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白登之围刘邦被围七天七夜,五个原因决定匈奴偷放刘邦一条生路

白登之围刘邦被围七天七夜,五个原因决定匈奴偷放刘邦一条生路

来源:历史知识网

刘邦在追击匈奴的过程中陷入白登之围,历史上认为是陈平用重金贿赂冒顿单于的爱妃阏氏,才解了白登之围,从当时的背景以及冒顿单于的人品分析也绝无这种可能性。

背景

汉朝建立初期,刘邦御驾亲征到处灭火,消灭叛军。

公元201年,韩王信投降匈奴,与之联合南下,攻下太原。刘邦得知,亲帅32万大军前去平叛,在开始连战连捷,刘邦有些得意忘形了。在追击匈奴的过程中,突击冒进,自己率领两万轻骑兵追击到平城,匈奴40万大军从四面八方包围而来,将2万汉军围困在了白登山上。

当时形势十分凶险,正是寒冬腊月,汉军缺吃少穿,并且实力悬殊,突围无望。但在七天七夜之后,奇迹出现了:冒顿单于下令打开包围圈的一角,让刘邦率军缓缓撤出。

白登之围就这么戏剧性的结束了。

综合当时环境和政治形式,有以下五大原因决定了冒顿单于做出这种决定。

一、短期无法破局

首先双方兵力分析,匈奴军队基本都是骑兵,机动性强是他们的特点;汉军率领的突击部队也是轻骑兵,但汉军更善于防守;

其次地利,刘邦率军驻扎在白登山上,这个山有个特点,顶上是平台,便于驻军;

然后匈奴的骑兵要攻山,就要放弃自己的优势,步行进攻;

进攻了七天七夜也没有成功,损失极大,既然七天都没能成功,想要短期内拿下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二、粮草不济

匈奴军队南下基本是来抢劫的,他们的部队本身带着粮草有限,都是走到哪儿抢到哪儿。他们作为游牧民族,基本没有自己的补给部队,40万大军每天的吃喝都是问题,白登之围决定了他们只能围着攻打,无法进行粮草补给,普通士兵只带七天口粮,这个时候基本口粮也耗尽了。

三、盟友未至,怀疑背叛

当时匈奴大单于冒顿本来和王黄、赵利约定好一起进攻的,可是这两人的部队迟迟不来,冒顿怀疑这俩人已经投降汉军了。

冒顿单于

其实他误会了,这俩人率领的部队被汉朝的军队给拖住了。

四、汉军援军将至

刘邦虽然冒进,但距离30万步兵并没有那么远,七八天的功夫距离已经很近了。皇帝被围,汉军必然风雨兼程的前去救援,要不是步兵实在跟骑兵没法比,否则估计早就赶到了。

随着包围圈外的樊哙率领的大军渐渐逼近,匈奴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不能够尽快解决战斗,将陷入十分不利的局面。

当时匈奴一共只有两百万人口,此次调集精兵40万,几乎所有青壮年都在这里了,如果失败了,那匈奴就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五、城下之盟

从白登之围之后的汉朝的一系列操作来看,应该是刘邦向匈奴人做出了很大的让步,比如承诺嫁汉朝公主给冒顿单于,并且每年献上大批的金银珠宝和粮食等。

既然无法拿下刘邦,损失有这么惨重,匈奴人接受这样的条件应该也是当时最好的选择了。

至于,史书上说陈平利用重金收买阏氏,劝说冒顿撤军的说法,基本没什么可信力,冒顿单于杀父夺权眉头都不皱,后来东胡索要阏氏,眼睛都不眨就送出去了。

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因为阏氏的几句话就放了刘邦呢。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