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拔山军指挥使
笔者上一篇文章中,讲了汉奸狗咬狗的故事。不难看出,笔者研究汪伪政权投敌叛国的这一段历史,多以在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组织下,汉奸们所写的回忆文章为依据。至于流窜海外的胡兰成本人,虽说狂吠不止,但对于他的那些说法,笔者却没有多加采用。
在此,笔者说明一下自己选取史料的偏好。先举一个例子好了。笔者在某平台阅读《沈醉回忆录》,写到云南卢汉起义、沈醉等人结拜“七兄弟”这一段时,看到有网友留言说:“沈醉怎么会称自己为‘刽子手’?这书写得缺乏真实性,不看了。”
底下有网友跟帖说,沈醉是前往功德林报到,成为“同学”的人,他写回忆文章不自称“刽子手”,难道自称“爷”么?
笔者看来,这位跟帖留言的网友实属话糙理不糙。他讲的这个道理,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研究汪伪集团时,选取史料罢。试想,胡兰成在抗战胜利后即逃匿无踪,逍遥法外。事后证明他在浙江等地四处流窜,新中国成立后且流窜海外,找他的日本主子报到去了。这样的人在海外写起“回忆录”来,又怎能不自抬身价,自吹自擂一番呢?
反观那些留在大陆接受改造的汉奸们,如罗君强等,多半是在提篮桥、白公馆等地,接受了人民的审判和惩罚。人民民主专政的铁拳砸下来,这帮人庶几能够洗心革面罢。即使没有洗心革面,也该老实消停了。与胡兰成的自吹自擂相比,我们是不是应该更相信这般老实消停的汉奸们说的话呢?至少,据笔者看来是这样。
故此,本文还是从一干汉奸撰写的回忆文章说起。继罗君强和伪“湖北省政府”科长级小汉奸张某的回忆以后,这回引起笔者注意的,是另一名“局长”级大汉奸汪曼云的回忆。
汪曼云看似与汪逆同姓,但他们应该没有亲戚关系,顶多五百年前是一家罢了。汪曼云是杭州人,而汪精卫的祖籍却是绍兴。故此,汪曼云混迹于汪伪政权,自然靠的是别的什么硬功夫。此人投敌叛国以前,原来是CC系的党棍,据称写得一手好文章,堪称汪伪汉奸集团的一个“笔杆子”罢。
当日本侵略者为在苏浙皖三省扫荡新四军等抗日力量,开展“清乡”时,命令汪伪政权成立了“清乡委员会”,大汉奸李士群,从日本主子那里得到“清乡委员会秘书长”的肥差,李士群便把汪曼云拉去做副手,让汪曼云出任“清乡委员会副秘书长”之职。到了后来,李士群被日本人暗杀、伪“清乡委员会”由日寇做主撤销了,汪曼云便成为“清乡委员会”成立的“清乡事务局”局长,晋升为“清乡”事务名义上的一把手。
汪曼云既然是汪伪政权“清乡”事务的二把手、一把手,那么他对于“清乡”的罪恶内幕,必定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他透露的“清乡”内情,我们应该予以重视。譬如说,“做官要做‘清乡’”这句话,就是从他的回忆文章里流传出来的。
所谓“做官要做‘清乡’”,据汪曼云说,是当时苏浙沦陷区百姓的一句口头禅。沦陷区百姓将“做官要做‘清乡’”与“生意要做五洋(洋火、洋油、洋布等五种带”洋“字的紧俏日用品)”放在一起,并列为暴利行业。
“清乡”本来是为“肃清”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而产生,却如何能够成为一种令人艳羡的暴利行业呢?据汪曼云说,名堂就在日伪设立的“清乡”“检问所”上。
日伪当局以竹篱笆为封锁线,强行将“清乡”沦陷区与一般沦陷区分割开来,然后在封锁线上设立若干个“检问所”,成为上述两种地区之间人员、物资往来的唯一指定出入口。物资往来,必经“检问所”检查然后通关;人员往来,也必经“检问所”盘查“良民证”,然后才放行。如果“检问人员”认为谁形迹可疑,可以当场将其扣留。
据新四军浦东游击队负责人朱亚文回忆:“(浦东)主要道路和码头共有大检问所19个,小检问所数十个。大一点的桥梁也都被控制。白天来往行人都要盘问检查,夜间一律禁止通行。岗哨密布,更楼林立,据点间相互呼应,一有动静就四出搜索、“清剿”。
由此观之,“检问所”的权力,就大得有点可怕了,不仅有控制物资往来的权利,还有搜查扣留可疑人员的执法权。
以汉奸们见利忘义,贪生怕死的德行,跟新四军作对的胆子他们没有,而打着“对付新四军”的幌子来敛财的胆子却很大。利用“检问所”的偌大权力来尽量设租寻租,吃拿卡要,正是“天赐良机”。
作为“清乡”事务的二把手、一把手,汪曼云懂得在基层设立眼线的道理。据他自己说,他在基层“检问人员”中间有几个“熟人”,而这几个“熟人”,会经常将基层一线的一些情况,“私下告诉”他。
显然,汪“副秘书长”、汪“局长”这种“熟人”的说法,未免过于谦虚,我们其实可以将这直白地理解为,他在基层发展了几个眼线。
总之,无论那些人是“熟人”也好,还是眼线也罢,据那些人向他汇报情况说,“检问所”的汉奸们只要碰到普通老百姓,就大施淫威,极尽吃拿卡要之能事,而一旦真的碰到新四军或游击队,以至于真的发现便衣人员身上藏有武器,他们反而装聋作哑,噤若寒蝉,一声都不敢吭,匆匆予以放行。
