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白登之围冒顿因阏氏而放过刘邦?看这两个女人的悲剧就知道是假的

白登之围冒顿因阏氏而放过刘邦?看这两个女人的悲剧就知道是假的

来源:历史知识网

白登之围发生在汉匈第一次大规模正面冲突时期,刚刚平定中原但还未解决异性诸侯王的刘邦">刘邦,和统一北方草原,击败东胡月氏,大肆扩张的冒顿">冒顿,两人第一次相遇,而白登之围也是奠定了汉初对匈奴的和亲基本国策,说道刘邦">刘邦从白登山逃出来,一直有陈平">陈平用钱财珠宝贿赂冒顿">冒顿身边的阏氏,阏氏说服了冒顿">冒顿,就给放了刘邦">刘邦一条生路,但根据记载来看,这种说法似乎太片面了。

不管怎么说当时,在白登山的局部战局上,冒顿">冒顿率领着匈奴主力部队,围困这已经苦守了7天的刘邦">刘邦先锋部队,如果是擒住刘邦">刘邦或者杀了刘邦">刘邦,对匈奴都可以带来利益,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冒顿">冒顿放了刘邦">刘邦一条生路呢?

这就要从冒顿">冒顿这个带领匈奴走向强盛的单于,个人崛起之路说起,他本是个已经死过一次的人,冒顿">冒顿是头曼时期的太子,但是后来头曼废了冒顿">冒顿,让他去月氏当人质,《史记.匈奴列传》後有所爱阏氏,生少子,而单于欲废冒顿">冒顿而立少子,乃使冒顿">冒顿质於月氏。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互遣太子或王子充当质子是很正常的,成为质子日子自然不好过,而匈奴和月氏这样的敌对部落,更是不会对质子有什么好感。

所以说当冒顿">冒顿被送去当质子的时候,头曼基本上就把打当作死人了,所以说在和发动和月氏的战争中,他是不会考虑冒顿">冒顿死活的。

《史记.匈奴列传》冒顿">冒顿既质於月氏,而头曼急击月氏。月氏欲杀冒顿">冒顿冒顿">冒顿盗其善马,骑之亡归。

冒顿">冒顿是自己逃出来的,这一路上可想而知到是多么的危险,如果是一般人的话,早就死在月氏了,或许从那时起,冒顿">冒顿彻底的有了要自己当单于的想法,这样自己的命运才能掌握在自己手上,不然类似险些被月氏所杀的事情还会发生在他身上。而在匈奴崇尚强者的民族,冒顿">冒顿自己逃回来,也是让他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他的父亲头曼也是另眼看到这个儿子,给了他万余骑兵。之后就是大家熟知的鸣镝弑父当上单于了,这个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我要说的是,在冒顿">冒顿从月氏逃回去到将匈奴疆域带向鼎盛的这段时间,冒顿">冒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个人觉得,他是一个有雄心也有才能,而绝不会纠缠于儿女情长上的人。

在白登之围之前冒顿">冒顿曾毫不犹豫地利用了两位女人,在训练部下完全听从自己之时,复以鸣镝自射其爱妻,左右或颇恐,不敢射,冒顿">冒顿又复斩之。在成为单于之后,东胡欺负冒顿">冒顿是新立之君,索要千里马,冒顿">冒顿给了,索要冒顿">冒顿宠爱的阏氏,当时冒顿">冒顿部下表示不能忍,但是冒顿">冒顿说,柰何与人邻国爱一女子乎?遂取所爱阏氏予东胡。

这两位被冒顿">冒顿利用,被动接受一切的爱妻和阏氏,她们一个是冒顿">冒顿训练将士的工具,一个是冒顿">冒顿麻痹东胡的工具,那个时候冒顿">冒顿考虑过她们俩的感受吗,尤其是被乱箭射死的那位,显然在这位野心的单于眼中,他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是他可以随时牺牲的,在白登之围之时,他会只因为自己宠爱的阏氏说几句话就放了刘邦">刘邦,这显然是假的。

在送千里马送阏氏之后,东胡再次索要双方底盘之间的地带,与匈奴间,中有弃地,莫居,千馀里,各居其边为瓯脱。瓯脱指的是两国分界的缓冲地带,而这次冒顿">冒顿没有给,反倒是借此机发动了对东胡的毁灭之战,东胡初轻冒顿">冒顿,不为备。及冒顿">冒顿以兵至,击,大破灭东胡王,而虏其民人及畜产。此后冒顿">冒顿很快将匈奴带向了鼎盛时期。

《史记.匈奴列传》既归,西击走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悉复收秦所使蒙恬">蒙恬所夺匈奴地者,与汉关故河南塞,至朝、肤施,遂侵燕、代。是时汉兵与项羽">项羽相距,中国罢於兵革,以故冒顿">冒顿得自彊,控弦之士三十馀万。

对于这位极力扩张的单于来说,中原土地的价值是要远远大于北方草原的,所以说他绝不会因为自己身边一个宠爱的阏氏几句话就轻松地放过了刘邦">刘邦,他更多的应该是就当是的实际情形,做出了对匈奴有利的抉择罢了。

