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曹VS三苏,谁家的文学成就更高?看余秋雨对三曹的22字评价

三曹VS三苏,谁家的文学成就更高?看余秋雨对三曹的22字评价

来源:历史知识网

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不乏父子、兄弟齐名的世家,三曹与三苏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如果让这两个世家试比高,那么哪家会胜出呢?

三曹,即曹操">曹操曹丕">曹丕曹植">曹植;三苏,即苏洵">苏洵苏轼">苏轼苏辙">苏辙。前者有建安风骨之称,后者皆是“唐宋八大家”的成员,如果要比试也要旗鼓相当的两人来比,所以比试分组如下:

曹操">曹操苏洵">苏洵相比,他的头衔太多,有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诗人。论政治成就苏洵">苏洵是无可比拟的,但是在文学成就上,苏洵">苏洵也是毫不逊色的。

曹操">曹操的文学成就主要在诗歌方面。相传曹操">曹操“登高必赋”,诗作现存有20多首,都是以乐府歌辞形式写成的,乐府歌辞是指由乐府机关采集,并为它配上乐谱,以便歌唱,正所谓“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诗指的是诗人所作的歌辞,歌指的是和诗相配合的乐曲,而乐府原是官署机构,在此处则兼指二者。

曹操">曹操所用皆是乐府旧体,但并沿袭古人辞意,而是自己缘事因性而作,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比如《苦寒行》、《蒿里行》反映的是汉末动乱和民生疾苦,有着“汉末史诗”的美誉。而像《短歌行》、《观沧海》等这样的诗作,则抒发了他的政治抱负与进取精神。此外还有一些游仙诗,如《龟虽寿》、《秋湖行》等。

除了诗歌之外,曹操">曹操在散文方面也有所建树,比如《求贤令》等,他的散文没有汉儒文章的迂阔空泛之气,而是率真自然,文笔简约,被鲁迅">鲁迅称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从上述对曹操">曹操在文学成就上的简述,可以发现,曹操">曹操是一个善于创新的人,其作品始终追求不落俗套,在那个战乱年代,为文学发展增添了活力,成为建安文学的开拓者和主将,其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三苏”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而“唐宋八大家”是以散文成就著称的,可见,苏洵">苏洵的主要成就集中在散文上,尤其擅长政论,比如《衡论》、《权术》、《史论》等作品。

而政论文有辩证性的特点,因此苏洵">苏洵散文的特征也很明显,语言犀利,论点精深,说理透彻,有高度驾驭语言的能力。在结构上因物赋形,构思出工整严谨而又富于变化的形体。

拿他的《六国论》来说,这篇文章是论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这六个国家灭亡的原因,以及从中能得到怎样的历史教训的。

文章开头就点明了中心论点,即“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接着从整体上解释为什么“赂秦”会亡国。第二段重在阐明为什么诸侯以土地赂秦自出灭亡的道理,以韩、魏、楚为例展开论述。第三段就以没有赂秦的齐、燕、赵三国再论赂秦。第四段从个人角度惋惜六国为秦国之威所胁制。第五段对当代北宋朝廷发出了警告,即示意北宋不要用纳银纳绢的办法去换取和平,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整篇文章构思严谨,观点明确,句式结构错落有致,把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犹如一幢幢风格各异的建筑,难怪欧阳修">欧阳修苏洵">苏洵的文章没有抵抗力。

更富开创性的是,从前作史论的人常根据自己的看法,做种种不同的分析;而苏洵">苏洵的文章则是站在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一个历史性的结论,更具有可鉴性。

相比曹操">曹操苏洵">苏洵人生也没有那么复杂,27岁才发奋读书,科举几次不中,遂决意于功名而自托于学术,终以“文章名震天下”,其纵横恣意的文风对苏轼">苏轼的影响也是深刻的。

曹操">曹操擅诗作,苏洵">苏洵擅散文,文体不同,但二人的文采旗鼓相当。如果一定要选出一位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只能从创作环境上来比,曹操">曹操作为混战年代的政治家,在文学上亦表现出不凡的一面,此为苏洵">苏洵不可比。

