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共200卷,作者署名后晋刘昫等撰,实为后晋赵莹主持编修。那么其中《旧唐书》·列传卷七十二篇讲述了哪些故事?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张献诚,陕州平陆人,幽州节度使、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守珪之子也。天宝末,陷逆贼安禄山,受伪官;连陷史思明,为思明守汴州,统逆兵数万。宝应元年冬, 东都平,史朝义逃归汴州,献诚不纳,举州及所统兵归国,诏拜汴州刺史,充汴州节度使。逾年来朝,代宗宠赐甚厚。三迁检校工部尚书,兼梁州刺史,充山南西道 观察使。广德二年十月,擒南山贼帅高玉以献。永泰二年正月,献名马二、丝绢杂货共十万匹。是月,兼充剑南东川节度观察使,封邓国公。西川崔旰杀郭英乂,献 诚率众战于梓州,为旰所败,献诚仅以身免。大历二年四月,献诚以疾上表乞归私第,仍荐堂弟试太常卿兼右羽林将军献恭以自代。诏许之,以献诚检校户部尚书, 知省事。八月,献诚以疾抗疏辞官,无几,卒于私第。
献恭,守珪之弟守瑜子。累以军功官至试太常卿,兼右羽林将军,代献诚为梁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山南西道节度观察使。大历十二年七月,献恭破吐蕃万余 众于岷州。建中二年正月,加检校兵部尚书,为东都留守。三年正月,为太府卿、容州刺史、本管经略招讨使。四年七月,与浑瑊、卢杞、司农卿段秀实与吐蕃尚结 赞筑坛于京城之西会盟,如清水之仪。兴元元年六月,转检校吏部尚书,仍与一子正员官。卢杞移饶州刺史,给事中袁高论其不可。献恭因入对紫宸殿,上言:“高 所奏至当,臣恐烦圣听,不敢缕陈其事。”德宗不悟,献恭复奏曰:“袁高是陛下一良臣,望特优异。”德宗顾谓宰臣李勉等曰:“朕欲授杞一小州刺史可乎?”对 曰:“陛下授大州亦可,其奈士庶失望何!”献恭守正不挠也如此。
献甫,守珪弟左武卫将军、赠户部尚书守琦之子。献甫少随诸兄从军,初为偏裨,以军功累授试光禄卿、殿中监、河中节度副元帅都知兵马使,检校兵部尚书、 兼御史大夫。建中初,从节度使贾耽征梁崇义于襄、汉,以功加太子詹事。及幸奉天、兴元,献甫首至,从浑瑊征讨有功,及复京邑,入为金吾将军。时李怀光未平, 吐蕃侵扰西边,献甫领禁军出镇咸阳,凡累年,军民悦之。贞元四年,迁检校刑部尚书,兼邠州刺史、邠宁庆节度观察使。乃于彭原置义仓,方渠、马岭等县选险要 之地以为烽堡。又上疏请复盐州及洪门、洛原等镇,各置兵防以备蕃寇,朝廷从之。贞元四年九月,吐蕃将尚志董星、论莽罗等寇宁州,献甫率众御之,斩首百余级, 吐蕃遁边城。贞元十二年,加检校左仆射。五月丙申卒,年六十一,废朝三日,赠司空,赙物有差。
献恭子煦,尝随献甫征讨,积战功累迁至夏州节度使。元和八年十二月,振武军逐出节度使李进贤而屠其家,杀判官严澈。宪宗怒,遣煦以夏州兵二千人赴振武, 仍许以便宜击断。九年正月,赐绢三万匹以助军资。河东节度使王锷遣兵五千会煦于善羊栅,诏煦入振武,诛作乱苏国珍等二百五十三人乃定。是岁十二月卒,赠太 子太保。
