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论语史鉴:木讷老实的三位名将

论语史鉴:木讷老实的三位名将

来源:历史知识网

第四篇第24章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欲:贪欲也,从谷从欠,欠指人打哈欠的样子,谷表读音。“欲”字的本义有名、动两用,作动词指“想达到某种目的或得到某种东西”。如《诗经·大雅·民劳》:“王欲玉女,是用大谏。”意为:爱你大王如美玉,因此大声来谏诤。

作名词指想达到某种目的或得到某种东西的要求。如《礼·曲礼》:“欲不可从。”又《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欲又指物欲。如《礼·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老子《道德经》:“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欲也指爱,如《孟子》:“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礼·曲礼》:“问疾不能遗,不问其所欲。”

欲又指期愿之辞。如《论语》:“我欲仁。”《大学》:“欲明明德於天下。”《文子·微明篇》:“心欲小,志欲大。”

欲又指婉顺貌。如《礼·祭义》:“其荐之也,敬以欲。”西周金文虽然不见欲字,但用“谷”为欲望之欲。

讷:言难也。从言,从内。表示有话在肚里,难以说出来。本义:语言迟钝。如《贾子道术》:“论物明辨谓之辩,反辩为讷。”

又如《晋书·王羲之传》:“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三国 魏·刘劭《人物志·体别》:“能威能怀,能辨能讷。”

敏:疾也。从每从攵,每本义指头上带有笄饰的成年女子。每攵结合,表示老年女人可以十分迅速地将头发梳理好,借以表示快捷。

引申指勤勉努力,如《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书·大禹谟》:“黎民敏德。”意为:民众勉力于德行。

敏也指鞭策,如《尚书·说命》:“惟学逊志,务时敏。”成语逊志时敏,意思指谦虚好学,时刻策励自己。

敏读mǔ时,通拇,指大拇指。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作为一名君子,应该郑重其言,敏捷其行。

《论语》中有多次提到孔子关于语言与行为方面的思想,比如司马牛问仁,子曰:“其言也讱”。又如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

有人曾在孔子面前说他的弟子冉雍“仁而不佞”时,孔子反驳道:“焉用佞?御人以囗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谢氏曰:“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

现在很流行让小孩学习口才,殊不知孔子却不喜欢那些能说会道的人,他更喜欢那些“不善言辞”的人。孔子曾说:“刚毅木讷,近仁”。

能说会道的人往往不说真话,喜欢吹牛、说大话,不善言辞者说话谨慎,不虚夸,不懂就不懂,孔子曾说:“君子于其所不知也,盖阙如也!”

讷于言者,内自省也,凡事先求诸己者。行于敏者,谓敢于在行动中检验真理。道易行难,可谓是言也。

我们要谨记“沉默是金,雄辩是银”、“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金科玉律。

讷于言不是不言,该言的时候必须言,孔子曾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

言还得把握好节奏,孔子曾说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在延安时期,伟人为他的两个女儿取名为李敏、李讷,灵感即源于本文。

木讷老实的三位名将

吴汉是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南阳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

吴汉出身寒微,起家亭长,新朝末年,因门下宾客犯法,逃到渔阳郡,以贩马为业,往来于燕蓟之地(今河北北部及北京市一带),交结各地豪杰。

更始元年(23年),刘玄称帝,派使者韩鸿招降河北各州郡。韩鸿召见吴汉,对他非常器重,以刘玄的名义委任他为安乐县(今北京市顺义县附近)县令。

更始元年(23年),率众归顺萧王刘秀,拜偏将军、建策侯。此后,斩杀苗曾、尚书令谢躬,平定铜马、青犊等流民军,忠心支持刘秀称帝。

东汉建立后,拜大司马、广平侯,率军扫灭刘永、董宪、公孙述、卢芳等割据势力,攻打匈奴。

建武二十年(44年),因病去世,谥号忠侯,刘秀吴汉效法大将军霍光的丧礼进行。

史载:吴汉“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然沉勇有智略。”他追随光武帝刘秀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

吴汉“每从征伐,帝未安,常侧足而立。诸将见战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吏士。”

