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1932年,刘策成曾帮毛泽东脱险,68岁时进京谋职,毛主席暖心安排

1932年,刘策成曾帮毛泽东脱险,68岁时进京谋职,毛主席暖心安排

来源:历史知识网

毛主席一生有很多称呼: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甚至书法家、诗人等等,堪称古今中外的文武全才,

然而“教员”却独独受到青睐,

他在晚年的时候,经常与人谈论起“当小学教员”时期那段感到自豪的“教书岁月”,对教师的情有独钟,源自于毛主席曾经受到许多恩师的指导和发,

因此毛主席一直念念不忘

,不但对教育事业一直十分关注,也对过去的恩师也十分尊重,1950年,毛主席

曾经的恩师刘策成

写信给他,希望能安排一份工作,

主席收到信后,当即回信明确表示

:“妥善安排”

。这其中,又有着怎样动人的“师生情”?

恩师刘策成

1910年,湖南湘乡县县城,一位意气风发的少年迈进了东山学堂里,抱着“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的志向,得到了当时的

校长和麓村先生(也就是张友晋)

的赞赏,

这位少年便是毛主席,当时的东山学堂里,就读的都是富家子弟,贫苦家庭出身的毛主席,一开始并没有被东山学堂接收,校长和麓村先生见到眼前的少年气宇轩昂,气度不凡,

便给了他一次机会,出了一道题目让少年作答,只见少年洋洋洒洒,奋笔疾书,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国家命运多舛的悲愤和为国为民的宏图大志,

校长和麓村先生当即就拍板

“好文章!栋梁之材!”

,破例接收毛主席进入东山学堂学习,从此潜龙出渊,和麓村绝对想不到,自己的这个决定有多么重要。

在东山学堂里,毛主席受到了悉心的指导,写出了

《救国图存论》

这样的文章,再次令校长和麓村先生刮目相看,1911年,他便推荐少年进入省中学读书,

1913年,毛主席进入了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在这里度过了5年的求学生涯,这段经历,一直令毛主席始终难忘,

“我在师范学院读书的经历,也是我的政治思想形成的时期,在这里发生的许多事情,都对我之后的社会经验有很大帮助。”

除了教导毛主席“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的杨昌济老师,培养毛主席记笔记习惯,被毛主席称为“过了20年依然是我的先生”的徐特立老师,

还有一位老师,刘策成,曾经暗中帮助毛主席脱离险境,也是一位对毛主席影响很大的老师,受到了毛主席的尊敬,

刘策成,原名刘武,字策成

,在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之前,

是同盟会成员

,在任教邵阳驻省中学校长的时候,还鼓吹革命,

反对袁世凯

,一度遭到逮捕,

后来袁世凯去世,他才脱逃,1916年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担任历史教员,毛主席很喜欢听刘策成的课,

一是毛主席一直喜欢研究历史,二是刘策成不拘一格的讲课风格,在刘策成第一次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学时,

一身粗布衣衫,平头加上布鞋,宛如农民的装扮和简单明了的开场白“吾叫刘武,字策成也”,

便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堂上,刘策成从来不带教科书,总是想起什么说什么,但是博闻强识,再细小的历史知识都能记得,还总是讲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而毛主席经常就历史问题向刘策成探讨,每每提出见解性极强的意见,一针见血,令刘策成十分欣赏,

他还评价说

“该生意气尖锐,思想非凡,实乃天纵奇才也!

”俩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后来,毛主席学成离校走上革命道路后,刘策成还时常想起他,

1920年社会陷入更加混乱的局面,军阀厮杀,学校里的学生多投入到革命的战火当中去,刘策成的课也教不下去了,便辞掉了老师的职务选择从政,在衡山县当起了县长,

身为历史的研究者,刘策成最憎恨贪官污吏,古往今来为政者不清,国家便不得安宁,他从历史中总结出的一般规律,帮助他成为了一个“好官”。

“登上祝融峰,山秀水也清,来个好清管,就是刘策成”,

流传在衡山地区的民谣,证明着他的功绩,衡山人民称他“刘青天”。

在他撰写的《如何做模范县长?》文章中,他指出:

要想做一个好县长,就要为民办好事,为人民排忧解难,

消减土地税费的剥削,被他当做了重中之重,这样一项措施在当时的官场环境中,可谓难得的一股清流,后来他调任时,衡山百姓百里相送,依依不舍,

最好的学生

“1920年的夏天,在理论上和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经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此时的毛主席准备回到湖南继续开展革命运动,

“没有新文化,就没有新思想

”回到湖南的毛主席决定从文化层面展开活动,创办文化书社,成为了首先要办的事,

在1920年7月的长沙《大公报》上,刊出了一篇文章,

“现在脑子饥荒,实在过于肚子饥荒,青年人嗷嗷待哺,”

“‘文化书社’愿以最迅速快捷的方法,出版各种中外杂志书刊,以充实青年人,若因此产生了新思想、新文化,那真是希望不尽的。”

很快便得到了长沙各界进步人士的响应,可是办文化书社需要资金,资金从哪里来呢?一开始是靠着捐款,可是随着文化书社的扩大,资金的需求也更多了,

毛主席开始四处筹钱,他写信给了自己曾经的老师,

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任教的刘策成

,信中将自己开办文化书社的想法和理由,

以及需要解决的困难原原本本地讲述了一番,希望老师可以施以援手,刘策成阅信后十分欣慰,对文化书社十分赞同,

于是倾囊相助,将自己积攒的积蓄300钱全部托人送去,还在回信中称赞不愧是“

他教过的最好的学生。”

