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皇权与士族的博弈:论曹魏与东吴的校事制度

皇权与士族的博弈:论曹魏与东吴的校事制度

来源:历史知识网

校事,即汉末三国时代的情报人员,近似于今日之特务。

这一机构并非两汉旧有,乃是曹操所创,用以监视群臣。东吴孙权对此亦颇有效法。因此校事普遍存在于魏、吴两国。

汉魏时期的监查机构,有御史系统与司隶校尉,因此“校事”实际是独立于旧有系统之外、专属于最高统治者的情报组织。类比而论,大约相当于明代的厂、卫。

魏、吴有校事官,似北魏之候官,明之厂卫。--《癸巳存稿》

本文想就校事系统的产生、发展与灭亡,论述其历史背景与变迁过程。

本文共5500字,阅读需11分钟

校事的产生背景与原因

校事的雏形诞生于建安年间(196-220),最初被称作“抚军都尉”或“抚军校事”。

抚军都尉,秩比二千石,本校事官。--《太平御览》引《魏略》

嘉平中,(何曾)为司隶校尉。抚军校事尹模凭宠作威,奸利盈积,朝野畏惮,莫敢言者。--《晋书何曾传》

校事机构的正式设立,约始于建安十八年(213),即曹操称魏公同年。是年曹操不仅自置三公六卿(区别于汉廷的三公九卿),还在邺县自立宗庙社稷,正式宣告了篡汉自立的计划。

(十八年)秋七月,始建魏社稷宗庙。--《武帝纪》

魏国初建,(高柔)为尚书郎……时置校事卢洪、赵达等,使察群下。--《魏书高柔传》

然而彼时心存汉室的人物为数不少。比如荀彧便在前一年(212)激烈阻挠曹操进爵魏公,因此遭到隐诛。

在此背景下,曹操便需要更加得心应手的机构替自己监视群臣动向,方便其易代计划。

校事诞生之初,似隶属于秘书系统(即中书系统),秘书负责“平尚书奏事”。魏国尚书高柔便曾抱怨过设置校事的弊端。

(高)柔谏曰:“设官分职,各有所司。今置校事,既非居上信下之旨。又达等数以憎爱擅作威福,宜检治之。”--《魏书高柔传》

曹魏的秘书系统在黄初年间(220-226)被改为中书系统,刘放孙资出任该组织的首脑。

黄初初,(曹丕)改秘书为中书,以(刘)放为监,(孙)资为令。--《魏书刘放传》

按记载,孙、刘二人执掌中书时,“号为专任,制断机密,政事无不综”。而校事“上察宫庙,下摄众司”,可知二者性质颇具相似之处。

孙(资)、刘(放)于时号为专任,制断机密,政事无不综。--裴松之

(校事)上察宫庙,下摄众司,官无局业,职无分限,随意任情,唯心所適。--《魏书程昱传-附传》

东吴孙权后来亦效法曹魏设立校事,东吴的校事亦隶属中书系统,全称“中书典校事郎”,亦称“典校事中书郎”,即负责校事工作的中书郎。

注:校事全称,见王素、汪力丁《略谈走马楼“中书典校事吕壹”简意义》。

孙权对校事制度极为推崇,夸奖曹操“御下之术,自古少有”;大肆增益校事权力,严密监视群臣动向。

(曹)操之所行,其惟杀伐小为过差,及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至于御将,自古少有。--《吴书诸葛瑾传》

