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作为第一个可以让中国人以国名为族名的国家,其强盛自然毋庸置疑。西汉王朝,对外东拓朝鲜、南据越南、西逾葱岭、北达阴山,又凿通西域、兵克匈奴,使得中国第一次成为了雄踞东方的亚洲雄狮。这也使得我们华人在那之后,以“汉人”自居,这是一个民族来自血液深处的骄傲。
但正是这样一个声威赫赫的国家,足以流传千古的强大王朝,却也没有熬过两百年之期,公元8年,由刘邦">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西汉王朝骤然灭亡。而其灭亡的直接原因竟是外戚王莽">王莽的篡权夺位。
公元前1年,正值风华年纪的汉哀帝刘欣">刘欣突然驾崩,年仅九岁的汉平帝刘衎">刘衎猛然上位。刘衎">刘衎继位之后,被刘欣">刘欣撤销的王莽">王莽重新回到了大司马之位,一手独揽天下大权。此后为了稳固自己的位置,更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汉平帝,使得自己的势力更加强大,地位更加稳定。
到了公元六年,也许是不再满足于一人之下的高位,也许是感到长大之后的汉平帝已经开始对自己不满,王莽">王莽竟直接出人意料却也是情理之中的毒杀了平帝刘衎">刘衎,改立孺子婴为皇帝。
可是孺子婴成为皇帝时只有两岁,试问一个两岁的皇帝,有什么理由和能力主理朝政,哪怕他是皇帝,因此执掌天下的权利自然而然的继续落在了王莽">王莽的手中,而且比之前要更为集中且巨大,孺子婴实则不过是一个明面上的“假皇帝”,他王莽">王莽才是暗地里的“真皇帝”。
之后,王莽">王莽更是越来越不甘于做暗地里的皇帝,他迫不及待的想要为自己正名,坐上明面上的那张龙椅。于是他以雷厉风行的手段扫除了一大批反对势力,再加上他早期以勤俭和善的面目所聚集起的一大批支持者的簇拥,没多久王莽">王莽终于如愿的登上了他梦寐以求的皇位。
公元8年,太皇太后被迫交出玉玺,王莽">王莽接受年仅4岁的孺子婴禅让。于是,王莽">王莽登上了帝位,改长安为常安,建立了在中国历史上一闪而逝的新朝,诺大的西汉王朝就此破灭。
王莽">王莽篡位和西汉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外戚势力的发展一发不可收拾
前文已经提到,王莽">王莽篡位其实只是西汉灭亡的直接原因,也就是导火索,西汉的灭亡,自然不会是这短短几年时间的发展就能促成的。西汉灭亡的根本原因,也就是王莽">王莽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其实是因为西汉的外戚,势力太过强大,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皇权,而皇室根本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
首先就是王莽">王莽背后的王家,也是王莽">王莽篡位的直接支撑力。王家最出名的除了王莽">王莽,还有一个女人,她就是汉元帝">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王政君。王政君">王政君当了六十余年国母,辅佐了四任皇帝。汉元帝">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刘衎">刘衎,权利和实力愈渐加深,到最后不仅是王政君">王政君本人的位高权重到了凌驾于皇帝之时地步,连带着她的娘家王家,势力也已经不是皇室能够控制的了。所以,有着王家作为靠山的王莽">王莽,根本就不会是王室能够驾驭或者压制的。
2,西汉从建国伊始就,就留下了榜样祸根
其实纵观整个西汉的历史,王家的发展并不是独一份,早在西汉建立之初,就早已经发生过这样的例子。
