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其实这背后,多少隐藏着那些所谓英雄几分“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试想,谁愿意放弃衣食无忧的太平日子,去刀口上舔血呢?如果不是动荡的社会秩序已经威胁到了个体稳定的生活状态,所谓的“乱世英雄”也不会被逼出来。
01攻破安庆,让曾国藩另眼相看
程学启就是这样一个人。太平军刚到江南尚未站住脚跟时,他还是安徽桐城地方的一个农民,生活虽然说不上富裕,但也不至于饥寒交迫。但是,太平军与当地清军的激战,把他和无数安徽的农民家庭卷了进来。在双方激烈的拉锯战中,无论是清军和依附于他们的团练武装,还是太平军,都尽力攫取地方上的资源以投入战争。到了后来,程学启发现地也没法安心种了,遂果断放弃了这种生活转而投入到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麾下,想通过杀敌立功,来出人头地。
程学启的奋勇作战,给陈玉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在太平军,尤其是陈玉成一系内部,来自两广的太平军老兵,极为排斥像程学启这样的后起之秀,不愿意分享权力给他们。陈玉成一开始还有些不满,但后来为了团结这些“开国功臣”,只得默认。这自然是程学启所无法接受的。因此,他把怨恨隐藏在心底,准备寻找改换阵营的机会。毕竟,从混口饭吃的目的出发,给谁卖命不是卖命呢?也许清军的待遇会更好也说不定。
曾国荃围困安庆城,给程学启提供了一个好机会。面对进攻安庆的万余湘军,陈玉成一开始并没有把他们放在心上,后来,随着外围要隘接二连三的丢失,英王开始着急起来,他先试图“围魏救赵”,通过远征武汉三镇来给安庆解围,后来因其情报收集失误,错过了拿下武汉的良机,最终只能不甘心回援。但是,安庆城外的湘军构筑的坚固壁垒与强大的炮火优势,让反攻的太平军损失惨重,而湘军水师控制长江河道的绝对优势,又严重影响到了陈玉成大军的补给。陈玉成看解围不成,自己又遇上补给困难的问题,只得匆忙返回天京去搬兵。
(《太平天国》剧照)
程学启看到陈玉成屡次解围失败,清军势大,意识到这是自己反叛的好机会。于是,在同族亲戚的劝说下,他利用一个夜晚离开了安庆城,向清军大营奔去。守城的太平军将领叶芸来与吴定彩得知此事后,大为恼火,遂将程学启一家老小屠戮,以泄愤。而这也更让程学启多了和太平军血战到底的复仇心理。
面对来降的程学启,湘军统帅曾国藩是瞧不起,也不愿给予多少信任的。因此,在攻打安庆的过程中,他们都是让程学启带着他的旧部去打前阵,太平军反攻时,不让程学启部到战壕中躲避,而是刻意将其暴露在太平军的枪弹威胁下。程学启倒是也明白自己遭受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于是更加奋勇,由于他原先就曾辅佐叶芸来守卫安庆,对周围地理比较熟悉,而太平军阵营内又有一些同情自己遭遇的友人。程学启利用这些优势,果断出奇兵突袭太平军在城北的营垒,并将其攻克。
(程学启)
程学启的这一胜利,彻底截断了安庆城内守军同外界的联系,也为湘军夺取安庆奠定了基础。到湘军总攻安庆城时,程学启及其部下又是率先攻入城中的。因为这些“贡献”,程学启得到了曾国藩的另眼相看,当李鸿章组织淮勇去上海增援时,曾又将程学启所部调给了自己的这位门生,以牵制太平军东线的兵力。
02增援上海与杀降的劣迹
乘船到了上海后,曾经的太平军降将程学启,已经当上了参将。当他率自己的“开字营”进入战区时候,正赶上李秀成亲统大军二打上海。程学启所部在新桥一带和太平军接上了火。为了守住新桥,太平军构筑了连营,以相互声援。但程学启并不在意,而是先用购置的劈山炮打开一个缺口,然后一马当先,攻入太平军营地内。由于守新桥的太平军大多为临时招募而成,缺乏枪弹,现在遇上程学启这样不要命的进攻,更是乱作一团。这一天,程学启来回冲杀九次,逼降了数千名太平军,立下首功。
之后,程学启又在华尔的常胜军火力支援下,攻下了青浦,并在七宝之战中打败了谭绍光的主力。太平军不甘退出,集中兵力猛攻清军在四江口的阵地,程学启得知后又匆匆率部赴援,这一次突击,程学启从太平军后路杀出,与被围清军形成合力,再次大败数倍于自己的太平军主力。李鸿章大为惊喜,给他争取到了提督的官衔。程学启更加卖力了,此后,昆山与太仓都被他拿下,太平军在上海的势力所剩无几。程学启决定把目标放到太平天国的苏福省中心——苏州。
(程学启手下的淮军一部)
苏州四面环水,攻击难度比较大,面对敌情变化,程学启决定采取步步为营、蚕食对方外围的战略,逐步包围并困死苏州的太平军。
程学启攻城时,正赶上忠王李秀成率部返回天京救援,留下来的慕王谭绍光虽然作战英勇,但威望有限,难以控制郜永宽等其他诸王。和安庆之战时候的程学启一样,郜永宽看到主帅跑了,自己也不愿意去当“替死鬼”,遂利用自己在清军内的老相识、程学启手下郑国逵的关系,与程学启和常胜军统领戈登进行直接接洽。经过商讨,郜永宽等人设计刺杀了谭绍光,然后大开城门迎接程学启入城。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
