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娥祖籍在太原,但幼时父亲在蜀地为官,所以刘娥一家都随父亲生活在蜀地。但刘娥出生后不久,便父母双亡,落到寄人篱下的境地。到了外祖家,衣食无忧是不假,但也学不来什么大本事,她被培养成歌女。到了年龄,草草寻了个银匠便把她嫁了。银匠的日子过得也不富裕,很快便带着刘娥,不远万里来到汴梁城讨生活。但人生地不熟...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乃拔西县千余家还汉中。收谡下狱,杀之。”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在这场战役中,诸葛亮将镇守街亭的重任交给了马谡。但是,马谡在街亭违反诸葛亮节度,舍弃水源,并上南山据守而非...
挽弓射箭、不但是宋元时期每个官兵必备的武艺,而且也是宋太祖赵匡胤、抗金名将岳飞和韩世忠、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辽将阿古只、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元太祖成吉思汗、太师国王木华黎等著名将帅,超越一般官兵的本领。所以南宋殿前司官属华岳说:“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一、宋军使用的弓与箭...
早年历封庆国公、寿春郡王、升王,官中书令。天禧二年(1018年),被立为皇太子。乾兴元年(1022年),赵祯即位,时年十三岁。他在位初期,由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垂帘听政,直至明道二年(1033年)才开始亲政。位期间,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史称“仁宗盛治”。嘉祐八年(1063年)崩逝...
从赵匡胤代后周自立之后,他消灭了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和南唐等地方割据政权,但是有一个国家一直是他的痛处,在赵匡胤有生之年都未能将其消灭,这个国家就是北汉,当年赵匡胤在北汉都城太原城下强攻数月,宋军深陷战争泥潭,刚刚建立起来的宋朝差点因此崩盘,还好赵匡胤的一个看似虚伪的举动挽救了刚刚建立的大宋王朝。...
司马光为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忠于君王、取信于人,又恭敬、节俭、正直,温良谦恭、刚正不阿,是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历史上,司马光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是孔子、孟子)。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法度,每一言行每一举动都符合礼节。司马光从小就喜欢读书,特别是酷爱历史著作。在他六、七岁的时候,有一回到邻...
宋仁宗赵祯把皇位传给了赵曙,即后来的宋英宗,赵曙(公元1032年2月16日-公元1067年1月25日),原名赵宗实,后改名赵曙,是濮王赵允让之子,过继给宋仁宗为嗣,是北宋第五位皇帝。宋英宗幼年被无子的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赵宗实。担任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后历任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岳州团练使、秦...
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赵佶为帝,次年改年号“建中靖国”。佶在位期间追求奢靡、政治腐败、外交不力,以致民怨四起并埋下北宋靖康年间亡国的祸根。但赵佶在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天赋非凡,独创“瘦金体”书法,《芙蓉锦鸡图》《池塘秋晚图》等都是传世名...
据叶得梦《石林燕语》记载,丁谓以郓、齐、濮安抚使知郓州时,北方契丹铁骑南下,民心惊惶,河北百姓纷纷抢渡黄河,“欲避于京东者,日数千人”,而船民不肯尽力摆渡。丁谓听到此事后,采取果断措施,急忙从监狱中取出死囚数人,“以为舟人,悉斩于河上,于是晓夕并渡,不三日皆尽”。他又从难民中挑选少壮者,在数百里黄河...
在赵匡胤死后,王继恩敦促赵光义赶快进宫,说耽误时间长了,恐怕天下就要被别人所有了。这个别人,应该是指赵德芳,如果赵光义是合法继承,他怎么会怕赵德芳去夺位?只能说,他要赵光义早点去夺赵德芳的位。由于王继恩在这个“大是大非”上对赵光义有关键性的功劳,所以赵光义登位后对他“宠遇莫比”。医官程德玄的表现令人...
吴潜(南宋中晚期)南宋时期的宰相,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县东乡云梯人,嘉定十年(1217)进士第一,官至左丞相兼枢密使。《辞海》说他“主张加强战守之备以抗御元兵,对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表示忧虑”。这是对吴潜一生彪炳史册的闪光点而作的高度概括。吴潜他为人正直敢言,揭露奸臣,还主张抗元卫国。此外,他在军...
有大臣提醒徽宗,周王室家族原本姓“姬”,人家兴许是以“王姬”一举两得,既表示是姬氏血脉,又彰显乃王室之女。赵佶说咱不管他那一套,反正自古以来,周礼最为完备、最具规范,“考古立制,宜莫如周。”咱应当效仿周朝,朕之“公主”统统改称“帝姬”。第三个原因,“公主”之名有些含糊,凡王公贵族之女,随意起来都动辄...
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十一月赵匡胤兵分两路南下伐蜀,次年正月后蜀皇帝孟昶投降。宋朝这次南征非常顺利,从出征到灭国仅仅用了66天时间,但是灭蜀之后王全斌部队却在成都大肆烧杀抢掠,这引起了后蜀百姓的公愤。随后全师雄等人聚众十余万宣布起义,宋朝镇压这次起义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更重要的是宋军的这种行为让尚未...
大宋被迫启动了应急预案,幸免于难的小王爷赵构因此被推到了至高无上的皇帝位置上,成为了大宋军民的精神核心和行为归宿。皇权时代,皇冠上的光是不能熄灭的,那是文武大臣和黎民百姓心中的灯塔。赵构在一众文武大臣的拥护下,东躲西逃,慢慢稳定了局面,并登基称帝,开启了南宋时代。按理说,这么一个身负国恨家仇的落难皇...
咸淳七年(1271年),生于临安府皇宫。咸淳九年(1273年),被授予左卫上将军,受封嘉国公。咸淳十年(1274年)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德祐,由谢太后临朝称诏,贾似道把持朝政,此时元军向南宋发起了总攻。德祐二年(1276年),元军兵至临安,赵㬎退位降元,降封开府仪同三司、瀛国公[2]。至元二十五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