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1962年,毛主席宴请溥仪吃饭,席间主席突然问:传国玉玺去哪了?

1962年,毛主席宴请溥仪吃饭,席间主席突然问:传国玉玺去哪了?

来源:历史知识网

1950年,我国将末代皇帝溥仪从苏联引渡回国,将其收容在抚顺监狱接受劳动改造。建国十年大庆,溥仪被特赦出狱,1962年春节,伟人设家宴宴请溥仪一家,期间忽然问道,

“传国玉玺去哪了

这一句话,把溥仪问出了一身冷汗。稍微冷静一下,溥仪说出了这块儿不一样的玉玺的去向。

传国玉玺失踪

溥仪其实也不知道传国玉玺究竟在哪里,当初溥仪撤离紫禁城之时,局面一片混乱,溥仪匆匆忙忙离去,根本没有想到将传国玉玺携带走。

时光要追溯到1924年11月5日,当时溥仪虽然已经退位多年,但依旧居住在紫禁城内。而这一天,对清朝遗老遗少没有任何好感的冯玉祥命手下进入紫禁城,驱赶溥仪及其妃子一行限时离开紫禁城。

当时的溥仪,身边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依附,只能听命于手持长枪的官兵,匆忙收拾行李准备离开。据溥仪回忆,在那种危急时刻,溥仪想到的是如何保命,压根没有心思去想应该带什么东西离开,手边有什么,就拿什么,藏起来的传国玉玺自然就被遗忘了。

溥仪离开紫禁城之后,先是短暂停留天津,后随日本人到了东北开始了其傀儡皇帝的生活。待日子稍微安定一些,才想起自己依旧是皇帝,手中就应该有传国玉玺,

而传国玉玺却不在自己身边,那它在哪里呢?

溥仪急忙命人传话给冯玉祥,请求其帮忙寻找。谁可知,冯玉祥在北京的时间并不长,随后北平进入到军阀混战之局面,冯玉祥也无能无为。至此,传国玉玺失去音讯,最终流落到哪里,到现在依旧不得而知。

溥仪讲完这一段话之后,在座之人一片哗然。毛主席却说,

传国玉玺是皇帝的圣物,代表着皇权,既然没有了,说明皇权是不能长久的。

众人一听,皆会心大笑,现场恢复了原先轻松的气氛,溥仪也连连点头称是。

历史上的传国玉玺

实际上,溥仪手上的传国玉玺已不是战国时期卞和发现的那块儿和氏璧了。秦始皇登基之后,将和氏璧收纳囊中,命李斯在上面雕刻有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八个大字,意思是要永葆自己的天下安安稳稳,但这也仅仅是一厢情愿的事情而已。

根据史书记载,和氏璧经过了秦、汉、晋、隋、唐等历代皇帝的传递,一直保留在皇家手中,但在唐末黄巢起义之后,玉玺就因连年战乱而遗落了。

到了宋代,有农民上交给宋哲宗一块玉玺,至于是不是和氏璧了,就无从得知了,但皇帝们依旧将其视为传国玉玺。

至于后代的元、明、清朝的玉玺到底是不是宋代遗留下来的传国玉玺,还是经过多次仿制后的赝品,谁也无从知晓了。只不过,为了证明自己的皇帝身份是正统的,皇帝手中的的确确需要一件信物,传国玉玺恰恰就给了皇帝们这样一种信心,以便让他们坐在皇帝宝座上更心安一些。

平民溥仪的生活

溥仪虽然因匆忙离开紫禁城未来得及携带传国玉玺,但他还是带走了一些国宝,这些国宝包括有《历代帝王像》、《阆苑女仙图卷》、《步辇图》等等著名画卷。溥仪并不懂得珍稀这些国宝,甚至将其贱卖。新中国建立之后,我国千方百计地将一些国宝寻回,但有的却再也无法找回,令人遗憾。

溥仪被特赦三个月后,到植物园当了一名工作较为清闲的

园丁

,后来再婚娶妻。1964年,溥仪获得文史资料员的职务,同时

他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出版,溥仪获得了丰厚的稿酬,高兴了许久。

溥仪的晚年过得较为清闲,在周总理的关怀下,溥仪还出任了政协委员,特殊时期时受到冲击,被迫参加劳动改造,同时在周总理的保护下,溥仪得以周全。但溥仪患有尿毒症,身体一直不是很好,1967年,溥仪病逝,终年61岁。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