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深一度#
俄乌冲突爆发已有3年之久,起初所有人都以为这只是两兄弟的阋墙之争,可后来大家都发现,背后恐怕没这么简单。
如果细挖俄罗斯的历史你会发现,俄乌冲突的祸端,可能藏在苏联的教科书里。
那么,这些教材到底做了什么,让兄弟民族之间从“亲密无间”变成了“兵戎相见”?如果当初苏联的“教材”没出问题,今天的俄乌冲突是否真的可以避免?
苏联教材‘调味’过重,如何酿成今天的俄乌冲突?
苏联时期的教材,原本应该传递团结与共同历史的知识,却在某些时候变成了分裂的“催化剂”。
在苏联的黄金年代,斯大林带领这个庞大的帝国,完成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强国的华丽转身。在当时的教材中,二战的胜利和苏联的工业化成就占据了重要篇幅。
那些课本简直就是苏联“超级英雄”漫画,告诉每一个孩子,他们的祖国如何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力挽狂澜,击败了强大的法西斯敌人。
工业化呢?那是一场科技与勤劳的史诗,让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些教材让小学生们仰望着斯大林的画像,心里想着:咱们国家真厉害!
但这种“超级英雄”剧本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赫鲁晓夫上台,苏联迎来了“去斯大林化”风潮。
赫鲁晓夫像是接手了一个剧本的编剧,决定大刀阔斧地改一改剧情。教材里那些关于斯大林的光辉事迹被删减或彻底颠覆。
斯大林不再是那个带领苏联走向胜利的“英雄”,而是被描述成一个犯了无数错误的“独裁者”。
不仅是斯大林,很多曾保卫过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的英雄,甚至被污蔑为虚构事实。
从此,课本里的“超级英雄”变成了“超级反派”,学生们从过去的崇敬变成了困惑:到底该信谁的?
这种剧烈的转变并非偶然。赫鲁晓夫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必须和前任彻底切割。
这种教材内容的变化,不仅让苏联人民对自己的历史感到迷茫,更在年轻一代中埋下了不安和分裂的种子。
几十年后,当苏联解体,这些当年被教材误导的孩子们,长大成人,开始质疑彼此的身份和历史。
这种教育上的“暗箱操作”,最终为今日的俄乌冲突埋下了伏笔。看起来,教材的改变不只是课本上的一行字,而是一个国家未来的方向。
毒教材后遗症,如何催生极端民族主义?
苏联开启的“毒教材”如同洪水般席卷了全世界的红色阵营。要知道当时的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都正值20岁的青年时期。
这些思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后来执政的态度,直接促使了苏联加速走向解体。即使在苏联解体之后,在这种历史认同的真空中,一些极端主义思想开始滋生。
1990年代,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动荡和不稳定。这个时候,一些新纳粹组织开始在俄罗斯出现,像“俄罗斯光头党”等团体,以极端民族主义和排外思想,吸引了不少对现实不满的年轻人。
这些新纳粹组织通过鼓吹所谓的“纯正俄罗斯血统”和仇外言论,试图在社会中重新定义俄罗斯人的身份。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自己与苏联时代的英雄形象剥离,反而选择了与纳粹主义有着某种“另类认同”的方式。
这种极端思想的兴起,与教材中对历史的模糊处理和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
但后来随着普京对这些群体采取了强硬的措施,最终反纳粹势力在俄罗斯并没有继续壮大。但在乌克兰,可就没有这么一位铁腕领袖了。
在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独立,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历史。由于苏联时期的教材,没有充分解释乌克兰的历史复杂性,在后来的历史重塑中,极端化的倾向得到了空间。
这不仅影响了乌克兰社会对自身历史的认知,也加剧了与俄罗斯的紧张关系,最终成为了俄乌冲突中的一个敏感因素,影响着两国之间的政治和文化对立。
毒教材发酵,离不开美国的添油加醋
苏联声誉的一步步坍塌,赫鲁晓夫可以说“功不可没”,但在背后也离不开美国这个“神一样的对手”的推波助澜。
要说“更改历史,教育宣传”,那美国绝对称得上了开山鼻祖。如果说苏联的教材中,二战是由红军单枪匹马打赢的史诗般的战斗,那么美国的版本则是自由世界在民主灯塔的带领下,战胜了邪恶轴心国的辉煌胜利。
但这里的轴心国可不止德国和日本,美国人把苏联也纳入了这个“邪恶”范畴之内。
2020年的二战纪念日,美国国防部就公开发表了名为《欧洲胜利日:庆祝与思考时刻》,文章中就明确指出,是德国和苏联挑起了二战。
