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诸葛亮的人生“诗和远方”对比司马懿的人生“生活和苟且”

诸葛亮的人生“诗和远方”对比司马懿的人生“生活和苟且”

来源:历史知识网

喜爱三国的朋友都会喜欢那蜀汉的诸葛亮和曹魏的司马懿两人做对比,实际来说诸葛亮司马懿在战场上交手的机会并不多,只在第五次北伐时期才对上了司马懿,结果诸葛亮还病逝在了第五次北伐之中。

但是又不能不拿司马懿来和诸葛亮做对比,因为在那个时期只有他们俩才算得上棋逢对手,曹操刘备相继去世之后也就是后三国时代,没有了周瑜郭嘉等一时英杰,而贾诩又已年老休养,真正能作为对手的只有诸葛亮司马懿二人,其他人与他们比就仿佛黄金选手对上了最强王者。

之前曾经发文厚诬过诸葛亮(鄙人之前曾经发过历史上的伪君子,揣测了诸葛亮的虚伪),之所以这么揣测诸葛亮,真的是因为他把人生活得太完美了,完美的近似于虚伪。当然更希望诸葛亮能像之前那篇文章里揣测的那样,他能如司马懿一般,做一个“南诸葛,北司马”。

诸葛亮是个完美主义者,他把他的人生活成了“诗和远方”。而和他作对比的就是同时代的司马懿,则是把人生活成了“生活和苟且”。

诸葛亮在出山时就把自己包装的近似于仙人一般,完美的诠释“诗和远方”的理想主义。诸葛亮出山这是后世耳熟能详的典故——三顾茅庐,这里就不多说了,诸葛亮在茅庐之中为刘备规划了占领荆益二州从而实现三分天下的宏伟计划,在三分之后再一点一滴努力像光武帝一样恢复汉室江山,这一系列计划说的刘备是热血沸腾,同时也让后世人读到这段历史时不禁为诸葛亮的魅力所折服,这完全是神仙一般的人物。

再看看司马懿是如何出山呢。《晋书》中说司马懿是被迫屈节侍奉曹操,也就是说司马懿最初是忠于汉室,“帝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坚卧不动。及魏武为丞相,又辟为文学掾,敕行者曰:‘若复盘桓,便收之。’帝惧而就职。”这句话说司马懿最开始不肯屈节侍奉曹操,装作自己中风,曹操夜里派人秘密去行刺试探他是不是真中风,被司马懿看破了,一装到底,最后曹操说你再不出来投靠,我就把你抓起来,这一下司马懿才被迫屈节侍奉曹操

这段话写的倒确实很符合司马懿曹操两大奸雄的性格,一个多疑,一个擅长演技,但是实际上《晋书》完全是在美化司马懿。史书上记载司马懿八个兄弟,也就是世人称道的“司马八达”,他们兄弟多数都在曹操政权里仕官,所以说司马懿屈节被迫侍奉曹操,那绝对是美化司马懿,而且当初举荐曹操出任校尉的正是司马懿之父司马防,司马家族和曹操家族过从甚密,颇有深厚交情,司马懿怎么可能是屈节侍奉曹操

所以魏国时期史学家鱼豢所撰写的《魏略》才更符合史实,鱼豢是魏国当时的著名史学家,他所著又是时事更令人可信。在《魏略》中记载最开始征召司马懿的是曹操的弟弟也是大将军曹洪征召,司马懿瞧不起曹洪,耻于和曹洪打交道,所以装作腿瘸了行动不便,结果曹洪把这事报告给曹操了,曹操求贤若渴,亲自征召的司马懿,而这回司马懿则“投仗而应命”。说明司马懿前一秒还装残疾,一听曹操召唤立刻小跑着就过去了。其实司马懿就是嫌弃曹洪地位和能力很low,不屑听他命令,他要直接对上当时的大boos曹操,直接为核心权力服务,才是司马懿最终目的。

对比一下司马懿出山侍奉曹操可谓是心机算尽,而诸葛亮出山却是笑傲王侯,三顾茅庐而出。就能看出司马懿是一个完全为了“生活和苟且”的人,进入核心权力层,这是司马懿的目标,所以司马懿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是为了实现理想司马懿就必须算尽机关。而诸葛亮三顾茅庐而出山也是为了实现理想,也是为了进入核心权力层,诸葛亮所做却和司马懿截然不同,完全是“诗和远方”的完美主义。

