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国演义中,最具有悲剧色彩的两个角色,吕伯奢和陈宫

三国演义中,最具有悲剧色彩的两个角色,吕伯奢和陈宫

来源:历史知识网

“垂老归林下,悠然世外思。岂知灭门祸,既在宴宾时”,这是一位叫“扫花”的词人写的一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曹操吕伯奢一家的故事。吕伯奢这个名字,在整部三国演义中,仅仅出现几次,在群雄乱舞,各路英雄并起的背景下,吕伯奢宛如昙花一现般,一闪而过。

可以说,吕伯奢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小人物,他的出现,仿佛就是为了引出曹操的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然而,三国演义中,类似吕伯奢这样昙花一现,甚至是惨遭灭门的人物,不在少数,可是读者为何对“吕伯奢”这个名字,过目不忘呢?

吕伯奢实在是太可怜了,他的遭遇,可怜得让人们由衷的去惋惜。吕伯奢一番好意,最后却引来了一场横祸,导致这场横祸的,不是别人,而是吕伯奢施与恩惠的人。吕伯奢是无辜,同时是善良的,与之对应的曹操,是忘恩负义的。

可是最后善良的人却死了,惨遭灭门。这其实就是一个农夫与蛇的故事,人们痛恨那些忘恩负义的人,同时同情那些无辜的人,所以人们无法忘记吕伯奢,是因为同情心。

对于吕伯奢的事情,史料上有不同的记载,在三国时期,曹魏大臣,时为秘书监的史学家王沈,在写《魏书》时,道:“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受刃击杀数人”

而在西晋史学家郭颁和东晋史学家孙盛,所著的《魏晋世语》和《杂记》中,都说的是三国演义中的版本。

你相信哪种版本呢?

《三国演义》中,与吕伯奢前后发生的,还有另一件事情,那便是“陈宫捉放曹操”。

曹操因为董卓而弃官,史书上是有记载,而曹操献刀刺杀董卓的事情,并没有确凿的证据。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陈宫并没有在中牟县放过曹操,更没有目睹了曹操吕伯奢一家。而陈宫站在曹操的对立面,投靠吕布,一生与曹操作对的事情,《三国志》中确有其事。

《三国志》中的陈宫,早年素有大志,性格直爽正直,年少时,他曾投靠曹操讨伐董卓曹操陈宫,也很是信赖,曾把东郡留给陈宫把守。可是不知何时,陈宫却站在曹操的对立面,与张邈一起投靠吕布

张邈这人也很有意思,此人出生不凡,为东汉末年时期的陈留太守,在三国前期,张邈在诸侯群雄中有一定的地位。

张邈曹操,是最先站出来讨伐董卓的。盟军中,袁绍为盟主,而袁绍此人傲慢矜持、不可一世,张邈看不过,经常直言责备元稹,于是袁绍怂恿曹操乘早杀了张邈,理由是张邈可能与吕布联合,曹操未听从袁绍的建议。

就在兴平元年,曹操带兵讨伐陶谦之时,陈宫张邈投靠了吕布张邈投靠吕布的原因,史书上还有只言片语的记载,而陈宫为何也反叛曹操?史书上找不到原因。

对此,《三国演义》中,就给陈宫加戏了,杜撰出曹操刺杀董卓失败的,逃到中牟县遇到了陈宫陈宫同情曹操曹操给放了,并开始跟随曹操,目睹了曹操吕伯奢一家后,对曹操反目成仇。

《三国演义》这样一加戏,人物的性格更加突出了,陈宫是个侠客,曹操是个枭雄。

《三国演义》中的陈宫,也是个悲剧人物,陈宫当了吕布的谋士,屡屡献出奇计,可是吕布不听,甚至反其道而行。最后导致吕布白门楼被曹操生擒。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可是三国演义中的吕布,在白门楼是乞怜饶命,而真正被拖累的陈宫,却视死如归。

对比之下,陈宫的侠肝义胆,更加突出。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