曹植">曹植苏轼">苏轼在名气上不相上下,但对于我们后人来说,苏轼">苏轼的作品更为熟悉。

曹植">曹植的文学成就是“建安文学”中最高的,有着“建安之杰”的美誉。他在文学上的创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曹丕">曹丕称帝前为第一个阶段,作为贵族公子,其诗作多是意气风发、文采绚丽的风格,比如《白马篇》、《箜篌引》、《斗鸡》、《公宴》等,以《名都篇》最为著名。

第二个阶段则为曹丕">曹丕称帝后,由于他在政治上受到严重挤压,对社会和人生都有了新的认识,作品数量也增多了,思想也更加深刻,比如《杂诗》六首、《七哀诗》、《赠白马王彪》等。

曹植">曹植一生渴望成为一位政治家,以求建功立业。在他的观念中,政治第一,文学第二,但令人惋惜的是,他一生在政治上毫无建树,命运把他推向了文学。

曹植">曹植现存诗歌90多首,赋60多篇,散文120多篇,其成就在建安文坛首屈一指。在多种文体中,其成就尤以诗歌为最高。他的诗歌有四言和五言两种体式,其中又以五言诗成就为最高。

拿《白马篇》来说,诗歌在开头写了在边境紧急的情况下,一位游侠横空而出。他少小离家,名声在边塞传扬,身手敏捷,勇猛无比,武艺高超,驰骋沙场,英勇杀敌。更可贵的是,他有着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高尚品质。诗中爱国壮士的形象,实际就是曹植">曹植的自我写照,寄托了他为国建国立业的雄心壮志。

曹丕">曹丕称帝后,尽管他的理想落空了,但他仍然向往那种政治生活。拿《杂诗》其五来说,诗中反映出曹植">曹植的想法,消灭东吴,捐躯为国,替主分忧。

由此可总结曹植">曹植五言诗的一些特点:其一,善用比兴,可以说发展了《诗经》、《楚辞》以来的比兴手法,借景交融,以此寄寓自己怀才不遇的困顿愁情,以及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其二,工于发端,诗歌的开头亦称为发端。其三,将乐府诗以叙事为主转变为抒情为主。汉乐府诗的最基本特征是叙事性,而曹植">曹植的诗歌全部是乐府抒情诗。最后一点,就是辞藻华丽,给人视觉上的享受。

除了诗作,曹植">曹植的赋也很有代表性,最为著名的就是《洛神赋》。此赋表达了曹植">曹植与美人不能相见的苦闷之情,实际运用的也是比兴手法,洛神就是作者精神的寄托,是理想的国君,是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的君王。

对于曹植">曹植在文学上的影响力,有学者这样评价:曹植">曹植乃魏文学之巨擘,上接汉代,下通晋、宋、齐、梁、陈、隋而独步之高才也。唐代李白">李白杜甫">杜甫诸贤,莫不师其风骨。(--顾实)

苏轼">苏轼曹植">曹植的人生有些相似之处,他们都曾经历过政治劫难。曹植">曹植因与曹丕">曹丕争位而遭受了政治打压,要不是他才高八斗,七步成诗,也许人生就是另外一种结局。而苏轼">苏轼王安石">王安石变法也经历了乌台诗案,到最后也是还是他的才华救了他一命。

但是苏轼">苏轼也有比曹植">曹植幸运的一面,他的政途坎坷,但至少有发挥政治热量的地方,在政治上投入精力之外,他还不懈地从事文学创作,为我们留下了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和4800多篇散文,其作品数量堪称北宋著名作家之冠。

苏轼">苏轼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在诗作、词作、文章、绘画、书法主面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诗歌创作贯穿了苏轼">苏轼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政治诗、写景咏物诗、抒情诗,此外也有哲理诗、题画诗等。

在政治诗中,主要反映的是,他对社会政治的一种深切关怀,表达了他的政治态度和对社会重大问题所持的观点。比如《荆州十首》、《和子由蚕市》等。乌台诗案就是政治诗惹的祸。

在写景咏物诗中,与他游历的足迹密切相关。他一生从峨眉之巅到钱塘之滨,从宋辽边境到岭南、海南。在他的诗中留下了许多名山大川及城乡风光的画倦。比如《新城道中二首》、《红梅三首》等。

