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五虎上将不存在,赵云其实只是一个实为“保镖”的杂号将军?

原创五虎上将不存在,赵云其实只是一个实为“保镖”的杂号将军?

来源:历史知识网

赵云赵子龙一直是备受人们喜爱的三国将领,其白马银枪,武力超群,百战百胜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

白马银枪,百战百胜

然而网上也有一种声音,说赵云只不过是在《三国演义》里被罗贯中人为的拔高了,正史上他只不过一个比较能打的“保镖”罢了,他没有独自领兵的能力,所谓的

“五虎上将”

也不过是演义里为了对应曹魏的五子良将而虚构出来的说法罢了。

“五虎上将”只是一个文学加工

并且还举出了刘备称汉中王后,封了关张马黄前后左右四大将军,赵云却只封了

“翊军将军”

这么个杂号将军的例子。若赵云真的如演义那么牛,刘备肯定封赵云为大将,毕竟其跟随刘备出生入死,战功无数,难道还不及马超黄忠吗?

这是对刘备用人之道,以及对蜀汉的兵制不了解。

先说兵制,官职高不等于权力高。蜀汉兵制有个奇怪的地方,就是

官职高的并不一定拥有更高的权力

。汉中之战,征西将军黄忠需要翊军将军赵云授予兵力,征北将军申耽被副军将军刘封所统制,到了蜀汉后期,卫将军姜维却率领车骑将军夏侯霸北伐作战。

夏侯霸车骑将军比姜维卫将军官职上高一级

其实不单蜀汉,曹魏孙吴也是一样的,武将的官职基本沿袭于东汉,但却并非官职高、封号大就代表实权大,

一是考虑名气,二是制衡的需要

,所以官职什么都是用来看看即可,不能太当回事。

君不见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不利,失街亭挥泪斩马谡,自贬三级,从丞相到右将军,却依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老大。

诸葛亮自贬三级仍是实权派

那么赵云的权力高吗?如果大将是指军权高,那刘备死前,赵云的军权还是很高的。通俗点说,当时赵云是蜀汉三大军区之一的军区司令,即江州都督。

据《三国志》记载,赵云始为刘备主骑,到约208年为牙门将军,约215年为翊军将军,刘备死后,赵云成为中护军、征南将军。但《云别传》又对赵云的履历做了补充:约210年,为偏将军、桂阳太守,211年后为留营司马,约221年,赵云都督江州。

这里要提一下这个偏将军,当时刘备拿下三分之一的荆州后,荡寇将军关羽镇襄阳,征虏将军张飞镇宜都,偏将军赵云镇桂阳,可谓是麾下第三号将军。要知道,当时东吴的偏将军是周瑜,而吕蒙拿下荆州后封的也是偏将军而已。那从这里看,刘备是不封赵云不重视赵云吗?

周瑜:想不到还有我出场的机会

赵云还有一个重要职位被忽略,就是江州都督。当时蜀汉有三大军区,分别是汉中、南中、江州,各自最高长官就是都督,约221年初,汉中都督是魏延,南中都督是邓方,而江州都督则是费观。

关羽失荆州而身死后,赵云曾劝说刘备不要东征而未果,之后便被刘备安排代替费观,任命为江州都督,故失去荆州后的蜀汉,在221年的三大都督区的都督为汉中都督魏延,江州都督赵云,庲降都督(即南中都督)邓方

为国家,为百姓考虑,赵云曾劝阻刘备东征

综上可知,

一个翊军将军的封号,并不能证明赵云刘备死前的军事地位低

。而在理解蜀汉都督制之后,才能知道赵云军职的真正地位。以刘备死前,赵云是三大都督区之一江州都督的身份来看,虽比不过关羽张飞,但也是非常高的。

223年,刘备病逝于永安,永安变成第四大都督区,李严为首任都督,而赵云转为中护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军职,因为中护军掌禁军、统诸将,主武官选举。光一个“掌禁军”的意义有多大?懂历史的应该都明白。

