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结束后,举国上下十分渴望和平,可老蒋不希望和平,反而希望能趁着抗日战争的胜利,趁着自己兵强马壮,打算给与我党致命一击,从而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为了能让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成真,老蒋不惜发动内战。
然而,这期间国内外的形势不利于发动全面内战,为了能让自己获得先机,老蒋决定邀请毛主席来重庆商讨中国的未来,本以为毛主席不会来重庆,这样一来他就有足够的借口发动内战。
在这关键时刻,毛主席经过一番思索考量后,决定前往重庆会一会老蒋,在前往重庆前,毛主席做了两手准备,第一手准备是人事安排,如果自己回不来的话,就让刘少奇替代自己,第二手准备是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当年老蒋扣押张学良等人的事情,这篇文章中暗示了自己过去有可能被敌人扣押。
老蒋看到报纸,直接把戴笠找来并进行训斥:“谁也不能杀毛主席!随后,还让叫来治安司令张镇,要求他一一排查所有隐患。”
之后,毛主席在张治中和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陪同下抵达重庆,抵达重庆后不急,很快就和老蒋见面,开始的时候,老蒋依旧和抗战时期一样,将毛主席视为自己的“下属。”
可不久后,便发现毛主席“不好惹。”
可就算不好惹,老蒋依旧没有放弃搞小动作,并希望能为此让自己在谈判中占据先机,外界人对毛主席安全忧心忡忡,可毛主席却坚定表示:“前线打得越好,我的安全就越有保障。”
为了能让在重庆谈判的毛主席更加有底气,中央上下决心奋力一搏,让国军必须遭受失败,而这一战国军的失败,不仅让我军获得上百万发子弹,同时也为之后的平汉战役奠定了物资基础。
在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战中,我军由于日军和国军封锁,这让我人民军队的武器弹药储备接近枯竭,之所以会出现这个问题,主要就是我军的武器来源,主要是从敌人手里缴获,为了改善我军武器不足,八路军也创办了自己的兵工厂生产各类武器,可就算如此,依旧没办法确保弹药满足部队需求。
1945年8月14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日本投降,日军和伪军立即向国军投降了,我军虽然也接受部分日军和伪军投降,可这些武器弹药压根不够用,所以在分配武器弹药的时候,率先分给主力部队,地方部队武器弹药就比较少了,所以在抗日战争结束后,我军的弹药并不充足,本来以为可以依靠接受日军和伪军来解决我军弹药不足,可美国和国民党方面的阻止,这让日军和伪军只愿意向国军投降。
8月16日,山西阎锡山出动部队夺取先后侵占襄垣、潞城和包围多年的长治、长子、壶关、屯留等城,面对敌人的步步紧急,刘帅直接下令,坚决消灭来犯之敌。这次战役的中心点就在上党郡,所以也称之为上党战役。
上党地区,以长治为中心,因其位于太行山之巅,有“与天为党”之说,史称“上党”。
长治是太行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和中央北方局长期在长治境内驻扎,彭老总、朱老总、刘帅、邓老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建立了太行革命根据地。
我党之所以在长治建立革命格局地,主要是长治懂不是太行山脉、南部接连太岳山脉,地理位置十分险要,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阎锡山一直讲山西作为自己地盘,所以他绝对不允许山西的任何地方不被自己控制,所以在抗日战争后期,阎锡山一直在积蓄力量,希望能找到一个适合的机会,彻底拿下山西全境。所以在日本宣布投降后,阎锡山认为:“想趁日寇未完全撤出上党地区之前,借日寇力量,先抢到上党,利用上党地区有充足的兵源和粮食,扩张力量,再进而抢占整个晋东南,永远作山西的‘土皇帝’。所以他才会第一时间,以接受日本投降为名,命令第十九军军长史泽波率领17000人迅速接收长治等地区,占领长治后,史泽波又集结了当兵民团和日伪军等作战部队,总共有35000人。
