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汉承秦制”,刘邦为何还保留了商周时期的分封制?

“汉承秦制”,刘邦为何还保留了商周时期的分封制?

来源:历史知识网

“分封制”是商周社会的一大特征。到了春秋时期楚武王">楚武王率先在楚国推行郡县制,后来战国时期秦国一统天下直接以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关于废除分封制,在秦始皇">秦始皇一统天下后还引起了一场争论。

《史记秦始皇">秦始皇本纪》记载:“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秦始皇">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秦国丞相王绾">王绾等人认为诸侯各国刚被灭亡不久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地控制,尤其以燕、齐、楚三国因为距离秦国较远更难对这三国实行管理,于是王绾">王绾就建议秦始皇">秦始皇将诸侯各国的土地分封给秦国的诸位公子。秦始皇">秦始皇王绾">王绾的建议传达给群臣得到了大部分秦国大臣赞同。但有一个秦国大臣却极力反对这种做法,这个人就是李斯">李斯李斯">李斯的看法是:“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李斯">李斯认为”分封制“是导致天下诸侯相互征伐的罪魁祸首,现在秦国一统天下要吸取周天子分封诸侯的教训趁机彻底取消分封制。

秦始皇">秦始皇是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听取了李斯">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秦国全国被分为了三十六郡,但秦国国祚不长在秦始皇">秦始皇死后不久刘邦">刘邦项羽">项羽等人便推翻了秦国,随后刘邦">刘邦在和项羽">项羽的对决中胜出建立了汉朝。西汉初建时,在汉朝国内实行的是郡国制。所谓郡国制就是指,郡县制和分封制并存的现象。原来刘邦">刘邦之所以能击败项羽">项羽并不是全凭一己之力,刘邦">刘邦为了安抚功臣及其他割据势力前后分封了八个异姓诸侯王。

汉朝建立之初,刘邦">刘邦大封异姓王显然时权宜之计。后来在吕后、萧何">萧何等人的协助之下,刘邦">刘邦几乎将当初分封的异姓诸侯王赶尽杀绝,只有长沙王吴芮">吴芮因为封地在蛮荒之地才得以保住封国。此时刘邦">刘邦面临的情况和秦始皇">秦始皇当初一统天下时差不多,不过他和秦始皇">秦始皇的做法却截然相反。一方面,刘邦">刘邦在汉朝能实际掌控的地区实行郡县制,另一方则在异姓诸侯王的封地上又大肆分封汉室宗亲为王。

那么刘邦">刘邦为什么不像秦始皇">秦始皇彻底推向郡县制呢?我们说秦始皇">秦始皇刘邦">刘邦都是雄才大略的皇帝,然而秦始皇">秦始皇刘邦">刘邦相比却有一处先天性的优势,那就是他的身份。秦始皇">秦始皇一出生一国之君的身份基本上就注定了,这种王族血统是刘邦">刘邦所没有的。毕竟从西周到春秋战国“贵族统治”深入人心,这种制度的影响即使到了汉朝的建立还是存在的。刘邦">刘邦出身于市井,即便是后来他当上了皇帝在威慑力上也很难与秦始皇">秦始皇并肩。

《汉书高帝纪》记载:夏四月甲辰,帝崩于长乐宫。卢绾">卢绾闻之,遂亡入匈奴。吕后与审食其">审食其谋曰:“诸将故与帝为编户民,北面为臣,心常鞅鞅,今乃事少主,非尽族是,天下不安。”刘邦">刘邦死后,他的出身劣势险些转化成了一次政治危机,吕后认为刘邦">刘邦当初和诸位开国将领身份都差不错,后来刘邦">刘邦当了皇帝这些人表面俯首称臣实际上内心却不服气。因此刘邦">刘邦死后,吕后便准备诛杀功臣以绝后患。由此可以看出刘邦">刘邦这个皇帝当的底气并不足,所以他并没有秦始皇">秦始皇的那种敢全面推行郡县制的气魄。

《史记律书》记载:高祖有天下,三边外畔;大国之王虽称蕃辅,臣节未尽。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各藩国对汉朝中央政府的态度并不是那么友善。当初楚汉争霸时除了项羽">项羽刘邦">刘邦还有其他诸侯势力,只是后来这些诸侯们选择支持了刘邦">刘邦当皇帝罢了。这些诸侯里尤其是异姓诸侯国的诸侯本身就是一方土皇帝,这也导致他们所占据的地方对汉朝中央政府的认可度并不高。而且像齐、楚国这样的古国,这里的百姓素来都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倘若仓促间推行郡县制很可能会激起民变,事实上秦国的灭亡和急于全国推行郡县制也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我们不看刘邦">刘邦在汉朝境内实行郡国制的苦衷。一方面,刘邦">刘邦的出身难以在短时间内让汉朝得到臣服。另一面,一些诸侯国的臣民依旧保留着对故国留恋的情绪,因此刘邦">刘邦只能折衷让郡县制和分封制共存。

参考资料:《史记》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