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家,说起女人,特别是美女,往往要用“红颜”二字,而且还要加上“红颜祸水”、“狐媚惑主”的词语,以示皇帝都是好皇帝,只是被女人迷惑了。夏商周有妺喜、妲己、褒姒,春秋有夏姬、息妫、文姜、西施。到了汉朝,则有一对姐妹花横空出世,把皇帝迷惑的五迷三道,最终竟暴毙于美人床头。
赵飞燕(前45年-前1年),汉成帝刘骜的第二任皇后,汉哀帝时皇太后。她以绝世美貌著称,能歌善舞,受成帝专宠十年,所谓“环肥燕瘦”讲的便是她和唐代的杨玉环,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体态轻盈瘦弱的美女。同时她也因美貌而成为淫惑皇帝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其原名未被正史记载,野史有称其名为“宜主”。
赵昭仪(?-前7年),名不详,为汉成帝宠妃;正史未记载她的名字,赵合德之名出于《飞燕外传》。她与姐姐赵飞燕同侍皇帝,专宠后宫。
赵飞燕和她的妹妹赵合德双珠合璧,是西汉时期的最为著名的红颜。她们得汉成帝宠爱,罢免皇后以代,力压各位婕妤,将皇帝戏弄于幔帘之间、床笫之前,十年之间荣宠不尽,成帝因她们声色犬马,终于暴死于赵合德的床上。
赵氏姐妹是中国民间历史上最传奇和神话般的一对美女。正史上对她们的记载很少,然而关于她们的野史逸书却又很多,评价大多为负面,认为她们是红颜祸水。赵飞燕与与妹妹赵合德的故事是一个不断流传并逐渐丰富发展的过程,尤以《西京杂记》、《飞燕外传》最为影响深远。
赵氏姐妹出身微贱,父亲赵临是长安某官府的家奴。《飞燕外传》中赵氏姐妹的出身则被演绎得非常传奇,江都中尉赵曼的家伶冯万金与江都王孙女姑苏郡主通奸淫乱,之后姑苏郡主怀孕生下两个女儿,就是赵氏姐妹,随后姑苏郡主将两个私生女抛弃,三天后姑苏郡主发现她们还活着,于心不忍,又将她们抱回来,交给冯万金抚养。
赵飞燕长大后出落成美女,成了阳阿公主府上的歌伎,开始学习歌舞,因其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而得名“飞燕”。《汉书·外戚传》记载:“孝成赵皇后,本长安宫人。初生时,父母不举,三日不死,乃收养之。及壮,属阳阿主家,学歌舞,号曰飞燕。”
“水色箫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唐代诗人徐凝作《汉宫曲》)。”这就是古人对这两人的印象,“秋夜长”虽是简单三字,实在将后宫三千佳丽怨怒、无可奈何之心跃然纸上,就算诗仙李白在《清平调》中也有“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之辞,那肤白貌美,可不是吹出来的。
汉成帝初时常微服外出游乐,一次来到阳阿公主府见到赵飞燕妖冶冷艳,舞技绝妙;被其美艳和舞姿所迷,十分高兴,便把她招入宫中,大为宠幸。《汉书·外戚传》曰:“成帝尝微行出。过阳阿主,作乐,上见飞燕而说之,召入宫,大幸。”
赵飞燕入宫之后,深感势单力薄,于是想将妹妹也接入宫中,两人相互照应,她向成帝推荐妹妹。赵飞燕知道妹妹赵合德出落得极其端庄漂亮,性子温柔多情,说“自愧弗如”,成帝被美色动心,于是下令,赵合德由是入宫,姐妹共侍皇帝、同享富贵。《汉书·外戚传》记载:“有女弟复召入,俱为婕妤,贵倾后宫。”
赵飞燕有了妹妹的支持,两人都是身居高位;又有汉帝宠爱,飞扬跋扈,虽惹众怒却是不以为意。成帝专宠赵氏姐妹,对她们的宠爱逾越了皇室的礼制,许皇后、班婕妤等人皆失宠。《汉书·外戚传》:“赵飞燕姐弟亦从自微贱兴,逾越礼制,浸盛于前。班婕妤及许皇后皆失宠,稀复进见。”
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许皇后的姐姐以巫蛊之术诅咒后宫有身孕的妃子,东窗事发,赵飞燕趁机连消带打,一举击溃了许皇后,皇帝将许皇后弃置冷宫。《汉书·外戚传》:“鸿嘉三年,赵飞燕谮告许皇后、班婕妤挟媚道,祝诅后宫,詈及主上。许皇后坐废。”