当时东吴的校事头目吕壹“窃弄权柄,擅作威福”,望风承旨,弹射百僚。大将军陆逊、丞相顾雍、太常潘濬等人均受到弹劾,东吴群臣人心惶惶,乃至“言至流涕”。

时中书典校吕壹,窃弄权柄,擅作威福,(陆)逊与太常潘濬同心忧之,言至流涕。--《吴书陆逊传》

曹魏与东吴大力发展并强化校事机构,存在现实原因,即统治者出身庶族寒门,难以轻易慑服群臣。

注:曹操是庶族地主,家族兼备宦官色彩;孙坚伪托孙武之后,实际祖上以种瓜为业,见《宋书符瑞志》与《幽明录》。陈寿孙坚“孤微发迹”,即隐喻此事。

尤其考虑到彼时的魏、吴群臣当中,有许多人出身于士族大姓;因此魏、吴统治者便更需要借助专属的特务机构,对群臣进行监视,以保障自身地位不坠。

曹魏的校事机构在齐王时代才被废止,与武帝、文帝、明帝相始终;东吴的校事机构在孙亮时代才被废止,亦与孙权相始终。

校事系统任职者的出身问题

由于校事的主要工作是替统治者刺探群臣、监视士族大姓的政治动向,因此这个机构的典型特征,就是任职人员出身卑微。

理由很简单,士族子弟不可能轻易损害同一阶级的利益,因此出任校事之人,只能来自寒门小族。

鉴于校事出身卑微,他们便经常被统治者卸磨杀驴。寒门小族的裙带关系和个人能量有限,即使杀害也没有太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曹操孙权均热衷此道。

他们一般先利用校事打击群臣,之后再杀害校事以撇清自身干系。相关记载甚多,属于常见的帝王之术。

以下具体谈一谈校事的出身问题。

早在曹操在世时,高柔就曾抱怨校事“擅作威福”。曹操对此亦不反对,还将自己任用校事,形容为秦末汉初时“叔孙通任用群盗”,把校事比喻为群盗。

太祖曰:“卿知(赵)达等,恐不如吾也。要能刺举而辨众事,使贤人君子为之,则不能也。昔叔孙通用群盗,良有以也。”--《魏书高柔传》

任用寒门小族为校事,在曹魏是一以贯之的传统。曹操曹丕曹叡均热衷此道,直到齐王时代亦如是。

魏嘉平年间(249-254),程昱之孙、黄门侍郎程晓上书曹芳,称“校事小吏,益不可信”,又称“校事区区,亦复无益”。“小吏”、“区区”等形容词汇,充分佐证了校事在士族子弟眼中的卑贱形象。

校事小吏,益不可信。若此诸贤各思尽忠,校事区区,亦复无益。--《魏书程昱传-附传》

程晓还拿校事与司隶校尉、御史中丞作对比。隐喻校事出身卑微,与高门出身的监察官(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大大不同。

若更高选国士以为校事,则是(御史)中丞、司隶(校尉)重增一官耳。--《魏书程昱传-附传》

另外,程晓还弹劾校事喜欢狐假虎威,“外则讬天威以为声势,内则聚群奸以为腹心”。所谓“讬天威”即仰仗皇帝撑腰,“聚群奸”则指校事出身卑贱,属于士族眼中的奸邪之徒。

(校事)外则讬天威以为声势,内则聚群奸以为腹心。大臣(士大夫阶级)耻与分势,含忍而不言。--《魏书程昱传-附传》

曹魏校事出身卑微,东吴校事亦然。

吕壹弹劾东吴群臣时,被骠骑将军步骘形容为“小人因缘衔命,不务奉公而作威福”。这种说辞与曹魏方面存在惊人的相似。

后中书吕壹典校文书,多所纠举,(步)骘上疏曰:“……小人因缘衔命,不务奉公而作威福,无益视听,更为民害。”--《吴书步骘传》

吕壹倒台后,孙权又提拔举报吕壹的李衡,充任爪牙。

李衡出身“襄阳卒家子”,士兵家庭在魏晋时被称作“士家”(不同于士族),其地位低于平民、高于奴婢(见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可知李衡出身十分寒微。

