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秦始皇陵为什么没有皇后墓?史书也不曾记载,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秦始皇陵为什么没有皇后墓?史书也不曾记载,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来源:历史知识网

中国的皇帝记载是从秦始皇开始,但中国的皇后记载却是从汉高祖吕雉吕皇后开始。不仅史书上没有关于秦始皇皇后的记载,连对秦始皇陵多年的勘探认识里,也没有勘测到皇后陵墓的结构。秦始皇的陵墓不论规模还是藏品,都是名副其实的千古第一。

秦始皇

但在这座偌大的皇陵之中,竟然没有皇后陵墓。这难免让人费解。毕竟帝后合葬是中国古代皇陵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在同一陵区中必然会有帝陵和后陵两座陵墓。为何这位帝王陵寝中会少了皇后陵墓这样重要的部分?

在中国古代,帝王世家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同样,也有着一脉相承的墓葬制度。夫妻合葬在古代墓葬中并不少见,古时人们讲究夫妻恩爱,生前同床,死后同穴,因此在古代墓葬中,经常会有夫妻葬在一起的例子。这样的习俗,就算是贵如皇帝、皇后,那也是同样遵循。好比,位于陕西咸阳原上的那一座座排列有序的陵墓,宛如金字塔一般由西向东排列数百里,正是西汉王朝的九座帝陵。

西汉王朝的九座帝陵

在这九座帝陵中,无一例外的是,每个陵区中必有两座墓穴。比如说汉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的长陵中,就有两座封土大小所差无几的陵墓,经证实,这两座陵墓正是属于汉高祖刘邦和他的皇后吕雉的。

这样夫妻合葬的例子在中国历朝中都能找到,一代女皇武则天死后,也是和丈夫李治一同葬在乾陵之中;

清朝的乾隆帝与孝贤皇后也是葬在一起。夫妻合葬的制度在宋明清演变成,若是皇后死在皇帝之前,就与皇帝合葬一处;如果皇后死在皇帝后面,就单独建陵,以示卑不动尊。因此,在秦始皇陵中没有出现皇后陵,确实不合常理。

或许有人会说,帝后合葬是秦朝之后才出现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并不是。其实早在秦始皇之前,秦国的历代君王也都是和王后合葬于一陵之中。比如位于临潼骊山西麓的秦东陵,就是秦始皇陵之前的秦国王室墓葬所在地之一。

其中就埋葬着秦始皇的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其中昭襄王与唐太后、庄襄王与帝太后就是合葬于一陵之中,而且都是典型的王、后并列。可见,在秦始皇之前也早有夫妻合葬的习惯。那为什么作为秦国之后的嬴政,却没有同他的祖先那样,在自己的陵园中修建皇后墓呢?难道是帝后不和?

当然,秦始皇陵中没有皇后墓穴,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也不是唯一的。这样任性的皇帝,可不止秦始皇一个,在中国古代,也有个别没有同在一地设陵的皇上和皇后。比如说汉武帝刘彻,在他的茂陵中就没有皇后墓。

汉武帝

但实际上这位帝王有过两任皇后,第一任皇后就是他的表姐陈阿娇,也就是人们熟知的“金屋藏娇”故事中的女主人公。但这位阿娇,恃宠而骄、妒心极大,因卫子夫得宠后,她便在宫中搞巫蛊之术,结果以“惑于巫祝”罪名被废黜,退居长门宫。因此,自然也就失去了汉武帝的宠爱,以及合葬的资格。

阿娇

那他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为何也没有与他合葬呢?刚进宫的卫子夫很受汉武帝的喜欢,甚至是独得恩宠多年,但后来,不幸卷入巫蛊之祸中,被没收了皇后金印,最终为自证清白自杀身亡。所以,卫皇后自然也就失去了与汉武帝合葬的资格。除了汉武帝之外,还有清朝的乾隆帝与他的第二任皇后,辉发那拉氏,也没有合葬一处。前两年《延禧攻略》和《如懿传》大热,相信看过这两部剧的朋友们,应该会对其中的一场戏记忆深刻,那就是那拉氏皇后断发。