路嗣恭,京兆三原人。始名剑客,历仕郡县,有能名,累至神乌令,考绩上上,为天下最,以其能,赐名嗣恭。历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灵州大都督府长史,充 关内副元帅郭子仪副使,知朔方节度营田押诸蕃部落等使,嗣恭披荆棘以守之。大将御史中丞孙守亮握重兵,倔强不受制,嗣恭称疾召至,因杀之,威信大行。永泰 三年,检校刑部尚书,知省事。大历六年七月,为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使,在官恭恪,善理财赋。贾明观者,事北军都虞候刘希暹,鱼朝恩诛,希暹从坐,明观积恶 犯众怒。时宰相元载受赂,遣江南效力,魏少游承载意苟容之。及嗣恭代少游,即日杖杀,识者称之。大历八年,岭南将哥舒晃杀节度使吕崇贲反,五岭骚扰,诏加 嗣恭兼岭南节度观察使。嗣恭擢流人孟瑶、敬冕,使分其务:瑶主大军,当其冲;冕自间道轻入,招集义勇,得八千人,以挠其心腹。二人皆有全策诡计,出其不意, 遂斩晃及诛其同恶万余人,筑为京观。俚洞之宿恶者皆族诛之,五岭削平。拜检校兵部尚书,知省事。
嗣恭起于郡县吏,以至大官,皆以恭恪为理著称。及平广州,商舶之徒,多因晃事诛之,嗣恭前后没其家财宝数百万贯,尽入私室,不以贡献。代宗心甚衔之, 故嗣恭虽有平方面功,止转检校兵部尚书,无所酬劳。及德宗即位,杨炎受其货,始叙前功,除兵部尚书、东都留守。寻加怀郑汝陕四州、河阳三城节度及东都畿观 察使。征至京师卒,时年七十一,废朝一日,赠左仆射。
子恕,字体仁。初,岭南衙将哥舒晃反,诏嗣恭自江西致讨,授检校工部员外郎,得以军前便宜从事。俄而降者继路,于是擢降将伊慎,推心用之。贼平,恕功 居多,年才三十,为怀州刺史。久之,转京兆少尹、监门卫大将军、兼御史中丞、教练招讨等使。其后为鄜坊观察使、太子詹事。坐事贬吉州刺史,迁太子宾客。以 右散骑常侍致仕卒,年七十三,赠洪州都督。恕私第有佳林园,自贞元初李纾、包佶辈迄于元和末,仅四十年,朝之名卿,咸从之游,高歌纵酒,不屑外虑,未尝问 家事,人亦以和易称之。
曲环,陕州安邑人也。父彬,为南使正监,因家于陇右,以环故累赠兵部尚书。环少读兵书,尤以勇敢骑射闻。天宝中,从哥舒翰攻拔石堡城,收黄河九曲、洪济 等城,累授果毅别将。安禄山反,从襄阳节度鲁炅守邓州,拒贼将武令珣,战数十合,环功居多,超授左清道率。又从李抱玉守河阳南城,寻将兵守泽州,破贼骁将 安晓,敕特拜羽林将军。又将别部兵合诸军同讨史朝义,平河北,累转金吾大将军,并同正员,随李抱玉移军京西。大历中领兵陇州,频破吐蕃,加特进、太常卿。上 初嗣位,吐蕃大寇剑南,诏环以邠、陇兵五千驰往,大破戎虏,收七盘城、威武军及维、茂二州,西戎奔遁。环大振功名而还,加太子宾客,赐以名马。与诸将讨泾 州叛将刘文喜,平之,加开府仪同三司、兼御史中丞,充邠、陇两军都知兵马使。时李纳拥兵侵逼徐州,令环与刘玄佐同救援,累破李纳叛党,环以功最,加御史大 夫。建中三年十月,加检校左常侍,充邠、陇行营节度使。
李希烈侵陷汴州,环与诸军守固宁陵、陈州,大破希烈军于陈州城下,杀逆党三万五千人,擒其骁将翟晖以献,希烈因遁归蔡州。环以功加检校工部尚书,兼陈 州刺史。希烈平,加环兼许州刺史、陈许等州节度观察,加实封三百户。陈、蔡二州以希烈扰乱,遭剽劫颇甚,人多逃窜他邑以避祸。环勤身恭俭,赋税均平,政令 宽简,不三二岁,襁负而归者相属,训农理戎,兵食皆丰羡。十二年,加检校左仆射。卒时年七十四,废朝一日,赠司空,赙布帛米粟有差。