白登之围之前,刘邦">刘邦是因为韩王信的封地战略位置过于重要,将其封地北迁,韩王信估计是出于尽量减弱刘邦">刘邦对其的限制考虑,所以自己上书建议,建都马邑,声称是更好的防御北方边境,但是面对匈奴的大军压境,韩王信很快投降叛国了,这也给了刘邦">刘邦征讨韩王信的借口,同时刘邦">刘邦也是想要给匈奴一定的军事压力,遏制匈奴南下的势头。

在这次汉匈第一次大规模交战中,冒顿">冒顿的策略是很清晰的,当时刘邦">刘邦率32万主力汉军北上,冒顿">冒顿的策略就是诱敌深入,围歼汉军的突出部,高帝自将兵往击之。会冬大寒雨雪,卒之堕指者十二三,於是冒顿">冒顿详败走。

这也是刘邦">刘邦急于冒进的一个原因,曾经的强秦也是击败过匈奴,而在平定韩王信反叛的的战争初期,汉军也的确是击败过几次匈奴部队。

《汉书.周勃">周勃列传》以前至武泉,击胡骑,破之武泉北。转攻韩信">韩信军铜,破之。还,降太原六城。击韩信">韩信胡骑晋阳下,破之,下晋阳

周勃">周勃所率主力汉军接连击败了韩王信匈奴联军,而这很有可能就是冒顿">冒顿的诱兵之计,果然刘邦">刘邦上当了,在和匈奴决战之前,刘邦">刘邦是派过很多次使者去打探匈奴虚实的,《史记·刘敬叔孙通">叔孙通列传第》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

前十多个使者都回来告诉刘邦">刘邦,匈奴很容易击败,唯独刘敬察觉到了一样,他告诉刘邦">刘邦,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说白了就是冒顿">冒顿给汉军下了套,不要轻易出击,但是刘邦">刘邦因为之前汉军多次击败匈奴部队,认为汉军这支经历过多年战火历练的部队,必定能够击败匈奴,所以冒进,掉入了匈奴的包围圈。

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於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可以看到刘邦">刘邦是率领这先头部队抵达平城,“步兵未尽到”,主力汉军还是周勃">周勃所率,被刘邦">刘邦甩在了后面,在得知被围的是刘邦">刘邦后,可以想象得到冒顿">冒顿是有想法的。

不过好在白登山为刘邦">刘邦所率汉军提供了有效的保护,现在考证白登上应该是山西的采凉山,山上有春秋战国时期遗留的古长城,这也许就是冒顿">冒顿打不下白登山的一个原因,而后就发生了陈平">陈平献计,出使匈奴军营,贿赂阏氏的事情了。

个人觉得,当时陈平">陈平派遣的使者可能要找的是冒顿">冒顿,找阏氏莫不如找冒顿">冒顿谈条件更稳妥,只是冒顿">冒顿没有见陈平">陈平,而派阏氏出来和陈平">陈平谈,看之后阏氏和冒顿">冒顿说的话,两主不相困。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且汉王亦有神,单于察之。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冒顿">冒顿现在侵占的燕代之地,刘邦">刘邦是肯定要夺回来的,为了这打下的汉地而和汉军死磕,到底值不值?这话更像是陈平">陈平告诉阏氏,而后阏氏转述给冒顿">冒顿的。

这才是冒顿">冒顿撤围的原因,当时面对的是白登山就攻不下,而汉军主力又开进过来,《汉书.周勃">周勃列传》因击胡骑平城下,所将卒当驰道为多。勃迁为太尉。虽然冒顿">冒顿所率骑兵号称40万是有些夸张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那时匈奴的主力部队,一旦损失了,匈奴就有分崩离析之势,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威慑,冒顿">冒顿之前用武力平定的各方势必会趁势而且,将匈奴瓜分。

那么冒顿">冒顿有在平城这个战场击败汉军的底气吗?显然他没有,这是在汉地,汉军虽然是32万,但是如果战争陷入胶着状态,汉军后方还会有援兵,而且被围的是刘邦">刘邦,汉军没有退路,必须救,如果冒顿">冒顿选择战,那就是赌国运之战,可以说无论是冒顿">冒顿还是刘邦">刘邦都没有做好这个准备,而且对于汉朝来说,即便惨胜,汉朝依然可以接受,有能力休养国力,但是匈奴如果是惨胜,结果还是后方各部落直接乱了。

而且从白登之围后,冒顿">冒顿制定的匈奴对汉朝策略来看,依旧是袭扰掠夺为主,绝不是主力决战,灭掉汉朝,在汉朝吕后和汉文帝">汉文帝时期,冒顿">冒顿也是侧重于和亲为大方向,说白了,刘邦">刘邦在白登之围后知道汉军一时还无力和匈奴骑兵相抗,而冒顿">冒顿也是知道,当时的匈奴还不具备灭汉的实力,倒不如接受汉朝的和亲策略,毕竟也是可以充实匈奴实力。

参考资料《史记.高祖本纪》《史记.匈奴列传》《汉书.周勃">周勃列传》《史记·刘敬叔孙通">叔孙通列传第》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