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俄天津条约,沙俄刚签完就反悔?沙俄:最终解释权归俄国人所有

中俄天津条约,沙俄刚签完就反悔?沙俄:最终解释权归俄国人所有

来源:历史知识网

很多朋友读到中俄在近代史上的条约时,往往会忽略1858年的这个《中俄天津条约》。因为那几年发生了太多大事。

比如说1858年,沙俄逼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瑷珲条约》,割走了黑龙江北部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与此同时,第二次鸦片战争再起风云,英法联军攻克大沽口炮台,直奔京城而来。他们在1860年攻克京城,火烧圆明园,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

1860年,沙俄又逼着清廷秘密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强行将中国的外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收入囊中。

所以说,和这些大事比起来,似乎《中俄天津条约》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其实我们仔细去解读这份条约,就会发现,沙俄在此后做的很多事情,是没有道理可言的。

《中俄天津条约》签订的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主要是英法联军和清军对着干。这里面根本就没有沙俄什么事儿,而且沙俄刚刚在1856年结束了克里米亚战争,这场战争中,他们在黑海被英法联军狠狠揍了一顿。

所以说,无论如何,沙俄都不应该跑到中国这边来签订什么条约。

可沙俄偏偏来了,这一年他们办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强行签订《瑷珲条约》。

这份条约清廷是完全不认可的,当然了,沙俄当时知不知道这件事,没人清楚。

因为这份条约是1858年5月28日,沙俄与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的私人条约。一个地方长官,真的有权随便出卖国家的土地吗?当然不可能。

所以说,清廷知道这件事以后,死活不认。毕竟沙俄和清朝早在1689年就签订过《中俄尼布楚条约》,大家以外兴安岭为界,相安无事了100多年,这日子难道不香吗?非要破坏这种和平吗?

第二件事,帮助英法联军攻克大沽口炮台。

这件事办得特别恶心,在很多历史教科书上可能都不提这件事。当时英法联军打到了天津大沽口炮台。

吃过一次亏的清廷,对这里进行了加固设防,所以一时半会儿英法联军还真打不下来。这个时候沙俄的神助攻来了。

沙俄先跑到清廷那边,表示可以作为调停人,让英法联军停火。随后他们便去大沽口逛了一圈,将这里的布防记录下来以后,一股脑全告诉了英法联军。

结果我们都知道了,英法联军顺利攻克大沽口,朝着京城而来。沙俄为啥要干这事儿呢?因为这么做,对他们来说好处最多。

只有在清廷要垮台不垮台的时候,逼着他们签订一些条约,他们才能认账。为此,《中俄天津条约》就这么出台了。

这份条约中有一个关键规定。

1858年6月13日,清廷与沙俄签订了《中俄天津条约》。距离签订《瑷珲条约》的时间,不过只过去了半个月而已。

所以说,那时候的清廷完全有可能不知道《瑷珲条约》这件事,因为签订人奕山,是在1859年5月,才被革职查办的。

由此可见,清廷始终不认《瑷珲条约》。

这个时候,沙俄急着逼迫清廷签订《天津条约》,其实有他们的目的。其目的主要体现在这份条约中的第9条:

中国与俄国将从前未经定明边界,由两国派出信任大员秉公查勘,务将边界清理补入此次和约之内。边界既定之后,登入地册,绘为地图,立定凭据,俾两国永无此疆彼界之争。

啥意思呢?就是说,中俄两国之间,以前没确定的边界,现在双方派人去勘定一下,勘定结果,要写入《天津条约》。一旦勘定结束,那么就登记造册,永不悔改。中俄两国就再也没有边界争议了。

当时沙俄已经实质性占领了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他们认为通过《瑷珲条约》,不仅拥有了这片地区的合法性,还拥有了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管理权。

因此,沙俄逼着清廷派人去勘验这些地区的边境位置,好快点儿落实《瑷珲条约》。如果能直接把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也划入沙俄的范围,那就更好了。

打脸以后,沙俄开始从中作梗。

清廷那帮人不是傻子,沙俄在西方吃了败仗,在东方又没有动手,英法打了那么多仗,都没拿到几寸土地,你们俄国人动动嘴皮子,就要划走这么一大块地盘?想啥呢?

为此,清廷迟迟不肯承认《瑷珲条约》的合法性,为此也不太愿意和俄国人交换《天津条约》。这下沙俄算是彻底怒了,但是他们依旧不敢轻易大规模动武。

首先,俄军开始强行占领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地区,由于这里缺少清军镇守,因此也没爆发什么争端。

没办法,清朝不是海洋国家,而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家,因此清廷对沿海地区的管理,的确十分松散。

其次,沙俄开始派人怂恿英法联军攻占京城。其实当时英法联军已经停手,只要能得到合适的好处,又何必打仗呢?

结果沙俄却认为,自己的好处还没拿到,你们怎么能轻易撤军呢?为此他们挑唆英法联军拿下京城,争取最大的权益。

那时候英国人和法国人傻啊,根本不知道俄国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拼死拼活在前面干,结果俄国人却成了大赢家。

在这种情况下,清廷不得不向这位“调停者”沙俄妥协,与之秘密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它还有一个名字,叫《中俄续增条约》。其实就是增补了《天津条约》中的一些具体项目。

为啥说是秘密签订的呢?因为,英法签订的《北京条约》要的东西比起沙俄来,根本不值一提。沙俄的胃口太大,如果公开这份条约,肯定会把各路列强给吓傻了。

这份条约中,不仅让清廷承认了《瑷珲条约》的合法性,而且还将原本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一股脑都划给了沙俄。

等于说,沙俄凭借这一份条约,就从清朝弄走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10个江苏省大小的面积。

《天津条约》不应该不受重视。

《天津条约》的作用,不在于割走了多少土地,而在于废除了过去的旧条约,确立了新的边界法则。

1689年的《尼布楚条约》、1728年的《恰克图条约》,已经将中俄之间东部、中部的边界分得很清楚了。

但是《天津条约》中,却要求重新勘定新的边界。这等于是公然废除了昔日这两份边境条约。如果这还不够让他们脸红的话,就连这份条约本身,在不久之后也成了一个笑话。

因为条约第九条明确规定了,这次勘界以后,中俄之间永远都不会再有什么领土争端了。结果呢?是不是打脸了?

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立马就把中俄共管的40多万平方公里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给割走了。

包括后来他们蚕食珲春出海口、满洲里周边、唐努乌梁海等地,全部都是公然违背《天津条约》的划地规则。

这是他们定下的游戏规则,结果他们自己却一再反悔,难道条约角落里也有这么一行小字“最终解释权,归沙俄所有”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你们说话跟放那啥一样,完全无视就行了?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