崔汉衡,博陵人也。性沉厚宽博,善与人交。释褐,授沂州费令。滑州节度使令狐彰奏署掌记,累迁殿中侍御史。大历六年,拜检校礼部员外郎,为和吐蕃副使; 还,迁右司郎中,改万年令。建中三年,为殿中少监、兼御史大夫,充和蕃使,与吐蕃使区颊赞至自蕃中。时吐蕃大相尚结息忍而好杀,以常覆败于剑南,思刷其耻, 不肯约和。其次相尚结赞有材略,因言于赞普,请定界明约,以息边人,赞普然之,竟以结赞代结息为大相,约和好,期以十月十五日会盟于境上。戊申,以汉衡为鸿 胪卿。四年,吐蕃朝贡,加检校工部尚书,复使吐蕃。兴元初,上居奉天,吐蕃遣帅佐浑瑊败硃泚兵于武功,以功转检校兵部尚书、兼秘书监、西京留守。无几,真 拜兵部尚书,为东都、淄青、魏博赈给宣慰使。明年,为幽州宣慰使,所至皆称职。贞元三年,副侍中浑瑊与吐蕃会盟于平凉,吐蕃背约,瑊仅免,时无备预,在会免 者什无一二,士卒,死者以千数。汉衡与同陷者并至河州,结赞令召之,以频使于蕃,结赞素信重,与孟日华、中官刘延邕俱至石门,而遣五骑送至境上。四年七月, 加检校吏部尚书、晋慈隰观察使,寻加都防御使。十一年四月卒。
杨朝晟,字叔明,夏州朔方人也。初在朔方为步军先锋,尝有功,授甘泉府果毅。建中初,从李怀光讨刘文喜于泾州,斩获生擒居多,授骠骑大将军,稍为右先 锋兵马使。后李纳寇徐州,从唐朝臣征讨,尝冠军锋,以功授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子宾客。
上在奉天,李怀光自山东赴难,以朝晟为左厢兵马使,将千余人下咸阳以挫硃泚,加御史中丞,实封一百五十户。及怀光反于河中,朝晟被胁在军。上幸梁、洋, 韩游瑰退于邠、宁。怀光以尝在邠、宁,迫制如属城,以贼党张昕在邠州总后务。昕惧难作,乃大索军资,征卒乘,约明潜发,归于怀光。朝晟父怀宾为游瑰将,因 夜以数十骑斩昕及同谋,游瑰即日使怀宾奉表闻奏,上召劳问,授兼御史中丞,正除游瑰邠宁节度使。间谍至河中,朝晟闻其事。泣告怀光曰:父立功于国,子合诛 戮,不可主兵矣。”怀光遂絷之。及诸军进围河中,韩游瑰营于长春宫,怀宾身当战伐。及怀光平,上念其忠,俾副元帅浑瑊特原朝晟,遂为游瑰都虞侯。时父子同 军,皆为开府宾客、御史中丞,荣于军中。
后诏征游瑰宿卫,以左金吾将军张献甫为检校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邠宁庆节度观察使,代韩游瑰。初,游瑰以吐蕃犯塞,自将兵戍宁州,及受代,以是月壬 子夜轻骑潜遁归阙。其将卒素骄怠,畏张献甫之严,因游瑰夜出,衙内千余人遂叛掠,且因监军杨明义邀奏出奔将范希朝为节度。朝晟时为都虞候,初逃于郊,翌日 乃来,绐其众曰:“所请甚惬,我来贺也。”由是稍安。朝晟及诸将谋诛首恶者。乙卯,朝晟率诸将经数日以告曰:“前请者不获,张尚书昨日已入邠州,汝等皆当 死,吾不能尽杀,各言戎首以归罪焉,余无所问。”于是众中唱二百余人,斩之乃定。上擢希朝为宁州刺史,以副献甫。献甫入奏朝晟功,加御史大夫。
九年,城盐州,征兵以护外境,朝晟分统士马镇木波。献甫卒,诏以朝晟代之。其年,丁母忧,起复左金吾大将军同正、邠州刺史,大夫如故。十年春,朝晟奏: “方渠、合道、木波,皆贼路也,请城其地以备之。”诏问:“所须几何?”朝晟奏曰:“臣部下兵自可集事,不烦外助。”复问:“前筑盐州,凡兴师七万,今何 其易也?”朝晟曰:“盐州之役,诸军蕃戎尽知之。今臣境迫虏,若大兴兵,即蕃戎来寇,寇则战,战则无暇城矣。今请密发军士,不十日至塞下,未三旬而功毕。” 蕃人始乘障,数日而退。初,军次方渠,无水,师徒嚣然,遽有青蛇乘高而下,视其迹,水随而流。朝晟令筑防环之,遂为停泉,军人仰饮以足,图其事上闻,诏置 祠焉。十五年二月,免丧,加检校工部尚书。是夏,以防秋移军宁州,遘疾,来年正月卒。