从老蒋的部署可以看出,他想控制整个晋南地区,为了达到整个目标,他从西南和西北地区调兵,对华北、华中、华南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从而消灭我人民军队。为了粉碎敌人的意图,我晋冀鲁豫解放区迅速集结太行、太岳、晋南军区主力3.1万人及5万民兵参加上党战役,坚决消灭进犯的阎锡山部,夺回上党地区。
上党战役,我军集中了太行、太岳、晋南军区三个军区的兵力和民兵,人数上比进犯的史泽波部人数多,可实际上我军的装备远比不上史泽波部,首先史泽波主要配备美械装备和日械装备,弹药上比我军充足不少,所以史泽波可以凭借长治坚固工事进行固守。
刘帅深知我军火力上不如敌军,直接进攻长治,势必会造成大量伤亡,为了避免我军出现重大伤亡,刘帅应该先拔掉长治附近小城,同时通过对这些小城的攻城战,总结作战经验同时,并缴获敌人的装备充足自己的不足,另外最大限度发挥我军敢于打野战,善于拼刺刀和敌人打白刃战,长治城距离我根据地不远,可以让情报部门发挥重用,最后需要避开阎锡山部善于防守的特长,我军应该进行连续的城市作战,才可以最大限度的消灭阎锡山部。
根据刘邓首长的指令,部队迅速做出反应,迅速攻占长治外围的小城镇,让长治城成为一座孤城,接着我军时刻关注太原和平遥方向的动作,以防国军的援助。
1945年9月10日,上党战役打响,太行纵队在陈锡联率领下攻下屯留,敌暂编38师副师长徐其昌被俘。
屯留的战斗结束后,太岳纵队在陈赓和谢富治的率领下于13日对长子县城发动进攻。长子县城虽然不大,可他的工事坚固,陈赓先是对外围进行清扫后,认为我军不应该强攻,因为强攻的话,有可能造成部队重大伤亡,为了避免部队伤亡最大化,先是对西门发动佯攻,然后让主力挖地道挖到西门城墙下安装炸药包。
就这样,太岳纵队迅速开始行动,计划十分顺利,在第五天的时候,成功在长子西城门炸开一个大缺口,突击部队进行登上城墙,并进入城内,经过一夜的鏖战,我军全歼敌人,成功占领长子县城。
与此同时,陈再到率领冀南纵队在17日的时候,拿下了潞城。
就这样,上党战役的第一阶段战役结束,接下来我军将对长治城发动进攻。
史泽波作为阎锡山的心腹,毕业于保定军校第八期步兵科毕业,毕业后就加入晋绥军,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了忻口抗战、太原保卫战及灵庙战役等,史泽波立下过不少功勋,成为了阎锡山旗下比较能打得一个将领。所以才会在抗战结束后,派他前往长治。
史泽波进入长治后,立即在日军原有的工事上修筑了大量防御工事,刘帅在战后总结史泽波的防御:“他们在各城角设石碉,城角外面设低碉,低碉外面建三个以上之暗碉,配以地雷……强调发扬其火力优势,求得杀伤进攻者于碉外、城外或城内。”
我军虽然在进攻长治前,已经拿到了敌人的城防图,已经对城内的情况全面了解,可就算如此,我军想要拿下长治城并不容易,因为长治城的工事太坚固。
9月20日,太行纵队向西南、太岳纵队向西北、冀南纵队向东南对长治城发动全面进攻,仅留下东北角一个缺口引诱敌人逃出。
可天空不作美,我军进攻的时候,遭遇到连日大雨,城外十分泥泞,部队打了两天都没有什么进展。
史泽波趁着我军进攻不利,迅速向阎锡山发出求救电报,阎锡山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派出第2集团军副司令彭毓斌率陆军第33军、第83军带上大量弹药增援史泽波,打算和史泽波里应外合拿下我军。
阎锡山之所以会让彭毓斌带上大量弹药,主要是史泽波的弹药不足,为了给史泽波支援,阎锡山特意要求彭毓斌带上大量弹药支援史泽波。
彭毓斌出动后也遭到了雨天,这让部队行军速度不仅缓慢,而且疲惫不堪,怨言颇多。刘邓首长在彭毓斌出发后就得到了消息,决定:“长治这块骨头先不啃它,咱们先吃眼前的肥肉!”于是,刘帅决定让陈再到继续围攻长治,陈锡联和李达率领太行纵队、陈赓、谢富治率领太岳纵队打算对彭毓斌部围点打援。
10月2日,我军和彭毓斌部的先头部队在屯留和敌人遭遇,两方随即发动激烈战斗,刘帅指示我军正面部队佯败,引诱敌人前进,接着从两翼迂回包抄,把敌人包围在老爷岭、磨盘脑、关上村一带歼灭来犯之敌。
彭毓斌一看情况不对,立即组织部队做好防御工事,打算死守山头,不跟我军死拼。
开始的时候,刘帅认为敌人只有7000人来支援,可战斗打响后,便发现敌人居然有20000人左右,这样一来敌人和我军人数上持平,并且敌人的火力占优,所以想要歼灭敌人,只有投入更多的兵力,于是让陈再到部迅速赶来。
等陈再到赶到后,我军迅速对彭毓斌发动总攻,敌人再也守不住了,全线溃退,彭毓斌本想撤到沁县,可因之前大雨,导致军队根本没办法徒步渡过漳河,就这样彭毓斌两万多人成为了瓮中之鳖。就这样我军吃到了这块肥肉,彭毓斌部的2万多人,除2000人以外,其余人均被我军全歼,彭毓斌也死在乱军之中。