什么问题呢?原来,程学启入城后才发现,城内太平军尚有十多万,消耗粮草巨大,而郜永宽等人利用歃血为盟等方式,又保持着对苏州太平军的有效控制,自己的手伸不进去。更让程学启感到不悦的,是郜永宽等人自以为献城有功,不但不肯放弃兵权,还向程学启伸手索要官爵封赏。
这下,程学启可要好好合计一下了,他认为郜永宽等人如此做,无疑是想压过自己增援上海以来数月间立下的战功。“现在李鸿章倚重自己,万一郜永宽等人如愿以偿,那自己岂不是被边缘化了?”在利益的权衡下,程学启决定来一招借刀杀人,即借助李鸿章的手,火并郜永宽等人,然后将他们的军队牢牢抓在手中。
巧的是,李鸿章也有类似的考虑,不过,李老奸巨猾,怎么会让程学启利用,面对程学启的献策,他先是假作不允,暂时离开前线,然后由程学启出面摆下宴席,宴请郜永宽等八名主要将领,然后在对方未加防范的时候,出动伏兵将其擒杀。
这样,原苏州的太平军群龙无首,只得接受李鸿章等人的改编,程学启也因此得到了二品武职和赏穿黄马褂的“荣耀”。无疑,这都是程本人靠出卖郜永宽等人所换来的。
03政治生命的终结
程学启为处死郜永宽等人沾沾自喜,正打算继续带兵西进,结果,苏州城内却传来了降军可能哗变的消息,李鸿章对此颇为担忧,而原先负责给郜永宽作中间人牵头的郑国逵和戈登等人,也对程学启的做法感到不满。眼看程学启犯了众怒,李鸿章便“顺水推舟”,把责任都推到程身上,假惺惺责备他——“你原先也是降人,何必做得这么过分呢?”
(电影《投名状》中的苏州杀降事件)
李鸿章的态度变化,让程学启怒火中烧,但是,他知道,自己的荣华富贵全指望李鸿章一人,而且就在不久前,曾国藩还曾提出借他去给南京城外鏖战的曾国荃分担压力,结果被李鸿章婉拒。这说明,李中堂心中还是有他的。
正巧,李鸿章在责怪程学启后,又亲自来到他的营地进行安抚,给程学启在其部属面前补足了颜面。李的“打一巴掌给颗枣吃”,让程逐渐放下了之前的不快,决定继续奋战立功,争取抢在曾国荃前面攻克南京。
但是,程学启哪里知道,以后的战事愈发的艰难,一方面,尚在太平军控制下的江浙城镇,知道了苏州杀降的内幕,因此对程学启坚决抵抗,不愿轻易投降。另一方面,这些地区是太平天国的核心统治区域,兵员战斗力和装备较强,所以程学启进攻难度加大也不难理解。
对于程学启这样一个靠源源不断的军功发家的乱世强者来说,打不了胜仗,便意味着政治生命的终结。
程学启看到进攻不顺利,亲临一线指挥部下架设浮桥攻城,结果在攻打嘉兴时候头部中弹,被抬下了火线。程学启身负重伤,又急又气,他的脖颈处有一块碎骨无法取出,饱受折磨。又过了一月功夫,程实在无法忍受,竟然直接自己用刀来拔出骨头。这样极端的做法,无疑恶化了他的伤势。又过了一周左右,程学启因食物和水难以下咽,死在了南京被湘军攻破的前夜。
参考文献:
罗尔纲《李秀成自述原稿注》,中华书局
王戎笙等《太平天国运动史》,人民出版社
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
(清)朱孔彰《中兴将帅别传》,岳麓书社
很多人按照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标准,说他是法家学派弟子,也有人说他是兵家、墨家传人。那么诸葛亮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究竟属于哪一学派呢?诸子百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产物。此后,这些学派大多分流、演变。除了儒释道家思想活跃,其余的思想流派大多消隐。所以,三国时期人物诸葛亮的身上,并没有明确的思想流派...
在刺杀董卓失败后,曹操就开始起事了,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统一了北方,甚至还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当时所拥有的实力甚至是超越了孙刘双方的联盟。那么,曹操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大多数人觉得跟曹操的奸诈有一定的关系,当然了,这兴许是一方面原因,当时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曹操的识人之明了。大家都知道,曹操...
第十名:步练师她是孙权的妃子,来自江苏,在孙权继位之后被封为了夫人,可以说是达到了皇后的地位,在步练师去世之后,被追封为了皇后,埋葬在蒋陵。第九名:祝融夫人她是三国里面唯一真正上过战场的女性,和孟获是一伙的,和孟获一起对抗蜀国的军队,在七擒七纵孟获之后,祝融夫人也归顺了蜀汉,据说他武艺高强,百发百中...