自然,这不是因为“检问所”的这些汉奸突然良心发现,突然变得爱国了,而是因为,“清乡”作为一项油水极多的暴利行业,使得一干见利忘义的汉奸趋之若鹜。他们来干这个“检问人员”,不过是为了捞钱而来,当然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见着危险就远远躲开。
汪曼云接下来便带我们解剖一只麻雀,以他到一个“检问所”检查的具体案例,说明“清乡”之中的油水到底有多大。
1943年秋天,这时已出任“清乡事务局”局长的汪曼云,伺候他的日本主子,到浙江崇德,也就是现在桐乡的石门镇,实地视察“清乡”“成效”。不过嘛,汉奸们假“公”济私,损“公”肥私乃是狗改不了吃屎的惯性。汪曼云自然也不例外。他这次便是提前一天从上海将老婆孩子送回杭州,再从杭州搭车到海宁,在海宁车站恭候他日本主子的大驾光临,再伺候他的日本主子一起到桐乡石门视察。
汪曼云这回要不是假“公”济私,临时改变行动路线,又怎能看到海宁县大“检问所”平时工作的实际情况,起到“突击检查”的效果呢?至于有没有他的“眼线”暗递消息,他没有提,但有的可能性相当大。
当汪曼云在海宁车站恭候日本主子大驾光临,穷极无聊之际,临时起意,要到设在海宁车站的大“检问所”去看一看,了解了解实际情况。
按照他们“清乡事务局”所颁发的“检问细则”的规定,居民要向“检问人员”出示“良民证”,以供检查核验,并接受搜身与检查行李。对于汉奸们来说,规定是一回事,实际情况当然又是另一回事,汪曼云就亲眼看见了,不得了,油水大得很哪!
当旅客们将行李推向“检问人员”接受检查的时候,手里早已准备好了钞票,而“检问人员”接过行李的时候,“行云流水”地接过旅客们手中的钞票,装进口袋里。等到一趟客车的旅客全都接受检查完毕,这一干“检问人员”的口袋,早已鼓鼓囊囊了。
汪曼云看不过去。也许是深恨这帮汉奸在下面捞得盆满钵满,却不来孝敬孝敬他这个“局长”罢,便亮出身份,公开发难。
可是,正如胡兰成敢于向日本人“告御状”,骂林柏生又骂叶蓬,是因为胡兰成直通日本人,有日本人作为保护伞,所以有恃无恐一样,这帮汉奸敢于瞒着他大“局长”上下其手,肆意分肥,又岂能没有一定的背景?
只见那帮“检问人员”们拔腿就跑,跑进了驻海宁车站日本宪兵的房子里去了。看来是想躲在日本宪兵背后,逃避“局长”的震怒。
这帮盆满钵满的“检问人员”搬出日本宪兵,显然想借着日本宪兵的庇护,将搜刮所得及时转移,消灭罪证。汪大“局长”怎么查处这些吃拿卡要,鱼肉百姓的汉奸,这些“检问人员”是否受到处罚呢?笔者在此暂且卖个关子,暂待下文,再继续看罢。
(如今的海宁站已经旧貌换新颜)
(本文作者:拔山军指挥使,“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未经作者本人及“这才是战争”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编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很多人按照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标准,说他是法家学派弟子,也有人说他是兵家、墨家传人。那么诸葛亮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究竟属于哪一学派呢?诸子百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产物。此后,这些学派大多分流、演变。除了儒释道家思想活跃,其余的思想流派大多消隐。所以,三国时期人物诸葛亮的身上,并没有明确的思想流派...
在刺杀董卓失败后,曹操就开始起事了,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统一了北方,甚至还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当时所拥有的实力甚至是超越了孙刘双方的联盟。那么,曹操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大多数人觉得跟曹操的奸诈有一定的关系,当然了,这兴许是一方面原因,当时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曹操的识人之明了。大家都知道,曹操...
第十名:步练师她是孙权的妃子,来自江苏,在孙权继位之后被封为了夫人,可以说是达到了皇后的地位,在步练师去世之后,被追封为了皇后,埋葬在蒋陵。第九名:祝融夫人她是三国里面唯一真正上过战场的女性,和孟获是一伙的,和孟获一起对抗蜀国的军队,在七擒七纵孟获之后,祝融夫人也归顺了蜀汉,据说他武艺高强,百发百中...
