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唐朝 >  “玄武门之变”发生前李建成实力占优,为何败给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发生前李建成实力占优,为何败给李世民?

来源:历史知识网阅读:532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长安玄武门发动突然袭击,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通过血腥的政变为自己登上皇位扫清了障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但在“玄武门之变”发生前,太子一方其实是占据着很大的优势的,秦王李世民一直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玄武门之变”发生前<a href=李建成实力占优,为何败给李世民?" inline="0"/>

唐太宗李世民

太子李建成的优势地位首先是来自父皇李渊对他的支持。李渊为何立李建成为太子,而不立战功赫赫的李世民为太子?这里至少有三点原因。

首先、李建成是嫡长子,在继位上有先天的优势。当李渊还在太原当唐公的时候,李建成就已经是世子了,后来李渊称王、称帝,李建成顺理成章成了太子。

其次,李建成的能力一点都不弱。由于李建成是世子,所以经常得待在中枢机构,帮助李渊处理政务,不能像李世民有这么多机会四处征伐建立战功。但李建成绝非等闲之辈,在重大决策关头也起过非常关键的作用。比如李渊在太原起事挥兵南下长安,遇到了忠于隋朝的宋老生的顽强阻击,而后方太原有受到突厥入侵的威胁。这时裴寂等人主张先退回太原,巩固后方,等来年再图进攻长安。但李建成李世民竭力反对退兵,从各方面分析利弊,认为现在只可进不可退,一退兵就会导致功亏一篑。在这两兄弟的力争之下,李渊同意继续南下,结果一举攻下长安,鼎定了唐王朝的江山基业。另外李建成也不是没有挂帅出征过,他最大的战功就是挂帅出征平定了河北军阀刘黑闼

“玄武门之变”发生前<a href=李建成实力占优,为何败给李世民?" inline="0"/>

玄武门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李渊之所以倾向于李建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李渊忌惮、猜忌李世民。而李建成性格上比较宽厚,对李渊没这么大威胁。李渊也知道李世民功劳大,数次动过立李世民为太子的想法,甚至当面向李世民做出过承诺,但最后都不了了之。要知道帝王的权力是不许他人分享,也不许受到任何人威胁的,即便这个人是自己的儿子。这里举个例子,李世民以淮安王李神通有功,奖给他良田数十顷。谁想到这块肥田也被张婕妤之父看上了,于是通过张婕妤李渊讨要,李渊就下手敕把这块肥田赐给了张婕妤之父。李神通不干了,认为这块田是李世民先分给他的,不让。婕妤就向李渊告状:“敕赐妾父田,秦王夺之以与神通。”李渊大怒,骂李世民道:“我手敕的效力不如的你命令吗!”他日,又对左仆射裴寂说:“我这个儿子在外面久握兵权,为书生所教,越来越不把我当回事了,不像当年那样孝顺了。”从这么件小事上面,可见李渊李世民的忌惮。

太子李建成的另一个优势是后宫有人帮说话。李渊晚年弄了很多妃子,这些妃子为了自己的利益竞相交结诸长子。而李建成曲意事诸妃嫔,谄谀赂遗,无所不至,以求媚于上。甚至有传言李建成张婕妤德妃">尹德妃私通。而李世民并不“曲意事诸妃嫔”。李世民打下洛阳后,因为洛阳宫里有大量珍宝、美女,李渊派几个贵妃到洛阳选阅隋宫人及收府库珍物。贵妃等私下向李世民要珍宝以及为亲属求官,李世民却说:“宝货皆已登记造册,官位当授给贤才有功者。”直接拒绝,毫不给面子。于是这些后宫妃子和李世民结了怨。这些妃子天天说太子李建成的好,说李世民怎么不好,这些枕边风吹起来是相当厉害的。李渊数次承诺立李世民为太子,最后又食言,和这些枕边风也是又很大关系的。

太子李建成还有一大优势就是手下卫队的兵多。李建成擅自召募(李渊睁只眼闭只眼)长安及各地的骁勇之士两千多人,充当东宫卫士,让他们分别在东宫左右长林门驻扎下来,号称长林兵。李建成还暗中让右虞候率可达志,从燕王李艺那里调集来幽州骁勇精锐的骑兵三百人,将他们安置在东宫东面的各个坊市中,准备用他们来补充在东宫担任警卫的低级军官。另外,齐王府的卫队也是属于太子集团的。而李世民的亲王府虽然猛将如云,但在玄武门兵变前,都被差不多调走了。所以李建成一方的军力比李世民的亲王府是有很大优势的。

