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商朝 >  商朝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商朝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来源:历史知识网阅读:91

商朝有一个很特别的现象,就是频繁迁都。商汤建立商朝时都城在亳(今河南商丘),其后经历了五次大规模迁都。商朝为何老是迁都?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商朝迁都的原因,希望对你有用!

商朝多次迁都的原因

商朝有一个很特别的现象,就是频繁迁都。商汤建立商朝时都城在亳(今河南商丘),其后经历了五次大规模迁都:中丁迁都于隞(今河南荥阳北敖山南),河亶甲迁都于相(今河南安阳市西),祖乙迁都于邢(今河南温县东),南庚迁都于奄(今山东曲阜旧城东),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西北)。盘庚迁都到殷,商朝的都城才基本固定下来。

关于迁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水灾说,游牧游农说,去奢行俭说和王位纷争说。

水灾说是从自然灾祸方面去寻求商都屡迁的原因。但这一说法没有十分坚实的材料做基础,推理上也不成立,因为商朝的几个都城全在黄河两岸,而且越迁离河滨越近,如果这种做法是为了躲避水灾,那也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甲骨文是商代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1899年,清代著名金石学家王懿荣在北京家中发现了它。1908年,考古学家、文物收藏家罗振玉查访清楚刻有文字的甲骨来自河南安阳殷墟(今河南安阳小屯)。

游牧游农说是从社会生产方面去探求原因。游牧说认为商人在盘庚迁殷之前还属于迁徙无定的游牧民族,到盘庚时才有了初步的农业,由游牧经济转入农业经济,因此有了定居倾向。然而,商代的甲骨文和后世的考古资料证明,商代建立时的经济基础已经是农业了,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

游农说认为商代的农业是原始农业,采用火耕的方法,就是把树林烧平后,在灰烬上播种。他们既不知道灌溉,也不懂得施肥,一旦土地的自然力耗尽,便需改换耕地,因此不得不经常迁徙。但考古资料证明,商代前后期农业生产工具并未发生重大变化,不可能因农具的进步,突然停止火耕。

去奢行俭说和王位纷争说是从社会政治方面去解释商都屡迁的。去奢行俭说认为抑制奢侈,倡导俭朴,借以缓和阶级矛盾,是商都屡迁的原因。这一说法多少有点合理成分。因为《尚书》中《盘庚》三篇是保存下来的商王盘庚迁殷时对臣民的三次演讲词,将迁之时,他曾指责贵族中有贪求财富的乱政官吏;迁都后,他又告诫官吏不要积聚财物,应该施惠于民。但是,奢侈是统治阶级的通病。不仅迁殷之时存在,迁殷之后照样存在。为什么后来却不迁了呢?看来这种解释也缺乏说服力。

王位纷争说认为商朝前期曾有九世之乱,九代商王都因王位传承问题发生过纷争,其直接后果就是商朝王权削弱和贵族势力膨胀。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要削减贵族的实力,就要改变贵族的地利优势,手段就是迁都,这成为商王的战略措施。然而,在盘庚迁殷后,商朝实行了固定的传位继承制度,王位之争减少了,都城也就固定了下来。目前,这种说法被大多数人所认可,也是一个较为合理的观点。

商朝从建国到灭亡,长达五百多年,最后的二百七十多年都城都在殷(今河南安阳),所以商朝又叫殷朝,有时候也称为殷商或者商殷。商朝定都于殷,是从盘庚做国君时开始的。

1、决意迁都

商王太甲死后,王室内部因争权夺利而发生了愈演愈烈的斗争。由于王位的继承还没有确定的规则,因此每一代君主死后,都会爆发一场激烈的王位争夺战。

盘庚的本名叫做旬,是商汤的第九代孙、商朝的第二十个王。他本是第十九代王阳甲的弟弟,哥哥去世后,他也是通过一番激烈争斗才登上王位。盘庚很善于观察形势,因此深深地明白,应当赶紧想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来缓和各种矛盾冲突,挽救商朝的衰亡。

盘庚认为,扭转国家形势的最佳出路就是把都城迁到殷,因为殷这个地方西依太行山,地势西高东低,而且前面有一大片土地肥沃的平原。洹水自西北向东南穿过,取用水方便,有利于农业生产。在此开垦荒地,不愁国力不富。另外,殷正处于簸箕口处,地势险要。这对有效管理全国,以及出兵打仗,都比较方便。从政治上考虑,迁都以后,一切都得从头做起,王室贵族就会受到抑制,阶级矛盾就可以得到缓和;迁都还可以避开那些叛乱势力的攻击,保障都城的安全。而外部的干扰少了,统治就可以稳定很多。

2、侃侃而谈,恩威并施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迁都这个决定。一些奴隶主贵族们极力反对迁都,他们害怕到了新的地方不能照旧享乐。盘庚于是把奴隶主贵族召集起来,对他们公开说明迁都的理由。他在讲话中时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时而用严刑峻法威胁他们,时而又用先公先王的神灵恐吓他们。

《尚书盘庚》三篇记录了盘庚的这些训话。第一篇是劝告,告诉大家搬家到殷去的好处。他说:我要迁都是继承先王的基业,以平定四方。……我要像先王关心臣民那样关心你们,保佑你们,带着你们去寻求安乐的地方。你们如果不与我同心,先王的在天之灵便要责罚你们,降下不祥来了。我之所以要迁都,正是为了使得你们的生活安定。第二篇是威胁,他用强硬的口气,警告大家一定要老老实实地服从迁都的命令,否则就要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他说:我将要把你们杀戮了,绝灭了,不让你们恶劣的种子遗留一个在这个新邑之中。最后他号召民众说:去吧!去寻求安乐的生活吧!现在我要把你们迁徙过去了,在那边,永远安定你们的家。

