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末代太监孙耀庭口述:夜晚伺候嫔妃时,要往鞋里放一个苍耳!为啥

末代太监孙耀庭口述:夜晚伺候嫔妃时,要往鞋里放一个苍耳!为啥

来源:历史知识网

综述

每次当我们翻开历史书学习中国古代历史的时候,总会觉得似乎那个时代距离我们非常遥远,但事实上,如果以辛亥革命作为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结束的标志的话,所谓的古代也才刚刚消失了一百年而已。

而在这之前的两千多年时间当中,专制制度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文化传统。

太监的诞生

在封建社会体制下,帝王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对于我家的一切政治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都有着绝对的决定权,更不要说他自己的后宫了,在古代,男性都是可以三妻四妾的,而帝王在这方面更是没有限制。

所谓后宫佳丽3000,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一个夸张的说法,而为了管理好这个庞大的后宫群体,避免对皇室纯正血统产生影响,必须要想尽办法杜绝隐患,就这样,太监诞生了。

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也就是爱新觉罗溥仪,但是应该很少人知道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太太监是谁。

今天我们就带大家一起,从末代太监孙耀庭的经历当中,去了解一下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以及他们所经历的不幸遭遇。

太监我们都知道,就像很多影视剧当中所描述的那样,其实就是皇宫当中的下人,从事的都是非常低贱的体力劳动。

本来为了避免他们扰乱后宫,可以只用女人,但是总的来说,男性在体力方面相较女性还是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所以还是不能没有男人参与服侍的工作,做一些别人做不了的脏活累活。

当然,太监其实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位分比较高的太监一般来说也就是能力比较强的,所以可以近距离伺候皇上和他的嫔妃等,孙耀庭就是这样的。

孙耀庭进宫的时候,其实整个国家的局势已经非常混乱了,辛亥革命爆发,封建专制制度被推翻,最后袁世凯又试图想要重新恢复帝王统治,军阀到处征战,百姓民不聊生,受尽了战乱的苦楚。

按理说,专制制度都已经没有了,为什么还会需要太监进宫呢?

因为溥仪皇帝退位之后,其实并没有被赶出紫禁城,而是被允许继续留在其中生活,不管是吃穿用度,还是婢女奴才,都一律按照原来的标准为他提供,所以,选拔太监的工作一直都在进行中。

孙耀庭因为家中是在揭不开锅,连活命都已经非常困难,所以不得已才选择了成为太监。但是,要成为一名太监,需要的不仅是净身的勇气,还必须要具备察言观色、自我保护的能力,毕竟自己要服侍的可不是一般人,不管是皇上还是妃嫔,只要一个不高兴,就能让你人头落地。

孙耀庭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每天都生活在担惊受怕当中,幸好他为人老实,又肯吃苦,所以也得到了大太监的肯定,最后去到了婉容皇后的身边,照顾她的日常生活。

脚下的苍耳

虽然对于宫外的人来说,太监这个身份或多或少都会让人看不起,但是放在皇宫当中,孙耀庭其实已经是地位非常高的了,只不过本质上来看,也和末代皇帝溥仪一样,都只是生活在一个自欺欺人的梦里。

即便如此,日子还是要继续下去,孙耀庭婉容皇后的身边,依然需要把每件事情都认真做好,比如,作为贴身伺候的人,孙耀庭必须要亲自给就是皇后守夜,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她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同时也要避免其他人打扰皇后。

但是这样手上一夜之后,是个人都会觉得精疲力尽,可是孙耀庭白天也不能休息,他要随时随地的跟在皇后身边,大事小事的亲自为他操办,如果交给身边的一些小太监,很有可能就会出错,到那个时候他自己也很难担起责任。

但即便是机器人,也有耗电完毕那一天,孙耀庭有一次就因为熬了几个大夜,实在撑不住了,便不小心在晚上皇后的门口睡着了,并且因此收到了大太监的处罚。

他自己也觉得非常懊恼,但是这种事情不管是谁都很难控制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办才能不打瞌睡呢?

孙耀庭认真观察了周围的大太监一段时间,最后终于让他找到了其中的诀窍,原来这些人都会在自己的鞋子里面放上一些苍耳,这种植物本身就带着很多的小刺,踩在脚底就会给人造成很大的痛感,从而让自己保持清醒。

孙耀庭如法炮制,也给自己安排了这样的酷刑,果然非常有用,他也因此成为了婉容皇后最新信任和最依赖的太监。

当然,不管孙耀庭的工作做得有多好,最终还是免不了要跟着溥仪皇帝一起被赶出紫禁城。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确实获得了自己想要的自由,但是这个时候的他就像刚刚被从牢里放出来的囚犯,已经和社会脱节,也没有任何求生的能力,再加上身体上的缺陷,更是无法融入到周围的环境当中,这也是他晚年生活十分凄惨的原因。

结语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的经历是非常令人同情的,即便他深受皇帝和皇后的器重,但是在一个没落的时代,这些东西已经失去了任何意义,重新回到民间的他,受尽侮辱和歧视,生活过得十分艰难,令人唏嘘不已。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