樊泽,字安时,河中人也。父咏,开元中举草泽,授试大理评事,累赠兵部尚书。泽长于河朔,相卫节度薛嵩奏为磁州司仓、尧山县令。建中元年,举贤良对策, 礼部侍郎于邵厚遇之。与杨炎善,荐为补阙,历都官员外郎。泽好读兵书,朝廷以其有将帅材,寻兼御史中丞,充通和蕃使,蕃中用事宰相尚结赞深礼之。寻从凤翔 节度张镒与吐蕃会盟于清水,迁金部郎中、御史中丞、山南节度行军司马。时李希烈背叛,诏以普王为行军元帅,征泽为谏议大夫、元帅行军右司马。属驾幸奉天, 普王不行,泽改右庶子、兼中丞,复为山南东道行军司马。寻代贾耽为襄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山南东道节度观察等使。
泽有武艺,每与诸将射猎,常出其右,人心服之,贼众畏焉。频与李希烈凶党接战,前后擒降其骁将张嘉瑜、杜文朝、梁俊之、李克诚、薛翼等,收唐、随二州。 希烈既平,泽丁母忧,起复右卫大将军同正,余如故。三年,代张伯仪为荆南节度观察等使、江陵尹、兼御史大夫。三岁,加检校礼部尚书,会襄州节度曹王皋卒于 镇,军中剽劫扰乱,以泽威惠素著于襄、汉,复代曹王皋为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十二年,加检校右仆射。卒年五十,赠司空,赙布帛米粟有差。其日将宴百 官,废朝,改取他日。
李叔明,字晋卿,阆州新政人。本姓鲜于氏,代为豪族。兄仲通,天宝末为京兆尹、剑南节度使。兄弟并涉学,轻财好施。叔明初为剑南节度使杨国忠判官。乾 元后为司勋员外郎,副汉中王瑀使回纥,回纥接礼稍倨,叔明离位责之曰:“大国通好,贤王奉使,可汗于大唐子婿,岂可恃微功而傲乎!唐法不然。”可汗改容加 敬。复命,迁司门郎中。后为京兆少尹,无几,以疾辞,除右庶子,出为邛州刺史。寻拜东川节度遂州刺史,后移镇梓州,检校户部尚书。时东川兵荒之后,凋残颇甚, 叔明理之近二十年,招抚甿庶,夷落获安。大历末,有阆州严氏子上疏称:“叔明少孤,养子于外族,遂冒姓焉,请复之”。诏从焉。叔明初不知其从外氏姓,意丑 其事,遂抗表乞赐宗姓。代宗以戎镇寄重,许之,仍置严氏子于法。及驾幸奉天,其子升翊从。叔明每私疏诫励,见危临难,当誓以死。升奉父严训,果著勋效,识 者嘉之。叔明既朝京师,以本官兼右仆射,乞骸骨,改太子太傅致仕,卒,谥曰襄。叔明总戎年深,积聚财货,子孙骄淫,殁才数年,遗业荡尽。
裴胄,字胤叔,其先河东闻喜人,今代葬河南。伯父宽,户部尚书,有名于开元、天宝间。胄明经及第,解褐补太仆寺主簿。属二京陷覆,沦避他州。贼平,授 秘书省正字,累转秘书郎。陈少游陈郑节度留后,奏胄试大理司直。少游罢,陇右节度李抱玉奏授监察御史,不得意,归免。陈少游为宣歙观察,复辟在幕府,抱玉 怒,奏贬桐庐尉。浙西观察使李栖筠有重望,虚心下士,幕府盛选才彦。观察判官许鸿谦有学识,栖筠常异席,事多咨之;崔造辈皆所荐引,一见胄,深重之,荐于 栖筠,奏授大理评事、观察支度使。代宗以元载隳紊朝纲,征筠入朝,内制授御史大夫,方将大用,载怙权,栖筠居顾问刺举之职,与不平。及栖筠卒,胄护栖筠丧 归洛阳,众论危之,胄坦然行心,无所顾望。淮南节度陈少游奏检校主客员外、兼侍御史、观察判官。寻为行军司马,迁宣州刺史。
杨炎初作相,锐意为元载报仇,凡其枝党无漏。适会胄部人积胄官时服杂俸钱为赃者,炎命酷吏员深按其事,贬汀州司马。寻征为少府少监,除京兆少尹,以 父名不拜,换国子司业。迁湖南观察都团练使,移江南西道。前江西观察使李兼罢省南昌军千余人,收其资粮,分为月进,胄至,奏其本末,罢之。会荆南节度樊泽 移镇襄阳,宰相方议其人,上首命胄代泽,仍兼御史大夫。
