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
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
都是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存在,人们为他们的美好爱情,而喜悦,为他们凄美的爱情而悲伤,但与之和那些美好的爱情相比,反而是凄美的爱情,才会被人们深深的刻在心里。
白居易曾道:“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可见爱而不得的悲痛,而如今,我就拿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下产生的爱情悲剧来举例子,汉代的
《孔雀东南飞》
,相信大家都知道,它的爱情故事,就算是在我们当代人看来,也是非常让人悲叹和震惊的;所以,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看看这个凄美爱情发生的始末,
和汉代婚姻制度对其产生的影响
。
一、《孔雀东南飞》的爱情始末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它与北朝的《木兰诗》被称作为“
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的一桩婚姻悲剧。而题目中的孔雀,就是来代指焦仲卿、刘兰芝这对主人公。《孔雀东南飞》这首诗是根据汉代末年发生在安徽省潜山县一带的真实故事创作而成,诗中说道:“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没水而死。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
这首诗大体上的意思是,夫妻二人在受到封建礼教,
母亲逼迫,兄长逼迫的情况下
,被迫分离,最后只能通过自杀,来见证两人对彼此爱情的忠贞的故事。其实表面上看是由于焦母和兄长逼迫所造成的结果,实际上是由封建婚姻法律制度的罪恶本质所造成的这个悲剧的发生,
同时它也间接控诉了当时社会女子地位的低下
,封建思想对女性们的禁锢,封建礼教对女性们的残酷无情。
二、汉代婚姻制度对其产生的影响
1.“男尊女卑”的婚姻现状
从母系社会以后,女子的地位逐渐下降,
直至演变成男尊女卑的社会现状
,这也就间接的导致了女子在婚姻中和男子的不平等地位;而这种现状,等到了汉代就更为严重,对女子的态度也就更加的苛刻。在汉武帝时期,统治者采纳董仲舒的意见,实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政策,这使得汉代对女子的约束更加的具体化。
在汉代出现了中国第一本关于妇女的专史即
《列女传》
。该书从制度和规范上进一步确定了女性在婚姻家庭中卑微的地位。慢慢的,出现了越来越多对女子德行规范的书,就拿其中的
《礼记·内则》
来讲,书中写到,女子的教育要从10岁开始,并且规定女子在十岁以后就不能出门了,
必须要待在深闺中努力学习
,而所学的内容包含:“执麻,治丝蚕,织纴组训,学女事,以共衣服;观于祭祀,拿酒浆,笾豆菹醢,礼相助奠。”
可见汉代女子人权地位之低
。
而《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在结婚前也受到如此教育,并且由于其母对其的严苛,她学的要更加具体、琐碎。她“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
。”而即使如此聪慧,贤良的女子,却只因婆婆的一句话,遭到嫌弃而被休弃。可见汉代对女子在婚姻中的地位的不公待遇;而其丈夫,就算在面对什么错误也没犯的妻子,也因受到传统儒学思想的影响,
把孝排在第一位,
就只能遵从母命,委屈自己的妻子,将她休弃,遣送回家,他并没有考虑到其产生的后果对一个女子是多么大的伤害,
可见在汉代那个封建社会
,女子在婚姻中话语权之低微,和所受待遇之不公。
2.“三从四德”对人性的束缚
《孔雀东南飞》中两人婚后悲剧的发生,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
汉代婚姻制度的影响
;在汉代,女方在整个婚姻家庭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在婚前,女方要学习社会礼仪的规范,并且要熟读
《女戒》
,尤其是其中的“
三从四德
”。说起它,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在我们当代拍摄的古装电视剧中,被多次的提到。
它的意思即三从:“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正是因为汉代的女性从小就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才致使她们在今后的婚姻生活中,即使受到委屈,殴打,不公,也不会主动的违抗自己的夫家。就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在被婆婆逼迫被休弃时,仍然“上堂拜阿母”,由此可见,女性在婚姻家庭中长期受到的漠视。
而在汉代的男方,在婚前,受到的教育都是男尊女卑的观念,在他们的观念中,
妻子在婚姻中应该对他们绝对的顺从
,并且当妻子做错事情时,自己可以随意的休弃,在自己有喜爱的女子时,可以不用考虑妻子的感受,
随意的纳妾
,而这就是汉代男方对待婚姻的态度。并且在婚姻中,如果男方死去,
则妻子必须守丧三年
,而如果女方死去,男子则不用避讳,就可以在女方死后的
几天内就可以娶妻
虽然在汉代女子在婚姻中现有的地位很低,
但是也是可以改嫁的
,而之所以在汉代那个时期,不限制女子改嫁,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不浪费资源这一目的,毕竟汉代并不像我们当代那么富裕。而女子的改嫁主要分为两种情况:第一,丈夫去世后,女子为丈夫守丧三年便可改嫁;第二,女子被休离后,此时便没有时间限制,可以随意改嫁。正如
《孔雀东南飞》
中刘兰芝在被休离后,“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