这并不是影视剧杜撰的剧情,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事,这位皇后在随皇帝南巡途中贸然主动断发,自然是触怒龙颜。在她死后,仅仅以嫔的规格下葬,还是被葬在纯惠皇贵妃的地宫中。如此看来。帝后不合葬,大概就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帝后不和,皇帝厌烦皇后,再也不想见到对方,所以就算是死了,也不要合葬在一起。还有一种就是,皇后品行不端,不够格与皇帝合葬。这样的思路,给考古专家们指明了一个方向。

辉发那拉氏

秦始皇陵中没有皇后墓,究竟是出于哪一条原因呢?可是但当他们翻遍史书后,也没发现和这两条相关的任意一条。更让他们震惊的是,史书中压根没有关于秦始皇皇后的记载。而且,不仅是皇后,秦始皇后宫中的嫔妃没有一个留下名字的。秦始皇后宫妃子众多,但她们死后被葬于何处,至今也是个谜。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秦始皇压根就没有立后!按道理来说,立后对于一个帝王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为何这位雄扫六国的始皇帝却没有立后呢?据专家猜测说,这或许与几个方面有关。

其一,就是他的母亲赵姬有关。据史料记载,我们知道赵姬其人“绝美,绝好善舞,太后淫不止。”这位赵太后的一生有过三个男人,她原本是赵国的一个富家女儿,后与吕不韦相爱,并成为其姬妾。

吕不韦因利益驱使,便将赵姬献给了当时在赵国做人质的子楚,成为了子楚的夫人。后来,没想到子楚回到秦国成为了国君,即秦庄襄王,她也因此成为了秦国的王后。

公元前259年生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去世,嬴政即位,赵姬成为王太后。但贵为太后的赵姬偏不安心做她的太后,与当时的宰相吕不韦暧昧不清,很快吕不韦意识到不能继续这样下去,于是向赵太后进献了一个男宠,那就是后来发起死于蕲年宫之变的嫪毐

这个嫪毐深得赵太后的喜爱,并与赵姬生下两子,他为人张扬跋扈,竟自称秦王嬴政的“假父”。这惹得秦王大怒,下令夷三族,将嫪毐三族都给干掉了,此外他还将赵姬驱逐出宫后软禁了起来。据后人猜测,母亲赵太后的这件事让秦始皇嬴政很受刺激,所以他变得厌倦女人,对自己的妃子尤其存有戒心,所以才没有立后之举。

或许有人要说,太后养面首生子的事情,赵姬并不是秦国历史第一个。早在嬴政的祖父秦昭襄王时,当时的太后——宣太后,也就是我们所熟识的《芈月传》中的芈月。

当年,她因为国家利益和义渠王私通,并生下两个儿子。秦昭襄王也是知道这件事的,但不仅没有怪母亲,也没有对女人产生厌恨依旧是立后立妃,她还和宣太后联手一起灭掉了义渠王,吞并了义渠的土地。

而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也并不厌恨女性。相反,他在位期间,广纳美色,据记载,他每灭一国,就要在咸阳城北的山坡上仿照被灭国的宫殿模样建造一个一样,然后专门用来安置从被灭国收来的珍宝和美人。因此,他不立后应当还有别的原因。

在秦一统中国前,秦国的君王很看重立后纳妃的事。这关乎这世袭制度,而且立后纳妃也是一种政治手段,通过与其他的国家通婚来巩固自己国家的地位。但是之前的皇后,不仅管理后宫,还出现了干政的情况。不得不提的就是宣太后,用计诱杀义渠王,垂帘听政四十一年,可见她的政治手段有多厉害。

发展到后来,太后的地位成为后宫之中最高的,不仅如此,太后有时候还可以主持前朝政事。王与后之间的权力较量不只局限两个人,而是两大集团的较量。如果皇后的势力过大,必然会削弱皇帝的权力。

出于此考虑,专家认为秦始皇不立皇后还有另外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他不愿皇后分权,想自己独享权力;二是他在为自己的儿子考虑,害怕自己走了以后,皇后成为太后,干涉朝政、手握大权。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