10月8日,史泽波在得知彭毓斌的援军被歼灭后,立即意识到自己的末日将到,于是史泽波决定率部突围,刘帅得知后,立即让陈赓前去追击史泽波。
经过4天的追击,陈赓的太岳纵队在沁水堵住了史泽波部,史泽波已经完全没有士气,所以他们和我军一交锋立即溃败,史泽波成为战俘。
上党战役总共持续了40多天,这40多天的时间,我军歼灭了阎锡山35000人,俘获师长和副师长十余人,同时还缴获了迫击炮和山炮,重机枪、轻机枪及一百万多万发子弹。徐永昌在日记中记录,此战阎锡山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不得不对自己的部队进行改编,而他也因为这一战的失败,引起了老蒋的不满。
这一战对我军帮助非常大,因为我军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击败了拥有精良装备的老蒋和阎锡山,可以说上党战役的胜利,除了让我军缴获到大量物资外,同时还极大的释放了我军的战斗力,加大了我军和老蒋对抗的决心。
上党战役的胜利,让我军将缴获的武器全部装备到部队,这样一来顺利解决了我军子弹荒,并且武器上也得到了很大的补充,这样一来让我军接下来作战的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
在重庆的毛主席得知上党战役的胜利后,十分高兴的表示:“打得好,打得越大越胜利,我回去的希望就越大!”
老蒋在得知上党战役胜利后,在吃惊的同时,也让他必须重新考虑扣押问题,最终老蒋决定“受勋,礼送”。
重庆谈判总共持续了32天,毛主席和老蒋经过多次谈判后,最终达成一致建议,签订《双十协定》,协定签订后,毛主席被送到机场,就这样毛主席顺利回到了延安。
很多人按照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标准,说他是法家学派弟子,也有人说他是兵家、墨家传人。那么诸葛亮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究竟属于哪一学派呢?诸子百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产物。此后,这些学派大多分流、演变。除了儒释道家思想活跃,其余的思想流派大多消隐。所以,三国时期人物诸葛亮的身上,并没有明确的思想流派...
在刺杀董卓失败后,曹操就开始起事了,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统一了北方,甚至还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当时所拥有的实力甚至是超越了孙刘双方的联盟。那么,曹操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大多数人觉得跟曹操的奸诈有一定的关系,当然了,这兴许是一方面原因,当时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曹操的识人之明了。大家都知道,曹操...
第十名:步练师她是孙权的妃子,来自江苏,在孙权继位之后被封为了夫人,可以说是达到了皇后的地位,在步练师去世之后,被追封为了皇后,埋葬在蒋陵。第九名:祝融夫人她是三国里面唯一真正上过战场的女性,和孟获是一伙的,和孟获一起对抗蜀国的军队,在七擒七纵孟获之后,祝融夫人也归顺了蜀汉,据说他武艺高强,百发百中...
赵云,乃是继关羽、张飞之后,加入刘备集团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赵云算得上是蜀汉集团的元老级别人物。但是,刘备在称帝之后,给赵云的官职,仍然是一个“杂号将军”,赵云的权利,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丝毫的改变。很多人搞不明白,赵云前前后后,跟随刘备出生入死,差不多30个年头,为什么刘备就没有让赵云独当一面。给...
东汉末年,英雄辈出,谋臣如雨,武将如云。说起三国英雄们的武力值,这第一者当属吕布.随后才能够轮得上关羽、张飞等人.当时三个国家的实力都不容小觑,而大将最多者应...今天我们来看看三国时期的大狂人都是谁?Top8:虞翻虞翻是东吴的一员将领,虽然在三国时期他名声并不显赫,但他也是一位文武全才,尤其是他在...
