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夏朝 >  夏朝皇帝吃什么_开国大宴怎么样

夏朝皇帝吃什么_开国大宴怎么样

来源:历史知识网阅读:467

在夏朝时期,皇帝吃的是什么食物呢?在举行开国大典的时候,在饮食上又有哪些讲究呢?下面就让学习啦小编来告诉你夏朝皇帝都吃哪些食物吧!

夏朝皇帝吃的食物

既然设宴,就要好酒好菜招呼着。但实在是当时条件所限,在这场开国大宴上,猛男夏能拿出手的只有肉和果酒(餐间的野生水果就不说了),甚至是以肉为主食的。

四千多年前,在华夏民族还没有完全进入农耕阶段时,由于迁徙带来的田猎游牧性质占了华夏民族经济的很大比重,因此,吃肉是不成问题的。近代发现的夏文化遗址的二里头文化遗存和龙山文化遗址也证明,夏代有牧马、养马、养羊的经验。传言夏征服了叛乱的有扈氏后,还把俘虏罚作牧竖,也就是放牧家畜的奴隶,可以想见当时放牧的规模。

吃肉不是问题,关键是在当时还没有丰富作料,还没有炒、煎、炸等烹饪技术出现的状况下,肉怎么吃?史学界根据出土的夏商时代的炊具食器与甲骨文的字形推测,夏商时代吃肉还是以大块肉为主,肉蒸熟、煮熟或烤熟之后,用铜刀等切割成薄片,蘸酱或其他调料吃。

由此,专家推测,四千多年前的那场宴会上,是以蒸肉、煮肉或者烤肉为主的。肉的品种也较多,有羊、猪、犬、鱼、雉,把这些肉蒸熟、煮熟或者烤熟之后,用石刀、陶刀切割成薄片,蘸以肉酱汁和盐吃。

肉再好吃,吃多了也噎得慌,因此备点饮料是必需的。

这个饮料就是酒,但跟今天的酒不同的是,当时的酒是水果类发酵之酒,而非粮食类发酵之酒。确切地说,是自然发酵的果酒,纯天然、无污染。

饮食文化学者、河南科技学院教授、河南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张海林认为,夏建朝,华夏民族还没有完全进入农耕文明时期,没有那么多粮食供人类发酵、造酒,用的都是可以采摘的野生水果之类。

张海林解释,中国之酒源于何时,难以考证。世传有仪狄(大禹时代之人)造酒之说,或杜康造酒之说,但现在研究认为,酒的发明应该更早,且很有可能是上古人在长期与自然界的博弈中发现的。自然界中,有些动物善于在树洞中储存桃、李、杏等野果,但总有因故没来取的情形发生,于是,野果被储存时间长了,就自然发酵为果酒。人们发现,山间野猴等吃了这些果酒,就会手舞足蹈(也就是发酒疯)起来。人们好奇之下也去尝试,发现口感不错,就借来一用。所以说,酒的发现、发明,是人类对自然界一个长期的认识和实践的结果,更是人类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地位越高,受的约束越多,主要是自我约束。刑不上大夫的意思是用比刑罚更高的要求约束士大夫,士大夫一旦刑罚加身,那可就丢人丢大了。对于清宫的逸闻,我最喜读《宫女谈往录》、《太监谈往录》两本,前年拜见《清史》总编纂戴逸先生,向先生推荐后者,还寄了一本给他。我并不能考证此书所说是否确凿,之所以认为可信者,以其情理圆备耳。

作者信修明是读书人出身,娶妻生子后才净身入了宫,由于他有文化,为人处事圆融得体,很快就成为慈禧太后身边的近侍太监,有时候还给慈禧读书听。他的见识修养和文字功夫,今天的人是不可想象的。我起初也是因为猎奇才读他的《太监谈往录》,一读之下,认为他写的之所以可信,原因就是情理通顺。这也印证了我对德龄容龄两姐妹拆白党的判断,她们写的清宫逸事都是胡说八道。

比如说饮食,信修明写慈禧太后的饮食起居,并不是奢华不可遏制的,而是按照早就定好的规矩办,丝毫不能逾制。民间传说慈禧喜欢吃什么,哪个菜还是慈禧给取的名字,完全是杜撰,就跟那个相声里说的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剥大葱一样,是民间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瞎猜,宫中御膳房的厨师都没法准确把握帝后喜欢吃什么。慈禧秉政,即使是大冬天,也得差不多凌晨四点起床,她是老年人,但也得身乏强起,不然,会被外面的王公大臣议论,说她示天下以怠政。因为她这儿若差之毫厘,到了外面可就谬之千里了。所以,不是位高权重就什么事儿都由着她。

在以往的朝代也是如此——拙作《尚食志糟》一文,曾述宋仁宗皇后向吕夷简夫人索糟鱼一事,宋朝宫廷有制度:不得取食于四方。就是说,京城所在地方产什么,皇宫里基本上就吃什么,不能让全国各地进宫土仪即地方特产,以免增加百姓负担。京城绝没有逢年过节前,突然多了外地的送礼车,将道路堵死的情况!

岂止如此,宋仁宗有天晚上肚子饿了,特别想吃烧羊肉,但他忍着到了天明。第二天早上吃早餐,对伺候他的侍臣说:昨半夜里,朕突感饥饿,特别想吃烧羊肉。侍臣一惊,赶紧说:那您就应该降旨让御膳房做呀!宋仁宗摆摆手说:算了!朕听说宫里每有任何要求,外面就当成永例、制度,供应不断。其实,朕当时也想让御膳房做来着,但恐怕吃这一回,就让今后每天晚上杀羊成为制度,那就太糟糕了。(诚恐自此逐夜宰杀,则害物多矣。)在场的所有人听了,都高呼万岁!

单字解释: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