”,其时间之短,可见当时再嫁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但联想汉代婚姻制度中那对女子少的可怜的保障条款,也是充满了目的性,那些条款也是间接的去维护男子的利益,
可见汉代女子在婚姻中所受到的不公待遇。
三、汉代婚姻制度的意义和影响
1.“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益处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
比较繁盛的时代
,也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发展的奠基时代;汉代的婚姻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和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的不断融合,是其在承袭前代的婚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的更加完善,并且对其中结婚、
离婚双方所受到的利益牵扯
,有了更加细致的划分,诸如其中的“
七出三不去
”“
六礼
”,使得男女在婚姻中有了可以遵从的规则,同时也维护了夫妻双方家庭的利益。
并且汉代婚姻制度的不断完善
,对当时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发展,政权的巩固都启到了一定的作用,而制度中的对改嫁,改娶的规定,使得让更多的家庭的结合变成了可能,从而促进了人口的增加,劳动力的充足,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
这也间接的促进了整个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
。其次汉代的婚姻中“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更是赋予了家族之中的家长绝对权力,从而给家族之间为了利益的联合而联姻提供了机会,这不仅可以用来巩固皇室的政权,还可以稳定朝臣之间、商场和官场之间的关系,为社会的稳定,
国家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
2.“从一而终”思想的恶果
而
汉代的婚姻制度
,带来的影响,也产生了一定负面的作用,就拿其中的关于女子的贞洁来说,在汉代,皇帝为了奖励那些在夫君死后,一直不改嫁人的女子,赐给她们思想上的贞妇的奖赏,这也是后世女子“
贞洁牌坊
”的前身。这时的后世很多女子,在遇到丈夫死亡时,都因受到世俗这种观念的影响,而孤独终老一生。并且在汉代的婚姻制度中,儒家思想占主流地位,
使得婚姻制度中
,大多是以“
从一而终
”的思想,这间接的约束了妇女婚姻自由选择的权利,也束缚了人性,并给后世女子带来了惨痛的代价。
四、结语:
在《孔雀东南飞》中,最后以刘兰芝“
举身赴清池
”和焦仲卿“
自挂东南枝
”的结局收场,这一悲剧的发生,何不映射是汉代婚姻的一面镜子,通过对这一悲剧的描述,反映了
汉代婚姻制度
对当时夫妻产生的
深恶痛疾的影响
。而生活在当代这个平等自由社会的我们,要更加的珍惜当代的生活,而位于当代社会的女性们,也要更加的珍惜自己现在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婚姻的权利,我们不必在受到古代的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我想,如果刘兰芝和焦仲卿生活在我们当代社会,一定会“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参考文献:
1.张冰洋《孔雀东南飞》看汉代婚姻制度
2.刘倩倩汉代婚姻礼法与婚姻实态研究
3.《女戒》
4.《木兰诗》
5.《列女传》
很多人按照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标准,说他是法家学派弟子,也有人说他是兵家、墨家传人。那么诸葛亮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究竟属于哪一学派呢?诸子百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产物。此后,这些学派大多分流、演变。除了儒释道家思想活跃,其余的思想流派大多消隐。所以,三国时期人物诸葛亮的身上,并没有明确的思想流派...
在刺杀董卓失败后,曹操就开始起事了,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统一了北方,甚至还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当时所拥有的实力甚至是超越了孙刘双方的联盟。那么,曹操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大多数人觉得跟曹操的奸诈有一定的关系,当然了,这兴许是一方面原因,当时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曹操的识人之明了。大家都知道,曹操...
第十名:步练师她是孙权的妃子,来自江苏,在孙权继位之后被封为了夫人,可以说是达到了皇后的地位,在步练师去世之后,被追封为了皇后,埋葬在蒋陵。第九名:祝融夫人她是三国里面唯一真正上过战场的女性,和孟获是一伙的,和孟获一起对抗蜀国的军队,在七擒七纵孟获之后,祝融夫人也归顺了蜀汉,据说他武艺高强,百发百中...
赵云,乃是继关羽、张飞之后,加入刘备集团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赵云算得上是蜀汉集团的元老级别人物。但是,刘备在称帝之后,给赵云的官职,仍然是一个“杂号将军”,赵云的权利,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丝毫的改变。很多人搞不明白,赵云前前后后,跟随刘备出生入死,差不多30个年头,为什么刘备就没有让赵云独当一面。给...