吴汉在战场上不怕失败,百折不挠,但在朝廷上似乎变成另外一个人,“斤斤谨质,形于体貌”。从不夸耀自己的战功,深受光武帝的器重。

李靖,字药师,唐朝名将,李靖仪表魁伟,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由于受家庭的熏陶,从小就有“文武才略”,又颇有进取之心,曾对父亲说:“大丈夫如果遇到圣明的君主和时代,应当建立功业求取富贵,何必做一个读书人。”

李靖的舅父韩擒虎是隋朝名将,每次与他谈论兵事,无不拍手称绝,并抚摩着他说:“可与之讨论孙吴之术的人,只有你啊。”

李靖先任长安县功曹,后历任殿内直长、驾部员外郎。他的官职虽然卑微,但其才干却闻名于隋朝公卿之中,吏部尚书牛弘称赞他有“王佐之才”,隋室重臣杨素也抚着坐床对他说:“你终当坐到这个位置!”

大业末年,李靖任马邑(治今山西朔县东)郡丞,在李渊帐下和突厥作战。这时,反隋暴政的叛乱已风起云涌,河北窦建德,河南翟让李密,江淮杜伏威、辅公祏等领导的三支主力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涤荡着隋朝的统治。

身为隋朝太原留守的李渊暗中招兵买马,伺机而动。李靖察觉了他的这一动机,于是伪装成囚徒,前往江都,准备向隋炀帝告密。

但当到了京城长安时,关中已经大乱,因道路阻塞而未能成行。不久,李渊于太原起兵,并迅速攻占了长安,俘获了李靖

李靖满腹经纶,壮志未酬,在临刑将要被斩时,大声疾呼:“明公兴起义兵,本是为天下除去暴乱,怎么没有完成大事,而以私人恩怨斩杀壮士呢?”

李渊欣赏他的言谈举动,李渊之子李世民赞赏他的才识和胆气,因而获释。不久,被李世民召入幕府,用做三卫。

李靖精通兵法,是战场上的常胜将军,连唐太宗李世民也经常向他讨教兵法。但李靖并非能言善辩之人,史书称李靖“性沉厚,每与时宰参议,恂恂似不能言”。

梁武帝时的名将冯道根">冯道根(今湖北老河口)年少丧父,帮人做工以养母。

冯道根">冯道根十六岁时,他的同乡湖阳戍主(驻军头目)蔡道斑奉朝廷的命令,攻打一些土著,结果,由于指挥不力,蔡道斑反而被土著给围住了。

冯道根">冯道根听说蔡道斑遭逢围困,他一个人单枪匹马进入敌人阵营,提双剑左右奋击,杀死了许多土著。

土著们对此惊恐万状,以为这是天上的神仙下来了,于是陷入慌乱,而被围困的蔡道斑乘机发动反攻,很快打败了土著,得以解围,冯道根">冯道根因此闻名。

雍州刺史萧衍(后来的梁武帝)在襄阳起兵时,他率乡人子弟归附。隶属大将王茂麾下,随其攻郢城,大战朱雀航,克建康。

南梁建立后,又随王茂征讨叛乱的江州刺史陈伯之

冯道根">冯道根为人谨厚木讷,每次征伐事毕,总是口不言功,诸将竞相争功,冯道根">冯道根只是默然不言。他的部曲中有人颇有怨言,冯道根">冯道根劝谕他说:“明主自会鉴别功劳的多少,我们这些人还要做什么。”

梁武帝萧衍对此非常赞赏,他曾经感叹道:“道根所在,令朝廷不复忆有一州。”他还曾经指着冯道根">冯道根对尚书令沈约说:“此人口不言功。”沈约则道:“这是陛下的大树将军(东汉名将冯异的别号)啊。”

梁武帝并没有因冯道根">冯道根沉默寡言而忘记他的功劳,冯道根">冯道根尽管显贵,却仍俭约如初。所住宅第不建墙屋,没有器物、服饰,亦不留侍卫。

进入他的房间内部,非常冷清,就如同平常百姓中的贫贱之人一样。时人都钦佩他的清贫淡泊,萧衍也非常看重他。

冯道根">冯道根少时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待到他显达后,粗通文墨,却自称缺乏文才,常常钦慕西汉名将周勃的质朴厚重。

单字解释: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