曾历任丞相府主簿、护军、监军、建宁太守等职的蜀汉官员杨戏,著有

《季汉辅臣赞》

其内容是对241年(延熙四年)之前已逝的蜀汉君臣的评价和赞美。陈寿在撰写《三国志·蜀书》时,大量参考了这篇文章的描述和评价

)一时,他就曾说赵云“统时选士”,就是还有人事权。可见虽然赵云一度身随关张之后,官职也被马超黄忠超过,但实权和地位一直很高。

刘备既然愿意给赵云那么高的实权,为何不给他高官呢?这就涉及到用人之道了,刘备赵云等于用“德”。

刘备赵云很信任

蜀汉四方将军只有四个,分别给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前面两个不用说,必须封,不封无以服众,而马超刘备时候地位本来就和刘备平级,且名声在外不给个高职,面子挂不住啊。只有最后一个老将黄忠,则属于千金买骨,奖励军功,体现刘备十分重视和渴望人才,是给小弟们看的,并且黄忠魏延代表的是荆南将兵的利益,也不得不施重恩以笼人心。

如前文所述,官职什么的都是虚的,官职最高的马超实际基本属于打酱油的,别说关张了,跟魏延都没法比,这也是为什么《三国演义》里马超早期那么猛,后期基本上没什么戏份,因为刘备虽然封他高官,却一直防着他,没有什么实权,马超实际上郁郁寡欢,四十七岁就英年早逝了。

刘备一直未真正信任马超

其实仔细想想,这跟当今职场上的情况有相似之处,老板带着几兄弟创业,企业发展壮大之后,收购了一些企业,也有许多能人带队来投奔,有些甚至还是原来的企业老总,有些是带着一批精英骨干团队过来的领导与精神领袖,但公司职位就那么多,你总不能都封为总裁、总监吧?

关羽张飞是最初的创业兄弟,立下汗马功劳,不给高职高薪那自然没法服众,也冷了员工的心;马超相当于原来行业内有名气的企业老板,创业失败后来投奔,不给高职位不行,但给大权力以后就会出去单干,甚至和自己竞争了;而黄忠带着一批人才过来的领导,职位也不可能低了。这时候就需要对职位与权力进行一些设计与划分,以留住各方人才。

那为什么不封赵云为大将?原因就三个字:不必封。汉光武帝麾下有个名将叫贾复刘秀很信赖他,留在身边当卫队长,诸将论功时,贾复没啥好自吹的。刘秀就说,贾君之功,我自知之。

刘备一介布衣而成帝业,与刘秀相似,其昭烈亦不亚于光武,对将领任用也是如此。刘备用人实际上看三个指标:

名气、才能、品德

。如果说刘备马超是用名,用黄忠是用才,那么用赵云就是用德。

据《云别传》记载,赵云初见刘备时,就立下了自己的政治誓言,

“终不背德也

”,这是赵云一生的政治追求,他也的确是这么做的。以后赵云刘备东奔西走,以求打下一块根据地以创基业,在长坂打的一片乱七八糟时,有人说赵云北投曹操了,刘备却斩钉截铁的说:“

不可能!子龙跟我患难相交,心如铁石,岂能为富贵所动。

”之后赵云带着果然甘夫人和阿斗回来了。

赵云从未令刘备失望

《三国志》作者陈寿也说,

黄忠赵云“可比灌滕”

,灌是灌婴,滕是夏侯婴夏侯婴就是给刘邦拉车,而且主管车,还救下了鲁元公主">鲁元公主和刘盈,以此比喻赵云的救主之功。若要拿后世类似的相比,则赵云之于刘备,就有点像尉迟恭之于李世民的关系。

论战役表现,他没有关羽水淹七军、围困襄樊震动许都那般威震华夏,也没张飞瓦口破张郃的指挥作战规模,赵云不算一个天才将领,又不像马超那样世代公侯,所以不被封大将也在情理之中。

赵云完成任务的能力靠谱,为人厚重、谨慎、忠诚,论靠谱程度,论受信赖程度和得到的权限,赵云却从来都是刘备麾下最高的人选之一

赵云被后世偶像化是一种必然

纵看战功、官爵,是荣耀,也是虚名,而千秋功罪留与后人评说,最为看重的恐怕还是个人品行。正如关羽哪怕败走麦城,一样以忠义证道成神一样,后世民间更喜欢这样人品高洁,忠烈爱民的赵子龙,才将其逐渐偶像化和神话,甚至为其增加了并不存在的功劳与封号,或许是另一种形式的公道自在人心吧。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