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白帝城托孤,刘备对诸葛亮说“君可自取”,这里面究竟有何深意?

白帝城托孤,刘备对诸葛亮说“君可自取”,这里面究竟有何深意?

来源:历史知识网

众所周知,刘备">刘备称帝后不久倾国之兵伐吴,结果陆逊">陆逊来了个火烧连营七百里,差点把刘备">刘备家底子都">子都烧掉了。夷陵之战后,刘备">刘备病倒,后病死于白帝城。从退守到永安,到病死这段时间,“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千古流芳。

千百年来,“白帝城托孤”被视为君臣关系的典范,而诸葛亮">诸葛亮后来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行为,几乎把刘备">刘备托孤推向神话的境地。但是,随着人们看待问题愈发理性,人们对刘备">刘备托孤的动机产生怀疑,集中体现在“君可自取”四个字上。

有人认为,刘备">刘备深知在动乱的三国中,以刘禅">刘禅的智慧是无法保证蜀汉国祚延续的,于是真心让贤,而诸葛亮">诸葛亮矢志不渝地北伐,“没有自取”,结果就传为了一段佳话;也有人认为刘备">刘备这是在试探诸葛亮">诸葛亮,刀斧手早已埋伏在一旁,诸葛亮">诸葛亮稍有犹豫,人头落地。

笔者倾向“试探诸葛亮">诸葛亮之说”的说法,刘备">刘备这番话是说给所有在场的蜀汉大臣们听的。刘备">刘备托孤是公开进行的,几乎所有蜀汉重臣都在一旁。刘备">刘备奋斗一辈子,好不容易拥有了一块地盘,他甘心让给诸葛亮">诸葛亮

这不是高风亮节,而是君主的通病,家天下的观念根深蒂固,哪怕儿子再不堪。刘备">刘备也很清楚,三国中蜀汉最弱下,而诸葛亮">诸葛亮又是搞内政的一把好手,蜀汉要继续下去,诸葛亮">诸葛亮必须拥有绝对的权力,这样他才可能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刘备">刘备这一策略是非常成功,诸葛亮">诸葛亮尽心尽力辅助刘禅">刘禅,直至最后累死在五丈原。从父子情角度来看,当笔者看到刘备">刘备白帝城托孤这段故事时,除了感动还是感动,那时刘备">刘备作为父亲为儿子刘禅">刘禅做了最后的安排。如今能真正弄懂“君可自取”四个字时,或许已经是不惑之年了。

刘备">刘备看到了刘禅">刘禅的作为储君的艰难,于是趁着自己还有最后一口气时,一定要对最有可能威胁皇位的诸葛亮">诸葛亮敲打一番。反观诸葛亮">诸葛亮的反应,“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仔细分析这句话,诸葛亮">诸葛亮刘备">刘备“君可自取”没有直接回答,反而直接表忠心,感谢刘备">刘备对自己的信任。

刘备">刘备半生漂泊,见到英雄豪杰无数,他的识人能力早已练得炉火纯青。诸葛亮">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为人处世的态度,他是很清楚的。所以,刘备">刘备把一切放在台面上来说,一方面是仰仗诸葛亮">诸葛亮的才能,一方面还是信任丞相的为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刘备">刘备选择把最高权力和信任都给了诸葛亮">诸葛亮

陈寿">陈寿刘备">刘备也称赞有加,“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於诸葛亮">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参考资料:《三国志·诸葛亮">诸葛亮传》、《三国志·先主传》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