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淮南三叛时,司马氏忙于平叛,蜀汉和东吴都在干什么?

淮南三叛时,司马氏忙于平叛,蜀汉和东吴都在干什么?

来源:历史知识网

淮南三叛,事情发生于曹魏后期,由于司马懿">司马懿父子篡夺大权,使得重镇寿春的将领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这三次分别为王凌">王凌之叛(251年四月)、毌丘俭">毌丘俭文钦">文钦之叛(255年正月)及诸葛诞">诸葛诞之叛(257年五月—258年二月)。三次叛乱皆为司马氏所平定。

诚然,司马懿">司马懿父子消灭了忠于曹魏的力量。不过,长期的内耗,显然给蜀汉和东吴带来了可趁之机。那么,问题来了,淮南三叛时,司马氏忙于平叛,蜀汉和东吴都在干什么?

一、淮南一叛时

公元249年,司马懿">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诛杀了曹爽">曹爽及其党羽。在此之后从,奥威太尉王凌">王凌与外甥、兖州刺史令狐愚掌重兵于淮南,谋立楚王曹彪">曹彪为帝。嘉平三年(251年),令狐愚去世后,王凌">王凌以讨孙吴为名表求发兵,又遣杨弘说兖州刺史黄华共同举事。杨弘、黄华告发,司马懿">司马懿率军征讨。王凌">王凌发现事情败露,降于丘头(今河南沈丘东南),饮药自杀。

在淮南一叛前,也即延熙十三年(250年),蜀汉姜维">姜维率军攻打西平,俘虏魏将军郭循">郭循。不过,在淮南一叛爆发的同年,姜维">姜维却没能率军北伐,这是因为当时的蜀汉兵权被费祎">费祎所掌握。相对于姜维">姜维费祎">费祎张休">张休养生息,所以不允许姜维">姜维频繁进攻曹魏。

至于东吴,孙权">孙权当时的身体状况已经比较差了,并且在公元252年病逝,加上王凌">王凌迅速放弃抵抗,所以东吴也没有趁机发兵进攻曹魏。

二、淮南二叛时

正元二年(255年),魏国扬州刺史文钦">文钦、镇东将军毌丘俭">毌丘俭起兵寿春(今安徽寿县),矫称受太后诏书讨司马师">司马师,率军渡淮,进至项县(今河南沈丘)。司马师">司马师率军10万征讨,大破淮南军。毌丘俭">毌丘俭被杀,文钦">文钦逃入孙吴。

延熙十八年(255年)夏,趁着淮南二叛,尤其是司马师">司马师病逝的机会,姜维">姜维率领夏侯霸">夏侯霸张翼">张翼等人出狄道,于洮西大破魏国雍州刺史王经">王经王经">王经死伤数万,退保狄道城。姜维">姜维进兵,围攻狄道城。魏国派征西将军陈泰">陈泰前来解围。姜维">姜维设伏不成,退军驻扎钟题。

延熙十九年(256年)春,因为洮西之战的胜利,姜维">姜维被迁升为大将军。姜维">姜维整顿兵马,与镇西将军胡济">胡济两路出兵,约定在上邽会合,但胡济">胡济却没有来,导致姜维">姜维在段谷被魏将邓艾">邓艾击败,姜维">姜维死伤甚多,百姓因此埋怨姜维">姜维,而陇西也躁动不安。姜维">姜维于是请求自贬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

另一边,淮南二叛的第二年,东吴大将军孙峻">孙峻派遣吕据">吕据等将领进攻魏国,但是,孙峻">孙峻这位权臣在战争期间病逝,由从弟孙綝">孙綝接掌权力,大司马吕岱">吕岱也在同一年去世。因此,东吴没能在淮南二叛期间占到便宜。

三、淮南三叛时

甘露二年(257年),魏国征东将军诸葛诞">诸葛诞反于寿春,向孙吴称臣,攻掠淮河南北郡县。司马昭">司马昭督军26万征讨。甘露三年(258年)正月,诸葛诞">诸葛诞兵败被杀。至此,支持曹魏皇室的武将力量基本被消灭殆尽。

延熙二十年(257年),得知诸葛诞">诸葛诞起兵的消息后,姜维">姜维趁曹魏关中空虚率兵出秦川,又率领万人出骆谷。不过,曹魏大将司马望与邓艾">邓艾据守长城,姜维">姜维驻军于芒水,依山扎营,姜维">姜维多次挑战,但司马望与邓艾">邓艾坚守不出。到了景耀元年(258年),姜维">姜维听闻诸葛诞">诸葛诞兵败身死后,返回成都,刘禅">刘禅恢复姜维">姜维大将军的职位。

另一边,诸葛诞">诸葛诞为了对抗司马昭">司马昭,派人请求吴朝出兵援救。对此,东吴权臣孙綝">孙綝派兵协助诸葛诞">诸葛诞,但是,东吴派出的援军吃到了败仗,孙綝">孙綝为了推卸责任,于是归罪于大都督朱异">朱异将其杀害,其他一些参战的将领也因为怕被孙綝">孙綝杀死而投降了曹魏。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吴国不仅抓住淮南三叛的机会,甚至还损兵折将,这无疑是让人失望的。

综上,司马懿">司马懿父子平定内部叛乱的时候,蜀汉、东吴确实也曾尝试进攻曹魏。但是,除了姜维">姜维取得洮西之战的胜利之外,就没有其他拿得出的战果了。在此基础上,等到司马氏充分整合内部力量后,蜀汉和东吴也就彻底失去了翻盘的机会了。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