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是如何挑选外交使节,化解错综复杂的外交风云

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是如何挑选外交使节,化解错综复杂的外交风云

来源:历史知识网

在《琅琊榜》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在靖王的夺嫡之路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就是皇后的亲兄弟言侯。起初,言侯的后人并不知道自己父亲的爵位是怎么来的,一度以为自己的父亲能够封爵,只不过是因为皇后。

后来它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因为完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外交任务才被赐了爵位。外交使节在某种程度上就有这样的能力。

完璧归赵的蔺相如">蔺相如毛遂">毛遂自荐的毛遂">毛遂等等,这些人肩负国家使命,保护国家安全。是一群可敬的人。那么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皇帝是如何挑选外交使节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化解错综复杂的外交风云

在汉朝初期,由于奉行的是道家理念。所以,国家的国力并不算非常强,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汉朝,还要担心会被别人欺负。

比如汉高祖">汉高祖和胸部之间的战争,本来汉高祖">汉高祖是想派军队把匈奴打回去的,但是没想到匈奴骑兵的战斗力那么强,最后不但没有把对方打回去反倒被对方围在了一座城池里。

一国之君的面子都">子都丢了,从那以后,汉朝自己觉得不是匈奴的对手。然后就开始实行怀柔政策,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遣妾一生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

这大概就是对汉朝初期被和亲匈奴的女子的真实写照。

在汉朝被匈奴打败之后,其他少数民族也开始对汉朝有了一切想法,于是乎汉朝的统治者越来越觉得有一个外交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于是他们开始确立比较完善的外交体系。

这一套体系的最高决策者当然是皇帝,第二级决策者是各类高级官员。当时皇帝主要是以御前会议的方式来决定汉朝的外交政策,在御前会议当中经常会出现不同的大臣对外交政策有不同的看法的情况,这种情况下。

皇帝会根据各个大臣的一些观点来综合性的决定外交的最终政策。这就是汉朝外交事务的处理流程。

外交使节的选取方式

对于外交使节的选择,汉朝也有一番自己的流程和规矩。这个流程和规矩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这几个人必须要容貌端方">端方,所谓容貌端方">端方并不是指这个人要漂亮,而是指这个人需要比较严厉,然后长得比较周正能够镇得住场子。

几个副使也是同样的要求,其次要能够准确地穿得君王的意图,因为使节在国外都是代表君王,如果说你搞了个拎不清的,你跟他说A,他最后跟国王说B。

最后国王还要跑过来怪你没履约,那你岂不是要郁闷死,所以一定要选择一个能够拎得清的人,而且需要有一个不害怕大场面的人,要不然都像秦舞阳">秦舞阳一样,一到秦国就吓得半死,那还不如不派他去了。

第二就是外交使者要懂得礼仪,不但要懂得汉朝礼仪,还要懂得出使国家的礼仪。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你既然派使者那就证明两边还有的谈,没有到势成水火的地步。这个时候,如果你先失礼于人那很可能会把事情推向不可挽回的深渊。

同时,这些外国使节也需要熟悉出使国的风土人情,最好是非常熟悉,就像著名的张骞">张骞出使西域,他对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都可以说是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在丝绸之路的开辟当中立下大功。

同时两个国家的关系可能也会影响使节最终采取的手段,如果两国的目的是交好,那么这个使节自然需要对自己和对别人守礼仪,这样才能够吧这种友好的关系继续下去。

如果说两国的关系本来就不好那么使者自然也就不用这么客气,因为你一旦客气,人家说不定认为你害怕,毕竟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只要对方是做事讲究的国家。

还是会保障使者对安全。但是,这也仅仅是一般情况下,如果那个国家就是不管不顾的话呢,使者安全也有可能受到威胁,所以说使者本身还是一个挺危险的活计,要求使者武力过关,要不然到了敌国,万一交涉失败了岂不是羊入虎口。

所以虽然仅仅只是一个使者,但是要求还是挺多的,首先你需要长得比较帅,然后是你需要熟悉自己出使国家的风土人情你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脑袋能够传达局君王的意思,你需要有勇敢的心能够处变不惊。

你需要能够辨认商品的价格,免得在两个国家进行贸易的时候,被对方当成冤大头。但是符合以上所有要求的其实有的时候挺难的还有一种使节那就是比较残忍的。

因为他们其实本来并不是使节,而是刺客,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反正不管这场任务是成功,还是失败,他都注定回不来了,汉朝的使节有很多要求,所以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汉朝使节和如今使节的区别

汉朝的使节,和现在的使节还是有很多的区别,最起码现在的使节不需要经过路途劳顿,而且即便最后谈不拢,也不会有什么危险,现在的使节大部分是举行各种各样的新闻发布会来传达上面的意思,而在遥远的汉朝,使节们不带需要长途跋涉。

而且到了地方以后有可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所以汉朝的使节,比起现在的使节来说危险程度要高许多,但是对使节的要求,尤其是文化素养的要求,是差不多的。

都需要很熟悉对方的语言,风土人情,而且最好是在对方的国家能够有一些朋友或者说他们需要有很强大的辩才只要有很强大的辩才,即便有的时候国君给的任务很难完成,甚至国君的要求也比较无理。

但是这样的情况下咱们还是能够全身而退,在古代战争也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使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使节在某种程度上又不是一个好干的差使。

一旦你的国家有人对你的交涉成果不满意,那么,随便你回到祖国也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指责。使节当中也是经常会出现不能回到故土的情况。

在封建往常有一个著名的专门用力接待外国使节的机构叫做鸿胪寺,其中的最高长官鸿胪寺卿,相当于现代的外交部长。其实外交使节在古代是一个很困难的职业你干好了,不一定有人会夸你,但是干不好一定会有人骂你。

这一点,在汉朝的时候可能体现的还不是很明显,但是等到了宋代或者是清代,这些王朝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到了后期武力完全被碾压。

这个时候,出事的使节就要遭殃了,因为你的国家在背后不能给你支持,然后敌国就会看不起你,而且一旦说出来的结果不尽人意那么使节最终会被扣上卖国贼的名号。

即便是在汉代,有的时候使节也会遭遇滑铁卢,比如著名的苏武">苏武牧羊,苏武">苏武在出使匈奴以后就直接被匈奴扣在了的那个地方。

不得不说,这种悲惨而又痛苦的日子简直看不到尽头,哪怕最后汉朝把苏武">苏武给接了回来,年华老去的苏武">苏武也再不复年轻时候的意气风发,所以说,做使节的人,对国家都是一片忠心。古代的使节更是如此。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