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吕后,可以说西汉的建立,根本离不开刘邦">刘邦这个背后的女人。而且吕后本身更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大的女人,如果不是因为当时封建礼仪太过严苛,我想她根本不建议废刘氏而自立,取代后世的武则天">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毕竟在刘邦">刘邦死后,她几乎已经把持了整个朝政。当然,即便没有皇帝的名义,吕后也可以理解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帝”,毕竟她的权柄不在历史上任何帝皇之下。
作为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也是秦始皇">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吕后甚至被司马迁">司马迁列入记录帝王政事的本纪,后来班固">班固作汉书时仍然沿用此记载。后世更是将她和唐朝的武则天">武则天并称为,为“吕武”。而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也是由吕后一手开启">启。
在刘邦">刘邦去世后,刘盈">刘盈即位为帝,吕雉">吕雉便开始独掌大权。刘邦">刘邦时期所宠幸的妃子都">子都被吕后所囚禁。尤其是在公元前188年八月戊寅,刘盈">刘盈忧郁病逝之后,吕后的权利更是变得空前强大。他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首先就打击了以刘氏诸侯王为首的政治上的反对派,杀掉赵王刘友">刘友和梁王刘恢">刘恢。又大肆重用其宠臣审食其">审食其。然后布置党羽,大封诸吕及所爱后宫美人之子为王侯。
在吕后当政期间,他的两个已故的哥哥都被封了王,大哥吕侯为悼武王,吕释之为赵昭王,吕家的势力可见一斑,而这也是她封立诸吕为王的开端:
高后元年(前187年),封侄吕台为吕王,吕产">吕产为梁王,吕禄">吕禄为赵王,侄孙吕通">吕通为燕王,追尊父吕文为吕宣王,封女儿鲁元公">鲁元公主">鲁元公">鲁元公主的儿子张偃为鲁王,将吕禄">吕禄的女儿嫁给刘章">刘章,封刘章">刘章为朱虚侯,封吕释之的儿子吕种为沛侯,封外甥吕平扶柳侯。
高后二年(前186年),吕台去世,谥号肃王,封其子吕嘉代吕台为吕王。
高后四年(前184年),又封其妹吕媭">吕媭为临光侯,侄子吕他为俞侯,吕更始为赘其侯,吕忿为吕城侯。吕后先后分封吕氏家族十几人为王为侯。
整个刘氏皇朝的权柄,几乎已经完全被吕氏架空,就连当时的皇帝刘恭">刘恭,因为知道了自己并非吕后亲子而对其不满,都被其废掉了帝位,并暗中杀了。
正因为建国时埋下的榜样祸根开启">启了后来者的贪念,所以此后的整个西汉,外戚专权的例简直多不胜数。这也就成为了外戚篡位成功的根本原因。
3,皇帝大都没有根基,离不开外戚的扶持
那么西汉的外戚势力为什么会形成如此盘根错节的裂变式发展,以至于最后一发不可收拾呢?这背后的一个原因无非就是因为西汉皇位的传承有极大的问题,皇帝在上位前大都没有什么势力,必须要依靠母族或妻族的帮助扶持才能坐稳皇位,这其中甚至包括的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刘邦。
刘邦">刘邦打天下,我们都知道离不开两样东西,一是他那莫名其妙的运气,二是丰沛子弟的极力帮衬。前者没什么好说的,在这里我们来理理第二个,丰沛子弟帮衬。
刘邦">刘邦打天下,在明面上大家都知道的便是周勃">周勃、樊哙">樊哙、夏侯婴">夏侯婴、萧何">萧何这几个沛县的老乡,萧何">萧何没什么好说的,是一个真正有能力有气度有学识的贤臣,而其他几个原本都只是刘邦">刘邦的狐朋狗友,谁都没有想到他们几个会成为一国的开国功臣。
但是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一个十里亭长,依靠几个赶车的、杀狗的就能打下天下?哪怕他们确实有几分实力义气,显然不可能。事实上刘邦">刘邦得到了当时沛县的极大家族的支持,其中最大的助力就是他老婆吕雉">吕雉的家族——吕家。
吕家并不是沛县本地人,而是来沛县必乱的外地豪族,在一州之地都极有名望。当时吕公来到沛县时,当地地方豪绅立刻就对其热情招待,县令更是倾心相交,其家族势力,可见一斑。吕氏财力雄厚,也正是靠着吕家刘邦">刘邦才成功的拉起来自己的队伍,真正加入到了打天下的行列。
