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明知刘备借荆州不会还,鲁肃为何还劝孙权借?下了一盘大棋

明知刘备借荆州不会还,鲁肃为何还劝孙权借?下了一盘大棋

来源:历史知识网

"华容芦荻里,一炬可无遗;叹息刘玄">刘玄德,平生见事迟"

刘备">刘备是三国英雄人物中比较难以评价的一个人,因为他的性格中既有宽厚弘毅的一面,同时也有泼皮无脑的一面。

且在那个群雄汇集,每个人都各有志向信仰的时期,没有善恶的固定标准,所以对于他,历史上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

从他"三顾茅庐"诸葛亮">诸葛亮,便能看出他对人才的珍惜和渴望。

当时身份尊贵的刘备">刘备,甘愿屈尊,去邀请一个平民,且屡次遭拒也不放弃,足以知晓其眼光的长远,他深知诸葛亮">诸葛亮于自己的重要性,所以根本不顾及身份颜面。

刘备">刘备性格里的弊端,就是情绪易失控,一旦脾气上来,便不管不顾,紧急的国家大事也放手不管,因此,有诸葛亮">诸葛亮在身边,帮他规避了不少麻烦。

历史上有关于刘备">刘备,且脍炙人口的故事有不少,其中的"巧借荆州"最为人熟知。

这场战役使得刘备">刘备孙权">孙权结盟,不过,虽然荆州是孙权">孙权借给刘备">刘备的,但刘备">刘备却是没有打算归还,明知道领土会一借不还,为何鲁肃">鲁肃还要劝孙权">孙权将荆州借出去呢?

这一切只是因为是战略上的需要,荆州虽是有利地形,但将其借给刘备">刘备为自己带来的利益,远比其放在自己手中得到的利益要大。

诸葛亮">诸葛亮鲁肃">鲁肃是三国有名的2个军师,诸葛亮">诸葛亮对于刘备">刘备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他在"三顾茅庐"期间提出的"隆中对",便已对荆州做出了规划。

诸葛亮">诸葛亮看来,当时的局势是可以三分天下的,而刘备">刘备若想站稳脚跟,第一步就要夺权荆州,占据有利地形,之后再得到益州,这样就可以造成三分天下的时局。

鲁肃">鲁肃其实早在诸葛亮">诸葛亮之前,便提出过三分天下的观点,只是当时的刘备">刘备还只是一个小人物,势力一般,并不受人重视。

掌权的是刘表">刘表,所以对于鲁肃">鲁肃的这一观点,并没有多少人在意,直到刘备">刘备的势力日益壮大。

赤壁之战使得曹操">曹操刘备">刘备孙权">孙权之间的领土所属与势力范围有了明显的划分。

曹操">曹操占据了南阳,孙权">孙权得到了半个南郡与半个江夏,而刘备">刘备则是占据了长沙武陵等地,是三个人中获利最多的一个。

不过,虽然各有所得,但对于刘备">刘备来说,孙权">孙权手中的南郡地处荆州的要道,失去这块重要的领地,其实是不利于日后发展与对抗曹操">曹操的。

而得到这块地,不仅可以抵抗曹操">曹操的南下,也可压制孙权">孙权的势力,所以刘备">刘备一旦得到了这块地,是绝对不会再返还的。

那么,明知道刘备">刘备的打算,为何鲁肃">鲁肃还要劝孙权">孙权将这个有利地形,以"借"的名义送给刘备">刘备呢。

赔本的买卖,鲁肃">鲁肃自然是不会做的,这都是因为他心中自有有利于东吴的规划,鲁肃">鲁肃其实也是在下一盘大棋的。

当时的曹操">曹操虽然在赤壁之战中打了败仗,但是他的实力,仍是孙权">孙权刘备">刘备无法相比的。

所以,若是分开对抗的话,孙和">孙和刘是没有办法抵抗得住曹操">曹操的,那么两方结盟便是必要的自保方式,且双方势力相结合,曹操">曹操也不会轻举妄动。

而另一方面,曹操">曹操在当时已经一统北方了,所以对其而言,南方便成为了他时下战略发展的重心,且于此同时,曹操">曹操还占领了襄阳与南阳等离江东非常近的地形。

也就是说,曹操">曹操的领地与江东相隔并不远,他随时都有可能发兵,对于孙权">孙权来说,加固兵力是非做不可的事情,那么与刘备">刘备结盟,就极大的解决了军事上的压力。

孙权">孙权手中占有的南郡对自己而言,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因为它正处于曹操">曹操刘备">刘备的包围间,将南郡送出去作为结盟的诚意,可以巩固双方的感情,也能做个人情。

最后一点便是,孙权">孙权刘备">刘备擅长的作战方式不同,刘备">刘备的步兵作战优势大,荆州所处的地形正是平原,而孙权">孙权的东吴则是擅长水军作战,双方相结合,可以弥补兵种的不足,在抵御曹操">曹操上起了极大的作用。

所以,鲁肃">鲁肃也是结合了多方面的考虑,既有战略部署,也有军事压力,将荆州送出去,是为了东吴更好地发展,这是当时非做不可的决定。

而事实上,这个决定所产生的结果,也确实给东吴带去了利益。

只是,在意料外的是,鲁肃">鲁肃没有想到,刘备">刘备在日后会借助这个机会发展迅速。

其实在"三分天下"之前,周瑜">周瑜有提出过"二分天下"的观点,在这个观点中,周瑜">周瑜认为是可以灭掉刘备">刘备,进军益州的,这样便可以与曹操">曹操划江而治,形成"二分天下"的局势。

周瑜">周瑜鲁肃">鲁肃的观念完全不同,一个主张杀掉刘备">刘备,而另一个则主张与刘备">刘备结盟,这2个人注定要有一仗。

但或许是上天的安排,周瑜">周瑜提出的观点还没来得及实现,他便英年早逝了,所以这个战略,也就没能再实施下去了。

而"三分天下"其实在鲁肃">鲁肃诸葛亮">诸葛亮的部署下,原本是可以实现的,孙权">孙权刘备">刘备的联盟也很顺利,可惜的是,孙权">孙权之后打破了这个和平的局面。

孙权">孙权之后派吕蒙">吕蒙偷袭了关羽">关羽,断了刘备">刘备一臂,也就使得他与刘备">刘备的联盟瓦解,甚至反目成仇。

想当初,如果孙权">孙权没有做出背刺的事,而是派兵配合关羽">关羽,那么双方的联盟会更加稳固,或许在除掉曹操">曹操后,还能形成"二分天下"的局势。

只可惜孙权">孙权并没有这么做,他的选择不仅让自己失去了一个强大的盟友,还为自己增加了一个强有力的敌人,得不偿失。

"一主参差六十年,父兄犹庆授孙权">孙权。不迎曹操">曹操真长策,终谢张昭">张昭见硕贤"

在那个时期,没有善恶对错之分,相对立的两个人只是所处的立场不同而已。

无论是刘备">刘备还是孙权">孙权,亦或是曹操">曹操,他们每个人都是那个时期的枭雄,为自己的志向和抱负奋斗,无论结果如何,都无愧于心。

生活在现代的我们,虽然不应该主张暴力,但这种为志向奋斗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