东汉末年,英雄辈出,谋臣如雨,武将如云。说起三国英雄们的武力值,这第一者当属吕布.随后才能够轮得上关羽、张飞等人.当时三个国家的实力都不容小觑,而大将最多者应...今天我们来看看三国时期的大狂人都是谁?Top8:虞翻虞翻是东吴的一员将领,虽然在三国时期他名声并不显赫,但他也是一位文武全才,尤其是他在...
果然司马懿跨渭河修桥,在两岸扎营,诸葛亮面对本想使用声东击西之策烧掉浮桥,却不想还是在司马懿刺探到了军情,溃败而返。第二回合司马懿想要反守为攻,将蜀军彻底围困,结果诸葛亮来了个埋伏战,扳回一局。等到第三回合,“木牛流马”这样在传说中流传了近2000年之久的“黑科技”除此登场了。本来是司马懿见蜀汉境内...
关家被害经过这一切,还得从蜀汉灭亡的前几个月说起。话说蜀汉末年,曹魏权臣司马昭派遣将领钟会、邓艾率领大军南征蜀汉。在古代,巴蜀地区是历代封建王朝都深感头疼的地方。因为交通因素以及统治技术的局限,一旦王朝出现衰败迹象,巴蜀地区往往会成为最先脱离朝廷统治的地区。并且,巴蜀地势的特殊,也让朝廷的讨伐变得收...
老刘没有发迹前只是家乡沛县的一个亭长,大致也就相当于乡科局干部吧?这个时候的老刘,那可真是本色毕露:不仅生性放纵好酒贪花经常戏弄手下的员工,而且还曾经多次出现过工作上的失误!多亏刘邦有几个好朋友帮衬——别人就不说了,县级干部萧何就多次替刘邦打过圆场,每次刘邦出现工作失误时,都是人家萧何替他周旋,这才...
熟悉三国的朋友,应该知道指的就是献帝刘协。事实上他之所以能够落得善终,与他一生充满了大智慧,是很有关系的。按理说他不是嫡子,皇位原本不是他的,再加上母亲也早早地被何皇后给毒死了。得知真相后的灵帝,尽管十分愤怒,但考虑到大将军何进,他也只好就此作罢。尽管何皇后如愿以偿地让自己的儿子刘辩继承了大统,但她...
比如此人的心肠异常的狠,不止一次地抛妻弃子,据正史的记载最少就有四次。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无奈吧,无可厚非,因为在逃亡的过程中,带着家眷实属不便。这点倒是和他的老祖宗刘邦很像。当年刘邦兵败逃亡时,也是嫌马车太慢,好几次都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扔下去,都是夏侯婴又下去将其捡回来的,也正是因为这点,气得刘邦想杀了...
一日曹操不经意间看到儿子曹植的文章,连连点头,不时嘴角微微一笑。看完后不敢相信这是自己10岁儿子写的,问曹植:“你请人代写的吗?”,曹植胸有成竹的答到“话,说出口就是论;字,下笔就成文章,不信当面考考我就知道了,何必请人代写”。小时候的曹植性格坦诚,放荡不羁,不讲究仪表,车马服饰不张扬,没有官二代气...
这三次战役是公认的"三大战役"。不过以影响力来看,小编认为还有三场战役,其重要性并不亚于三国"三大战役",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三次战役。小编认为"潼关之战"是一场很容易被忽略的重要战役,然而它对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知道"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集团暂时失去了对南方扩张的条件,开...
这个无能主公不是别人,正是吕布。吕布,作为汉末一代诸侯,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但是其政治思维偏弱,不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导致一直被人利用,先是董卓,后是王允,最后又依附袁绍和张扬,偷袭曹操的兖州,窃取刘备的徐州,最终在徐州下邳之战中被曹操围困。这个时候,吕布麾下一位武将出场了,也正是今日小编要讲...
这位令人惋惜的女子就是汉昭帝的上官皇后,她也是霍光的外孙女,或许人们能够在电视剧中看见这个女子的身影。当时汉昭帝即位后,年龄仅仅只有8岁,由自己的姐姐鄂邑长公主抚养着长大。等到汉昭帝21岁的时候,鄂邑长公主开始为他挑选妻子,此时的上官氏也只有6岁。等到上官氏入宫之后,就被封为了婕妤,在此之后不久上官...
曹营救主斩杀曹军忠贞猛将总结赵子龙可能不是三国里最耀眼的,但他是最朴实的。朴实者,可以活得更久,这样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是令人敬佩信任的,因为他是贴近我们的,可以是我们行事的标杆。参考文献:《三国演义》《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