赵云,乃是继关羽、张飞之后,加入刘备集团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赵云算得上是蜀汉集团的元老级别人物。但是,刘备在称帝之后,给赵云的官职,仍然是一个“杂号将军”,赵云的权利,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丝毫的改变。很多人搞不明白,赵云前前后后,跟随刘备出生入死,差不多30个年头,为什么刘备就没有让赵云独当一面。给...
东汉末年,英雄辈出,谋臣如雨,武将如云。说起三国英雄们的武力值,这第一者当属吕布.随后才能够轮得上关羽、张飞等人.当时三个国家的实力都不容小觑,而大将最多者应...今天我们来看看三国时期的大狂人都是谁?Top8:虞翻虞翻是东吴的一员将领,虽然在三国时期他名声并不显赫,但他也是一位文武全才,尤其是他在...
果然司马懿跨渭河修桥,在两岸扎营,诸葛亮面对本想使用声东击西之策烧掉浮桥,却不想还是在司马懿刺探到了军情,溃败而返。第二回合司马懿想要反守为攻,将蜀军彻底围困,结果诸葛亮来了个埋伏战,扳回一局。等到第三回合,“木牛流马”这样在传说中流传了近2000年之久的“黑科技”除此登场了。本来是司马懿见蜀汉境内...
关家被害经过这一切,还得从蜀汉灭亡的前几个月说起。话说蜀汉末年,曹魏权臣司马昭派遣将领钟会、邓艾率领大军南征蜀汉。在古代,巴蜀地区是历代封建王朝都深感头疼的地方。因为交通因素以及统治技术的局限,一旦王朝出现衰败迹象,巴蜀地区往往会成为最先脱离朝廷统治的地区。并且,巴蜀地势的特殊,也让朝廷的讨伐变得收...
老刘没有发迹前只是家乡沛县的一个亭长,大致也就相当于乡科局干部吧?这个时候的老刘,那可真是本色毕露:不仅生性放纵好酒贪花经常戏弄手下的员工,而且还曾经多次出现过工作上的失误!多亏刘邦有几个好朋友帮衬——别人就不说了,县级干部萧何就多次替刘邦打过圆场,每次刘邦出现工作失误时,都是人家萧何替他周旋,这才...
熟悉三国的朋友,应该知道指的就是献帝刘协。事实上他之所以能够落得善终,与他一生充满了大智慧,是很有关系的。按理说他不是嫡子,皇位原本不是他的,再加上母亲也早早地被何皇后给毒死了。得知真相后的灵帝,尽管十分愤怒,但考虑到大将军何进,他也只好就此作罢。尽管何皇后如愿以偿地让自己的儿子刘辩继承了大统,但她...
比如此人的心肠异常的狠,不止一次地抛妻弃子,据正史的记载最少就有四次。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无奈吧,无可厚非,因为在逃亡的过程中,带着家眷实属不便。这点倒是和他的老祖宗刘邦很像。当年刘邦兵败逃亡时,也是嫌马车太慢,好几次都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扔下去,都是夏侯婴又下去将其捡回来的,也正是因为这点,气得刘邦想杀了...
一日曹操不经意间看到儿子曹植的文章,连连点头,不时嘴角微微一笑。看完后不敢相信这是自己10岁儿子写的,问曹植:“你请人代写的吗?”,曹植胸有成竹的答到“话,说出口就是论;字,下笔就成文章,不信当面考考我就知道了,何必请人代写”。小时候的曹植性格坦诚,放荡不羁,不讲究仪表,车马服饰不张扬,没有官二代气...
这三次战役是公认的"三大战役"。不过以影响力来看,小编认为还有三场战役,其重要性并不亚于三国"三大战役",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三次战役。小编认为"潼关之战"是一场很容易被忽略的重要战役,然而它对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知道"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集团暂时失去了对南方扩张的条件,开...
这个无能主公不是别人,正是吕布。吕布,作为汉末一代诸侯,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但是其政治思维偏弱,不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导致一直被人利用,先是董卓,后是王允,最后又依附袁绍和张扬,偷袭曹操的兖州,窃取刘备的徐州,最终在徐州下邳之战中被曹操围困。这个时候,吕布麾下一位武将出场了,也正是今日小编要讲...
这位令人惋惜的女子就是汉昭帝的上官皇后,她也是霍光的外孙女,或许人们能够在电视剧中看见这个女子的身影。当时汉昭帝即位后,年龄仅仅只有8岁,由自己的姐姐鄂邑长公主抚养着长大。等到汉昭帝21岁的时候,鄂邑长公主开始为他挑选妻子,此时的上官氏也只有6岁。等到上官氏入宫之后,就被封为了婕妤,在此之后不久上官...
曹营救主斩杀曹军忠贞猛将总结赵子龙可能不是三国里最耀眼的,但他是最朴实的。朴实者,可以活得更久,这样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是令人敬佩信任的,因为他是贴近我们的,可以是我们行事的标杆。参考文献:《三国演义》《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