国美展。为使国宝不流失国外,筹集钱款购买收藏了石涛名作《万点恶墨图卷》、《八大山人书画册》等,1949年后交国家博物馆收藏。
1950年当选为上海市第一次文化会代表。1952年“三反”“五反”运动中受冲击,书画房产变卖殆尽,生活困窘。1953年,老小6口住在一间“过街楼”里。同年作品《潇湘烟雨》入选全国国画展。1954年当选人民代表。翌年又被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境遇好转。1956年受聘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被迫停笔。
1977年应邀为北京饭店和首都机场作画。1979年以88岁高龄为人民大会堂创造了巨幅国画《红梅图》。同年被聘为聘为文化部中国画研究组成员。92岁为旧金山国际机场所作的《葡萄图》颇得好评。1984年山水画作品《大地春意浓》获第六届全国美展荣誉奖。1995年2月大英博物馆举办了他的艺术作品展览,7月美国旧金山亚洲美术博物馆举办其画展。1996年4月20日因肺部感染而致急性左心衰竭在华东医院病逝,享年一百零五岁。绝笔画为枇杷红柿图。
弟子有潘玉良、邢少兰、倪衍诚、尹光华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1年拍摄艺术纪录片《画家朱屺瞻》。1995年上海市政府在鲁迅公园创建了朱屺瞻艺术馆,不仅用于收藏和研究朱的作品,也是一个高品位的艺术交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