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改立太子之争是戚夫人悲剧根源,吕雉所为暴露出其嫉妒之心

改立太子之争是戚夫人悲剧根源,吕雉所为暴露出其嫉妒之心

来源:历史知识网

刘邦">刘邦自从被封为汉王后,拥有众多的姬妾。古代的帝王,大多如此。然而,自秦二世">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刘邦">刘邦于定陶得到戚姬">戚姬,直到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刘邦">刘邦驾崩,首尾14年。14年中,刘邦">刘邦所宠爱的姬妾,惟有戚姬">戚姬一人而已。

戚夫人">戚夫人的悲剧

戚姬">戚姬在14年中一直能博得刘邦">刘邦的欢心,表明戚姬">戚姬并非是位寻常的女子。在刘邦">刘邦一生的戎马生涯中,经常陪伴刘邦">刘邦转战各地的不正是戚姬">戚姬吗?14年中,戚姬">戚姬有她的欢乐、希望,也有她的忧伤。皇帝的宠爱,儿子的天真与聪明,给戚姬">戚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皇上多次想要改立如意为太子,又给戚姬">戚姬带来了美好的憧憬与希望。

然而,吕后与太子刘盈">刘盈的存在,犹如压在戚姬">戚姬胸上的一块巨石,每念及此,总是不寒而栗。大臣们群起反对易立太子,更是使戚姬">戚姬感到希望渺茫。商山四皓的出现,她同皇上楚歌楚舞,更是不祥之兆:事实上,他们都是来日不多了。

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四月甲辰日,汉高帝驾崩于长乐宫。五月丙寅日,太子刘盈">刘盈即皇帝位,是为汉惠帝,尊吕后曰皇太后。

汉惠帝仁弱孝顺,高帝死后,国家大权落入吕后手中。吕后怨恨戚姬">戚姬和赵王如意,高帝一死,吕太后命永巷令将戚姬">戚姬囚禁在宫内幽禁犯罪嫔妃的永巷之中,同时派使者召赵王如意入京。赵王的相国周昌">周昌认为这次召见是凶多吉少,使令赵王声称有病而不前往。

周昌">周昌

为敦促赵王来京,使者往返再三,周昌">周昌仍然是坚持不让赵王入京,并对派来的使者说:“高帝属臣赵王,赵王年少,窃闻太后怨戚夫人">戚夫人,欲召赵王并诛之,臣不敢遣王。王且亦病,不能奉诏。”

使者返京后,把周昌">周昌说过的话如实向太后汇报,太后大怒,认为只要有周昌">周昌在赵王身边,就难以把赵王召到京来。于是决定首先征召周昌">周昌周昌">周昌不得不奉诏入京。到达长安后,周昌">周昌拜见吕太后,太后怒气冲冲地骂周昌">周昌:“尔不知我之怨戚氏乎?而不遣赵王,何?”

周昌">周昌认为同吕太后没有什么好讲的,从此便推托有病而不肯入朝,3年后悲愤而死。周昌">周昌死后5年,太后闻知御史大夫赵">在高帝在位时为高帝献保护赵王如意的计策,因而免去他的御史大夫职务,以此抵罪,任命任敖">任敖为御史大夫。

周昌">周昌到达长安后,吕太后又再次派使者召赵王来京,赵王动身离开赵都邯郸。在赵王尚未到达长安前,为人仁慈的汉惠帝得知太后发怒,为避免发生意外,惠帝亲自到长安郊外的濡上迎接赵王,与赵王一同入宫,同赵王一起饮食起居。太后想要杀害赵王,因为惠帝日夜与赵王形影不离,太后一时找不到机会下手。

汉惠帝元年(前194年)十二月的一天,惠帝早起出宫射猎,赵王因年少贪睡,不能早起,未能与惠帝同行。太后趁此机会派人使赵王饮下毒酒。待惠帝射猎回来,见赵王已死,失声痛哭,追悔莫及。

戚夫人">戚夫人

戚姬">戚姬自被囚禁在永巷狱中,吕后下令剃去戚姬">戚姬的头发,给她穿上赤土染成的囚服,戴上刑具,在狱中罚做舂米的苦役。由尊贵的皇帝宠姬沦为囚徒,变化之大使戚姬">戚姬难以承受。为发泄心中的不满与忧伤,她自作了一首歌辞,一边舂米,一边歌唱。

这首歌词的原文是:“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戚姬">戚姬在狱中以悲歌发泄不满,很快便被吕太后得知,太后大怒道:“乃欲倚子邪!”于是太后派人召赵王入京,想要把他们母子一同杀害。

当太后把赵王如意毒死在惠帝宫中后,对戚姬">戚姬的迫害也随之进一步升级。太后下令将戚姬">戚姬的手足砍断,挖去她的双眼,把她的耳朵薰聋,用药使她哑不能言,使令她居于地窖之中,称她为“人彘”,让她过猪一般的生活。

几天过后,太后召惠帝去观看人彘。惠帝见到这目不忍睹的情景时,问是何人,犯有何罪,竟受此酷刑。当惠帝得知这就是戚夫人">戚夫人时,不禁失声痛哭。惠帝确实像他父亲高帝所说的那样,为人仁弱。心地善良的汉惠帝,见她的生身母亲毒死赵王,如今又把戚夫人">戚夫人残害得这般模样,心灵上所受的刺激之大,使他因此而害病,以至于一年多未能康复。

汉惠帝所受的刺激,不仅是戚姬">戚姬受刑后的惨象,更主要的是他怎么也想不通:童年时代的母亲,是那样的仁慈善良,可如今怎么竟然如此残忍?做出如此心狠手毒的事来。惠帝怎么也想不通:母亲怎会如此,难道她就是自己的母亲吗?