在冷战期间,美国的教育策略更是将苏联妖魔化到了极致。通过历史教材、宣传影片甚至漫画,美国将苏联描绘成一个随时准备推翻自由世界的“红色威胁”。
从小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的美国学生,很难不对苏联抱有戒心甚至敌意。即便是后来冷战结束,苏联解体,这种敌对情绪也并未完全消散。
反而成为了美国社会潜在的意识形态之一。无论是政治家还是普通民众,对俄政策中的强硬态度,很大程度上都源于这种教育背景。
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美国不惜一切代价支持有可能对俄罗斯造成威胁的势力。
在这种背景下,东欧纳粹势力才得以发展,甚至日本军国主义都有复辟的苗头。这也解释了为何美国甚至公开建议让日本加入五常。
更重要的是,美国的历史叙述不仅仅局限于国内,而是通过各种文化输出,影响了全球许多国家的历史教材。
与其说是历史,不如说是一种全球化的意识形态宣传。很多国家在撰写自己的教材时,不得不考虑美国版本的影响,特别是那些深受美国文化影响的国家。
比如,乌克兰在重新塑造自己的国家认同时,就吸纳了许多西方的历史叙事框架,这进一步加剧了与俄罗斯的冲突。
可以说,美国的历史教材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造成了不少国家对二战及冷战历史的多重解读,这种解读的分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国际关系的走向。
毒教材’渗透中国,历史教育背后藏危机
然而,在美俄这两个大国之间的交锋中,我国也未能幸免。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种“毒教材”甚至早已渗透到了我国,那些邪恶势力深知无法直接对我国教材的文字内容直接更改。
于是另辟蹊径,改动插画,试图通过图像中的微妙暗示和象征手法,传递错误的信息和价值观。
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使得青少年的历史认知和国家观念出现偏差,更严重的是,它悄然侵蚀着社会的整体思维模式,试图在无形中改变我们的文化根基,甚至可能在未来为某些不怀好意的力量提供可乘之机。
结语
教材不仅仅是孩子们的学习工具,它更像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思想制造厂”,每一页纸上不仅有知识的符号,更有文化的密码。
如果我们不时刻保持警惕,任由某些有心之人通过教材中的细节偷偷做手脚,那么我们未来的教育就可能变成一个“伪装”的大坑,孩子们的价值观、历史观都可能被悄无声息地改变。
因此,大家可得擦亮眼睛,认真审视教材内容,确保我们的下一代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牢牢把握住对祖国的热爱与自信。毕竟,谁也不想让自己的“课堂”变成了他人操控的“舞台”吧!
很多人按照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标准,说他是法家学派弟子,也有人说他是兵家、墨家传人。那么诸葛亮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究竟属于哪一学派呢?诸子百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产物。此后,这些学派大多分流、演变。除了儒释道家思想活跃,其余的思想流派大多消隐。所以,三国时期人物诸葛亮的身上,并没有明确的思想流派...
在刺杀董卓失败后,曹操就开始起事了,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统一了北方,甚至还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当时所拥有的实力甚至是超越了孙刘双方的联盟。那么,曹操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大多数人觉得跟曹操的奸诈有一定的关系,当然了,这兴许是一方面原因,当时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曹操的识人之明了。大家都知道,曹操...
第十名:步练师她是孙权的妃子,来自江苏,在孙权继位之后被封为了夫人,可以说是达到了皇后的地位,在步练师去世之后,被追封为了皇后,埋葬在蒋陵。第九名:祝融夫人她是三国里面唯一真正上过战场的女性,和孟获是一伙的,和孟获一起对抗蜀国的军队,在七擒七纵孟获之后,祝融夫人也归顺了蜀汉,据说他武艺高强,百发百中...
赵云,乃是继关羽、张飞之后,加入刘备集团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赵云算得上是蜀汉集团的元老级别人物。但是,刘备在称帝之后,给赵云的官职,仍然是一个“杂号将军”,赵云的权利,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丝毫的改变。很多人搞不明白,赵云前前后后,跟随刘备出生入死,差不多30个年头,为什么刘备就没有让赵云独当一面。给...
