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仁宗盛治
-
仁宗盛治是宋仁宗在位及亲政治理国家的时期概括。宋朝也在这代君王之时达到全盛。期间仁宗皇帝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因此他受到历代历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期间宋朝四海雍熙,八荒平静,士农乐业,文武忠良。被后世誉为“圣明有道唐虞世,日...
-
-
-
孙恩起义
-
东晋末年孙恩、卢循领导的农民反晋斗争。这次起义是东晋南朝时期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农民起义。这次坚持斗争达十二年之久,转战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广大地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却对东晋门阀士族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东晋末年,士族豪门凭借特权,过着贪婪腐...
-
-
-
南北朝皇帝列表
-
-
-
-
十大垂帘听政太后
-
一提到垂帘听政,人们就会想到发生在清朝的“辛酉政变”,就会想到统治了中国47年的慈禧太后。其实,在慈禧垂帘听政之前,中国历史上这种女人执政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她们不仅是封建社会的女中豪杰,而且也是封建社会中罕见的“女强人”;不仅是少见的政治...
-
-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
唐代长安城皇宫内三清殿旁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楼,名为凌烟阁。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修建凌烟阁来陈列由阎立本所画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即为《二十四功臣图》,比例为真人大小,面北而立,以示尊皇,并时...
-
-
-
牧野之战
-
-
-
-
梁山一百零八好汉
-
水浒108将是根据上位天罡星三十六星,下位地煞星七十二星来排定,其中天罡星和地煞星的说法见于《水浒传》第二回《洪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开篇,而座次见于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
-
-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是指1911年4月27日在中国广州起义(即黄花岗起义)中牺牲后葬于广州市东北郊(现广州市越秀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的革命党人。1911年4月27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在广州举行起义。起义失败之...
-
-
-
先秦七子
-
先秦七子指的是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七个思想家,他们分别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这七个人都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
-
-
唐灭高丽之战
-
唐灭高句丽之战,是7世纪发生在高句丽、百济和唐、新罗之间的战争,高句丽最终被唐王朝击败、攻灭。高句丽被灭后,唐朝建立安东都护府管理高句丽故地。罗唐战争后,新罗再次长期臣服于唐朝,安东都护府从平壤搬到辽东,成为唐朝管理辽东,以及高句丽、渤海国...
-
-
-
雍正皇帝
-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yìnzhēn)(1678年—1735年),满族,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清圣祖康熙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庙号清世宗,葬清西陵之清泰陵。雍正在位时期,平定...
-
-
-
明初三杰
-
刘基、李善长、徐达合称“明初三杰”。三人都是明代开国功臣。刘基是元末明初的军事家、道家、政治家、文学家,与章溢、宋濂、叶琛并称为四先生。在民间传说中与诸葛亮齐名。李善长先后担任右丞相、左丞相,为百官之首。徐达是杰出的军事家,1368年率军北...
-
-
-
常山之战
-
常山之战是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在常山(今正定),大败叛军史思明。这次战役使唐军在河北战场上的一次决定性胜利,直接导致了史思明的覆灭。常山之战以李光弼的唐军胜利结束。至此常山九县只有九门、藁城还在叛军手中,其它七县全...
-
-
-
唐朝十大名将
-
在唐朝军事上,军力强大是唐代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唐朝统一了隋朝末年军阀割据的中国,唐太宗、唐高宗在位时攻灭东西突厥、薛延陀、高昌、高句丽、百济等国收其地为州县,并在白村江战役打败日本援军,又征调靺鞨、铁勒、室韦、契丹等民族为李唐征战。当时唐朝...
-
-
-
封爵制度
-
爵又叫爵位,是中国古代帝王对有血缘关系的亲族和功臣授予的一种称号,是社会地位高低和享受物质利益多少的标志。一般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或功劳的大小授予不同的爵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