(李)衡字叔平,本襄阳卒家子也……数月,(吕)壹被诛,而(李)衡大见显擢。--《襄阳记》

实际任用寒门小人充当左右手,是统治者的一贯权术。从性质上看,三国时代的校事,与西汉的酷吏、东汉的宦官、明季的厂公并无本质区别。

另外鉴于校事出身较低、社会关系相对单纯,统治者在事后推卸责任时常常杀害校事,以堰塞群臣之口。

比如曹操任用校事赵达、卢洪等人打击群臣。这些校事尽心尽力,不出意外得罪了众多士族。士族代表高柔出面举报,曹操便顺水推舟地诛杀了赵达等人,以撇清自身干系。

(赵)达等后奸利发,太祖杀之以谢于(高)柔。--《魏书高柔传》

实际赵达被杀的理由是“奸利(事)发”,罪名非常模糊,基本可以视作是曹操的借口,目的在于避免群臣发难,安抚众人情绪。

东吴统治者对待校事的态度,与曹魏十分相似。

校事吕壹孙权的爪牙腹心,因此东吴群臣虽然受尽折辱,却敢怒而不敢言。

(孙)权信任校事吕壹,壹性苛惨,用法深刻。太子(孙)登数谏,权不纳,大臣由是莫敢言。--《吴主传》

随着君臣矛盾日积月累,群臣之中不满情绪日益升高,孙权便通过处死吕壹来安抚群臣。

需要特别注意,吕壹下狱之后,主持审讯的丞相顾雍竟不敢给吕壹加刑;中书令阚泽甚至需要主动替吕壹回护,其目的无外乎是为了维护孙权的颜面。

(吕)壹奸罪发露,收系廷尉。(顾)雍往断狱,壹以囚见,雍和颜色,问其辞状。--《吴书顾雍传》

初,以吕壹奸罪发闻,有司穷治,奏以大辟,或以为宜加焚裂,用彰元恶。(孙)权以访(阚)泽,泽曰:“盛明之世,不宜复有此刑。”--《吴书阚泽传》

不难看出,校事虽然出身卑微,但其本质乃是统治者的工具。因此士族大姓虽然对此极端憎恶,却只敢向校事发难,而不敢牵连到君主。而君主亦懂得卸磨杀驴,以平息群臣愤怒的道理。这可以视作君臣之间的一种默契。