赵云,乃是继关羽、张飞之后,加入刘备集团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赵云算得上是蜀汉集团的元老级别人物。但是,刘备在称帝之后,给赵云的官职,仍然是一个“杂号将军”,赵云的权利,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丝毫的改变。很多人搞不明白,赵云前前后后,跟随刘备出生入死,差不多30个年头,为什么刘备就没有让赵云独当一面。给...
东汉末年,英雄辈出,谋臣如雨,武将如云。说起三国英雄们的武力值,这第一者当属吕布.随后才能够轮得上关羽、张飞等人.当时三个国家的实力都不容小觑,而大将最多者应...今天我们来看看三国时期的大狂人都是谁?Top8:虞翻虞翻是东吴的一员将领,虽然在三国时期他名声并不显赫,但他也是一位文武全才,尤其是他在...
果然司马懿跨渭河修桥,在两岸扎营,诸葛亮面对本想使用声东击西之策烧掉浮桥,却不想还是在司马懿刺探到了军情,溃败而返。第二回合司马懿想要反守为攻,将蜀军彻底围困,结果诸葛亮来了个埋伏战,扳回一局。等到第三回合,“木牛流马”这样在传说中流传了近2000年之久的“黑科技”除此登场了。本来是司马懿见蜀汉境内...
关家被害经过这一切,还得从蜀汉灭亡的前几个月说起。话说蜀汉末年,曹魏权臣司马昭派遣将领钟会、邓艾率领大军南征蜀汉。在古代,巴蜀地区是历代封建王朝都深感头疼的地方。因为交通因素以及统治技术的局限,一旦王朝出现衰败迹象,巴蜀地区往往会成为最先脱离朝廷统治的地区。并且,巴蜀地势的特殊,也让朝廷的讨伐变得收...
老刘没有发迹前只是家乡沛县的一个亭长,大致也就相当于乡科局干部吧?这个时候的老刘,那可真是本色毕露:不仅生性放纵好酒贪花经常戏弄手下的员工,而且还曾经多次出现过工作上的失误!多亏刘邦有几个好朋友帮衬——别人就不说了,县级干部萧何就多次替刘邦打过圆场,每次刘邦出现工作失误时,都是人家萧何替他周旋,这才...
熟悉三国的朋友,应该知道指的就是献帝刘协。事实上他之所以能够落得善终,与他一生充满了大智慧,是很有关系的。按理说他不是嫡子,皇位原本不是他的,再加上母亲也早早地被何皇后给毒死了。得知真相后的灵帝,尽管十分愤怒,但考虑到大将军何进,他也只好就此作罢。尽管何皇后如愿以偿地让自己的儿子刘辩继承了大统,但她...
比如此人的心肠异常的狠,不止一次地抛妻弃子,据正史的记载最少就有四次。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无奈吧,无可厚非,因为在逃亡的过程中,带着家眷实属不便。这点倒是和他的老祖宗刘邦很像。当年刘邦兵败逃亡时,也是嫌马车太慢,好几次都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扔下去,都是夏侯婴又下去将其捡回来的,也正是因为这点,气得刘邦想杀了...
一日曹操不经意间看到儿子曹植的文章,连连点头,不时嘴角微微一笑。看完后不敢相信这是自己10岁儿子写的,问曹植:“你请人代写的吗?”,曹植胸有成竹的答到“话,说出口就是论;字,下笔就成文章,不信当面考考我就知道了,何必请人代写”。小时候的曹植性格坦诚,放荡不羁,不讲究仪表,车马服饰不张扬,没有官二代气...
这三次战役是公认的"三大战役"。不过以影响力来看,小编认为还有三场战役,其重要性并不亚于三国"三大战役",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三次战役。小编认为"潼关之战"是一场很容易被忽略的重要战役,然而它对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知道"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集团暂时失去了对南方扩张的条件,开...
这个无能主公不是别人,正是吕布。吕布,作为汉末一代诸侯,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但是其政治思维偏弱,不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导致一直被人利用,先是董卓,后是王允,最后又依附袁绍和张扬,偷袭曹操的兖州,窃取刘备的徐州,最终在徐州下邳之战中被曹操围困。这个时候,吕布麾下一位武将出场了,也正是今日小编要讲...
这位令人惋惜的女子就是汉昭帝的上官皇后,她也是霍光的外孙女,或许人们能够在电视剧中看见这个女子的身影。当时汉昭帝即位后,年龄仅仅只有8岁,由自己的姐姐鄂邑长公主抚养着长大。等到汉昭帝21岁的时候,鄂邑长公主开始为他挑选妻子,此时的上官氏也只有6岁。等到上官氏入宫之后,就被封为了婕妤,在此之后不久上官...
曹营救主斩杀曹军忠贞猛将总结赵子龙可能不是三国里最耀眼的,但他是最朴实的。朴实者,可以活得更久,这样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是令人敬佩信任的,因为他是贴近我们的,可以是我们行事的标杆。参考文献:《三国演义》《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