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魏明帝送来一批冬衣,司马懿任士兵冻死也不发,11年后才知其高明

魏明帝送来一批冬衣,司马懿任士兵冻死也不发,11年后才知其高明

来源:历史知识网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出现了很多有勇有谋的忠义之士,同时也涌现出了很多的奸臣。鲁迅">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是容易出现英雄的民族,但是叛徒和奸臣也不少。

这句话非常的中肯,在历史上很多的人都被钉在了民族的耻辱柱上。

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的人名字被后人记住是因为他们建功立业,也有一些人是因为自身的性格特点太让人难以忘怀,因此才流传到了后世,司马懿">司马懿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在他带兵时期,魏明帝">魏明帝送来一批冬衣,但司马懿">司马懿就算是冻死也不发,这是为什么呢?

世人皆知曹操">曹操奸诈无度,实际上这是对他的一个误解。历史上的曹操">曹操任用贤才,爱戴人民,那些汉朝老臣都评价他说“名为汉臣实为汉贼”,这话并不妥当,毕竟在曹操">曹操执政大权时,他从未窜了汉朝的江山,一直高居丞相之位,并没有辜负汉室的担子。

而且曹操">曹操在三国鼎立时期,他以一己之力对抗孙刘联盟,也算是一个英雄,并且他北定乌桓,南平匈奴,这些都是他赫赫有名的战功。所以说曹操">曹操这个人不仅有着十足的军事理论和战术,在治理国家方面也有着一定的才能。

他发觉得能人贤才不计其数,比如说赤脚迎许攸">许攸的典故是众人周知的,也比如说他曾经让司马懿">司马懿这一个不怀好意的谋士在他手下成长起来,但是却能以自己的能力弹压了司马懿">司马懿一辈子,直到自己死后,司马懿">司马懿仍然没敢反,一直等到自己的孙子继位,他才露出了狼子野心。

甚至在这之前他还以自己身体不好为借口拒绝了曹操">曹操的招徕。

因为他知道自己就算出仕,也不能够入曹操">曹操的法眼,所以等到曹操">曹操年老的时候,身边的人才都已凋零,司马懿">司马懿这时候整装上阵,直接帮助曹操">曹操夺了一个又一个的胜仗。

二、不发冬衣的司马懿">司马懿

在此处看来,司马懿">司马懿还是有一定的傲骨的,他傲在他不因为对面来的人是曹操">曹操而屈尊,把自己的姿态放到很低,但是又明知对方是曹操">曹操的时候能明智的计谋躲避曹操">曹操的怀疑,他在曹操">曹操的身边还能又能够韬光养晦,收敛锋芒,等一个让自己大放异彩的日子。

后来魏明帝">魏明帝登基,尊司马懿">司马懿为将军,司马懿">司马懿领兵出征,为帝王打天下是常有的事情。在屡次和诸葛亮">诸葛亮的对战中,他每每大胜而回,都让明帝十分的赞赏。不仅如此,在有一次为明帝发放冬衣的事件中,司马懿">司马懿展现了超高的智慧。

魏明帝">魏明帝的意思是将这些东西运到司马懿">司马懿的军营里,让司马懿">司马懿自己酌情处置,作为军营里的最高统治者和指挥官,司马懿">司马懿当然可以并且有能力处理这些东西。但是这些冬衣自从被放在军营里,司马懿">司马懿就没有动它们,甚至有的士兵因为没有冬衣而冻死的事件常有发生。

三、老谋深算的司马仲达

直到11年之后高平陵之变,大家才看到,一向老迈的司马懿">司马懿竟然对曹爽">曹爽全族斩草除根,不留一丝颜面。自此,曹魏军权彻底落入司马懿">司马懿手中。那个时候人们才明白,这才是真正的司马懿">司马懿,而当年的冬衣事件正好能够佐证他狡猾的特点。

再说十一年前,当司马懿">司马懿拒绝及时给是并发放冬衣的时候就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司马懿">司马懿只是简单地解释道:“我只听从王上的命令,只是全盘接收,没有擅自发放,那么听王上的命令又有什么错误呢?”

实际上,司马懿">司马懿是在以此话自愚,从而表现自己的忠心耿耿。

司马懿">司马懿之所以这么算作,就是他知道当时平定辽东正是大胜归来,志得意满的时候,若此时被皇帝疑心自己功高震主,那还不如自己早点布置,污化自己的名声。以消解帝王的猜疑。

不得不说,他这一招十分成功,当年魏明帝">魏明帝在当时听了他这句话便哈哈大笑,远没有想到十一年之后的高平陵之变。

四、总结

司马懿">司马懿为人低调谨慎一辈子,但却在自己年老之时发动了政变,直接诛杀了宗亲曹爽">曹爽,并且将他的家族全部斩草除根。这时候已经日暮西山的司马懿">司马懿本应该在家养老,然后静静等待自己走到生命的终点,却没想到他直接发动兵变,让朝廷众人目瞪口呆。

足可见司马懿">司马懿平时的人设维持得多么好,大家都没有想到他是这样的人,当年发冬衣的事件也只让很多士兵埋怨他,而没有想到他正在为日后的事情筹谋。所以说司马懿">司马懿的奸诈与狡猾是常人难以匹敌的,也是曹操">曹操没有想到的。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