赵飞燕二人不满足于这样的“战绩”,祸水东引;诬告后宫之中颇有贤良淑德之名的班婕妤也参与了此事,意图将班婕妤一并放倒。皇帝本是大怒,但班婕妤才智颇高,一番据理力争之后,成帝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知此事实为赵飞燕二人从中作梗,于是厚赐班婕妤。
成帝刘骜虽然明白赵飞燕二人所为,却是舍不得责备;厚赐班婕妤,只是念及旧情,为了稍减心中对她的愧疚,只想息事宁人而已。班婕妤虽然也想扳倒赵氏姐妹,但见成帝对二人的纵容,已知事在人为,却是事不可为;她若再在此中挣扎,必有性命之忧。于是奏请皇帝准许她往长信宫侍奉王太后,借太后之力保全自身,成帝准其所请。
许皇后既倒,班婕妤无力回天,皇后一位便空了下来。此时,成帝对赵氏姐妹宠爱不减,自是希望二人中的一个能够当上皇后,而这个想法又存在一个极大的阻碍。成帝欲立赵飞燕,但王太后不喜赵氏姐妹二人,认为班婕妤才应该为皇后,皇帝舍班氏而取赵飞燕二人,愚不可及。但王政君毕竟只是太后,无法在实质性上影响皇帝的决定。王太后不想放弃,于是找了一个借口,即赵氏二人出身低微,而责难这件事,《汉书·外戚传》:“上欲立赵婕妤。皇太后嫌其所出微甚,难之。”
这一招其实也有很大的破绽,因为王太后幼时也是卑贱;这一话说出来,反倒容易遭到诟病。但成帝也是粗心大意之辈,只是想解决这个问题。太后的外甥、侍中淳于长为成帝立赵飞燕做皇后一事居中沟通。于是,赵氏一门飞黄腾达: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四月,成帝封赵临为成阳侯,这一下,赵飞燕一跃而成侯门贵女。既然家庭的卑微已经不再,王太后原先的质疑已经不是个问题。于是,这年六月,赵飞燕便被迫不及待的成帝封为皇后;赵合德亦晋为昭仪,同时大赦天下以昭示四海。《汉书·外戚传》记载:“太后姊子淳于长为侍中,数往来传语,得太后指,上立封赵婕妤父临为成阳侯。后月余,乃封婕妤为皇后。”《汉书·成帝纪》曰:“夏四月,封婕妤赵氏父临为成阳侯。六月丙寅,封皇后赵氏。大赦天下。”
成帝将许皇后打入冷宫,不听善言,气走了班婕妤,又强纳赵飞燕为皇后,许赵氏以滔天权柄。自此,日夜与赵氏姐妹声色犬马。
赵飞燕成为皇后,虽然获得了作为女人的最显赫地位,但成帝对她的宠爱却渐渐不如以往,成帝最为宠爱她的妹妹赵合德。
而赵合德虽然比不上姐姐的蛊惑手段,但她生得体态丰腴,玉肌冰肤,花容月貌,其丰满的身躯,状若含苞待放的蓓蕾。和她的姐姐赵飞燕轻盈的体态交相辉映,恰好形对汉成帝另外一层强烈的补偿心理。合德较飞燕犹为娇艳妩媚,比飞燕更得成帝宠爱。成帝和赵合德度过第一个迷人销魂之夜后,欢畅无比,欲仙欲死;赐名合德的身体为“温柔乡”,说到:“我当终老是乡,不愿效武帝之求白云乡了”。合德温柔狐媚,善于梳妆,但她淫荡狠毒,阴险善妒,深得皇帝之心。
成帝还为赵合德修建宫殿,名为昭阳宫。其宫殿豪华奢侈,《汉书·外戚传》中有详细的描述:“居昭阳舍,其中庭彤朱,而殿上髤漆,切皆铜沓黄金涂,白玉阶,壁带往往为黄金釭,函蓝田璧,明珠、翠羽饰之,自后宫未尝有焉。”
赵氏姐妹俩联手专宠后宫十余年,但两人同样没有为成帝生下一男半女。《汉书·外戚传》:“姐弟颛宠十余年,卒皆无子。”《飞燕外传》中的解释是姐妹二人为驻颜却老使用息肌丸以致不孕。姐妹二人无子,于是便疯狂残害其他宫人为成帝生的子嗣。
绥和元年(前8年),定陶王刘欣通过其祖母傅太后私下以重金贿赂赵飞燕姐妹,,在她们的帮助下,一直没有子嗣的成帝立刘欣为皇太子。
公元前7年春的一天,汉成帝晨起不久即暴毙于赵合德床上。皇帝平时身体强壮,突然去世,朝野震动,宫中及大臣们都认为是赵合德的罪过。王太后更是严词指责赵合德,合德羞愤而自杀,年约三十八岁。《汉书·赵飞燕传》:“明年春,成帝崩。帝素强,无疾病。……皇太后诏大司马莽、丞相大司空曰:‘皇帝暴崩,群众讙哗怪之。掖庭令辅等在后庭左右,侍燕迫近,杂与御史、丞相、廷尉治问皇帝起居发病状。’赵昭仪自杀。”临死前,赵昭仪愤慨地说:“我把皇帝当成一个婴儿,玩弄于股掌之中!”(《赵飞燕外传》:昭仪曰:“吾持人主如婴儿,宠倾天下,安能敛手掖庭令争帷帐之事乎?”)
