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周瑜打黄盖,这事可真没有

周瑜打黄盖,这事可真没有

来源:历史知识网

对于古代战争,最为人熟知和津津乐道的应该就是赤壁之战了,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被描写得跌宕起伏,设置了许多经典桥段,引人入胜,精彩异常,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谈资,也诞生了好多成语和歇后语,如人们常说的周瑜">周瑜黄盖">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然而,虽然故事精彩,可周瑜">周瑜黄盖">黄盖的苦肉计并没有上演。黄盖">黄盖诈降一事是真,火烧曹操">曹操战船也是黄盖">黄盖的策略,并且亲手实施的,周瑜">周瑜并没有打黄盖">黄盖

(湖北赤壁景点)

在《三国演义》里,关于周瑜">周瑜黄盖">黄盖的故事,大概是这么描写的。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曹操率军南征,孙权">孙权刘备">刘备联合对抗曹操">曹操。曹军北方士卒不习惯坐船,曹操">曹操就将舰船首尾相连。周瑜">周瑜诸葛亮">诸葛亮不约而同想到火攻之计,但急缺一个可以到曹军中放火的人。恰在此时,曹军中的蔡和">蔡和蔡中">蔡中来到周瑜">周瑜军中,向东吴投降。周瑜">周瑜一眼看出二人诈降的企图,于是决定利用二人向曹操">曹操传递假信息。周瑜">周瑜跟老将黄盖">黄盖商量,使用苦肉计,让黄盖">黄盖诈降曹操">曹操,寻找机会放火。第二天军事会议上,黄盖">黄盖故意对周瑜">周瑜的战略大加批驳,甚至大骂,并鼓动大家投降曹操">曹操周瑜">周瑜大怒,命将黄盖">黄盖推出斩首,众人力劝,才饶了黄盖">黄盖,让人打了黄盖">黄盖五十军棍。这一幕,东吴众臣皆以为真,唯有诸葛亮">诸葛亮看破并假装不知。黄盖">黄盖被打得皮开肉绽,对东吴怀恨在心,请求谋士阚泽">阚泽曹操">曹操传递投降之意。曹操">曹操听了阚泽">阚泽之言,又接到蔡和">蔡和蔡中">蔡中的汇报,便相信黄盖">黄盖是真心投降。后来庞统">庞统献了连环计,诸葛亮">诸葛亮借来了东风,黄盖">黄盖在决战当天率领二十多艘船只,将曹军的船舰点燃。曹操">曹操大败,走华容道逃回了北方。

(赤壁景点内关于咏怀赤壁的诗词)

周瑜">周瑜黄盖">黄盖这个桥段的设置,精彩地表现了诸葛亮">诸葛亮周瑜">周瑜的智慧、黄盖">黄盖的忠勇、阚泽">阚泽的口才、蔡氏兄弟的愚蠢,人物个性突出,读来令人印象深刻。然而,故事虽精彩,但不是史实,与真实的历史出入较大。

第一,提出火攻的是黄盖">黄盖,而不是诸葛亮">诸葛亮周瑜">周瑜。《三国志·周瑜">周瑜传》记载:瑜部将黄盖">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黄盖">黄盖周瑜">周瑜献计,曹操">曹操军船首尾连接在一起,可以用火烧的办法退敌。

(《三国志》)

其二,黄盖">黄盖诈降是真,但没有发生周瑜">周瑜黄盖">黄盖联手上演的“苦情戏”。对于黄盖">黄盖诈降曹操">曹操一事,《三国志·周瑜">周瑜传》只交代了“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这几个字。然后黄盖">黄盖曹操">曹操写了一封信,曹操">曹操半信半疑,竟答应了黄盖">黄盖的投降。有人说,曹操">曹操老奸巨猾,老谋深算,怎么会如此轻易相信黄盖">黄盖呢?

其实,曹操">曹操也想到诈降的问题,当他收到黄盖">黄盖降书后回复:“但恐汝诈耳。盖若信实,当授爵赏,超于前后也。”(《三国志•江表传)可见,曹操">曹操是有怀疑的,是有警惕的。那他为什么还中计了呢?

那就看看当时火烧战船的过程吧。《三国志•周瑜">周瑜传引江表传》:至战日,盖先取轻利舰十舫,载燥荻枯柴积其中,灌以鱼膏,赤幔覆之,建旌旗龙幡於舰上。时东南风急,因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盖举火白诸校,使众兵齐声大叫曰:“降焉!”操军人皆出营立观。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往船如箭,飞埃绝烂,烧尽北船,延及岸边营柴。瑜等率轻锐寻继其后,雷鼓大进,北军大坏,曹公退走。

(三国游戏中火烧曹军画面)

曹军的连环船在港湾入口形成防线,将自己的水寨与孙刘联军有效隔开,火攻的话只能烧到最外围一列。即便少数船舶着火,还是来得及扑救的。而木船虽然怕火,但毕竟当时没有火药汽油,不至于一点就着,仅以薪草和膏油并不能迅速形成冲天大火。

黄盖">黄盖也知道,火攻并不是那么容易成功的。他诈降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火船可以冲破第一层防线,直取曹军大营,所以只要曹操">曹操有一丝相信就足够了。

