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孙瓒临死前给刘备两个暗示,刘备沉默无语,到死也不重用赵云

公孙瓒临死前给刘备两个暗示,刘备沉默无语,到死也不重用赵云

来源:历史知识网

说起三国时期常胜将军赵子龙,他的美名可是名传千年,也深得民间百姓的厚爱。但唯一不足的是赵云虽然颇受爱戴,但是子龙的一生却过得非常不舒心。为什么呢?为将者,要么为名,要么为利。但是赵云却不为名不为利,但即便如此,赵云同样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这到底是为什么?

赵云,乃是继关羽张飞之后,加入刘备集团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赵云算得上是蜀汉集团的元老级别人物。但是,刘备在称帝之后,给赵云的官职,仍然是一个“杂号将军”,赵云的权利,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丝毫的改变。

很多人搞不明白,赵云前前后后,跟随刘备出生入死,差不多30个年头,为什么刘备就没有让赵云独当一面。给他类似,关羽张飞一般的军权?这的确是让人费解,在道理上来说,蜀国的将才,人力,均不如,曹魏、东吴。

而像赵云这样百年难遇的大将,更是少之又少,刘备对他应该大加重用,以达到震慑天下的作用。但事实上呢?刘备却只是让赵云负责自家,家小的相关护卫工作。

刘备的这个操作,完全是大才小用。更何况,在刘备身边还有一员猛将,此人亦是跟随刘备出生入死,他正是陈到陈到这个人的武艺非常高,而且善于训练士卒。他曾经是刘备的征西将军,当年刘备在夷陵大败而逃也是这个陈到,为刘备阻击吴军,这才让刘备顺利地逃出升天,来到白帝城。

陈到后来,成为永安都督,成为蜀汉

“白毦兵”

的第一任统帅。而陈到的武艺,在历史上的评价,他仅次于赵云,像这样一个人,完全可以匹敌曹魏的许褚等猛将,同时陈到刘备亦是忠心不二。如果刘备陈到来护卫家小,保障宫庭安全,想必也是不会有失。

即使陈到一人不能胜任,刘备还有其他的人选,例如:廖化李严麋芳等。特别是麋芳,他是刘备舅子,让他来负责宫内防卫问题也是非常合适的。如此一来,刘备便完全可以把赵云这员大将利用起来。

刘备既可以让赵云协助关羽镇守荆州,又可以让赵云防御南中地区。总之,可以让赵云发挥更大的价值。如果,赵云协助镇守荆州,那么荆州根本不可能会轻易落到孙权手中。如果让赵云守南中,那么南中地区的孟获势力也不会那么狂妄,毕竟常山赵子龙的威名摆在那里。

然而刘备却并没有让赵云过多的参与军事行动,甚至在刘备兵败夷陵之后,赵云的职位仍然只是一个

“翊军将军”

,当年赵云七出七进,汉水之战退曹军,这些战绩只是赵云的机动性用兵。纵观赵云一生,他基本没有多少兵权。

对于将才严重缺乏的蜀汉来说,刘备他为什么如此荒废赵云呢?这还得从公孙瓒临死之前的两个暗示说起。

公孙瓒乃是赵云的第一任主公,因此公孙瓒赵云的看法直接决定了日后赵云刘备之处的待遇。即使是不能决定赵云的职位和俸禄,但最起码刘备会参考师兄公孙瓒的意见。那么,公孙瓒赵云有什么样的评价呢?这与刘备后来不用赵云其实有着很大的干系。

公孙瓒临死之前,曾经特意给刘备留下了两个暗示。

公孙瓒,乃是刘备同门师兄,他和刘备一样都是出自于东汉末年经学家卢植之手。换句话来说,刘备公孙瓒乃是同门师兄弟,这也正是为什么当年刘备会去投奔公孙瓒的原因之一。

在公元178年-184年,公孙瓒的声名已经威震塞外。在公元191年时,公孙瓒又带兵大破黄巾,其声名又更进一步。

《后汉书》:瓒率步骑二万人,逆击于东光南,大破之,斩首三万余级。

从这里便可以看出公孙瓒的确是一个将才,而此时的刘备呢,还要借着曹操的面子去占天下19路诸侯的虚位。

公孙瓒声名大震之后,刘备便前去投奔了他。不过在公孙瓒这里刘备并没有讨到好的差事,只是说勉强过日子。当时还是由于袁绍的压力,公孙瓒才表刘备为别部司马。不过,让刘备感到庆幸的是,他在师兄公孙瓒这里遇到了赵云

遇到赵云,并且和赵云深交,可以看得上是刘备的意外收获。在

《云别传》

中有一段记载

:时先主亦依托瓒,每接纳云,云得深自结托。

虽然与赵云相遇,但是后来赵云却因为兄长去世,不得不告辞于公孙瓒。同时,亦与刘备辞别。

后来,直到刘备投奔袁绍之后,才与赵云再次相遇,这时候的刘备终于明白,一定要自己带团队,早年的口号宣传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于是,联合赵云关羽张飞在大富商麋竺的支持之下终于开始拉团队。

不过呢,在刘备初创团队到夷陵兵败,在这长达数十年之久的创业时光里,刘备始终没有重用赵云。因为,刘备明白,公孙瓒临死前的两个暗示非同寻常。

首先来看一下,第一个暗示。其实这个暗示非常重要,如果做不到,赵云可能随时换主公。

当年赵云投奔公孙瓒时,公孙瓒曾经问了他一个问题。当时公孙瓒的势力远不如袁绍强大,特别是在冀州一带,当时公孙瓒就问赵云,为什么要来投奔于他?