3、迁都一举,功在千秋

可是斗争并没有结束,老百姓到了一个新地方,生活不习惯,吵嚷着要回老家。奴隶主贵族就乘机起哄,煽动大家要求搬回老家去。盘庚沉着应对,他告诫官员贵族们不要贪图享乐、聚敛财宝,而要谋生立功,施恩惠于人民,与人民同心,治理好国家。过了几年,局面才安定下来。

盘庚迁殷摆脱了长期以来旧势力的影响,加上殷都附近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特别是劳动大众的辛勤劳作,终于在较短的时间里就出现了百姓由宁,殷道复兴,诸侯来朝的局面。殷都被建设成了一个十分繁荣的都市,衰落的商朝也由此出现了复兴的局面。从此,商朝的都城就固定在殷城,再也没有迁移过。

盘庚迁殷,在商代历史上是意义重大的,这使得商代早期四处游移的都城有了定所,此后一直到商朝灭亡都以此为都。商朝从此政治稳定,经济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商也因此有了殷的别称。因此,史学界也一直将盘庚迁殷列为商代历史上一个重大事件,有的学者甚至以盘庚迁殷为标志,把商代历史分为了前期和后期两段,盘庚对于商朝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也由此可见一斑。

商作为商朝的国号似乎没有什么异议,同时商又是族名,考据商这一名称的最早来源,起先,商人将其都城(或控制的中心地带)称之为商。久而久之,商便进一步衍化为族名、国名,这种由地名、而族名、而国名的现象,在历史上倒也屡见不鲜,古罗马便是一例。其后商人屡迁,但无论迁徙到哪里,经常还是习惯性的称所在都城为商。

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盘庚定都于殷之后,改国号为殷。如《帝王世纪》载:盘庚徙于殷,改国号为殷。《史记集解》载:商家自徙此,而改国号为殷亳。《书》载:迁都于殷,改国号曰殷。事实上,根据出土的殷商甲骨文来看,商人从不自称为殷,而是称商、大邑商、或天邑商。最早对改商为殷一说表示怀疑的是罗振玉,罗氏根据发现的甲骨卜辞而言:史称盘庚以后,商改称殷,而遍搜卜辞,既不见殷字,又屡言入商……可知文丁武乙之世,虽居河北,国尚号商。其后,王国维在《说殷》中亦认为,商人改商为殷没有根据。在商代,非但商人不自称为殷,就连周边部族也没有称呼其为殷的。比如在记载周人向商贡献方物的甲骨文中,周人便称商为大邑商,而自称为小邦周(周人当时还是商的附庸)。商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尊称出现的。

改商为殷,当是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以后。小邦周一举扳倒了大邑商,作为胜利者的报复,周人将被征服的商和商人贬称为殷、殷人。殷为地名,至多也只是商的都城名,周人此举则意味着贬低商的合法性,否认其正统地位,这种做法很类似于日后,如抗战时,日寇蔑称中国军队为重庆军;或时下台海两岸互称对方为北京政府、台湾当局一样。换句话说,或许我们现在的这种文法习惯还是从商周时代传承下来的呢。所以商被称为殷,并非出自商人本意,而是周人强加给他们的一个蔑称。

殷作为蔑称,在《诗经》里面体现得尤为清楚。《诗经》中的《商颂》原是春秋时宋人正考父依据商的名颂改写而成,而宋人正是商朝的遗民。《商颂》中商一共出现了七次: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颂.玄鸟》);

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商颂.玄鸟》);

睿哲维商(《商颂.长发》);

帝立子生商(《商颂.长发》);

实左右商王 《商颂.长发》);

曰商是常(《诗经.殷武》);

商邑翼翼(《诗经.殷武》)。

可见,《商颂》中但凡涉及商朝与商族的地方皆用尊称商(至少是中性词),而作为蔑称的殷自然是不会被用于歌颂先祖的诗篇中,就连篇名也用《商颂》而不是殷颂。相比之下《诗经》中的其它诗篇就没有这层忌讳了,如《大雅.大明》:自彼殷商、殷商之旅。《大雅.荡》:咨女殷商。等,殷出现凡十七处之多。在其他史籍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宋人作为商朝遗民是不用蔑称殷的,如《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

另外,象这种使用蔑称的做法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如春秋战国时代北方诸侯贬称楚国为荆国。《吕氏春秋.异宝》:荆国之法,得五员者,爵执圭……《墨子.公输》: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反观楚人是决计不会称呼自己为荆国的。这种做法可以与周人贬商为殷作一对比。

随着时间流逝,旧日恩怨逐渐淡化,商已不再显得那么尊崇,而殷也渐渐失去贬义的色彩。到了春秋末期,连孔子也直呼自己为殷人了。(《礼记.檀弓上》,孔子子贡曰:丘也,殷人也。)到了太史公编写的《史记》,也以《殷本记》的条目出现。至于殷商名称真正的由来,此时已被世人淡忘。

看过商朝迁都的原因是什么的人还看了:

单字解释: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