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淮南三叛都是正义的?为何陈寿会把他们归为叛?拿着司马家的俸禄

淮南三叛都是正义的?为何陈寿会把他们归为叛?拿着司马家的俸禄

来源:历史知识网

陈寿">陈寿笔下的淮南三叛,到底是不是正义的呢?我们必须要先了解这三叛的主人公是谁。

第一叛是公元251年,镇守寿春的曹魏太尉王凌">王凌和他的外甥兖州刺史令狐愚,发动的叛乱,目的直指刚刚发动高平陵之变的司马懿">司马懿。第二叛是公元255年,驻守在寿春的镇东将军毌丘俭">毌丘俭和扬州刺史文钦">文钦,发动的叛乱,目的是反对司马师">司马师曹芳">曹芳改立曹髦">曹髦为帝的行为。第三叛是公元257年,驻守寿春的征东将军诸葛诞">诸葛诞,与文钦">文钦联合,发动了反对司马昭">司马昭独揽朝政、架空曹髦">曹髦的叛乱。由此可见,陈寿">陈寿笔下的这三次叛乱,其实都是反对司马家族的。那么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这三次正常人看起来的义举,在陈寿">陈寿笔下会变成叛乱了。

陈寿">陈寿本来是蜀汉人,他是大投降派谯周">谯周的徒弟。司马昭">司马昭灭了蜀汉以后,陈寿">陈寿就跟着去曹魏做官了。所以说陈寿">陈寿是吃司马家的饭过日子的。

既然吃了人家的饭,就不要谈什么人格独立,那就是拿着司马家的钱,在市场上赚吆喝的人,没有其他可能。

如果陈寿">陈寿拿了司马家的工资,还不给司马家唱几出好戏的话,那么陈寿">陈寿还能在司马家混下去么?都混不下去了,总不能像司马迁">司马迁那样写完书扔进深山里,等到后世发掘吧?要知道司马迁">司马迁可是有个宰相女婿、侯爵外孙,陈寿">陈寿可没有!

陈寿">陈寿的《三国志》要想出版,要想得到天下人的了解。不是说事情要写得跟场景重现一般真实,而是要让司马家的人看得笑着拍大腿叫好才行。

所以说从司马家的角度来说这些事,他们做的这些事情,都是叛乱。因为他们背叛了把他们提拔起来的司马家族。

一叛::王凌">王凌不够果断,所以失败。

王凌">王凌好歹手握军事大权,又有外甥令狐愚的帮助,而且他们还是占据道理的一方,怎么说都不可能失败啊!

高平陵之变以后,曹爽">曹爽三族被诛灭,司马懿">司马懿终于走上了曹魏的最高领袖之位。他将王凌">王凌升任太尉,目的就是为了笼络王凌">王凌

凌自知势穷,乃乘船单出迎宣王,遣掾王彧谢罪,送印绶、节钺。军到丘头,凌面缚水次。宣王承">王承诏遣主簿解缚反服,见凌,慰劳之,还印绶、节钺,遣步骑六百人送还京都。凌至项,饮药死。宣王遂至寿春。张式等皆自首,乃穷治其事。彪赐死,诸相连者悉夷三族。---《三国志》

王凌">王凌是忠于曹家的,他感念曹叡">曹叡当年的知遇之恩,所以打算改立曹操">曹操的儿子楚王曹彪">曹彪为帝,废掉曹芳">曹芳

可惜高平陵之变发生了两年时间,王凌">王凌这才动手,司马懿">司马懿早就坐稳江山了。王凌">王凌还将废立的计划告诉了兖州刺史黄华,这家伙二话不说屁颠屁颠地就把王凌">王凌给卖了。

司马懿">司马懿带兵来了以后,王凌">王凌压根就不是对手。司马懿">司马懿故技重施,用对付曹爽">曹爽的办法对付王凌">王凌,先赦免了他的罪行,王凌">王凌果然和曹爽">曹爽一样,选择了投降。

王凌">王凌知道自己错过了最好的机会,而且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所以半路上就自杀了。此后司马懿">司马懿灭了王凌">王凌、令狐愚三族,就连曹操">曹操的儿子曹彪">曹彪都被赐死了。

二叛:毋丘俭和文钦">文钦战斗力不足。

曹芳">曹芳曹叡">曹叡的养子,也是曹叡">曹叡钦定的接班人。可是司马师">司马师觉得曹芳">曹芳似乎太有个性了,不是很好控制,所以就找了个借口把曹芳">曹芳给废了,改立高贵乡公曹髦">曹髦作为曹魏皇帝。

驻守在寿春的镇东将军毋丘俭和扬州刺史文钦">文钦,这心里就非常难受了。毕竟曹芳">曹芳曹叡">曹叡的接班人,怎么能说废就废呢?