当时赵云说了这样一段话,如今天下大乱,况且不知道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天下明主,我只能寻找一个能够

“实施仁政的地方”

,如此一来才可以解决百姓的危机,尽可能的减少战乱带给百姓的负面影响。(具体可参考,云别传之中的记载。)

赵云的话之中,听出了很多有料的东西。首先,赵云他并不是完全给公孙瓒打工。说白了,如果公孙瓒没有能力,是一个庸主,那么赵云便随时会离他而去。其次,赵云所追求的乃是一个实施仁政的地方,换句话来说就是,他不管这个实施仁政的人是谁?只要能够按照这个要求来做就行。

公孙瓒赵云的对话,后来的刘备肯定是知道的,况且刘备还与赵云有深交。在当时的乱世之中,想要做到实施仁政是非常困难的,最起码实力要允许,(兵力,财力,物力,这些都要跟上),在当时有这样实力的诸侯并不多。

刘备呢?他已经在天下间宣传了好多年的,“大汉皇室之后,匡扶汉室天下,还百姓安定。”,刘备的这个职业规划,可以说与赵云的理想是基本一致的。但刘备深知,能够在公孙瓒的面前说出如此高度的话,这个人想要真正驾驭他,还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辈子。

在公元214年,也就是刘备带人平定了益州之后,刘备打算把所得的百姓房屋、财物,赏赐给手底下的兵士。赵云此时立马站出来说,这样做不妥,一来百姓刚刚遭受战乱之苦,我们新来应该给百姓恩惠,如果再夺他们的房屋,百姓何如?

听完此话,刘备沉默,只得应允了赵云。但同时,在刘备心中也知道,赵云这个人绝对是心怀百姓的儒将,如果哪天自己的动作有违天下百姓,那么赵云便可能会有所行动。

第二个暗示,公孙瓒临死之前有一个荒唐的动作。

公孙瓒刘备出名要早得多,不过他的脑子似乎远没有刘备那么灵活。公元195年,鲜于辅、齐周、鲜于银与公孙瓒交战,加上有袁绍相助,公孙瓒所部损失惨重。

《后汉书》:兴平二年,破瓒于鲍丘,斩首二万余级。瓒遂保易京,开置屯田。

看看这个曾经威风八面的白马将军,如今只得在易河修建营垒,屯田以待时机。

但是在这段时间里,公孙瓒不再思考如何退敌,如何发展。而是做了一个荒唐的动作,当时公孙瓒下令让兵士们修建战壕,然后在战壕之上再堆放高达5、6丈的土丘,然后公孙瓒自居中间战壕,单是这个战壕的高度就达十余丈,当然了此乃是公孙瓒自己的防御之策,也还算是比较正常。

但是后面一个做法让人不得不愤怒,

《后汉书》:居于高京,以铁为门。斥去左右,男人七岁以上不得入易门。专侍姬妾。

这个做法,就完全是建立了自己的小天堂,只顾自己享乐,完全不顾百姓死活。

在史料中有这样一个记载:

是时,旱、蝗,谷贵,民相食。

可以看看当时的百姓想要活下来实在是太难了,但是公孙瓒呢?他完全不考虑百姓的安危,这一点与赵云当时所说,“仁政而施”完全是背道而驰。

随后,公孙瓒袁绍打败,兵败自焚。那么,这一点对于刘备来说有什么作用呢?很简单,师兄公孙瓒的事例,刘备肯定会深思,同时公孙瓒的做法也会让刘备自醒,否则最终只能和公孙瓒一样,引火自焚。

对于公孙瓒这一个案例,也算是暗示吧。刘备他只能为百姓谋福利,扩充地盘,否则刘备也将会成为下一个公孙瓒。而对于赵云来说,他亦不会让刘备有此违民之做法。试想当时如果赵云还继续跟随公孙瓒,想必根本等不到公孙瓒的“安乐窝”建立起来,也就被赵云给毁了。

倘若真的如此,刘备也就更加不能重用赵云了。如果赵云在蜀汉有权有势,自己很难把控大局,特别是有违背大义之时。就像当年,刘备执意东征一样,赵云虽然反对了,但是赵云此时并没有军权,也只能动动嘴巴。如果,有兵权,那么刘备就很难进行东征了。

同样的道理,把赵云安排在内宫之中,或许也是刘备对自己的一种自省吧,看到赵云就会联想到整个天下百姓。毕竟,身边有一个心怀百姓的儒将。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