“玄武门之变”发生前<a href=李建成实力占优,为何败给李世民?" inline="0"/>

玄武门之变

既然李建成有这么大的优势,那为什么会在“玄武门之变”中完败呢?这里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李世民做事果断,敢于下大决心,敢于干大事,有“大心脏”。当年劝父亲李渊在太原起事就事证明。李世民在外征战的时候也好冒险,经常就带尉迟敬德几个人到前线侦察敌情,好几次遇到敌人优势兵力的围攻,但都能临危不惧,安然脱险。有这种性格和经历,搞“玄武门之变”在心理上就有一定的优势。反观太子李建成,人比较宽厚,所以往往不够“狠”。其实在“玄武门之变”前,李建成是有机会除掉李世民的。有一次,李世民跟随李渊李元吉的齐王府做客。李元吉在内室埋伏下刺客准备行刺李世民,结果被李建成制止。李元吉气愤地说:“我这是为兄长你着想啊,对我有什么好处啊”。

其次,李建成不下“狠手”除了性格原因外,可能还和“优势意识”有关。因为他总认为自己已经是太子了,只要按部就班就能继位,犯不着铤而走险。而李世民就不一样了。以前李渊总是承诺让自己当太子,李世民可能还心存想法。但李渊屡次食言,而且对自己越来越不信任,加上太子和李元吉的步步紧逼。李世民如果走常规的道路,是当不成皇帝的,要当皇帝只能铤而走险。有时候选择多了未必是好事,被逼上只有一条路的时候,反而能一击而成。

第三。李世民知人善任明显比李建成李元吉高出一筹。而这是取得“玄武门之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太子集团和秦王府集团的斗争白热化,双方都在挖对方的墙角。李建成李元吉的目标是李世民集团的核心骨干,比如大将尉迟敬德李建成李元吉曾送了一车金银器给尉迟敬德,并致信表示要结交。李建成李元吉还以金帛诱右二护军段志玄。但都被拒绝了。原因很简单。李世民的这些骨干都是跟他出生入死过的,有过命的交情。而且既然是核心集团成员,李世民自然也是大力笼络的,所以不可能轻易被拉走。站在尉迟敬德等这些人的角度来说,李世民对自己已经十分恩宠了,再跳到太子集团,好处也不会增加太多,是所谓边际效益递减。所以太子集团挖墙角计划都破产了。而李世民这边却盯上了太子集团的中级官员。这些中级官员不是太子集团的骨干,往往不受太子和齐王的重视,所以更能被重金收买。这些中级官员地位不高,但他们所处的职位往往特别关键。后来的事实发展证明正是这些人决定了李世民的最后胜利。举两个例子:当时突厥入侵,太子李建成建议让李元吉挂帅出征,实际是想把秦王府的精锐部队拉出去。然后李建成李元吉要趁李世民为大军饯行时,在宴会上杀死李世民,并坑杀秦王府的骨干。但是李建成手下担任率更丞(主管计时的官员)职位的王晊,已被秦王李世民收买,成为李世民在东宫的眼线。他把这一秘密汇报给了李世民,促使李世民下决心先下手为强。还有,“玄武门事变”当天,李建成已经获得宫内消息,可能有大事发生,但他为何还是只带了一点人马大摇大摆从玄武门进宫?李世民为什么选择在“玄武门”发动兵变?这是因为宫城北门玄武门执行禁卫总领常何本是太子亲信,李建成觉得走玄武门很安全。但李建成不知道常何早已被李世民收买。常何的倒戈让李世民有机会在玄武门杀了李建成李元吉一个措手不及。

“玄武门事变”不是一场大的战斗,总共也就几十个人参与。这样的事变,领导人的决心和勇气,以及关键人物的关键作用是决定成功还是失败的关键。太子李建成虽然在整体实力上要远远强于李世民,但他在几个关键地方的犹豫和失策让他最终输给了李世民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