东汉末年,英雄辈出,谋臣如雨,武将如云。说起三国英雄们的武力值,这第一者当属吕布.随后才能够轮得上关羽、张飞等人.当时三个国家的实力都不容小觑,而大将最多者应...今天我们来看看三国时期的大狂人都是谁?Top8:虞翻虞翻是东吴的一员将领,虽然在三国时期他名声并不显赫,但他也是一位文武全才,尤其是他在...
果然司马懿跨渭河修桥,在两岸扎营,诸葛亮面对本想使用声东击西之策烧掉浮桥,却不想还是在司马懿刺探到了军情,溃败而返。第二回合司马懿想要反守为攻,将蜀军彻底围困,结果诸葛亮来了个埋伏战,扳回一局。等到第三回合,“木牛流马”这样在传说中流传了近2000年之久的“黑科技”除此登场了。本来是司马懿见蜀汉境内...
关家被害经过这一切,还得从蜀汉灭亡的前几个月说起。话说蜀汉末年,曹魏权臣司马昭派遣将领钟会、邓艾率领大军南征蜀汉。在古代,巴蜀地区是历代封建王朝都深感头疼的地方。因为交通因素以及统治技术的局限,一旦王朝出现衰败迹象,巴蜀地区往往会成为最先脱离朝廷统治的地区。并且,巴蜀地势的特殊,也让朝廷的讨伐变得收...
老刘没有发迹前只是家乡沛县的一个亭长,大致也就相当于乡科局干部吧?这个时候的老刘,那可真是本色毕露:不仅生性放纵好酒贪花经常戏弄手下的员工,而且还曾经多次出现过工作上的失误!多亏刘邦有几个好朋友帮衬——别人就不说了,县级干部萧何就多次替刘邦打过圆场,每次刘邦出现工作失误时,都是人家萧何替他周旋,这才...
熟悉三国的朋友,应该知道指的就是献帝刘协。事实上他之所以能够落得善终,与他一生充满了大智慧,是很有关系的。按理说他不是嫡子,皇位原本不是他的,再加上母亲也早早地被何皇后给毒死了。得知真相后的灵帝,尽管十分愤怒,但考虑到大将军何进,他也只好就此作罢。尽管何皇后如愿以偿地让自己的儿子刘辩继承了大统,但她...
比如此人的心肠异常的狠,不止一次地抛妻弃子,据正史的记载最少就有四次。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无奈吧,无可厚非,因为在逃亡的过程中,带着家眷实属不便。这点倒是和他的老祖宗刘邦很像。当年刘邦兵败逃亡时,也是嫌马车太慢,好几次都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扔下去,都是夏侯婴又下去将其捡回来的,也正是因为这点,气得刘邦想杀了...
一日曹操不经意间看到儿子曹植的文章,连连点头,不时嘴角微微一笑。看完后不敢相信这是自己10岁儿子写的,问曹植:“你请人代写的吗?”,曹植胸有成竹的答到“话,说出口就是论;字,下笔就成文章,不信当面考考我就知道了,何必请人代写”。小时候的曹植性格坦诚,放荡不羁,不讲究仪表,车马服饰不张扬,没有官二代气...
这三次战役是公认的"三大战役"。不过以影响力来看,小编认为还有三场战役,其重要性并不亚于三国"三大战役",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三次战役。小编认为"潼关之战"是一场很容易被忽略的重要战役,然而它对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知道"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集团暂时失去了对南方扩张的条件,开...
这个无能主公不是别人,正是吕布。吕布,作为汉末一代诸侯,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但是其政治思维偏弱,不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导致一直被人利用,先是董卓,后是王允,最后又依附袁绍和张扬,偷袭曹操的兖州,窃取刘备的徐州,最终在徐州下邳之战中被曹操围困。这个时候,吕布麾下一位武将出场了,也正是今日小编要讲...
这位令人惋惜的女子就是汉昭帝的上官皇后,她也是霍光的外孙女,或许人们能够在电视剧中看见这个女子的身影。当时汉昭帝即位后,年龄仅仅只有8岁,由自己的姐姐鄂邑长公主抚养着长大。等到汉昭帝21岁的时候,鄂邑长公主开始为他挑选妻子,此时的上官氏也只有6岁。等到上官氏入宫之后,就被封为了婕妤,在此之后不久上官...
曹营救主斩杀曹军忠贞猛将总结赵子龙可能不是三国里最耀眼的,但他是最朴实的。朴实者,可以活得更久,这样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是令人敬佩信任的,因为他是贴近我们的,可以是我们行事的标杆。参考文献:《三国演义》《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