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山东东阿埋葬着一位三国才子,因七步成诗而闻名,墓冢却鲜有人知

山东东阿埋葬着一位三国才子,因七步成诗而闻名,墓冢却鲜有人知

来源:历史知识网

也许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曹操风头太盛,以致作为儿子的曹植">曹植,这位文学成就不亚于曹操">曹操的千古奇才,其身后事显得有些落寞。他孤独安静地躺在山东东阿县的鱼山脚下,归葬地鲜为人知,更无人炒作。

据《东阿县志·古迹志》记载,在元代,大名鼎鼎的曹植">曹植曾被误认为小神城隍爷供奉,后虽得到纠正,却把他的祠堂设在东阿县城中,墓反被冷落。再以后县城迁址,连祠堂也被废掉。走入如今的曹植">曹植墓,当然已没有了往日的破败,神道两旁的神兽与其说威严,似乎更多了几分娇憨和可爱,或许多多少少寓意了曹植">曹植不争不抢的温润性格。

历史上的曹植">曹植一生并不如意,尽管有着诸侯王的头衔,但长期生活在曹丕">曹丕父子的倾轧之下,王位形同虚设。曹植">曹植在东阿只住过两年,尽管这段时间身心俱疲,生存维艰,却还是爱上了风景秀丽的鱼山。或许是希望死后能远离家族倾轧和世事纷争,曹植">曹植选择了这片远离家族墓地的山川,独自长眠。

“《曹子建碑》职如大刀阔,阵无前”、“快刀斩阵,雄快峻劲者,莫若〈曹子建碑〉矣。”这是康有为">康有为在其书中对曹植">曹植墓碑的高度评价。如今存放碑文的隋碑亭檐瓦已生出杂草,小小的亭子略有倾斜,往日的落败依稀可见。

从前的隋碑亭后有新修的碑亭,也只是到了现代,注重古物保护的人们才意识到这里的重要性,开始加以保护和修复。

子建祠为一组仿汉魏风格的古建筑,朱红色的门和院墙十分醒目,这里是人们凭吊、祭祀建安才子曹植">曹植的地方。

子建祠始建于明朝隆庆年间,早年毁弃。现在的建筑为1996年恢复重建,主要包括大殿、东西厢房、小山门等。曹植">曹植的铜像端坐于大殿,手握书卷,相比于曹操">曹操儿子的地位,才高八斗,七步成章,辞采华茂的他,也许更喜欢文学家这个称号吧。

曹植">曹植一生留下许多清韵华章,其名作《洛神赋》流传至今,久负盛名。许多文人墨客对其大加推崇,在此留下了诗词歌赋作为悼念。

台址依鱼山而筑,现残存南北长150米,高度为1到2米,在曹植">曹植墓以北,台址约存500平方米。曹植">曹植墓以南,现存面积300平方米左右。台址用生黄褐土夯筑,土质坚硬纯净。

梵呗伴随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年的历史。而中国梵呗也跟曹植">曹植和看来不起眼的鱼山有关。相传曹植">曹植游览鱼山时,山涧流水、岩穴来风、林鸟晓唱、草虫低吟,汇成悠悠梵响,美妙动听。曹植">曹植被此深深吸引,拟其音调记录成谱,编纂唱词,由此创作而成中国最初之汉语梵呗——鱼山梵呗。

作为诸侯王,曹植">曹植可谓空有一身治国安邦的本领,却无施展才华的机遇。如果可以选择,不知他希望自己的一生是个建功立业、悠游人生的贵公子,还是生前凄清坎坷、身后名传千古的天才诗人?

曾经鲜衣怒马仗剑行天下,而今西风瘦马断肠在天涯。虽然葬身之地选择了远离家族墓地的鱼山,曹植">曹植的心中怕也还是有不舍吧。因此特意把自己的墓向设计为坐东朝西,而不是通常的坐北朝南。墓葬面西,面向自己的故国,面向曾经生活过的邺城、许昌">许昌和洛阳,也面向魂牵梦绕的洛神之洲。(欢迎您在评论区点赞留言,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落榜进士)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