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叶项矛盾与皖南事变,毛泽东为何预言:你们将来要吃大亏!

叶项矛盾与皖南事变,毛泽东为何预言:你们将来要吃大亏!

来源:历史知识网

叶挺与项英的鲜明对比

项英出生于1898年,中学毕业后即进入织布厂当学徒,后来成了一位纺织工人,1920年领导布厂罢工,开始革命。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长征,革命事业前途未卜。项英奉命担任苏区中央分局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领导红24师等1.6万人留守中央苏区,与陈毅一起在油山地区打了3年游击战。

叶挺出生于1896年,先后就读于广州陆军小学,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等,一度打算赴欧留学。军阀陆荣廷曾打算任命叶挺为惠阳县长,但遭叶挺拒绝。后叶挺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很快便一战成名。

1927年12月,广州起义失败。叶挺受到李立三和王明等人无端指责和压制,共产国际也对叶挺产生了怀疑,叶挺愤而退出,流亡德国。

叶挺性格刚硬,自尊心强,不愿受委屈,这是他的性格。这种性格曾导致他在自己的履历上有一点瑕疵。1937年9月,国民政府抢先任命叶挺为新四军军长,延安一度由于叶挺的履历而对其有所疑虑,一个多月后,叶挺亲赴延安,并在欢迎会上自我批评,才消除了这个误会。

叶挺在生活习惯上,更像是一个体面的旧军官(并非贬义)。他当初来新四军的时候,从老家广东带来一个厨子,常开小灶。由于他负责和国民党打交道,常常会搞一些聚餐,项英去过两次,就感觉到了“不妥”。

在视察部队时,叶挺常常骑马前去,并且总带着一队副官参谋。在平常的生活中,叶挺穿着整洁,一丝不苟,喜欢穿皮夹克、西装和将军服,很少穿新四军的制服。这和周围的很多人都格格不入。

叶项有矛盾,主要是项英的原因

叶挺和项英组建班子后,一个是军长,一个是副军长,表面上主次分明,但是新四军实行的是党委负责制,而不是军事首长负责制,所以项英才是实际上的决策者。

有人说,叶挺无法适应政治委员制度是叶项矛盾的主要原因,这是他自身的问题。但新四军秘书长李一氓认为,叶挺当年当11军军长时,每个师、团都有政委(当时叫党代表),南昌起义时,聂荣臻就是他的党代表,两人合作很好。

叶挺曾被怀疑过,但是他很快又重新获得了信任,而在项英这里,却没有这样的转变。项英更多地是把叶挺看作一个统战对象,而不是自己的同志,这是叶项矛盾的起因。

当时由于工作需要,叶挺需以党外人士的身份工作,这给了项英区别对待叶挺的理由,在较长一段时间里,项英都不向叶挺通报中央的有关指示,甚至无法出席一些会议,因为那属于“党内机密”。在具体的合作中,军长叶挺下达命令后,还需要副军长项英批准,这是很不合理的。

后来陈毅做《38年到43年华中工作总结报告》,报告中就指出,项英对叶挺是不信任且不尊重的,叶挺无法独任军部工作,项英则一直包办到战场指挥。

前面已经说过,叶挺自尊心强,他遭到项英的如此对待后,便产生了离开项英和新四军的想法。1938年6月,叶挺在武汉向周恩来等人做出汇报,指出自己有职无权的窘境,并提出组建新四军委员会来解决这一问题。

这一建议很快得到批准,但是并没有解决叶挺的困难。失望之下,叶挺提出辞职的请求,并表示过希望去八路军带兵打仗,随便哪个师,什么职务都行。

叶项矛盾引起延安的重视,周恩来因此向叶挺表示歉意,同时也指出他在国共双方的特殊作用,不建议他离开新四军。

1939年2月,周恩来亲至新四军军部进行调节,他向项英指出,叶挺的党外身份是暂时的,他的党籍问题很好解决,新四军的团结非常重要。在周的调和下,项英做了自我批评,并决定将军事指挥权交给叶挺

此后,叶挺和项英的私人关系有了明显的好转,项英为两人关系的改善做了努力,发来的电报他都会送叶挺过目和签署,还常常主动去和叶挺吃饭下棋。

毛泽东预言:将来你们要吃大亏!

但是,私人关系的好转并不代表工作中的分歧能够得到解决,一个决定新四军未来命运的问题很快就出现了。

当时延安建议皖南的新四军军部应该迅速向苏南、江北转移,把新四军向东、向北发展作为他们的指导思想,但是多年的游击战经验让项英对此事迟迟下不了决心,他多次表示军部移动有困难,有危险,这和叶挺以及延安的想法是相违背的。

1940年10月,顾祝同已经布置好了包围圈,但项英还没有做出决断。12月,项英致电延安称:皖南顽军暗中调动,对我包围……情形如此,我们的行动该如何?请考虑后速示,以免陷入进退两难……

毛泽东代书记处回电说:全国没有一个地方像你们这样迟疑犹豫无办法无绝心的……方针也是早已指示你们了,我们不明了你们要我们指示何方针……就近你们主张的是什么?似此毫无定见,毫无方向,将来你们要吃大亏的!

如此严厉的措辞让项英感到震动,而夹在其中的叶挺则倍感羞愧和难堪,他感觉自己就像“夹在两个轮子间的一粒沙,很不好过”。叶挺再次请辞军长,但被项英拦下。

项英立即召开会议,要求讨论行动方针,叶挺则认为行动方针已经不必讨论了,眼下问题在于该走哪条路。副参谋长周子昆列出3条路线,叶、项在这个问题上意见不合,并未讨论出结果。

之后大家决定按照项英的方案走,但就要不要攻打星潭这一问题,叶项再次发生分歧,项英犹豫不决,导致开了7个小时的会而得不出一个结论,实在令人惊诧。最终项英的主张是让部队原路返回,这导致新四军再次陷入困境……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