毛主席后来一直将这件事记在心上,时时关注刘策成老师的近况,1923年,刘策成调任湖南省警察厅厅长,主持修复天心阁,还写下对联,

天心阁,阁落鹄,鸽飞阁不飞;水陆洲,洲泊舟,舟流洲不流。”

毛主席听闻后甚为称赞,只是可惜他不能同老师通信,

原来,当时的

湖南省省长赵恒

,一直对毛主席在湖南秘密发展党组织,领导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心存不满,

刘策成得以调任湖南省警察厅厅长,还是赵恒锡一手安排的,刘策成的儿媳妇是赵恒锡的侄女,赵恒锡一直想在自己身边安插亲信,所以便将刘策成调了过来,

因为这样一层关系,毛主席不好同刘策成通信,但是心里还是认这位老师的,也正是刘策成

任湖南省警察厅厅长这段时间,暗中救了毛主席脱险,

1924年7月,赵恒锡交代给了刘策成一个任务——逮捕毛泽东

,这下子刘策成十分为难,他既不想逮捕自己的学生,又要想办法向赵恒锡交差,

他便向了一个主意,找来了自己的亲信长沙警长王建屏,要他想办法将消息传递给毛主席,然后再在城里大肆搜捕,

这样既明面上交了差,又能保下自己的学生毛主席,这个王建屏能成为刘策成的亲信,必然也是个正直的汉子,他当即就安排了下去,

然后自己亲自暗中向毛主席递送消息,毛主席听闻后一开始还十分怀疑,但是知道是自己的老师刘策成的消息后当晚就

趁夜色离开了长沙,

第二天,王建屏开始在长沙城里带出搜捕,贴出悬赏,目的就是做给赵恒锡看,最后当然是没有抓到,赵恒锡虽然怀疑有人告密,但是也没有怀疑到刘策成身上,

时隔多年之后,赵恒锡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他一直怀疑是有人擅自放跑了毛主席,他在日记中说“

可能是他的能量太大了吧,有许多人相助。”

可能他也没想到,与自己又亲戚关系的刘策成会是暗中帮助的人,更没想到刘策成这一手偷天换日,瞒天过海骗了他一辈子,

后来王建屏在1950年将这件事上报,毛主席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也因此更加感激他这位恩师,

1925年,赵恒锡被撤职,刘策成丢掉了湖南省警察厅厅长的职位,

遂离开政坛,回乡潜心修学去了,

直到1937年抗战爆发又重返政坛,不忍人民陷入水火之中的他,向蒋介石上书谏言,号召共同抗日,招致了蒋介石的不满,

专心治学

由此遭到了冷落,一直处在十分边缘的位置,灰心丧气之下,

刘策成只好再次离开政坛,专心投入到了自己的历史研究当中去,

1941年,他被聘为湖南省立工业专科学校的教授,虽然在乱世中求得一方安稳之地,可学校仍然时不时地遭到冲击,

教学工作无法展开,刘策成便选择隐世,这也是很多文人的选择,文人也有报效国家的方式,他的方式就是整理历史,传承中华文化,

刘策成

十分推崇庄子,“淡泊名利,嫉恶如仇,自由平等”

等等都对刘策成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也因此他潜心编纂《庄子集解内篇补正》,

1946年,刘策成将编纂好的

庄子集解内篇补正》

送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刷,结果却再次受到战争影响,直到3年后才印刷出来,

可是刘策成却十分不满意,旧式字体排版看起来十分不易于阅读,他一直想再重版,毛主席在天安门的讲话,给了刘策成新的希望,

三求工作

“不出吾之所料,少年大志,青年大才,果然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

刘策成喜悦之至,便萌生了想为新中国再奉献力量的想法,

此时的刘策成已然67岁了,他给毛主席写了封信,希望毛主席可以为他安排一个历史研究方面的工作,

1950年8月,远在北京的毛主席亲笔写下了回信,“你要工作,不需来京找我,我已经跟湖南打了招呼,你可直接去找长沙省长程潜。”

要知道,毛主席是十分不喜欢有人借和他的关系来求照顾的,他曾对身边人说,“

凡是来找我照顾的,一律不准来京。”

可对恩师刘策成却例外了,

刘策成收到回信后,十分感激,当即就去找了长沙省长程潜程潜给他安排了一份参事工作,待遇比省级干部还要高,

可是刘策成干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根本不是自己要从事的历史研究工作,他考虑再三,又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

希望到省文史馆工作,

毛主席很快又回了第二份信,“策成先生,工作一事,已交由李维汉部长安排”可事情拖了半年有余仍没有结果,刘策成等不了了,他亲自来到了北京,

由于身无分文,他在一家小旅馆住了下来,第三次给毛主席写信求助,希望可以将他的工作落实,毛主席接信后,便交予周恩来处理,

又安排工作人员,给刘策成送去一些钱和衣服,同时将刘策成接到了条件好的招待所居住,还稍来口信“

先生的工作已经交由周总理安排,请他放心。”

一波三折之后,刘策成的工作总算有了着落,1个多月后,在周总理的安排下,刘策成被聘到中央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工作,

后来,刘策成在中央文史研究馆工作期间,将《庄子集解内篇补正》重新校正再次出版,他的夙愿终于实现,这本书也成为了国家图书馆的藏书,

1957年,刘策成在北京病逝,

刘策成诲人不倦,以身作则,堪称一代师表;毛主席一代伟人,尊师重教,对老师关心,谦逊的态度始终如一,

这份浓厚的师生情谊,对后世影响良多,值得纪念。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