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城飞将,不用争论,就是卫青

龙城飞将,不用争论,就是卫青

来源:历史知识网

文韬武略惊变玄武门的唐太宗">唐太宗与卫国公李靖">李靖论兵时,对顶尖名将的定义概括为“韩白卫霍”,他们分别是韩信">韩信白起">白起卫青">卫青霍去病">霍去病,四人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足可封神。

四人当中,卫青">卫青是从奴隶逆袭成战神的励志典范。卫青">卫青出身卑微,即使被母亲送到亲生父亲家中,亦不受父兄善待,沦为奴仆一样的存在,受尽苦难。

一次,卫青">卫青随侍至甘泉宫,一名囚徒观其形貌,说他将来会成为贵人,官至封侯。对于囚徒的话,卫青">卫青却是不以为意,甚至笑称身为奴仆,不求达官显贵,只求免遭笞骂。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曾想卫青">卫青这样一个自出生就背负污名的私生子,会成为远征匈奴第一人?

匈奴作为早期的北方游牧民族,经过漫长的变迁和整合,大部落兼并小部落,继而兼并其他的游牧民族,逐渐在我国河套地区形成以单于为首的原始部落联盟。

据有限的史料记载,夏朝覆灭之后,部分夏朝人不愿意归顺商朝,于是纷纷北逃,一路逃至北方草原,开始与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融合,这些夏朝遗民就是匈奴人的祖先。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不比中原的农耕生活稳定,如果遇到干旱或大雪,不仅牛羊马吃不上草,匈奴人也会遭遇饥荒。为了生存,匈奴人开始南下抢掠中原百姓的物资。

当时的中原地区正被几大军力强劲的诸侯国割据而治,匈奴想抢东西本就不易,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就更加难如登天了。匈奴的不断袭扰与劫掠成功引起了秦始皇">秦始皇的注意。

公元前215年,中原无敌手的政哥命蒙恬">蒙恬率30万大军北上痛击匈奴,成功收复河套地区,屯兵上郡并修筑5000里长城。一度狂刷存在感的匈奴被赶往更北方的草原,十余年不敢南下一步。

秦王朝北击匈奴之战历时两年,是对匈奴的一次大规模进攻,正是这一战开">了中原与游牧民族之间的较量。

公元前210年,祖龙崩逝于沙丘。几个月后,匈奴单于之子冒顿">冒顿弑父夺权,成为匈奴人的新任首领。冒顿">冒顿统一匈奴,先后征服楼兰、乌孙等20多个国家。

二、龙城飞将扬国威

著名边塞诗人王昌">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饱含着诗人对骁勇良将的渴望之情,王昌">王昌龄口中“龙城飞将”到底是指谁?

1.怀柔求和,休养生息

公元前202二月初二,汉高祖">汉高祖刘邦">刘邦君临天下,结束自秦末以来数十年的纷乱。西汉与匈奴两大政权并肩而立,短兵相接在所难免,但西汉初期甫经秦末混乱,国力十分有限。

公元前201年九月,驻守西汉北大门马邑的韩王信遭冒顿">冒顿引兵围攻,实力不济的韩王信选择投降,并与匈奴联合南下攻汉,刘邦">刘邦闻讯亲率32万大军迎战。

冒顿">冒顿以40万精锐骑兵将刘邦">刘邦围困于白登山,足足七天七夜。最后,刘邦">刘邦不得不破财消灾,重金贿赂冒顿">冒顿的嫡妻才得以脱身,令西汉不必提前剧终。

白登之围后,西汉虽然受辱,但以目前国力实不宜轻">国战,遂决定以和亲的方式换取喘息之机,同时给与匈奴人丰厚赏赐。尽管如此,匈奴人抢掠中原百姓的恶行不止,仍不时进犯西汉边境。

和亲不过是权宜之计,也总算暂时稳住匈奴。此后,双方虽然一直摩擦不断,但始终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西汉得到宝贵的时间休养生息。

文景二帝在位期间一边对匈奴继续克制忍让,一边重视农桑,大力发展生产力,百姓逐渐富裕起来。人口也从西汉初年的约1800万,增至汉武帝">汉武帝时期的3700万。

文景之治后,汉武帝">汉武帝接手的西汉粮仓丰满,国库充盈,国力厚实,消灭匈奴成为汉武帝">汉武帝最重要的目标。公元前133年,在马邑谷伏杀军臣单于">军臣单于的计划失败,匈奴与西汉终于撕破脸。

