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曹操曾对大汉怀有忠心,却因何事决定不再忠于大汉?与董卓有关!

曹操曾对大汉怀有忠心,却因何事决定不再忠于大汉?与董卓有关!

来源:历史知识网

东汉末年时期,天下大乱,当时董卓何进邀请之名来到洛阳,随后他废除少帝,拥立汉献帝,从此扰乱朝纲,手握汉室大权。在《三国演义》中,曾提及曹操当时有过匡扶汉室,诛杀董卓的情景。说的是当时曹操为了诛杀董卓,特意劝说王允将祖传的七星宝刀送给了他,在此之后,曹操拿着王允所赠之七星宝刀立于董卓榻前。当时董卓染有微疾,不便起身,且那时董卓还让吕布去牵一匹好马来送给曹操以示感谢。曹操吕布前去牵马,而董卓又面向里卧,于是他决心借着这唯一的机会刺杀董卓。只可惜在曹操提起七星宝刀准备行刺的时候,这把宝刀却被董卓床前的一面镜子照了出来,董卓大吃一惊,连声呵斥,曹操一时间竟没刺杀成功。由于机会转瞬即逝,曹操知道今日已经无法刺杀董卓,于是他故意称这把刀是要来献给董卓的宝物,董卓接过刀后,非常开心,整个人的注意力都在刀上,而曹操就乘此机会逃了出来,并离开了洛阳。

看起来,曹操有过刺杀董卓的行为,足以证明他最初是对大汉忠心耿耿。然而可惜的是,曹操刺杀董卓乃是《三国演义》中杜撰的情节,历史上的曹操并没有刺杀董卓的经历。不过在宦官掌权时,曹操曾潜入到宦官张让的房中,但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曹操是否要刺杀张让,只是记载曹操在潜伏不成而被发现后,当时就跑了。既然如此,那曹操到底有没有对大汉有过忠心呢?

其实,曹操此前是忠于大汉,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曹操表示他最开始的志向就是做一个大汉的征西将军,而这句话应该是可信的。毕竟在曹操成为典军校尉的时候,黄巾起义已经基本被平定下来,虽然汉室垂危,宦官当道,但乱象在表面上是逐渐平息下来了,在这个时候,谁也不会预料到后来会发生群雄割据,天下大乱的场景。而且曹操看似出生良好,但他的父亲曹嵩其实是通过花钱才买来了太尉一职位,而爷爷曹腾虽然位高权重,但他毕竟是宦官之后,并不受人待见,相比之下,袁绍杨彪等人比曹操要厉害得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自然不会想到将来的他会成为大汉丞相,并有机会成为魏王,加九锡,甚至还有登基称帝的可能。因此在这个时候,曹操是忠于汉室。

然而在董卓入洛阳,废少帝而立献帝后,汉室的威望就大不如前了。虽说当时董卓曹操十分看重,但曹操并不愿意与董卓为伍,于是逃出洛阳,并希望各路诸侯能起兵讨伐董卓。当时天下各大割据势力手中都有兵权,也没有明目张胆的你争我夺,按理说,如果这些诸侯在此时起兵平定了董卓之乱,汉室还有救。

然而在此之后,曹操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当时天下各路诸侯云集,出身四世三公的袁绍作为盟军首领,指挥盟军讨伐董卓,然而各路诸侯为了保存实力,竟然拒绝西行。当时年轻气盛的曹操与他的好友鲍信等人不顾危险,率领本部人马追击从洛阳逃走的董卓,因此,还差点丢了性命,若不是曹洪舍身相救,只怕曹操会命丧徐荣率领的西凉军手中。或许就是从这一刻开始,曹操感觉到了汉室已亡,他只能另谋出路,在此之后,他迎汉献帝入许都,随后在官渡之战战胜袁绍,统一北方,并就此成为了倾覆汉室中的一员。

笔者认为,曹操在早年时期还是忠于大汉,然而在讨伐董卓时,曹操亲眼看到了天下诸侯的不作为,或许在这一刻起,曹操的想法就发生改变了。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