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却月阵
-
却月阵是中国古代兵车战法中的一种战法。按照《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八》还记载,刘裕用“却月阵”,以2000步兵大破北魏3万精锐骑兵。刘裕的军事思想非常丰富,为中国军事史做出过重大贡献。他不仅善于战略决策和战役指挥,还善于战术革新;不仅善于指...
-
-
-
明末三大儒
-
明末清初时期,整个社会正经历着各种各样的变革,人们的思想也开始觉醒。其中,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三人提出了许多人本主义观点,反对君主专制,他们提倡重实践、轻理论的实用主义,讲求经世致用,被后人称为“明末三大儒”。三大思想家继承了中国古代朴素...
-
-
-
水镜八奇
-
水镜八奇,简称“八奇”,是著名漫画家陈某所著的《火凤燎原》中司马徽培训的军师集团,司马徽在该漫画中称水镜先生,因为是由水镜先生司马徽培训出来的的这八位军师,所以也称水镜八奇。水镜八奇中的前七奇包括袁方、荀彧、贾诩、郭嘉、周瑜、庞统、诸葛亮,...
-
-
-
隋初四大名将
-
隋初四大名将包括韩擒虎、贺若弼、高颎、史万岁。韩擒虎“少慷慨,以胆略见称,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贺若弼以武猛而闻名高颎隋朝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军事家、谋臣。史万岁少英武,善骑射,骁捷若飞。四人皆有勇有谋。...
-
-
-
甘露之变
-
公元835年(唐大和九年),27岁唐文宗不甘为宦官控制,和李训、郑注策划诛杀宦官。夺回皇帝丧失的权力。11月21日,唐文宗以观露为名,将宦官头目仇士良骗至禁卫军的后院欲斩杀,被仇士良发觉,双方激烈战斗,结果李训、王涯、贾餗、舒元舆、王璠、郭...
-
-
-
北魏分裂
-
北魏分裂,是指534年北魏分裂成东魏、西魏的事件。北魏孝庄帝杀死权臣尔朱荣之后,北魏大乱,尔朱兆、尔朱世隆杀害孝庄帝,先后拥立元晔、元恭、元修做皇帝。混战的胜出者是高欢。534年,孝武帝元修与高欢关系决裂,逃到关中投奔宇文泰,高欢于是在邺城...
-
-
-
少康中兴
-
夏王太康游田百日不归的行径,引起民众的极大不满,有穷氏后羿利用民众这种情绪,篡夺了政权,不准太康入国。这就是太康失国,夏后氏的统治面临严重危机。后羿代夏是夏王朝前期又一场重大的权力之争。后羿,又称夷羿,是东夷有穷部落首领,世代善射。传说尧时...
-
-
-
唐平吐谷浑之战
-
唐击吐谷浑之战是发生在唐太宗贞观九年的一次唐朝对外战争。由于吐谷浑王慕容伏允拒绝朝贡,吐谷浑再攻凉州后,唐太宗下令大举攻击吐谷浑。他想派大将李靖指挥,但考虑到李靖63岁的高龄,迟迟没有决定。然而,当李靖听说后,他主动请命,唐太宗很高兴,十二...
-
-
-
九世之乱
-
九世之乱是商朝自商王仲丁后,连续发生王位纷争,又屡次迁都,使王朝中衰、诸侯离叛的事件。这一动乱历经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九王,故名“九世之乱”。九世之乱延续近百年,直到盘庚迁殷后才最终结束。犬戎系古戎族的一支...
-
-
-
垓下之战
-
垓下之战是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中的最后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后,刘邦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汉朝。这场战役中,刘邦将项羽围困在垓下(今中国安徽省固镇县)。在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固镇濠城沱河南岸,一说今河南淮阳、鹿邑间)进行的一场战略...
-
-
-
战国四大名将
-
战国四大名将是指中国战国时代四位著名的将领。《千字文》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这四位将领分别为:秦国的白起,秦国的王翦,赵国的廉颇和赵国的李牧。这四位名将,各自都有让人过目不忘的事迹。白起是杀...
-
-
-
清朝十二帝
-
满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的政权,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入关之后,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十帝,再加上入关前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被世人统称为“清朝十二帝”。在满...
-
-
-
战国七雄
-
战国七雄指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的七个最强的诸侯国,也代表了除了周文化之外不同文化体系(楚文化、齐文化、秦文化、三晋文化、燕文化)。经过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的无数次兼并战争,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
-
-
-
昭宣中兴
-
昭宣中兴指的是西汉汉昭帝和汉宣帝时代(约为公元前87年至前48年),此时的西汉处于恢复性稳定及发展阶段。昭宣二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继续实行汉武帝以来的政策,着力整顿吏治,任用贤能,贤相循吏辈出。并重视吏治,认为治国之道应以“霸道”、“王道...
-
-
-
醉打蒋门神
-
《醉打蒋门神》这个故事出自于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第二十九回《施恩重霸孟州道武松醉打蒋门神》。醉打蒋门神的主要内容:是说武松发配至孟州牢营,管营施忠之子施恩,慕其名,二人结拜。施恩之酒店被恶霸蒋门神霸占,武松闻之大怒,带酒赶至快活林,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