果然司马懿跨渭河修桥,在两岸扎营,诸葛亮面对本想使用声东击西之策烧掉浮桥,却不想还是在司马懿刺探到了军情,溃败而返。第二回合司马懿想要反守为攻,将蜀军彻底围困,结果诸葛亮来了个埋伏战,扳回一局。等到第三回合,“木牛流马”这样在传说中流传了近2000年之久的“黑科技”除此登场了。本来是司马懿见蜀汉境内...
关家被害经过这一切,还得从蜀汉灭亡的前几个月说起。话说蜀汉末年,曹魏权臣司马昭派遣将领钟会、邓艾率领大军南征蜀汉。在古代,巴蜀地区是历代封建王朝都深感头疼的地方。因为交通因素以及统治技术的局限,一旦王朝出现衰败迹象,巴蜀地区往往会成为最先脱离朝廷统治的地区。并且,巴蜀地势的特殊,也让朝廷的讨伐变得收...
老刘没有发迹前只是家乡沛县的一个亭长,大致也就相当于乡科局干部吧?这个时候的老刘,那可真是本色毕露:不仅生性放纵好酒贪花经常戏弄手下的员工,而且还曾经多次出现过工作上的失误!多亏刘邦有几个好朋友帮衬——别人就不说了,县级干部萧何就多次替刘邦打过圆场,每次刘邦出现工作失误时,都是人家萧何替他周旋,这才...
熟悉三国的朋友,应该知道指的就是献帝刘协。事实上他之所以能够落得善终,与他一生充满了大智慧,是很有关系的。按理说他不是嫡子,皇位原本不是他的,再加上母亲也早早地被何皇后给毒死了。得知真相后的灵帝,尽管十分愤怒,但考虑到大将军何进,他也只好就此作罢。尽管何皇后如愿以偿地让自己的儿子刘辩继承了大统,但她...
比如此人的心肠异常的狠,不止一次地抛妻弃子,据正史的记载最少就有四次。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无奈吧,无可厚非,因为在逃亡的过程中,带着家眷实属不便。这点倒是和他的老祖宗刘邦很像。当年刘邦兵败逃亡时,也是嫌马车太慢,好几次都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扔下去,都是夏侯婴又下去将其捡回来的,也正是因为这点,气得刘邦想杀了...
一日曹操不经意间看到儿子曹植的文章,连连点头,不时嘴角微微一笑。看完后不敢相信这是自己10岁儿子写的,问曹植:“你请人代写的吗?”,曹植胸有成竹的答到“话,说出口就是论;字,下笔就成文章,不信当面考考我就知道了,何必请人代写”。小时候的曹植性格坦诚,放荡不羁,不讲究仪表,车马服饰不张扬,没有官二代气...
这三次战役是公认的"三大战役"。不过以影响力来看,小编认为还有三场战役,其重要性并不亚于三国"三大战役",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三次战役。小编认为"潼关之战"是一场很容易被忽略的重要战役,然而它对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知道"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集团暂时失去了对南方扩张的条件,开...
这个无能主公不是别人,正是吕布。吕布,作为汉末一代诸侯,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但是其政治思维偏弱,不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导致一直被人利用,先是董卓,后是王允,最后又依附袁绍和张扬,偷袭曹操的兖州,窃取刘备的徐州,最终在徐州下邳之战中被曹操围困。这个时候,吕布麾下一位武将出场了,也正是今日小编要讲...
这位令人惋惜的女子就是汉昭帝的上官皇后,她也是霍光的外孙女,或许人们能够在电视剧中看见这个女子的身影。当时汉昭帝即位后,年龄仅仅只有8岁,由自己的姐姐鄂邑长公主抚养着长大。等到汉昭帝21岁的时候,鄂邑长公主开始为他挑选妻子,此时的上官氏也只有6岁。等到上官氏入宫之后,就被封为了婕妤,在此之后不久上官...
曹营救主斩杀曹军忠贞猛将总结赵子龙可能不是三国里最耀眼的,但他是最朴实的。朴实者,可以活得更久,这样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是令人敬佩信任的,因为他是贴近我们的,可以是我们行事的标杆。参考文献:《三国演义》《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