所以等到刘邦">刘邦称帝之后,吕家就是居功至伟的功臣,而且哪怕刘邦">刘邦可以处理其他功高震主的人,也无法处理吕家,因为随着汉军的发展,吕家的势力早就已经盘根错节了。而刘邦">刘邦死后,吕家的能量就爆发出来了,否认单凭吕一女子之">子之力,恐怕还不能如此做大。
包括后来的继位皇帝也都是如此,汉文帝">汉文帝刘恒">刘恒之前的皇帝,全部都要依靠吕家才能坐上皇位,汉文帝">汉文帝之后到汉武帝">汉武帝,又是依靠窦氏才能高坐九五,汉昭帝到汉宣帝又是靠着霍家的支持才能登基掌权,之后的汉元帝">汉元帝一直到西汉灭亡之前的全部皇帝,又都是背靠王家。就连鼎鼎大名的汉武帝">汉武帝刘彻">刘彻,也是艺考生母族窦氏才成功登基,也是在建元六年(前135年)五月窦太后去世,汉武帝">汉武帝才得以真正掌握大权。而汉武帝">汉武帝的功勋,也更离不开妻族卫家的帮助。
结语
正因为皇帝的登基和掌权都必须依靠外戚家族的支持,所以才给了外戚势力发展的空间和养分。而西汉的皇帝之所以必须依靠外戚家族的支持,自然便源于立嗣的问题,西汉的每个皇帝,都高祖武帝,到元帝哀帝,上位之前在朝中大都没有什么根基,细心的朋友都可以发现,西汉的皇帝不是幼年上位,就是外地的封王被扶正。
其实西汉的皇帝不是没有想过打压王莽">王莽,汉哀帝刘欣">刘欣在位期间,曾经废了王莽">王莽的大司马之位,可惜他英年早逝,而汉哀帝死后,因为王家的势力太过强大,王莽">王莽很快就回到了大司马的位置上。从中也可以看出西汉外戚势力的一角。
很多人按照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标准,说他是法家学派弟子,也有人说他是兵家、墨家传人。那么诸葛亮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究竟属于哪一学派呢?诸子百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产物。此后,这些学派大多分流、演变。除了儒释道家思想活跃,其余的思想流派大多消隐。所以,三国时期人物诸葛亮的身上,并没有明确的思想流派...
在刺杀董卓失败后,曹操就开始起事了,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统一了北方,甚至还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当时所拥有的实力甚至是超越了孙刘双方的联盟。那么,曹操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大多数人觉得跟曹操的奸诈有一定的关系,当然了,这兴许是一方面原因,当时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曹操的识人之明了。大家都知道,曹操...
第十名:步练师她是孙权的妃子,来自江苏,在孙权继位之后被封为了夫人,可以说是达到了皇后的地位,在步练师去世之后,被追封为了皇后,埋葬在蒋陵。第九名:祝融夫人她是三国里面唯一真正上过战场的女性,和孟获是一伙的,和孟获一起对抗蜀国的军队,在七擒七纵孟获之后,祝融夫人也归顺了蜀汉,据说他武艺高强,百发百中...
赵云,乃是继关羽、张飞之后,加入刘备集团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赵云算得上是蜀汉集团的元老级别人物。但是,刘备在称帝之后,给赵云的官职,仍然是一个“杂号将军”,赵云的权利,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丝毫的改变。很多人搞不明白,赵云前前后后,跟随刘备出生入死,差不多30个年头,为什么刘备就没有让赵云独当一面。给...
东汉末年,英雄辈出,谋臣如雨,武将如云。说起三国英雄们的武力值,这第一者当属吕布.随后才能够轮得上关羽、张飞等人.当时三个国家的实力都不容小觑,而大将最多者应...今天我们来看看三国时期的大狂人都是谁?Top8:虞翻虞翻是东吴的一员将领,虽然在三国时期他名声并不显赫,但他也是一位文武全才,尤其是他在...