胄简俭恆一,时诸道节度观察使竞剥下厚敛,制奇锦异绫,以进奉为名。又贵人宣命,必竭公藏以买其欢。胄待之有节,皆不盈数金,常赋之外无横敛,宴劳礼 止三爵,未尝酣乐。时武臣多厮养畜宾介,微失则奏流死,胄以书生始,奏贬书记梁易从,君子薄其进退宾客不以礼,物议薄之。贞元十九年十月卒,时年七十五, 赠右仆射,谥曰成。
史臣曰:三献军谋臣节,克绍家风。路嗣恭从微至著,执法简廉。环理兵劝农,独彰善政。汉衡诚悫奉职。朝晟忠孝权谋。泽威惠荆、襄。叔明见危誓死,立政惠 民。胄抱义危行,守政奉公。皆贤帅矣。然嗣恭聚财,为功名之瑕玷;叔明聚财,致子孙之骄淫。财之污人,诚可诫也。
赞曰:张、路、曲、崔、樊、杨、李、裴,守忠臣之道,皆贤帅之才。
很多人按照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标准,说他是法家学派弟子,也有人说他是兵家、墨家传人。那么诸葛亮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究竟属于哪一学派呢?诸子百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产物。此后,这些学派大多分流、演变。除了儒释道家思想活跃,其余的思想流派大多消隐。所以,三国时期人物诸葛亮的身上,并没有明确的思想流派...
在刺杀董卓失败后,曹操就开始起事了,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统一了北方,甚至还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当时所拥有的实力甚至是超越了孙刘双方的联盟。那么,曹操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大多数人觉得跟曹操的奸诈有一定的关系,当然了,这兴许是一方面原因,当时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曹操的识人之明了。大家都知道,曹操...
第十名:步练师她是孙权的妃子,来自江苏,在孙权继位之后被封为了夫人,可以说是达到了皇后的地位,在步练师去世之后,被追封为了皇后,埋葬在蒋陵。第九名:祝融夫人她是三国里面唯一真正上过战场的女性,和孟获是一伙的,和孟获一起对抗蜀国的军队,在七擒七纵孟获之后,祝融夫人也归顺了蜀汉,据说他武艺高强,百发百中...
赵云,乃是继关羽、张飞之后,加入刘备集团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赵云算得上是蜀汉集团的元老级别人物。但是,刘备在称帝之后,给赵云的官职,仍然是一个“杂号将军”,赵云的权利,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丝毫的改变。很多人搞不明白,赵云前前后后,跟随刘备出生入死,差不多30个年头,为什么刘备就没有让赵云独当一面。给...
东汉末年,英雄辈出,谋臣如雨,武将如云。说起三国英雄们的武力值,这第一者当属吕布.随后才能够轮得上关羽、张飞等人.当时三个国家的实力都不容小觑,而大将最多者应...今天我们来看看三国时期的大狂人都是谁?Top8:虞翻虞翻是东吴的一员将领,虽然在三国时期他名声并不显赫,但他也是一位文武全才,尤其是他在...