刘盈">刘盈

他为自己的母亲竟做出如此残忍的事而感到有说不出的耻辱和痛心。刘盈">刘盈认为自己作为汉王朝的皇帝,竟使父亲的宠姬遭到如此的残害,还怎么治理天下?想到这里,惠帝派人向太后请示说:“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惠帝的意思是说,请太后从此决断国家大事,自己仍如太子时那样。

此后,惠帝果真不理朝政,整日饮酒淫乐,5年后便驾崩了。

戚夫人">戚夫人悲剧的根源在于废立太子之">子之

汉王元年(前206年),戚姬">戚姬生下一男,取名如意。汉王二年(前205年),刘邦">刘邦立吕后所生的刘盈">刘盈为太子。后来,汉高帝发现太子刘盈">刘盈“为人仁弱”,不像自己;而日见长大的如意,经常随同母亲戚姬">戚姬出现在皇上的面前,很得年过半百的汉王欢心。汉王常">王常常称道说:“如意类我。”

从此,汉王就有了废太子刘盈">刘盈、改立如意为太子的意图。当时,汉王与项羽">项羽在关东争夺天下,戚姬">戚姬经常随从汉王,对汉王的意图怎会不晓得?戚姬">戚姬深知吕后为人刚毅,儿子刘盈">刘盈又被立为太子,自己又深得汉王的宠爱,吕后怎能不妒嫉?

皇上健在,母子可以无忧无虑;一旦皇上驾崩,太子刘盈">刘盈继位,会有自己这孤儿寡母的好吗?想到这里,戚姬">戚姬不寒而栗。为着自身和儿子日后的命运,戚姬">戚姬日夜在汉王面前哭泣,请求改立如意为太子。汉王私下答应戚姬">戚姬的请求,主要不是出于儿女私情,同情戚姬">戚姬母子的处境,而是为着大汉王朝日后的江山能否巩固,他的理论根据是太子刘盈">刘盈“为人仁弱”、“不类我”,而“如意类我”。

吕雉">吕雉

吕后于汉王四年(前203年)九月被项羽">项羽放还,汉王对结发妻子的遭遇深表同情。然而,吕后此时已是人到中年,昨日黄花,她怎能像如花似玉般的戚姬">戚姬那样讨得皇上的欢心。汉王称帝后,吕后因年长,在高帝离京安抚天下、东征西讨时都是留守关中,很少有机会见到皇上,与皇上日益疏远。而这时经常随从皇上的仍然是戚姬">戚姬。汉高帝九年,9岁的如意被立为赵王。

汉高帝十年(前197年),此时刘如意">刘如意已被立为赵王,年方10岁,汉高帝又提出改立如意为太子,大臣们都当面劝谏,高帝不听。

无论群臣们如何劝谏力争,尽管汉高帝也曾向大臣表示过不再改立太子,然而,知子者莫如父,汉高帝的心中总是觉得太子刘盈">刘盈不宜于日后做大汉王朝的皇帝。认为他没有能力驾驭这些功劳甚高的大臣们,也没有能力主持朝纲,定夺军国大事,所以心中还是想改立太子。吕后深深为此而惶恐不知如何是好。

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汉高帝东征黥布归来,病情日重,愈发想在临终之前易立太子,了却这桩心事。留侯张良">张良劝谏,高帝不听从。太子太傅叔孙通">叔孙通引古论今,以一死相争,高帝表面上装作答应,心里还是想改立太子。待到宴会设置酒席时,太子刘盈">刘盈侍奉皇上,商山四皓随从。

4位长者向汉高帝敬酒祝寿之后,告辞离去,汉高帝目送4位老人离席,同时召唤戚夫人">戚夫人,并用手势指示她注目4位老人离去时的背影,向戚夫人">戚夫人说道:“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

戚夫人">戚夫人闻言哭泣,皇上对她说:“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

刘邦">刘邦

在一片低沉的气氛中,戚姬">戚姬忧思百结,不知日后何方是自己的归程,茫处如坠烟海,飘然为高帝蹁跹起舞,舞步急促,旋转如飞,为高帝以往所不曾赏见。这时,汉高帝更是感慨万千,用自己所作的歌词为爱姬引吭悲歌诉说自己在易立太子一事上的无可奈何。

这首歌辞的原文是:“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增缴、尚安所施!”

汉高帝为戚姬">戚姬悲歌数遍,戚姬">戚姬闻听后抽咽流涕,最终她舞步已乱,高帝赶快向前扶持,起身离席,罢酒回宫。

然而正是戚夫人">戚夫人一直要求刘邦">刘邦立其子为太子,这就犯了吕后的忌讳。在那个母以子贵的年代,儿子为太子,母亲为皇后才有法理依据。倘若儿子不是太子,皇后自然也就失去法理。年老色衰的吕后除了儿子还剩下什么?这是吕后记恨戚夫人">戚夫人的主要原因。也是戚夫人">戚夫人悲剧的主因。

当年吕后带领儿女去田间除草,向过路的老汉献水献食,心地是何等地善良!待到智擒彭越">彭越,诛杀彭越">彭越及其家族,后来又计杀韩信">韩信,她一点也不手软,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但人们哪里会想到:在毒死赵王、将戚姬">戚姬残害成人彘时,吕后竟是如此残忍,灭绝人性!如果说她诛杀彭越">彭越韩信">韩信可以称之谓“佐高祖定天下”,颇有女政治家的风度;那么她残害赵王及生母戚姬">戚姬的行为,所暴露出来的是什么呢?充其量不过是从狭窄的嫉妒之心中迸发出来的残忍兽性而已。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