出山之后的司马懿诸葛亮很快凭借超凡的个人能力,在各自的统治集团取得了重要地位。由于诸葛亮所在的蜀国国力资源贫乏,在刘备去世以及一些蜀汉开国大将去世之后,蜀国国力日趋渐微,这时的蜀汉是由诸葛亮刘禅摄政,而北伐则再次体现出诸葛亮明确的政治规划以及追求的完美主义。

诸葛亮在出山时对刘备的三分天下规划是刘备占有荆益二州,但是由于关羽失荆州之后少了荆州这个丰沃的出兵前线,使得蜀汉非常被动,所以诸葛亮明知北伐是无功,但是为了“诗和远方”的完美主义,也为了完成对刘备的承诺,诸葛亮还是决定北伐,也只有北伐以攻代守才能使蜀国得以喘息。

同时诸葛亮的北伐也给了司马懿得以求生的机会,在曹魏时期司马懿已经受到了核心权力层也就是以魏文帝曹丕为首的统治集团猜忌,甚至在曹操临死前还一直叮嘱曹丕注意提防司马懿。这时的司马懿已经被赋予名义上的高官闲置起来,正是诸葛亮不停的北伐,给了曹魏重新司马懿的机会,诸葛亮前四次北伐打的曹魏边境很是难受,虽然曹魏未受到较大损失,但是边境指挥官曹真已经明显吃力,虽然曹真也很有能力,但是他的身体却是每况愈下,所以这时候最能证明毛主席那句“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的话就体现出来了,司马懿相比曹丕曹真诸葛亮来说,就有一个绝对优点,身体倍棒,超长待机的身体,让司马懿笑到了最后。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迫使曹魏政权给了司马懿统兵的机会,而两个宿敌在这时才是第一次战场上针锋相对,司马懿采取了坚壁清野的防守政策,任由诸葛亮如何激怒自己也不出兵,最终百余日之后司马懿的强健体魄耗死了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司马懿真应了那句话,谁能站到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赢家,不管魏蜀,司马懿凭借健康的身体熬死了诸葛亮曹真曹丕曹叡在内的一系列政治对手和敌国对手,最终取得了魏国的军政大权,从而为后世子孙奠定了统一三国的基础。

司马懿一生是心机算尽,为了权利算尽机关,处处为自己利益最大化算计,所以司马懿一生是“生活和苟且”。司马懿的后世子孙晋明帝在后来从大臣王导那听闻司马懿的创业史都忍不住“以面覆床曰:‘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这就是司马懿一生所为,连他的后世子孙都甚为不齿。

诸葛亮一生恰恰和司马懿相反,诸葛亮一生是完美主义的践行者,辅助刘备完成宏图大志建立蜀汉政权,在刘备死后又不遗余力的完成当初对刘备的诺言,通过三分天下光复汉室江山,在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诸葛亮还毅然坚持以攻代守为蜀汉争取一丝机会。

诸葛亮的一生都在践行着当初自己出山时为刘备所规划的三分天下计,可惜的是关羽失荆州让蜀汉后期发展陷入艰难,但是面对难度的提升,诸葛亮并没有放弃当初的规划,他依然在努力践行着自己的完美计划,哪怕有万分之一能让蜀汉振兴的机会他都没有放弃。

在文学方面,诸葛亮存世的两篇《出师表》以及写给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都被后世奉为经典,而司马懿虽然也是才华横溢,但是他这一生根本没有心情和机会去像诸葛亮写出这样的经典文章。

可惜他不如司马懿厚黑,历史上像司马懿这样“生活和苟且”的厚黑政治家很多,但是像诸葛亮这样“诗和远方”的政治家却是很少,堪称清流,所以历史上永远都是厚黑者能最终取得胜利。

诸葛亮一生活的就像“诗和远方”一样完美到真的让人猜测他是虚伪,也许诸葛亮寿命再长点真的会像司马懿那样,但是不论如何诸葛亮至死都是完美的结局,一切都是后世猜测,其实真的很希望诸葛亮最后能像司马懿一样厚黑,也许三国的结局就又不一样了。

虽然司马懿家族最终取得了三国的胜利果实,套用金庸先生在《白马啸西风》结尾的那句话来说:但那又怎样?我偏偏不喜欢。司马懿虽赢得了历史,但是却永远赢不走我的心,赢不得诸葛亮被后世人们的尊重。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