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公
出生地:河北省南皮县
毕业院校:金陵大学外语系
代表作品:《张志公文集》《传统语文教育初探》《漫谈语文教学》
性别:男
张志公(1918年-1997年),河北省南皮县人,1918年11月生于北京。当代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1937年考入中央大学工学院,一年后转读外语系,攻读英语、法语和外国文学。1940年辍学,在中学任英文教员。后转入金陵大学外语系,1945年毕业,留校任教。1946年开始自学俄语,并研究普通语言学和汉语。1948年应聘到海南大学外语系任副教授,并代理系主任,先后讲授英语、欧美名著选读和语言学概论等课程。1950年从海南赴香港,在华侨大学教授翻译学。1950年10月,应邀由香港赴北京任开明书店编辑,分管外语、汉语的编写工作。次年负责编辑《语文学习》月刊。1953年开明书店与青年出版社合并为中国青年出版社,继续主编《语文学习》,仍然主持外语和汉语的编辑工作。1954年,经中央批准,中国教育部确定中学语文实行汉语和文学分科教学,委托吕叔湘和张志公主持编写汉语教材。195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设成立汉语编辑室,张志公调入出版社,并首任汉语编辑室主任,《语文学习》也从中国青年出版社改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张志公继续任主编。从1954年起,兼任《中国语文》编委,一直到1960年。1962年改任外语编辑室主任,主持编写初高中英语教材和俄语教材。1950年到1964年,先后受聘在政务院(国务院前身)业余学校、共青团中央业余学校、北京教师进修学院、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等多处开设讲座,讲授汉语语法修辞。"文革"期间曾上"五七干校",研究、编辑及教学等工作均被迫停止。
1977年"文革"结束后,参加全国统编教材工作会议,重新参与编写教材。1981年起,先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国家教委课程教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等。同时,他还在许多政府部门担任学术职务。曾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编委,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及其所属正音委员会、正词法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等。他是很多学术团体的发起人、组织人之一,并担任多种学术顾问。先后担任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修辞学会会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语言学会会长,北京外语学会会长,小学、中学、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会顾问,叶圣陶研究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名誉理事,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顾问,香港《中英语文教学》《普通话》及普通话研习社顾问,香港中文教育学会顾问,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院校外考试委员,英国《大语言学》顾问等。从50年代起,张志公在负责汉语及外语教材编写工作的同时,还长期坚持参与教学。他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等处任教,并到全国各地讲学,足迹遍及西藏、台湾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他曾任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曾为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开设课程,并兼任几所高等院校的名誉教授。他还应聘到美国的明德大学、日本的日中学院、香港大学等校讲学,在国内外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张志公还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1951年就加入了中国民主促进会,曾先后任民进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中央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宣传部副部长、民进中央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他依靠组织,深入社会,积极参政议政,尤其在教育方面,提出了许多远见卓识的议案。张志公几十年来一直重视研究工作,从50年代起就活跃在语言学界和语文教育界,在汉语语法学、汉语修辞学、语文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许多研究都带有一定程度的开创性。他的著述曾结集为《张志公文集》(五卷本),1991年在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该文集先后获得国家级"优秀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和"全国优秀教学用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