果然司马懿跨渭河修桥,在两岸扎营,诸葛亮面对本想使用声东击西之策烧掉浮桥,却不想还是在司马懿刺探到了军情,溃败而返。第二回合司马懿想要反守为攻,将蜀军彻底围困,结果诸葛亮来了个埋伏战,扳回一局。等到第三回合,“木牛流马”这样在传说中流传了近2000年之久的“黑科技”除此登场了。本来是司马懿见蜀汉境内...
关家被害经过这一切,还得从蜀汉灭亡的前几个月说起。话说蜀汉末年,曹魏权臣司马昭派遣将领钟会、邓艾率领大军南征蜀汉。在古代,巴蜀地区是历代封建王朝都深感头疼的地方。因为交通因素以及统治技术的局限,一旦王朝出现衰败迹象,巴蜀地区往往会成为最先脱离朝廷统治的地区。并且,巴蜀地势的特殊,也让朝廷的讨伐变得收...
老刘没有发迹前只是家乡沛县的一个亭长,大致也就相当于乡科局干部吧?这个时候的老刘,那可真是本色毕露:不仅生性放纵好酒贪花经常戏弄手下的员工,而且还曾经多次出现过工作上的失误!多亏刘邦有几个好朋友帮衬——别人就不说了,县级干部萧何就多次替刘邦打过圆场,每次刘邦出现工作失误时,都是人家萧何替他周旋,这才...
熟悉三国的朋友,应该知道指的就是献帝刘协。事实上他之所以能够落得善终,与他一生充满了大智慧,是很有关系的。按理说他不是嫡子,皇位原本不是他的,再加上母亲也早早地被何皇后给毒死了。得知真相后的灵帝,尽管十分愤怒,但考虑到大将军何进,他也只好就此作罢。尽管何皇后如愿以偿地让自己的儿子刘辩继承了大统,但她...
比如此人的心肠异常的狠,不止一次地抛妻弃子,据正史的记载最少就有四次。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无奈吧,无可厚非,因为在逃亡的过程中,带着家眷实属不便。这点倒是和他的老祖宗刘邦很像。当年刘邦兵败逃亡时,也是嫌马车太慢,好几次都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扔下去,都是夏侯婴又下去将其捡回来的,也正是因为这点,气得刘邦想杀了...
一日曹操不经意间看到儿子曹植的文章,连连点头,不时嘴角微微一笑。看完后不敢相信这是自己10岁儿子写的,问曹植:“你请人代写的吗?”,曹植胸有成竹的答到“话,说出口就是论;字,下笔就成文章,不信当面考考我就知道了,何必请人代写”。小时候的曹植性格坦诚,放荡不羁,不讲究仪表,车马服饰不张扬,没有官二代气...
这三次战役是公认的"三大战役"。不过以影响力来看,小编认为还有三场战役,其重要性并不亚于三国"三大战役",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三次战役。小编认为"潼关之战"是一场很容易被忽略的重要战役,然而它对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知道"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集团暂时失去了对南方扩张的条件,开...
这个无能主公不是别人,正是吕布。吕布,作为汉末一代诸侯,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但是其政治思维偏弱,不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导致一直被人利用,先是董卓,后是王允,最后又依附袁绍和张扬,偷袭曹操的兖州,窃取刘备的徐州,最终在徐州下邳之战中被曹操围困。这个时候,吕布麾下一位武将出场了,也正是今日小编要讲...
这位令人惋惜的女子就是汉昭帝的上官皇后,她也是霍光的外孙女,或许人们能够在电视剧中看见这个女子的身影。当时汉昭帝即位后,年龄仅仅只有8岁,由自己的姐姐鄂邑长公主抚养着长大。等到汉昭帝21岁的时候,鄂邑长公主开始为他挑选妻子,此时的上官氏也只有6岁。等到上官氏入宫之后,就被封为了婕妤,在此之后不久上官...
曹营救主斩杀曹军忠贞猛将总结赵子龙可能不是三国里最耀眼的,但他是最朴实的。朴实者,可以活得更久,这样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是令人敬佩信任的,因为他是贴近我们的,可以是我们行事的标杆。参考文献:《三国演义》《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