为了保密,黄盖">黄盖诈降没有事先给将士说明,两军即将接战,前锋黄盖">黄盖忽然大张旗鼓宣布投降,此举必然引起士兵恐慌,极有可能陷入混乱。

曹操">曹操出营观战,他断定:即使黄盖">黄盖诈降,周瑜">周瑜的船队肯定会乱,一时半会儿恢复不过来,而此时只要自己速度够快,可以先解开铁环连锁,放黄盖">黄盖通过防线,然后迅速封闭,形成瓮中捉鳖、关门打狗之势。这样以来,诈降就可逼成真降,不但收获一位大将,也可打击孙刘联军的士气。

(电视剧《新三国》曹操">曹操剧照)

然而,曹操">曹操低估了周瑜">周瑜的军事才能和黄盖">黄盖的英勇,他的这一冒险之举,让东吴火攻之计成功,自己大受损失。

黄盖">黄盖临阵诈降,江东军确实有些惊慌失措,但周瑜">周瑜治军有方,很快制止了慌乱情绪的蔓延。就在周瑜">周瑜重整队形的关键时刻,老将黄盖">黄盖身先士卒,奋力冲锋,以最快速度冲过连环船防线,直取曹操">曹操水军大寨。

诈降船队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后,黄盖">黄盖点火,但他并未通过船后拖带的小船迅速撤离,因为此时船队距曹军水寨还有一公里左右,如果曹军反应迅速,是来得及将火船扑灭,或拖离水寨的。黄盖">黄盖舍生忘死,决死一搏,他继续留在船上,控制航向,奋力划桨,迫近到曹军弓箭射程之内,直至即将接触时才弃船逃生。黄盖">黄盖通过诈降,得以穿过连环船防线,突入江湾内部纵火。

由于黄盖">黄盖的决死冲击,火攻取得了极大成功,让曹军上下猝不及防,失去组织,许多船舰不等命令便拔锭逃跑,全军陷入乱局,曹操">曹操只能眼睁睁看着连环船被周瑜">周瑜主力围攻。当周瑜">周瑜击溃曹军铁环连锁阵线,成功杀入乌林港湾,曹军士气大挫,赤壁之战大局已定。此战,黄盖">黄盖赢得了头功,真是沧海横流方见英雄本色。

(电视剧《新三国》黄盖">黄盖剧照)

赤壁之战,曹操">曹操号称自己大军80万,千年来人们都信以为真。然据史学家考证,当时进抵赤壁的曹军兵力,最多7万人。而孙刘联军大约有5万人左右,双方兵力并不悬殊。因而说赤壁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是不准确的。

赤壁之战,真实的历史中,没有庞统">庞统的连环计,没有周瑜">周瑜黄盖">黄盖的苦肉计,没有蔡氏兄弟的出场,没有诸葛亮">诸葛亮的借东风和草船借箭。

赤壁之战,曹操">曹操失败是事实,但导致失败的因素有很多。瘟疫也是导致曹操">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时曹军中瘟疫流行,士卒因为疾疫死伤大半,军力损失惨重,将士无心恋战,士气难以提振。而且,新编水军以及刚归附的荆州水军一时难以磨合等等,都对曹操">曹操不利。

(赤壁古战场)

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火烧曹操">曹操战船,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让曹操">曹操大军全部灰飞烟灭,让曹操">曹操一蹶不振,事实上,赤壁之战,曹操">曹操虽败,但未伤元气。曹操">曹操水军没有全军覆灭,陆军主力也未遭到严重损失,主要是荆州的降兵死伤逃散很多,而本部死亡人数至多1万人。只是他发现乌林已不可守,于是决定壮士断腕,自己焚毁了剩余的船舶,以免落入敌军之手,然后率军沿华容道小路退往江陵。《三国志·吴主传》记“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

虽说赤壁之战并没有让曹操">曹操大伤元气,但曹操">曹操在此战中失利,失去了荆州地区的战略主动权,三国鼎立的局势得以初步成型。可即便如此,曹操">曹操依然拥有全局战略优势,依然控制着最富庶的襄阳地区以及江夏一部分。

真实的历史中,赤壁之战没有《三国演义》中添油加醋的一些情节,但有时,现实比小说还具有戏剧性,比小说还让人啼笑皆非。《三国志》裴松之">裴松之黄盖">黄盖传记旁的注解中,引用了《吴书》的一段记载:建安中,随周瑜">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赤壁之役,盖为流矢所中,时寒堕水,为吴军人所得,不知其盖也,置厕床中。盖自强以一声呼韩当">韩当,当闻之,曰:“此公覆声也。”向之垂涕,解易其衣,遂以得生。

说的是:赤壁大战黄盖">黄盖放火之后,被曹军的箭射中落水。当时战场乱哄哄的,黄盖">黄盖被吴军所获,士兵并没有认出是黄盖">黄盖,把黄盖">黄盖当成是俘虏,将他拉回去关在厕所里。舍生忘死的黄盖">黄盖,竟被自己人锁在厕所里,估计也是哭笑不得,只好大声呼喊韩当">韩当的名字。幸运的是,没多久韩当">韩当路过这个厕所,听到有人在呼喊自己的名字,辨认出是黄盖">黄盖的声音,连忙叫人将他放出。黄盖">黄盖出来以后眼泪都下来了,韩当">韩当连忙命人给他换上新衣,黄盖">黄盖才得以生还。赤壁大战最大的功臣差点冤死茅坑,真是一言难尽。

单字解释: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