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夏朝 >  夏朝经济文化的兴衰

夏朝经济文化的兴衰

来源:历史知识网阅读:773

夏朝分布在中国的早期国家和氏族、部落集团共同发展了经济,共同创造夏代的历史。下面是有夏朝文化的兴衰,欢迎参阅。

夏朝文化的兴衰

大约4000多年前,发生了一些部落战争。黄帝是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因为他深得人心又聪明勇敢,取得了最后胜利。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黄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帝也就被后世尊为华夏族(即中华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黄帝之后,中华民族先后又出现了几位杰出的人物:、舜、禹。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舜禹的时代,洪水泛滥成灾。大禹奉命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后来,禹的儿子继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夏朝(约为前2000年—约前1600年),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史书记载夏朝有万国, 所以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大陆马克思主义史学则认为,夏朝是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文物(公元前1600年以前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 所以其文化/文明程度高于新石器晚期文化。但是由于迄今为止,在考古学上还没有找到夏朝存在的文字依据(最早的文字记载出于西周初期),因此,其真实存在性没有得到正式确认。但是也不能否认夏朝的存在, 因为如果当时的文字书写在一些不易保存的物品上, 流传不下来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商朝的存在也是因为甲骨和青铜器是容易保存的物品才得以证实. 史书记载禹时五星累累如贯珠,炳炳若连璧。经过全面计算,公元前1953年2月26日有一次很好的五星聚会,这可以作为估定夏代年代的参考。

什么是夏文化,早在1959年豫西调查过程中,徐旭生为实施他的探索,分析了文献并结合当时考古学研究的成果,提出了探索夏文化应注意夏文化存在的时间、地域与文化特征等问题,认识到把夏文化和龙山文化两个名词完全等同起来还是不适当的。他认为夏文化一词很可能指夏氏族或部落的文化,并提出了豫西和晋南两个探索区域;他还提出了探辨夏文化特征的方法,即可以从夏氏族或部落活动的范围以内去研究夏文化有什么样的相同的或相类的特征,再到离它活动中心较远的地方看看这些地方的文化同前一种有什么样的差异。但对夏文化的概念没有具体明确。

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禹的儿子建立的国家。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夏朝共传13代,16王(一说14代、17王,主要是大禹是君主还是部落联盟首领有争议的问题),约400年,后为商朝所灭。

夏代的建立,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被私有制社会所替代,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是,一种新制度的建立,必然会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夏即位后,在钧台大宴各地首领,以期对他的地位予以确认。有扈氏对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拒不出席钧台之享。夏发兵对有扈氏进行征伐,大战于甘,有扈氏战败被灭。这次战争的胜利,使新生的政权得到初步巩固。一种新制度的建立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一个新政权的产生,也面临缺乏统治经验的问题。

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政权,即使是在起进步作用的上升阶段,也改变不了统治者剥削、掠夺和贪图享乐的本性,统治集团内部围绕权和利的争夺成为不可避免。因此,夏死后,出现了五子争权斗争。太康即位后,政事不修,沉湎于酒色之中,有穷氏的首领羿乘机夺取了政权。直至后羿被他的大臣寒浞所杀,相之子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帮助,组织夏的旧部,积蓄力量,乘寒浞内部混乱之时,出兵打败了寒浞父子的力量,夺回了政权,才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这就是夏代历史上出现的「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和「少康中兴」的事件。

夏代末年,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夏即位后不思改革,骄奢淫逸,筑倾宫、饰瑶台,挥霍无度。他日夜与妹喜饮酒作乐,置百姓的困苦于不顾,百姓指着太阳咒骂夏。大臣忠谏,他囚而杀之。四方诸侯也纷纷背叛,夏陷入内外交困的孤立境地。商汤看到伐的时机已经成熟,乃以「天命」为号召,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要求大家奋力进攻,以执行上天的意志。鸣条之战,商汤的军队战胜夏的军队,出逃后死于南巢,夏王朝从此灭亡。一个强大的国家经历了四百余年历史,却被一个小国所灭,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震惊与思考,所以后来出现了「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的告诫。

1977年11月,因登封王城岗城址的发现,召开了登封告城(王城岗)遗址发掘现场会,讨论王城岗城堡基址的性质、夏文化的定义、哪种文化应为夏文化等问题。夏鼐在会议总结中就夏文化的定义指出:‘夏文化’应该是指夏王朝时期夏民族的文化。这是夏文化探索过程中首次明确阐述的夏文化的概念,从理论上明确了夏文化探索的内涵。

对王城岗城址的年代基本上明确为河南龙山文化晚期,而对王城岗城址的性质提出了多种看法。其中,一种意见认为王城岗城堡的出现是进入阶级社会的重要标志,它很可能是夏代初期的城址,有研究者进一步认为它是禹都阳城。另一种意见认为,原始社会的部落也可能有了城堡,王城岗城堡太小了,时间应早于夏代,可能属于原始社会晚期。

这两种观点截然不同的意见,伴随着1981年对王城岗城址发掘告一段落之后,又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其中安金槐力主王城岗是夏代初期的重要城址,可能就是禹都阳城。他在《近年来河南夏商文化考古的新收获》一文中列举了6条理由给予论证,并于1983年5月在郑州召开的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上又作《试论登封王城岗龙山文化城址与夏代阳城》一文进行全面阐述。李先登、京浦、贾峨等亦持相同的看法。持不同看法的研究者亦发表多篇论文。如杨宝成《登封王城岗与禹都阳城》一文,针对安金槐提出的论证王城岗为禹都阳城的五点理由进行了商讨。其他还有马世之的《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址试析--兼论登封王城岗非夏都阳城》、许顺湛的《登封王城岗小城堡质疑》、董琦的《王城岗城堡遗址分析》等。

王城岗城址性质的讨论,为后来对距今4000年以前城址的探索与研究有重要的迪。

单字解释: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