太子刘欣作为成帝的养子即位,是为汉哀帝。他感念赵飞燕当初拥立之功,尊赵飞燕为皇太后,但她一直被太皇太后王政君和王氏家族所仇恨。
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哀帝崩逝。与哀帝不睦的王氏外戚集团东山再起,哀帝宠臣和外戚遭到了严厉的打击,赵太后也没能例外。太皇太后王政君下诏曰“前皇太后与昭仪俱侍帷幄,姐弟专宠锢寝,执贼乱之谋,残灭继嗣以危宗庙,悖天犯祖,无为天下母之义。贬皇太后为孝成皇后,徙居北宫。”一个月后赵飞燕自杀,飞燕比妹妹合德多活了六年,享年约四十四岁。
赵氏姐妹的传说在中国民间和历史上广为传播,历代文人在形容比附美女时,往往借用了她们的形象,如李白诗曰:“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可以说赵氏姐妹特别是赵飞燕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乃至中国文化中美女的代表人物之一,赵飞燕与另一唐代美女杨玉环并称“环肥燕瘦”。
但是,赵氏姐妹恃宠而骄,祸乱后宫,参与杀害皇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红颜祸水,班固在《汉书》中载“赵氏乱内”,并评价道:“飞燕之妖,祸成厥妹。”《西京杂记》和《飞燕外传》还记载赵氏姐妹与侍郎、宫奴通奸,淫乱宫闱的事迹。
无论是史书记载还是野史传说,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二人,虽然恃宠而骄,却除了在后宫之内作威作福外,其实并无什么干预政事的行为,也没有什么祸国殃民的本事。这所有的一切,归根到底,还是皇帝本身的品行有问题。成帝在见到赵氏之前,甚至想与班婕妤同辇而游,遭到拒绝之后,虽有收敛,却难改本性。皇帝,毕竟是天王老子,哪个“祸水”敢来拒绝?
很多人按照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标准,说他是法家学派弟子,也有人说他是兵家、墨家传人。那么诸葛亮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究竟属于哪一学派呢?诸子百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产物。此后,这些学派大多分流、演变。除了儒释道家思想活跃,其余的思想流派大多消隐。所以,三国时期人物诸葛亮的身上,并没有明确的思想流派...
在刺杀董卓失败后,曹操就开始起事了,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统一了北方,甚至还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当时所拥有的实力甚至是超越了孙刘双方的联盟。那么,曹操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大多数人觉得跟曹操的奸诈有一定的关系,当然了,这兴许是一方面原因,当时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曹操的识人之明了。大家都知道,曹操...
第十名:步练师她是孙权的妃子,来自江苏,在孙权继位之后被封为了夫人,可以说是达到了皇后的地位,在步练师去世之后,被追封为了皇后,埋葬在蒋陵。第九名:祝融夫人她是三国里面唯一真正上过战场的女性,和孟获是一伙的,和孟获一起对抗蜀国的军队,在七擒七纵孟获之后,祝融夫人也归顺了蜀汉,据说他武艺高强,百发百中...
赵云,乃是继关羽、张飞之后,加入刘备集团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赵云算得上是蜀汉集团的元老级别人物。但是,刘备在称帝之后,给赵云的官职,仍然是一个“杂号将军”,赵云的权利,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丝毫的改变。很多人搞不明白,赵云前前后后,跟随刘备出生入死,差不多30个年头,为什么刘备就没有让赵云独当一面。给...
