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宋朝 >  为何说是王安石导致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怎么评价王安石变法

为何说是王安石导致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怎么评价王安石变法

来源:历史知识网阅读:761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史学评论中,对王安石变法基本是否定的。如南宋大儒朱熹王安石变法导致:群奸肆虐,流毒四海。南宋文人罗大经甚至这么评价王安石:“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其裂而不复合者,秦桧之罪也”。直接把王安石当成了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并将其和“大汉奸”秦桧相提并论。对王安石变法的否定论调基本成了宋元明清各朝的官方定论。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点:

其一、中国传统史学对改革家都不太友好。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处于维护政权长期稳定的考虑,在政治上基本是保守的。提倡的是尊“孔孟之道”,强调遵循“祖制”。对历代的变法者,从商鞅到后来的张居正,评价都不高。像王安石这样能说出“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可守”的改革者,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就是“离经叛道”“大逆不道”。

其二、王安石的变法确实存在不少弊端。王安石变法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富国强兵”。但变法失败了,而且确实给社会经济和民生造成了一些损失。比如最著名的“青苗法”,本意是想把农民从民间高利贷者手里解放出来,同时实现国家财政的增收。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导致农民从国家那里借钱利息比高利贷还高利贷、原本一些没有贷款需求的,也强迫人家去贷款。这直接导致农民负担加大、甚至破产。王安石变法的这些弊端是客观存在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既有变法的超前性与社会现实的落后性差距过大,变法没有适应的土壤的因素,也有变法太变法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用人不当,政策执行不力的原因。总之王安石的变法使国库确实增收不少,但也引起了扰民、损民的后果。

北宋政治家、改革家<a href=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

其三、王安石变法导致了北宋末年的“党争”,从此北宋政治陷入“党争”的泥沼,朝廷上下党同伐异、官员之间搞站队、划线、不分青红皂白,政治上乌烟瘴气,直接导致内政紊乱。但我认为这一点不能全让王安石来背锅。变法过程中的有许多不同意见其实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但在中国古代,这样的问题往往会上升到道德层面的问题。一旦上升到道德层面的问题,那就是“君子”和“小人”的问题,就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于是就必须站队,必须划线,绝不妥协,这就导致的了“党争”。变法派在台上的时候确实为推进变法,控制舆论,对官场进行了大清洗,保守派被一律逐出朝廷。后来保守派上台,变本加厉,也搞一刀切,凡是变法派的政策不管实际好不好一律废除,变法派的人一律放逐。这一点保守派的首脑人物司马光要负很大的责任。正是他上台后搞所谓“拨乱反正”手段太极端、太绝对,直接导致了政坛的分裂。连当时属于保守派的苏轼都看不下去了,直呼司马光为“司马牛”。后来变法派又上台,依样画葫芦采取同样的报复措施。从此北宋政坛就一直没消停过,直至灭亡。这样的党争其实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一种通病,不能赖在王安石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明朝的“党争”还是这样。一个具体的、技术层面的分歧,往往会被上升到“君子”“小人”的道德层面,导致水火不相容的“党派”,以致于内政崩溃。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