果然司马懿跨渭河修桥,在两岸扎营,诸葛亮面对本想使用声东击西之策烧掉浮桥,却不想还是在司马懿刺探到了军情,溃败而返。第二回合司马懿想要反守为攻,将蜀军彻底围困,结果诸葛亮来了个埋伏战,扳回一局。等到第三回合,“木牛流马”这样在传说中流传了近2000年之久的“黑科技”除此登场了。本来是司马懿见蜀汉境内...
关家被害经过这一切,还得从蜀汉灭亡的前几个月说起。话说蜀汉末年,曹魏权臣司马昭派遣将领钟会、邓艾率领大军南征蜀汉。在古代,巴蜀地区是历代封建王朝都深感头疼的地方。因为交通因素以及统治技术的局限,一旦王朝出现衰败迹象,巴蜀地区往往会成为最先脱离朝廷统治的地区。并且,巴蜀地势的特殊,也让朝廷的讨伐变得收...
老刘没有发迹前只是家乡沛县的一个亭长,大致也就相当于乡科局干部吧?这个时候的老刘,那可真是本色毕露:不仅生性放纵好酒贪花经常戏弄手下的员工,而且还曾经多次出现过工作上的失误!多亏刘邦有几个好朋友帮衬——别人就不说了,县级干部萧何就多次替刘邦打过圆场,每次刘邦出现工作失误时,都是人家萧何替他周旋,这才...
熟悉三国的朋友,应该知道指的就是献帝刘协。事实上他之所以能够落得善终,与他一生充满了大智慧,是很有关系的。按理说他不是嫡子,皇位原本不是他的,再加上母亲也早早地被何皇后给毒死了。得知真相后的灵帝,尽管十分愤怒,但考虑到大将军何进,他也只好就此作罢。尽管何皇后如愿以偿地让自己的儿子刘辩继承了大统,但她...
比如此人的心肠异常的狠,不止一次地抛妻弃子,据正史的记载最少就有四次。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无奈吧,无可厚非,因为在逃亡的过程中,带着家眷实属不便。这点倒是和他的老祖宗刘邦很像。当年刘邦兵败逃亡时,也是嫌马车太慢,好几次都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扔下去,都是夏侯婴又下去将其捡回来的,也正是因为这点,气得刘邦想杀了...
一日曹操不经意间看到儿子曹植的文章,连连点头,不时嘴角微微一笑。看完后不敢相信这是自己10岁儿子写的,问曹植:“你请人代写的吗?”,曹植胸有成竹的答到“话,说出口就是论;字,下笔就成文章,不信当面考考我就知道了,何必请人代写”。小时候的曹植性格坦诚,放荡不羁,不讲究仪表,车马服饰不张扬,没有官二代气...
这三次战役是公认的"三大战役"。不过以影响力来看,小编认为还有三场战役,其重要性并不亚于三国"三大战役",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三次战役。小编认为"潼关之战"是一场很容易被忽略的重要战役,然而它对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知道"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集团暂时失去了对南方扩张的条件,开...
这个无能主公不是别人,正是吕布。吕布,作为汉末一代诸侯,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但是其政治思维偏弱,不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导致一直被人利用,先是董卓,后是王允,最后又依附袁绍和张扬,偷袭曹操的兖州,窃取刘备的徐州,最终在徐州下邳之战中被曹操围困。这个时候,吕布麾下一位武将出场了,也正是今日小编要讲...
这位令人惋惜的女子就是汉昭帝的上官皇后,她也是霍光的外孙女,或许人们能够在电视剧中看见这个女子的身影。当时汉昭帝即位后,年龄仅仅只有8岁,由自己的姐姐鄂邑长公主抚养着长大。等到汉昭帝21岁的时候,鄂邑长公主开始为他挑选妻子,此时的上官氏也只有6岁。等到上官氏入宫之后,就被封为了婕妤,在此之后不久上官...
曹营救主斩杀曹军忠贞猛将总结赵子龙可能不是三国里最耀眼的,但他是最朴实的。朴实者,可以活得更久,这样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是令人敬佩信任的,因为他是贴近我们的,可以是我们行事的标杆。参考文献:《三国演义》《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