东汉末年,英雄辈出,谋臣如雨,武将如云。说起三国英雄们的武力值,这第一者当属吕布.随后才能够轮得上关羽、张飞等人.当时三个国家的实力都不容小觑,而大将最多者应...今天我们来看看三国时期的大狂人都是谁?Top8:虞翻虞翻是东吴的一员将领,虽然在三国时期他名声并不显赫,但他也是一位文武全才,尤其是他在...
果然司马懿跨渭河修桥,在两岸扎营,诸葛亮面对本想使用声东击西之策烧掉浮桥,却不想还是在司马懿刺探到了军情,溃败而返。第二回合司马懿想要反守为攻,将蜀军彻底围困,结果诸葛亮来了个埋伏战,扳回一局。等到第三回合,“木牛流马”这样在传说中流传了近2000年之久的“黑科技”除此登场了。本来是司马懿见蜀汉境内...
关家被害经过这一切,还得从蜀汉灭亡的前几个月说起。话说蜀汉末年,曹魏权臣司马昭派遣将领钟会、邓艾率领大军南征蜀汉。在古代,巴蜀地区是历代封建王朝都深感头疼的地方。因为交通因素以及统治技术的局限,一旦王朝出现衰败迹象,巴蜀地区往往会成为最先脱离朝廷统治的地区。并且,巴蜀地势的特殊,也让朝廷的讨伐变得收...
老刘没有发迹前只是家乡沛县的一个亭长,大致也就相当于乡科局干部吧?这个时候的老刘,那可真是本色毕露:不仅生性放纵好酒贪花经常戏弄手下的员工,而且还曾经多次出现过工作上的失误!多亏刘邦有几个好朋友帮衬——别人就不说了,县级干部萧何就多次替刘邦打过圆场,每次刘邦出现工作失误时,都是人家萧何替他周旋,这才...
熟悉三国的朋友,应该知道指的就是献帝刘协。事实上他之所以能够落得善终,与他一生充满了大智慧,是很有关系的。按理说他不是嫡子,皇位原本不是他的,再加上母亲也早早地被何皇后给毒死了。得知真相后的灵帝,尽管十分愤怒,但考虑到大将军何进,他也只好就此作罢。尽管何皇后如愿以偿地让自己的儿子刘辩继承了大统,但她...
比如此人的心肠异常的狠,不止一次地抛妻弃子,据正史的记载最少就有四次。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无奈吧,无可厚非,因为在逃亡的过程中,带着家眷实属不便。这点倒是和他的老祖宗刘邦很像。当年刘邦兵败逃亡时,也是嫌马车太慢,好几次都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扔下去,都是夏侯婴又下去将其捡回来的,也正是因为这点,气得刘邦想杀了...
一日曹操不经意间看到儿子曹植的文章,连连点头,不时嘴角微微一笑。看完后不敢相信这是自己10岁儿子写的,问曹植:“你请人代写的吗?”,曹植胸有成竹的答到“话,说出口就是论;字,下笔就成文章,不信当面考考我就知道了,何必请人代写”。小时候的曹植性格坦诚,放荡不羁,不讲究仪表,车马服饰不张扬,没有官二代气...
这三次战役是公认的"三大战役"。不过以影响力来看,小编认为还有三场战役,其重要性并不亚于三国"三大战役",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三次战役。小编认为"潼关之战"是一场很容易被忽略的重要战役,然而它对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知道"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集团暂时失去了对南方扩张的条件,开...
这个无能主公不是别人,正是吕布。吕布,作为汉末一代诸侯,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但是其政治思维偏弱,不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导致一直被人利用,先是董卓,后是王允,最后又依附袁绍和张扬,偷袭曹操的兖州,窃取刘备的徐州,最终在徐州下邳之战中被曹操围困。这个时候,吕布麾下一位武将出场了,也正是今日小编要讲...
这位令人惋惜的女子就是汉昭帝的上官皇后,她也是霍光的外孙女,或许人们能够在电视剧中看见这个女子的身影。当时汉昭帝即位后,年龄仅仅只有8岁,由自己的姐姐鄂邑长公主抚养着长大。等到汉昭帝21岁的时候,鄂邑长公主开始为他挑选妻子,此时的上官氏也只有6岁。等到上官氏入宫之后,就被封为了婕妤,在此之后不久上官...
曹营救主斩杀曹军忠贞猛将总结赵子龙可能不是三国里最耀眼的,但他是最朴实的。朴实者,可以活得更久,这样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是令人敬佩信任的,因为他是贴近我们的,可以是我们行事的标杆。参考文献:《三国演义》《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