公元前130年,面对匈奴的报复性侵扰,多位近臣劝谏汉武帝">汉武帝恢复与匈奴和亲,但汉武帝">汉武帝坚决不让步,果断提拔卫青">卫青任车骑将军,成为出征匈奴的四路将领之一。

西汉此次越过边境主动进攻匈奴,是卫青">卫青第一次领兵作战,与他齐头并进的其余三路将领,分别是骁骑将军李广">李广、轻车将军公孙贺">公孙贺以及骑将军公孙敖">公孙敖,每人各率领1万骑兵。

汉武帝">汉武帝吸取马邑之谋的教训,将战场推进至匈奴境内。此前,西汉军队长期处于防御状态,没有太多进攻作战的经验,更别提深入敌境,将士们对战胜匈奴普遍信心不足,作战意志也并不坚定。

初出茅庐的卫青">卫青,就这样率领来自新手村的一万混编骑兵,从上谷郡出发,进攻边境交易市场附近的匈奴人。这一战是战略试探,也是考验将领实战指挥能力。

卫青">卫青在进军路上并未遭遇匈奴军队,但他没有像公孙贺">公孙贺那样在草原溜达一圈,发现没有匈奴就原路返回。卫青">卫青敏锐地判断出左贤王内部空虚,果断率军越过秦长城,杀入左贤王腹地。

卫青">卫青凭借着冷静与果敢,奇袭龙城,一举占领匈奴祭祀天地与祖宗的圣地,随后斩首匈奴士兵700余人,俘虏2000多人,缴获牛羊数百万,卫青">卫青亦因此一战封侯。

三、缘何李广">李广难封

龙城之战是西汉第一次放弃以往车骑并用的战术,全部以骑兵对付游牧民族,这也是汉武帝">汉武帝一次大胆的战略试探,试探匈奴是否不可战胜,试探这样的战术是否可行。

四路将领之中,卫青">卫青公孙贺">公孙贺公孙敖">公孙敖皆是汉武帝">汉武帝近臣出身,卫青">卫青初涉沙场就成功宣扬西汉骑兵的神威,大胜而归。李广">李广作为一名沙场宿将,率领的又是最精锐的骑兵,他的战绩又是如何?

李广">李广公孙敖">公孙敖所率领的骑兵,同样是从相对安逸的长期防御,转为主动进攻,士兵们无所适从。面对彪悍的匈奴强军,不少士兵甚至临阵脱逃导致军队崩溃,军心不稳的结果是惨不忍睹的。

公孙敖">公孙敖从代郡出发不久,就遭遇刚刚劫掠回来的匈奴军队。双方交战,公孙敖">公孙敖的部队被斩杀了7000人,公孙敖">公孙敖不得不率领残部退回西汉境内。

李广">李广汉文帝">汉文帝时期就一直坚守在抗击抵御匈奴的前线,因此他在匈奴当中名声颇响。匈奴单于为谨慎起见,专门调派了四支精锐的主力部队与李广">李广正面刚。

匈奴士兵在两匹马之间绑上绳网,将重伤的李广">李广放在网内押送,但他们显然低估了这位沙场老将。在被押送途中,佯装濒死的李广">李广趁隙一跃而起,夺下弓箭与马匹,飞奔而逃。

大惊的匈奴立即派数百骑兵追击,却被负伤在身又箭术超群的李广">李广射退,成功逃脱的李广">李广与残兵汇合退回汉境。除了取得龙城大捷的卫青">卫青和无功而返的公孙贺">公孙贺外,公孙敖">公孙敖李广">李广皆惨败而回。

李广">李广进攻的方向,到遭遇数十万匈奴主力围攻,再到被俘后逃脱退回汉境,足见李广">李广并未能踏足龙城一步。如果说“龙城飞将”指的是李广">李广而非卫青">卫青,未免穿凿附会了。

唐朝诗人王维">王维在《老将行》中说“卫青">卫青不败由天幸”,也有人认为若非李广">李广拖住匈奴的主要兵力,卫青">卫青根本不可能在龙城之战中取得如此丰硕的战果。

汉武帝">汉武帝卫青">卫青等四人领兵深入敌境,是让他们自行寻找战机,本来就没有具体的战略目标。倘若卫青">卫青效仿公孙贺">公孙贺,而非当机立断,哪里来的龙城大捷?又怎能断章取义地归结为天运所致?

单字解释: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