校事机构废除的历史背景与原因

曹魏的校事机构在魏嘉平年间(249-254)遭到废止;东吴的校事机构在吴建兴年间(252-253)遭到废止。

注:三国时蜀汉亦有建兴年号,与吴不同。

如果注意到历史背景,便会发现魏、吴校事制度的废止,均发生在士族掌权之际。

嘉平年间是曹魏国势的中衰阶段。嘉平元年(249)司马懿曹爽,嘉平六年(254)司马师曹芳。这一时期可以视作庶族政权倒台、士族政治崛起的过渡期。

率先提出废黜校事制度者,便是时任黄门侍郎的程晓

程晓程昱之孙,程昱是魏廷首批配祀太祖庙的三人之一(夏侯惇曹仁程昱),尊贵无比,因此程晓作为勋臣子弟,自然很适合充当士族集团的代表。

(青龙元年)夏五月壬申,诏祀故大将军夏侯惇、大司马曹仁、车骑将军程昱于太祖庙庭。--《魏书明帝纪》

(程)晓,嘉平中为黄门侍郎。时校事放横,晓上疏。--《魏书程昱传-附传》

彼时曹芳已经失去权力,形同软禁,朝政尽归司马氏。因此程晓这一提议被顺利通过。

校事制度被废除之后,世家大族终于挣脱了束缚已久的枷锁,随之而来的便是报复性地奢侈腐化浪潮。

自此之后,司马氏为代表的门阀集团不仅私占屯田,还以公谋私,甚至利用高官厚禄来收买魏廷臣僚,大大败坏了当时的风气。

司马师)欲擅强势,以逞奸心,募取屯田,加其复赏。--裴松之注《毌丘俭传》

魏氏给公卿已下租牛客户数各有差,自后小人惮役,多乐为之,贵势之门动有百数。--《晋书外戚传》

孙权在世时,认为曹操设立的校事制度,对陈群为代表的门阀子弟有很强的约束力,令他们“不敢为非”。

又长文(陈群字长文)之徒,昔所以能守善者,以(曹)操笮其头,畏操威严,故竭心尽意,不敢为非耳。--《吴书诸葛瑾传》

孙权确实有先见之明,曹魏的校事制度废止之后,士族愈发猖獗,魏廷朝政日非,西晋糜烂风气之肇始,恐亦与此有关。

接下来再谈一谈东吴废止校事制度的历史背景。

东吴的校事制度废止于吴建兴年间(252-253),即孙权死后(252)不久。

当时主持这一工作的是太傅诸葛恪,他是孙权钦定的首辅大臣,上台的第一把火便是“罢视听,息校官,原逋责,除关税”,这里的“息校官”就是废止校事制度。

(诸葛)恪更拜太傅。于是罢视听,息校官,原逋责,除关税。--《吴书诸葛恪传》

诸葛氏出身徐州琅琊阳都,属于侨姓大族。作为流寓门阀代表的诸葛恪,倡议废止校事制度,一方面是表示“改弦更张”的政治意图,另一方面也是借此示好江东大姓和淮泗集团。

诸葛恪的姊妹嫁给了张昭的儿子张承(籍贯徐州彭城),属于淮泗士人之间的相互通婚。

与此同时,诸葛恪的外甥女(即张承与诸葛氏之女)又嫁给了孙权之子孙和,与宗室亦有联姻。

(张)昭欲为(张承)索诸葛瑾女,承以相与有好,难之,(孙)权闻而劝焉,遂为婿。生女,权为子(孙)和纳之。--《吴书张昭传-附传》

诸葛恪还做过太子孙登的幕僚,与淮泗、江东诸子弟颇有来往,人脉比较广泛。

(孙)权称尊号,立(孙登)为皇太子,以(诸葛)恪为左辅,(张)休右弼,(顾)谭为辅正,(陈)表为翼正都尉,是为四友,而谢景、范慎、刁玄、羊衟等皆为宾客。--《吴书孙登传》

因此废除校事制度之后,诸葛恪在朝廷中便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事崇恩泽,众莫不悦;百姓延颈,思见其状”。这里的“众人”,与后文的“百姓”相对,应该是指江东大姓与淮泗子弟。

事崇恩泽,众莫不悦。恪每出入,百姓延颈,思见其状。--《吴书诸葛恪传》

孙亮孙休时期,校事制度一直未再恢复。不过按《陆凯传》记载,孙皓上台以后(264)重新设立校事官,侧面佐证了孙皓对朝臣监视力度的增强,亦反映出东吴生存环境的恶化。

先帝(指孙权)末年,虽有吕壹、钱钦,寻皆诛夷,以谢百姓。今(指孙皓)复张立校曹,纵吏言事,是不遵先帝十八也。--《吴书陆凯传》

孙皓登基前一年(263),蜀汉灭亡,孙皓登基后一年(265),西晋代魏。因此在内忧外患之际,孙皓求助于先祖旧制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这也能证明校事制度在乱世的适用性。

小结

诚如本文所述,校事这一机构完全受统治者的驱使与控制,其本质是皇权的附庸。从某种意义上看,三国的校事与两汉的宦官、酷吏颇为相似,因此也理所当然被士人视作异类。

出于“方便驱使”与“监视群臣”的考虑,统治者习惯任用出身卑微的寒门小人充当校事,小族子弟没有庞大的宗族势力为依托,只能全身心依附于君主。同时校事的宗族势力微弱,也方便君主卸磨杀驴,安抚群臣。

不过校事的设立初衷既然是为了制约士族大姓,那便说明彼时的统治阶层存在内部矛盾。在此背景下,凭空制造一个新的机构来压制旧的矛盾,其实也会引发一系列新问题。

最典型的问题就是校事“擅作威福”。

虽然校事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威慑士族大姓,令对方“不敢为非”;但鉴于校事主要出身寒门小族,素质有限,因此一朝得势之后,难免做出许多狐假虎威的越轨举动。魏、吴均如是。

举例而论,魏军中流传歌谣,称“不畏曹公,但畏卢洪;卢洪尚可,赵达杀我”。可知卢洪、赵达两位校事滥用权柄,竟比他们的主子更有威风。

曹操)使卢洪、赵达二人主刺举,洪、达多所陷入,故于时军中为之语曰:“不畏曹公,但畏卢洪;卢洪尚可,赵达杀我。”--《太平御览》引《魏略》

至于东吴的校事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热衷揭发检举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因此陆凯把校事比喻为“吏民之仇”,也并非全无道理。

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是)仪。--《吴书是仪传》

夫校事,吏民之仇也。--《吴书陆凯传》

讽刺的是,校事机构虽有诸多弊端,但一旦缺少了校事的约束,魏晋的士族大姓便会故态复萌,做出许多损人利己的恶事。这种动态的权力博弈,与东汉时代的宦官、士大夫之争颇具相似之处。当然,其背后的主导者均为皇帝本人。

魏、吴校事的设立初衷虽是为了强化皇权,但却侧面激化了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这一制度也往往在当政者死后人亡政息,甚至加速该政权的衰亡。这也正是历史的吊诡之处。

我是胖咪,头条号历史原创作者。漫谈历史趣闻,专注三国史。从史海沉钩中的蛛丝马迹、吉光片羽,来剖析展开背后隐藏的深意。

Thanksforreading.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