中国古典诗歌以抒情诗为主,这类诗在苏轼">苏轼的诗作中也占了不少。苏轼">苏轼一生大起大落,经历曲折,感受也很丰富,内心世界的波动也表现了诗作之中。比如:“我本不韦世,而世与我违”,“哀哉命不偶,每以才得谤”,“湖上四时看不足,惟有人生飘若浮。解颜一笑岂易得,主人有酒君应留。君不见钱塘宦游客,朝推囚,暮决狱,不因人唤何时休。”

苏轼">苏轼之前,词的题材相对狭窄,主要描写男女之间的情爱和离愁别绪。苏轼">苏轼对词进行了全面改革,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拓宽了词的意境,将传统上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爱情之词表现为男性化的豪放之词。

在他的词中,有对古代战场、古代英雄的描写,如“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也包含着他的壮志豪情,意气奋发,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还有着他的奇思妙想,如“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

可以说,苏轼">苏轼开创了词的豪放一派,也因此,他与辛弃疾">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影响深远。

苏轼">苏轼的文章与他的诗词相比,也丝毫不逊色。古文有两种,一是秦汉以上的古文;二是唐宋以下的新古文。苏轼">苏轼推崇韩愈">韩愈欧阳修">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即从文、道两方面着眼,其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

正是在这种独特的文学思想指导下,苏轼">苏轼的散文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其文大体可分为三类:

一为政论和史评,政论主要是《进策》,史评主要是《进论》和《志林》。

二为记、传和书序,这类文章以叙事为主,比政论、史评更能体现苏轼">苏轼的文艺匠心。比如《超然台记》、《放鹤亭记》、《石钟山记》等。

三为随笔小品,这一类几乎都是艺术散文,具有特殊的美学意义,在提高我国古代散文的文学性和个性化程度上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书清泉寺词》、《记游松风亭》、《书上元夜游》等。

苏轼">苏轼的辞赋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辞赋继承了欧阳修">欧阳修的传统,但更多地融入了古文的疏宕萧散之气,吸收了诗歌的抒情意味。比如《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的名篇。

在书法方面,他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黄庭坚米芾">米芾蔡襄">蔡襄并称为“宋四家”。在绘画方面,他擅长画墨竹,与王维">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而且明确地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对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从上述对曹植">曹植苏轼">苏轼在文学成就的大致了解,在成就方面,笔者更倾向于苏轼">苏轼,因为苏轼">苏轼呈现的是多元化的人生,非常了不起。而且在我们普罗大众中的知名度上,苏轼">苏轼也是更胜一筹的。

通过上面两组的比拼,双方的比分为:1:1,谁会是最后赢家,接着往下看。

提到曹丕">曹丕,很多人对他的印象不太好,一首《七步诗》就让他的路人好感丧失不少。但仔细想想,他已经相当大度了,凭本事吃饭,曹植">曹植曹丕">曹丕也是,曹丕">曹丕最终并没有对曹植">曹植动手,而且他还死在曹植">曹植前面。相比其他帝王家的兄弟相残,曹丕">曹丕还是很温和的。

曹丕">曹丕在位七年,虽然政治上没有太大的成就,但在文学方面还是有些成就的。曹丕">曹丕现存诗约四十首,形式多样,尤其在五言和乐府上。比如著名的《燕歌行》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文人七言诗。

而且他不仅在诗歌方面小有成就,在文学理论方面也颇有建树。他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著作。明末清初的王夫之">王夫之对他有过评价,说“实则子桓天才骏发,岂子建所能压倒耶”,这个评价可真高。

苏辙">苏辙与父兄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他生平学问受父兄影响,也是以文章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代表作有《历代论》等。其他方面,如书信杂文、诗赋、书法方面也有所成就。

所以,第三组,笔者站曹丕">曹丕

经过三组比拼,最终结果三曹以2:1险胜三苏。

综上所述,三曹父子虽都是著名的文学家,但他们的艺术风格并不一样,都是在各自的条件下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而创作。而三苏之中,不仅父亲与两个儿子的文学道路有所不同,而且苏轼">苏轼苏辙">苏辙两兄弟之间的思想风格也有差异。

从创作环境上来讲,三曹也是了不起的,余秋雨说:“三国对垒靠的都是权谋,唯独曹操">曹操一家出了三个诗人。”,从文化角度上讲,能与三曹相匹敌,可能也只有三苏父子了。他们都是后人的榜样。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