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  戚继光三点一线射法划时代?战国有“望山”,明军开枪堪比黑蜀黍

戚继光三点一线射法划时代?战国有“望山”,明军开枪堪比黑蜀黍

来源:历史知识网阅读:679

关于戚继光发明的“三点一线”射击法,不少网友提出了质疑,认为战国时期咱们的老祖宗就在弩机发明了“望山”,有了类似的“三点一线”射击法,戚继光戚老师的这种做法似乎有重新发明轮子的嫌疑。历史才没这么简单,戚老师的这种射击法在当时的意义和辟邪剑法中的“欲练神功必先自宫”差不多,你觉得司空见惯,当时人可是目瞪口呆。

稍后出现的火器专家赵士祯就对戚继光的训练法大加赞赏,认为“以目对臬,以臬对所欲击之人,三相直而后发,拟人耳鼻,无不着者”是鸟铳射击最关键的部分(“神器吃紧,全在此处,决不可忽略)。这套口诀非常值钱,熟练掌握这一技术的明朝士兵都能当朝鲜国王的座上嘉宾,有和朝鲜部长级高官吵架对骂的资格。中国自古以来有类似的射击法不假,但明朝时期的国人早都忘了。

因为有刻度的望山非常罕见,好比超跑一样稀罕,只有刘备祖宗中山靖王等少数土豪墓地中才出现过。大部分士兵用弩射击时还是要靠经验,“三点一线”射击法即便有也只是在少部分氪金高手中传承.到了明代还有弓弩使用不假,“三点一线”射击法却早就断了传承。在鸟铳大规模使用以前明军最喜欢的火器是快枪和三眼铳(主要是九边军队装备),这两种武器恰恰是不能精确射击的。

快枪是火门抢的一种,枪身是圆筒形,制造材料不讲究,铜、铁都能铸造,长约0.6米,枪身上开有好几个装着弹丸的口子,枪身末端专门留有开口,插以木柄。射击时士兵一手执柄,一手点火,弹丸就像放礼花一样不断射出,因为射击快速方便,所以有了这个名字。快枪的缺点是既没有办法瞄准射击,装弹还十分困难,打起仗来是真“快枪手”,一冒烟射击完可以立刻按上枪头变身冷兵器。

三眼铳尽管备受某网上明史权威推崇,实际上也不靠谱。它和快枪结构类似,可以在四十步左右距离(惟伺敌三、四十步内)“一铳三放”,蒙古骑兵在五秒钟后冲到眼前时,明朝骑兵还可以拿它当闷棍使唤(执此铳以代闷棍)。赵士祯对它的吐槽是“放毕又当兵器。至于命中杀敌,则我不知矣”,反正我不知道它还能打中人。明军边军用它们就是图省事,它们比骑射弓箭射程远,还能在瞬间饱和发射,可以应对铠甲不多的蒙古骑兵。

鸟铳在明军推广后,戚继光的浙军很喜欢用它,戚继光还从战俘(徐海同伙辛五郎就被明军当作重要技术俘虏)那里得到了倭寇“颊付”射击法。具体操作是一手托枪身,一手执枪尾,枪托紧贴脸颊射击。戚继光在这个基础上创造了“三点一线射击法”,并要求蓟镇鸟铳手严加执行。但蓟镇鸟铳手依旧喜欢用快枪射击方法发射子弹,“垂手放鸟铳,不贴腮面对照者”。戚继光也不客气,从南军中调来种子部队后,就要求北军士兵严格按照条令执行,否则“遇真操临阵,或割耳,或割须发”,战时还要斩首。

在经过对比后,实行了三点一线射击方式的鸟铳“命中,十倍快枪,五倍弓矢”。但北军士兵还是“犹自不服”,戚继光只有把快枪手也编入军阵中。蓟镇等北军士兵不听戚老师的话最终还是吃了大亏,朝鲜聘请鸟铳教练时就专门找学习《纪效新书》积极的南军士兵,他们失去了在异国他乡掌握部长级实权的黄金逆袭机会。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