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  初进北京,邓朴方不知道父亲邓小平是干什么的,而中学老师四年后才知道他的父亲是谁

初进北京,邓朴方不知道父亲邓小平是干什么的,而中学老师四年后才知道他的父亲是谁

来源:历史知识网阅读:532

文/王凡、晓流

◆五十年代邓小平一家人。

邓小平于1952年夏季离开重庆,出任政务院常务副总理兼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邓小平家刚到北京时,已经上了几年学的邓林和邓朴方也随父来京,转到八一小学就读。八一小学的前身,是晋察冀根据地的聂荣臻小学。就学习方面而言,邓朴方就比邓林更专注些,他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也总是拔尖的,特别是在上中学以后。在这里上学的学生,主要是部队干部的子女,所以有时孩子们争论的话题与其他学校有所不同。

笔者在一部关于邓朴方的小册子中,看到了如下一段描写:

也许是受战争年代的影响,也许是男孩子们崇拜模仿英雄的天性使然,在“八一学校”也有个别顽皮的男孩子,发生过某种“争斗”。学生们的“争斗”是很特别的,也是最令老师和家长们担忧的一件事。首先他们之间没有打闹,没有骂人的现象,原因在于他们一同走过战争,感情很深。他们之间发生的问题是“比爸爸”,几个同班同宿舍的男孩子,聚在一起比谁的爸爸“官大”,谁的爸爸“英雄”。这时候,他们会互不相让地拍着自己还没有发育成熟的小胸脯,争得挺厉害。这个说,“我爸爸是某某旅长”,那个说“我爸爸是师长”,第三个说“我爸爸是团长”,第二个又说“师长比团长大,我爸爸的官最大,你爸爸得听我爸爸的。”不服气地说“那我爸爸还指挥过坦克团呢!”又冒出一个说他爸爸是管火车的,全中国的火车都听他爸爸的话......如此一来,话越比越没边了。

如此比开,不得了,男孩子们一个个兴奋得小脸通红。他们在床上跳来跳去,把整个宿舍闹得乱哄哄的。一个同学见邓朴方瞪着一双黑眼睛望着又吵又闹的同学们不吭声,就善意地过去,追问他说:哎,胖子,别愣着,干吗不说说你爸爸是干什么的?

邓朴方答不上来。原来他根本搞不清楚自己的爸爸是做什么的。在家里,爸爸和妈妈从来没讲过,他的脑子里也没有装过这码事。说真的,邓朴方心里还挺羡慕那几位同学有当师长、团长的爸爸呢!他们有这样的爸爸多了不起,多神气呀!邓朴方心里想。但是他不参加这类游戏。

从这本小册子里描述的情形看,“比爸爸”的,好像都是军队干部的子弟。不知这是不是军队干部子弟为主的学校特有的现象。但在中南海的环境里,似乎很难让这样的意念滋长起来;也许有的孩子受外界的影响,心里会孳生类似的念头,但只稍稍一露头,就会遭到来自长辈的“修剪”

“我爸爸没有太高的文化,他教我们的就那么几句话:老百姓最好,是我们最亲的亲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他给我们讲的故事也就是愚公移山、司马光砸缸、兄弟折箭。受着这种熏陶,谁要是自己做得不漂亮,而抬家长的招牌,是最让人不齿的事,马上就会被大伙唾弃。朋友在一起玩,就没有问你爸爸妈妈是谁,是干什么的的习惯,有的就叫小名,连姓什么都不知道。”中央办公厅机要室副主任康一民之子康辉说。

“在我们一起玩的圈子里,谁要是想靠家长占什么便宜,只会成为被大伙耻笑的口实和谈资。孩子间的不愉快,打了人或挨了打,都自己忍着,谁要是因此而找家长,谁就被排斥出圈。这是我们当年的游戏规则。同为机要室副主任的吴振英之子吴陕立也如是说。

邓朴方不知道自己父亲的职务,不参与这类炫耀家长的游戏,是和中南海里孩子群体的意识情形一致的。从小学到中学,邓朴方都比较好玩,他爱玩球,足球、篮球、乒乓球,逮着什么玩什么。挨着中南海庆云堂住处的,就是个空场,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也支着两副篮球架子。西楼、怀仁堂附近的孩子们,常在这里玩球。就是在这篮球场上,初进中南海的他,认识了后来和他成为好朋友的康辉。

小学毕业,邓朴方考取了北京第十三中学,北京第十三中学的校址原为“涛贝勒府”,即贝勒载涛的家府。旧涛贝勒府距中南海并不太远,出国务院北门,走景山西街再穿两个胡同,骑车10分钟左右就到了。

开始,中南海里只有他在十三中,每天孤独地骑一辆半旧的自行车上下学。高中时,原来在男四中的康辉,也考到了十三中。他俩从朋友变成了同学,每天就伴而行。

在整个中学期间,邓朴方给同学的印象,和他的名字一样,朴素方正。他一直理着小平头,常穿一件蓝色灯芯绒罩衣,卡叽布裤子还打着补丁,戴着一副眼镜。

根据邓朴方自己回忆,他是在读初二时学几何学以后,感觉脑子一下开了窍。从此,他一跃成为全校成绩优秀的好学生,尤以理科突出。他还曾作为十三中代表,参加过北京市的中学生数学竞赛。

中南海多数走读的中学生,都在学校吃午饭。那正是精力旺盛发泄不完的年纪,那年月,从毛泽东开始就一再强调减轻学生的负担,功课不是很重,所以饭后谁也不愿意睡午觉。入夏以后,偷偷跑到后海里去游泳,再湿淋淋地回学校,是常有的事。

◆航拍中南海。

有的时候,邓朴方和同学还会翻过南墙,跑到北师大的院子里,偷摘院内树上的青果子吃。中南海里的果树特别多,桃子、梨、杏、核桃、海棠、桑葚、樱桃、沙果、葡萄、柿子等等,有的是成片成片的,有的则星罗几株,多数无人看管,所以,海里所有的男孩子,甚至还有许多女孩子,都有偷水果吃的“业绩”。

在中南海里如此,在外面也偶尔为之,是可以想象的。但毕竟里面外面的情景不同,人们对此行为的反应、态度,也就大相径庭。据一位教师回忆,他因此狠狠地训斥过邓朴方,邓朴方以后便再不曾翻墙去偷果子吃。

上高中一年级时,邓朴方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申请,获得十三中团支部的批准。他高兴极了,回家举着入团志愿书给妈妈看,并按照要求认真地填写好。团组织和大多数老师,就是通过这份志愿书,才得知胖子的父亲是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相识四年,居然没有感觉出来,这使老师和同学多有感触。

◆六十年代邓小平一家人。

学校里组织过一些勤工俭学的活动,包括开一点荒地,种植一些作物。为了使作物茁壮生长,就要施肥改良土壤。康辉和邓朴方利用休息时间,在中南海里打了半天树叶,装了满满一三轮车,送往学校。他们自觉两个轮的自行车都骑得了,三轮车更不在话下。可刚出国务院北门,就差点在大下坡翻车。

他们不敢再骑了,好容易把车推到了学校。在校园,他们把树叶埋在开了荒的土下面沤肥。把这一切干完了,他们觉得心情特别舒畅,同时感到这回真是沾了中南海的光了,否则到哪儿弄这么多树叶,为班级做如此贡献啊。

◆中南海内景。

1962年,邓朴方因品学兼优,被十三中选为上大学的保送生。但他宁愿和同学们一起参加考试,并以六科总分数540的优秀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而他的好朋友康辉则于毕业前一年,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西安电讯工程学院。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