大将军遣兖州刺史邓艾">邓艾督泰山诸军万馀人至乐嘉,示弱以诱之,大将军寻自洙至。钦不知,果夜来欲袭艾等,会明,见大军兵马盛,乃引还。大将军纵骁骑追击,大破之,钦遁走。是日,俭闻钦战败,恐惧夜走,众溃。比至慎县,左右人兵稍弃俭去,俭独与小弟秀及孙重藏水边草中。安风津都尉部民张属就射杀俭,传首京都。属封侯。秀、重走入吴。将士诸为俭、钦所迫胁者,悉归降。---《三国志》

为此这两人一拍即合,便打算联合东吴一起讨伐司马师">司马师司马师">司马师带领邓艾">邓艾诸葛诞">诸葛诞等人出兵攻打淮南。

毋丘俭这边的士兵多是北方人,他们早就军心涣散了,再加上司马师">司马师的兵马强大,所以毋丘俭根本就不是司马师">司马师的对手。

文钦">文钦也没什么战斗力,要不是他儿子文鸯">文鸯一直在周围保护着他,他早就被杀了。此后毋丘俭兵败被射杀,而文钦">文钦则逃到了东吴。

三叛:诸葛诞">诸葛诞是为了自保才发动反叛的。

这三次反叛当中,唯独诸葛诞">诸葛诞这一次,的确不是什么正义之战。因为诸葛诞">诸葛诞可不是为了曹魏皇室,他为的就是自己。

为了自保他镇守寿春以后,开始阴养死士,又收买了不少部下。逐渐想要在寿春这边站稳脚跟,好让司马昭">司马昭不要小看他。

军吏请诛之,大将军令曰:“钦之罪不容诛,其子固应当戮,然鸯、虎以穷归命,且城未拔,杀之是坚其心也。”乃赦鸯、虎,使将兵数百骑驰巡城,呼语城内云:“文钦">文钦之子犹不见杀,其馀何惧?”表鸯、虎为将军,各赐爵关内侯。城内喜且扰,又日饥困,诞、咨等智力穷。大将军乃自临围,四面进兵,同时鼓噪登城,城内无敢动者。诞窘急,单乘马,将其麾下突小城门出。大将军司马胡奋">胡奋部兵逆击,斩诞,传首,夷三族。---《三国志》

司马昭">司马昭这边则听了贾充">贾充的建议,征召诸葛诞">诸葛诞到朝中做司空,其实就是为了架空诸葛诞">诸葛诞,甚至于是逼反他。

诸葛诞">诸葛诞当然不愿意,他立刻杀了扬州刺史乐綝">乐綝,举兵反抗司马昭">司马昭。同时又联络上了东吴,相约一起讨伐司马昭">司马昭

司马昭">司马昭诸葛诞">诸葛诞已经反了,他表示非常满意,所以就带领26万大军亲征诸葛诞">诸葛诞。很快就保卫了寿春,东吴这边多次出击,都没能突破寿春的包围圈。

此后诸葛诞">诸葛诞文钦">文钦共同镇守寿春,而诸葛诞">诸葛诞文钦">文钦本来就有仇恨,所以诸葛诞">诸葛诞不顾外敌逼近的困难,执意把文钦">文钦给杀掉了。

结果文鸯">文鸯兄弟俩出城投靠了司马昭">司马昭,寿春城内人心惶惶,诸葛诞">诸葛诞大军丧失了斗志,最终被司马昭">司马昭给灭了。

总结:两次正义之师,一次寻求自保。

淮南三叛,的确不是陈寿">陈寿所写的那样都是叛乱。至少王凌">王凌和毋丘俭的发动的起义,那是为了扶正曹魏江山,剥夺司马家的权力。

只有诸葛诞">诸葛诞的反叛,那纯粹就是为了自保。这寿春城在那段时间,简直有毒啊,不管谁镇守在这里,都要发动反叛。

毕竟这里曾经是袁术">袁术称帝的地方,物阜民丰,容易勾起军阀们自立的小心思。可惜这段时间蜀汉没什么动静,要不司马家还真的会吃不了兜着走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